人物:陈确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4 首
高山遥望锁寒城,刘相祠堂镇日扃(汉以御史大夫为亚相)
一死孤臣耻薇蕨,当时天子实英明。
亭留手植长松老,客散书台蔓草生。
今日谈经门下士,未知谁是郑康成。
六十七研铭拓本歌(乙丑) 清 · 钱载
唐研三:华清宫、于佑、李洞。宋赐研三:范仲淹、马知节、周必大。铜雀瓦研二:黄庭坚、王献臣。歙石摹羽阳瓦一:游景叔。研之主有名氏者三十有九:王巩、李方叔、翠微居士、彦清、苏养直、韩元吉、虞仲房、陈景元、石林、定之、张龙辰、赵芳洲、富山樵侣、句曲外史、云石道人、柯敬仲、子充、篁墩、宾之、鲁川、徐汝宁各一;庭坚、王宠各二;芾、子昂各三;东坡、徵明各四。而观者为之铭者不与焉。无名氏者十有七:其一无字,盘螭纹特精;其二画,一山水,一竹。女子者二,皇妹晋国仲姬也。合之,凡六十有七。铭词之可录者,东坡为王巩云:「王巩,魏国文正公之孙也,得其外祖张邓公之砚,求铭于轼。铭曰:邓公之砚,魏公之孙。允也其物,展也其人。思我魏公文而厚,思我邓公德而寿。三复吾铭,以究令名。治平四年三月廿五日。」李方叔云:「非玄非赤,铓粟以泽。宜笔与墨,与手相得。」而山谷铜雀瓦有云:「其屋歌舞除风雨,初不自期,为翰墨主。」虞仲房有云:「铭之者谁,曰虞仲房。淳熙丙午。」宾之有云:「墨无停宿,水宜易新。」徵明红丝研云:「色示丝,泽示肉。俨九苞,载栖竹。」录之不胜录也。于佑研不小,顾元贞间会稽吕京题云:「余得之废市中,形制小小,岂佑好吟览,置之囊中者耶?」夫必其小者,则东坡之雪浪斋、雅宜之如虹矣。赠人者二,子昂寄赠京口石民瞻、篁墩,云:「归之石田,与同寿也。」若飞梁玉壶冰、庭坚之紫云、必大之洮琼、仲姬之玄琼、芾之龙泓、富山樵侣之龙吟,又李洞之隐日堂、子充之乐园、景元之碧虚丹馆,皆题字之可喜者。前人既已集之,而余复观之,遂为歌之。
天宝六载制异今,玉蟾赊见妃子临。
秦宫远矣漳水深,研真与假空愁侵(「真研不损」,苏文忠语。)
以研赐臣臣克任,以研赠友友获箴。
不惟其研惟其心,魏公邓公苏公钦。
苏铭一字不换金,宋书规晋蔡薛森(薛道祖。)
独怀端明踪莫寻,承旨待诏行骎骎。
蹑前诸老来献琛,顾使女子荒织纴,青花鸲鹆知其音。
谁为此册富林薮,款识欲随钟鼎剖。
小篆八分行草手,集如法帖十八九,邱(迟。)(约。)回文式缺有。
玩物丧志圣所否,以画代之良亦偶。
于君锦囊许探取,览古登高吾璧友。
自铭乞铭太纷糅,一字三字惟敬守
青州红丝不属某,某歌即铭殿厥后。
⑴ 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此圣门一字铭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此圣门三字铭也。见陆放翁文。
结交行赠陈确(壬寅) 清 · 彭孙遹
结交寔难,白首如新。
一朝邂逅便托契,知君本是湖海人。
去年作客华亭县,叩门载酒来相见。
朔风腊雨雪作花,欲使愁人忘岁晏。
今年著屐九峰头,缟带重来问旧游。
袖中携有冰雪卷,置我嵯峨百尺楼。
可怜羁客无颜色,感尔交情三叹息。
世事多扬弱水尘,人生莫羡扶摇翼。
莺花照眼柳拂巾,东风淡荡吹芳尘。
与君挥手自此去,一问桃源洞口春。
梵动经 其三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我及世间终漫存,枉从劫内计根源。
若将观察穷无际,天地绵绵孰可论?
注:《长阿含经·梵动经》:“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二十(四十、八十)成劫败劫,彼(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以捷疾相智方便观察,谓为审谛,以己所见,以己辩才)作是说:‘我及世间是常,此实馀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二十成劫败劫,其中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间是常,此实馀虚。’” 又:“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此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如此一切尽入四见中,我及世间是常,于此四见中,齐是不过。唯有如来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著,已不著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馀解脱,故名如来。是为馀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
释:彼以三昧心,忆至八十劫,遂用捷疾相智,方便观察,此必至言、思之诡也。此因如来知,转作如是持,乃成光明大法,平等解脱,又安计我、世之常也?劫内有穷,审谛岂审?世外无际,玄證非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