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黎民表

相关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四○五
黎邦琰,一作邦炎。
字君华,号岱舆。
从化人。
民表长子。
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举人,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
官临川知县,历仕江西右参政。
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致仕归。
有《旅中稿》、《南秀堂稿》。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清雍正《从化县新志》卷三有传。
维基
黎邦琰(1542年—1588年),字君华,广东广州府从化县水东韶洞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广东乡试第二十三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二百三名,三甲第三十七名进士。授江西临川县知县。母丧丁忧回乡,守孝期满,补定陶县。徵为吏部稽勋司主事。不久以父老为由辞官,归乡行至江西,其父已卒。守孝期满,补验封司郎中。升江西右参政,剿“黄梅贼”。万历十六年(1588年)提调棘围,劳累致疾,辞官回乡,当年病卒。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名齐云(1542—1589),字谦之,若泰或别字,或为号。
明嘉靖四十四(1565)年乙丑科进士,湖广麻城人。
与梅国桢是同窗好友。
与欧大任、黎民表、胡应麟、吴国伦、王世懋、李卓吾、周思久、梅泰符诸人交契。
邱太守喜欢闲云野鹤的散淡生活。
据康熙《麻城县志》载:年三十八即致仕,耽情诗酒。
尝柬友人云:“归来三径,幸松菊之未荒;读罢五车,笑竹蒲之犹系。
”逸致类此。
刻有《吾兼亭集》、《粤中稿》与《遥集编》。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三五
黎瞻,字民仰,号前峰。
番禺人。
遂球曾祖。
明世宗嘉靖元年(一五二二)举人,初授福建尤溪教谕,历仕至顺天府尹,以忤严嵩出判南昌。
遭父忧归,筑室于板桥之南,遂不复出。
与何维柏、欧大任、王渐逵、黎民表结社赋诗。
年八十六卒。
有《燕台集》。
从祀广州府学乡贤。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0—1566 【介绍】: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全粤诗·卷二二五
黄佐(一四九〇 — 一五六六)字才伯,号泰泉。
香山(今中山)人。
明武宗正德五年(一五一〇)解元,十五年(一五二〇)进士,明年世宗即位始廷试,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寻省亲归,便道谒王守仁,与论知行合一之旨,数相辨难,守仁亦称其直谅。
还朝,会出诸翰林为外僚,除江西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
闻母病,引疾乞休,不俟报竟去。
被逮问,以为亲受过,于情可原,乃令致仕。
家居九年,命以编修兼司谏,寻进侍读,掌南京翰林院。
召为右谕德,擢南京国子祭酒。
母忧除服,起少詹事。
因与首辅夏言不合,辞官归,改白云山景泰寺为泰泉书院,讲学其中,人称泰泉先生。
佐善诗,有粤中昌黎之称。
弟子梁有誉、欧大任、黎民表等亦以诗名。
年七十七卒。
穆宗诏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佐平生著述甚丰,有《泰泉集》等三十馀种,二百六十馀卷。
明史》卷二八七、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八有传。
黄佐诗,存于《泰泉集》,有清康熙二十一年黄逵卿等重刻本(简称康熙本),明嘉靖二十一年李时行刊本(简称嘉靖本),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康熙本与嘉靖本、四库本各卷内诗之次序略有不同,而以康熙本收诗最全。
今以康熙本为底本,校以嘉靖本、四库本。
底本未收而嘉靖本、四库本所收之诗,斟酌其原来卷内次序,附于各卷之中。
明诗纪事·戊签·卷七
佐字才伯,香山人。
正德辛巳进士,遇庶吉士,授编修。
出为江西按察佥事,改广西提学佥事。
致仕归,起左春坊左司谏,迁侍读,掌南院事。
再迁左论德,历南祭酒,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赠礼部侍郎,谥文裕。
有《泰泉集》六十卷。
(《四库总目》:佐诗吐属冲和,颇见研练。
于时茶陵之焰将燔,北地之锋方锐,独能力存古格,可谓不失雅音。
《艺苑卮言》:黄才伯诗如紫瑛石,大似韎韐。
才伯亦有佳语,如「青山知我吏情澹,明月照人归梦长」,「长空赠我以明月,海内知心惟洒杯」,「门前马跃箫鼓动,栅上鸡啼天地开。
」 《涌幢小品》:夏贵溪妾苏,广陵人。
其父曰纲,少女适曾石塘铣,舆贵溪为联衿。
纲出入两家,傅石塘复套之说。
夏大軎,主其策。
纲益自负,与巡仓御史艾朴通贿作奸,为众所嫉。
分宜已一一刺其阴事,伏毒深。
夏不悟,妄度河套指日可复。
得意甚,作《渔家傲》一阕。
适黄泰泉至,掀髯示之索和。
黄有「千金不买陈平计之句,盖讽之也。
夏大诟詈,嗾言者逐之去。
去三日而祸作。
《国雅》:黄詹事才伯,性尚冲和,韵含芳润,玄览鳖洲,藏珍琼海,为一代名家。
其诗譬之龙跃悬河,凤鸣阿阁,辉映高绝。
广东新语》:欧贞伯云:「泰泉先生崛出南海,持汉家三尺以号令魏、晋、六朝,而指挥开元、大历,变椎结为章甫,癖荒秽于炎徼。
功不在陆贾、终军下。
」 《列朝诗集》:才伯髫龀以奇隹名。
及入翰苑,博综今古,修词技藻,争雄艺苑。
岭南人在词垣者,琼台、香山后先相望。
后来梁公实、黎惟敬皆出才伯门下,南越文学彬彬然比于中土矣。
才伯有漫兴诗,落句云:「倦游却忆少年事,笑拥如花歌落梅。
」自注云:「欲尽理还之喻。
」王元美云:「此公作美官,讲学,恐人得而持之故也。
」今刻《泰泉集》,不入此注,故附记之。
《明诗选》:陈卧子曰:「才伯亦窥见格律。
」 《静志居诗话》:文裕撰体颇正,而取材太陈,故格虽耸高,而气少奔逸。
田按,才伯论诗云:「吾见近世古诗以绮靡为精工,律诗以粗豪为气格。
然则除、庾之《玉台》优于苏、李之河梁,苏顷之『轻花捧觞』,岑参之『柳拂旗露』,反不如罗隐之天地同力』、韦庄之『万古坤灵』矣。
」持论甚精。
泰泉集》古体微伤堆砌,律体与七言断句,极得唐人格意。)
维基
黄佐(1490年—1566年),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石岐仁厚里人,祖籍江西筠州(今高安),学者,进士出身。正德五年(1510年),十二岁的黄佐中式庚午科广东乡试第一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次年选庶吉士,授编修,“陈初政要务”,嘉靖十年(1531年)任广西按察司佥事,修成《广西通志》。因母病辞官归家,拜师王守仁,“与论知行合一之旨,数相辨难”,得到王守仁称赞,“家居九年,简宫僚”。嘉靖十三年(1534年),起用为南京翰林院编修兼詹事府司谏。后任江西佥事、广西学督等职,因论河套事与大学士夏言不合,弃官归养。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七月二十二日卒,追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五一
邝元乐,字仲和。
南海人。
早年从学于湛若水。
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举人。
历官江南广德州、广西郁林州、山东宁海州知州。
为官洁己爱民,执法不阿,清鲠不屈,治行称最。
晚年解组归里,设教羊城,与庞嵩等为讲学之会,继湛若水发明心性之学。
复与黎民表等结诗社唱和。
有《郁州集》、《五岭文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顺德人,字思伯,号罗浮山人,人称浮山。
梁储孙。
弱冠中秀才,厌举业,弃去。
与梁有誉、黎民表等为诗、古文。
尤好书画,画追宋元大家笔意。
以荫补中书舍人,客部主事。
为人雅正恭谨,海内名士多与之交游。
全粤诗·卷三四四
梁孜,字思伯。顺德人。储孙。以荫官礼部主事,转员外郎。有《梁中舍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梁孜诗,以国家图书馆藏《盛明百家诗·梁中舍集》为底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南海人,字而待,号兰皋。
嘉靖举人。
官归州守,治行第一,擢山西按察司佥事。
与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李时行结社广州南园,称南园后五子,以追踪明初孙蕡等南园五子之风。
有《兰皋集》。
全粤诗·卷三二五
吴旦,字而待,号兰皋。南海人。少时师事黄佐。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二○)举人。官归州知州,以治行第一,擢山西按察司佥事。为后南园五子之一。著有《兰皋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四、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羡仲。弘治十五年进士,授户部广西司主事,升员外郎中。性通脱,隐居罗浮。事母兄极孝友,后遭母丧,以毁卒。文誉颇盛,有《绿水园集》。
全粤诗·卷四一五
祁衍曾,字羡仲,自号罗浮山人。
东莞人。
顺曾孙。
明神宗万历四年(一五七六)举人。
不仕。
有《绿水园集》。
工诗,与黎民表、欧大任并称“岭南三子”。
民国《东莞县志》卷五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仁,号白泉。
黎民衷弟。
少时师事黄佐,与兄黎民表、民衷有“三凤”之誉。
嘉靖间以岁荐至京,廷试后归,绝意仕进。
诗书画称三绝。
卒年八十一。
有《清居集》。
全粤诗·卷三八九
黎民怀,字惟仁,别署白泉山人。从化人。与兄民表、民衷同学于黄佐之门。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贡生。官训导。试后遽归,绝意仕,日与词人操觚染翰,慕神仙之乐。著有《清居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二、清汪兆镛《岭南画徵略》卷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全粤诗·卷二七四
欧大任(一五一六 — 一五九五),字桢伯,号崙山。
顺德人。
少时即工古文词诗赋,屡试不第。
与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重结吟社于广州南园,人称“南园后五子”。
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一五六三),大任年垂五十,始以贡生入都,试大廷,特进御览,列第一,由是海内知名。
穆宗隆庆四年(一五七〇),授江都司训,转光州学正,迁邵武教授。
神宗万历三年(一五七五),升国子监助教,日与都中诗人唱酬,声名益起。
复升大理寺左评事,不受权贵嘱托,平反冤狱颇多。
九年,迁南京工部屯田司主事,翌年转虞衡郎中。
十二年,以老乞归。
卒年八十。
著有《欧虞部集》。
大任出著名学者黄佐之门,其诗雄阔高华,颇负重名,然受拟古风气影响,内容终嫌单薄。
明史》卷二八七、清黄培彝修、严而舒纂康熙十三年刻本《顺德县志》卷七有传。
欧大任诗,以清刻本《欧虞部集》为整理底本(简称清刻本),参校明刻本《欧虞部集》(简称明刻本)。
他书辑得散篇,附于末卷。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