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尊素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3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澹月微霜皎莫分,于焉樽酒惜离群。
津亭投辖秉红烛,子夜徵歌遏白云。
棠树如林寒未解,梅花绕舍梦潜芬。
石门即报春山绿,拟采芳兰一寄君。
黄忠端公尺牍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绝句
由拳村里由拳客,五人同游参得三
那不洞玑传密印,放门一疏共研覃。
⑴ 大涤山,《寰宇记》谓之大辟山,又名由拳山。壬申初游,从游五人,除陈卧子华亭、曹木上萧山,馀三人为倪梅生先春、汪尔陶挺、钱仲雍琳,皆吾禾人也。
黄忠端公尺牍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绝句
逆案科场伏祸机,焚香阅卷炯知几。
温周谁敢诬清节,熊蒋应知庇德辉忠端博学清操,早为思陵所知,虽温、周不能加诬。然集中《与郑玄岳书》云:「标逆案以护逆案,构科场以證科场,浙事颠倒,指鹿为马。」又公濒行上疏言:「去岁春月以来,盛言科场,实非为陛下科场,乃为雠隙而翻科场。」当候擭阱,深险可知。以證第二书,则熊、蒋得免,未必不籍公清望也。书中所谓「卷批已久,则伏机益深」,又云「已脱羁缰,岂惮为他人受过」,及第五书龚生疏已上云,即年谱所谓吹索浙闱事。)
易象震为苍筤竹,竹不见易乃见诗。
诗易之实徵乎礼,柯叶不易贯四时。
黄忠端为易三洞,文贞易为内外仪。
两公超遥在明季,皎然白日青天姿。
终身不离悔吝咎,一日不废画书诗。
精神流行满天地,到今想像拈毫嬉。
此卷捲舒纸盈丈,修竹林深石逶迤。
檀栾非无俛仰态,风雨已有漂摇思。
细筋啄为坚中简,劲腕磔出浮筠枝。
崇祯九年七月朔,日有食之公罢归
七疏陈情天盖高,不若孔昭一章掎。
单车出都子舍近,斑䌽自喻九岁儿(《儿易》创稿实始是秋。)
爻象在胸笔在手,慈竹长荫慈云宜。
宁知罗纹七年养,副枢召复锋车驰。
君臣相遇或间之,母子不见天长悲。
闇然一泪正命际,棺不紟欤竹不萎。
去年公诗在吾室,今年卷又兼旬披。
三百年来易再毁,白鹤归来墨君唏。
吁嗟乎,南都可为不可为,世间藤藓彼方滋。
一瞑万古解脱斯,攀髯差胜号弓遗。
挽歌痛绝忘端语,忠孝宁为盗贼知。
⑴ 丙子为崇祯九年。黄山人语见年谱。
又寿朱局长玖莹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幕府久声名,及赋专城,桑下迭传驯雉绩;
璜溪同寿考,即论余事,案头纷拥换鹅书。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桑下迭传驯雉绩:《后汉书》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鲁恭}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是岁,嘉禾生恭便坐廷中,安因上书言状,帝异之。
璜溪:即磻溪。传说周太公望(吕尚)曾钓于此得玉璜,故又称璜溪。 出自唐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几时陪羽猎,应指钓璜溪。”
换鹅:晋王羲之好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往观,求购甚切,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见晋书本传。 唐李白《送贺宾客归越》:“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笺:
1.五四七经典句式,起承结自然。
2.清代郑瑞麒挽许作屏联:
披叔重旧文,驯雉归来经笥富;
溯旌阳遗爱,化凫仙去口碑传。
黄忠端诗墨二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绝句
沧趣楼前眼忽明,大中桥上梦还生。
吾家亦有双松画,□□□□乞一评。
黄忠端诗墨二首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绝句
倪黄二老气撑天,一册衣云亦夙缘。
好事世间应尚有,他年石墨愿同镌。
昔年西石一茅亭,多少名贤口血成。
待得奄儿咋舌死,不能兵火又支撑。
镫暗香销四十年,不妨破屋带林泉。
西山之薇汨罗水,便是《招魂》第一篇。
黄竹浦间几劫灰,祠门正对舜江开。
土人不识忠魂返,但讶天边雪浪来。
共 3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