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大中

相关人物:共 36 位
共 3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八
匏,字子白,初名□,字不食,秀水人。
性好洁,飘飘有烟霞气。
能诗文,善书。
与昆山归季思、嘉善吴子往读书荻秋庵。
风月之际,狂歌长啸,兴趣所极,或穷日夜不返,其豪致如此。
年二十而卒。
遗文散轶,诗仅七古、七排二首,予登其一。
外见廓园集者,有“亦道青年难遁世,不堪白面向时人。
”“啼破夕阳何处鸟,身藏绿树几时人。
”惜不得全首录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8 【介绍】: 明广东顺德人。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历官御史。
父事魏忠贤。
承忠贤意旨,兴汪文言狱,株连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俱下狱致死。
忠贤伏诛,梦环亦论死。
维基
梁梦环(?—1629年),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乾冈(今北滘镇广教)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广东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福建瓯宁县知县,擢升监察御史。天启年间,依附魏忠贤,以义子自居。上疏诬劾汪文言,奏言熊廷弼侵军赀十七万,参与杀害杨涟。官至太仆寺卿。明思宗(崇祯帝)即位,魏忠贤垮台。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朝廷下诏处死魏党,梁梦环名列第十。是年秋天,押赴刑场斩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善人,字孝峙,初名畹。
布衣。
读书过目成诵。
作诗多奇句,邑诸生顾艾介绍于魏大中大中读其诗,大为钦佩,特起揖之。
为人亦慷慨有气节。
有《草贤堂词》。
槜李诗系·卷二十二
屋,字孝峙,初名畹,字兰九,嘉善人,有《学可斋诗笺》。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孝峙,初名畹,字兰九,嘉善人,有《学可斋诗笺》。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大圆,宜丰人。万历甲辰进士,历知枣强临安会稽文安四县迁工部员外郎有匡山社集
维基
戴九玄(16世纪—1622年),字太圆,一字玉汝,号园客,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
戴九玄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中举人,次年(1604年)联捷进士,历任枣强、临安、会稽、文安四县知县,之后升任都察院经历、工部虞衡司员外郎,负责管理街道、清理沟渠。
戴九玄个性刚正,不避讳权贵,十年工部不曾收受一钱,贤人都出自他门下,包括被魏忠贤迫害致死的魏大中,因此人们都说他知人。
其后他在租屋城内九年,于匡山结社、留心学术;辞官回乡后寄情诗酒,澹泊过活;有《工部稿》、《匡山社集》、《酒人游饥驱名陆沈集》、《落花吟》十多本作品流传,死后得祭祀在枣强、临安、会稽、文安四县的名宦祠,以及南安府、瑞州府的乡贤祠。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象恒(?
年—1622年),字微贞,号立宇,山东新城县(今桓台县新城镇)人。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山东乡试第十五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登乙未科进士,授河南祥符县知县,万历二十五年(1600年)调曲周县,岁余丁忧去,服阕,二十八年起补卢龙县知县,擢江西道监察御史,以伯兄王象乾督师蓟辽,引例归。
家食八年,起河南道御史,视京通仓。
年余,改按北直,旋掌河南道事。
泰昌元年升太仆寺少卿,天启元年历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
二年(1622年)卒于官,三年五月赠兵部右侍郎。
王象斗忠贞忧国,直言敢谏,前后数十次上疏,弹劾高官,不畏权贵。
其事载入《明史》。
天启年间,魏大中欲驳王象恒恤典,引起山东籍言官公愤。

人物简介

维基
杜士全,字完三,直隶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
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应天乡试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成进士,授海盐县知县,三十六年选授刑科给事中,疏救满朝荐、卞孔时等。
四十年升礼科右给事中。
熹宗即位,起升太仆寺添注少卿。
二年(1622年)升南京太常寺卿,五年加工部右侍郎,仍管太常寺卿事,六年改任南京刑部右侍郎。
崇祯元年,起升南京工部尚书。
三年四月以病回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2—1625 【介绍】: 明湖广应山人,字文孺,号大洪。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除常熟知县,举廉吏第一。
万历末为兵科右给事中。
神宗病,涟促辅医入问。
光宗立,病重。
涟与左光斗反对封郑贵妃为皇太后。
光宗重之,乃得与大臣同受顾命。
熹宗立,涟等力促李选侍移宫。
是时光宗数称涟为忠臣,擢兵科都给事中。
乞归。
再起,官至副都御史。
时魏忠贤已用事。
天启四年,与赵南星、左光斗、魏大中等上疏劾忠贤二十四大罪。
明年,为忠贤诬陷下狱,受酷刑而死。
崇祯时追谥忠烈。
有《杨大洪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文孺,应山人。万历丁未进士,除知常熟县,擢户科给事中,历官副都御史。及珰祸,追赠太子少保左都御史,谥忠烈,有集。
维基
杨涟(1572年—1625年),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今湖北广水市)人,祖籍越南嘉林,明末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喻思恂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喻思恂(1575年—1647年),字醒拙,号川石,四川荣昌县人。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
历柏乡、枣强等知县,考选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巡视漕运。
天启四年(1642年),与魏大中等多次上疏抨击魏忠贤,被严旨斥责,愤然辞职。
崇祯帝即位,魏党败,喻思恂复任山西道御史,巡查长芦盐政。
历太仆寺卿、浙江巡抚等职。
明末,升南京兵部右侍郎,致仕归。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大军入川,喻思恂逃往贵州,为永历朝兵部尚书,与王应熊、范文光等力图恢复,不久病卒,葬贵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5—1626 【介绍】: 明安庆府桐城人,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人称沧屿先生。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御史。巡视中城,治吏部豪恶吏,捕假官百余人,都城人士无不震惊。出理屯田,兴水利种稻。光宗死,与杨涟协心建议,排斥宦官,扶助熹宗,朝野并称“杨左”。后二人劾魏忠贤,反为所害,与杨涟同为狱卒杀害。福王时追谥忠毅。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共之,桐城人。万历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擢浙江道御史。历官左佥都御史,及珰祸,追赠太子少保右副都御史。谥忠毅。有集。
维基
左光斗(1575年10月12日—1625年8月26日),字共之,一字遗直,号浮丘,又号沧屿,直隶安庆府桐城县左家宕(今安徽枞阳横埠镇中义村)人。
明末东林党六君子之一。
因东林党争,遭到阉党魏忠贤下狱拷打而死,崇祯帝为之平反,赠右都御史、太子少保。
南明弘光帝时谥忠毅,世称左忠毅公。
万历三年九月初九日(1575年10月12日)左光斗生于桐城东乡左家宕老家,出生之日恰逢斗姥元君神诞,因而命名为光斗。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庚子科应天乡试,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与杨涟同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监察御史,巡按京畿,捉拿了吏部的一些作恶多端的官吏,当时奸党恶人冒充官吏,横行京师,左光斗调查之后,收缴假印七十多枚,拘押假官一百多人。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
九月光宗死于红丸案,朱由校继位,是为熹宗。
李选侍又想继续侍奉熹宗。
时魏忠贤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机,把持朝政大权,坚持让李选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宫内;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李选侍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移居仁寿殿哕鸾宫。
此事件史称移宫案。
天启元年(1621年),因移宫案宦官与东林党势力间关系愈加紧张,左光斗力主移宫案。
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升大理寺左寺丞,升大理寺左少卿。
天启四年(1624年),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同年六月,宦官魏忠贤专权,杨涟上了一份奏章,揭发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
左光斗等七十馀人大力支持,弹劾忠贤等三十二斩罪,但熹宗皆不信。
天启五年三月十九日(1625年4月25日),魏忠贤矫旨提问。
魏忠贤反诬陷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各坐赃二万,魏大中三千。
后左光斗等人被捕下狱,受酷刑折磨,史载“五日一审,受拶、夹、棍等刑,不能跪起,平卧堂下受讯”。
门生史可法潜入狱中探望时「已不成人形」。
左恐连累门生,将史赶出监狱。
魏忠贤诬光斗等贪污数万两白银,要追出赃款。
左光斗的旧友孙奇逢与鹿正(主事鹿善继父)、张果中四处募款,诸生热烈响应,募得数千两白银上缴未及,魏忠贤见左光斗有人营救,反而加重拷打六君子,六君子皆死,孙奇逢等人被赞为范阳三烈士。
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四日(1625年8月26日),左光斗在狱中被锦衣卫许显纯拷打而死,其兄左光霁亦被阉党都御史周应秋所逼,自杀而死,左母因二子俱死,悲痛而卒。
魏忠贤一度又要将左光斗开棺戮尸,后来被劝阻。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驾崩,明思宗即位,改元崇祯,惩办阉党,魏忠贤畏罪自杀,思宗追赠光斗右都御史、太子少保,录用其一子为官。
南明弘光帝时,为左光斗追谥忠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字履素,号闇斋。黄洪宪次子。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大理评事,擢工科。天启时魏忠贤用事,承昊不与之通,被削职。崇祯初复职,累官广东按察使,致仕归。自幼多病,遂精研医理,有所得。有《折肱漫录》,又辑评《薛氏内科医案》。
槜李诗系·卷十八
承昊,字履素,号闇斋,洪宪子。万历丙辰进士,累官江西参政。有闇斋吟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履素,秀水人。万历丙辰进士,除大理评事选吏科给事中历刑户工三科左右给事出为河南副使加参政转福建按察使有间斋吟槁
维基
黄承昊(1576年—?
),字履素,号闇斋,晚号乐白道人、妙喜散人,中军都督府嘉兴中左千户所(今浙江嘉兴市)人,祖籍江西新淦,军籍,明朝学者。
幼年多病,常患痰症,好研究医理,重视养生。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顺天府秀才,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应天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吏科给事中,转刑科。
天启五年(1625年),工部右侍郎南居益总督河道,黄承昊劾奏其“倚傍门户,躐跻通显”,被罢官。
魏大中为阉党陷害入狱,黄承昊因曾相助大中而被罢官。
崇祯初年起复,官户科右给事中,调工科左给事中。
随后出为河南盐驿副史,累官广东按察使。
崇祯十五年,往广东赴任途中,因饮用金银花酒中毒而一度昏迷。
致仕归。
因为好酒又好女色,以此获疾,十日九病。
约卒于清顺治初。
有未婚妻名沈伯姬,为沈自邠长女,十八岁亡,后娶妻沈纫兰。
共 3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