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辉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有实,号太华,山东登州府黄县人。
进士出身。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山东乡试举人,痛惜痛弟廪生茂实读书成疾卒,已含纩,尤抱持不舍,家人拽开,竟致过哀伤背。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膺邹太史识拔,荐读中书舍人,闻母疾,不就馆试。
官刑部主事,平反著声。
推调铨曹,耻循顶首陋规,曰:我不以钱易官做。
出为四川汉中府知府,恤民锄强,尤加惠士类,多曲成汲引于八股,帖括中能识某某贵贱寿夭。
节省驿栈及茶课诸费数千金,作正项以减民派。
修冷水河成堰,灌田万二千奇,汉中人感立生祠,太史黄辉撰《阜闰堰碑铭》于侧。
晋西宁道副使,厉兵清饷,议修三角城,恢复疆土三百里。
出剿巨寇,斩首百三十六级,献俘告庙。
因抑势弁扰民,忤按察使,引疾拂袖,囊止图书数卷。
归休于城隅东园,匾其轩曰「独醒」,不接官长,不投刺牍,不置媵妾,不营子母。
济众赡族,服食布蔬。
一言一动,为人所取法。
每厌浮靡,以古今清介之品自期。
事关公谊者,倡议敢言。
善古文,著有《一经堂》、《广爱录》诸书。
熹宗御极,诏复原官,先以物故,舆论归里。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净伦,昆明人,康氏子。父讳泰,母何氏,宣德丁未诞生。师幼即超卓不凡,正统庚申出家礼太华无极泰和尚,受禅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大巍,昆明康氏子。成化中,于都门开建万福禅寺。晚住锡五台。有《竹室集》。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净伦。
号大巍。
师门人中之皎皎者。
针芥投于浮山。
道化被于南服。
黄慎轩太史
极其叹美。
谓。
古庭大巍。
皆宗门开士。
有远录公之遗风焉。
尝以诗寓道。
山居吟云。
无事山房门不开。
土阶春雨绿生苔。
此心将谓无人委。
幽鸟一声何处来。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净伦,字大巍。姓康氏,昆明人也。幼性敏慧,卓越不凡。明正统庚申,礼大华无极泰出家,受禅学。戊辰,谒大方天顺。癸未,参古庭于浮山。一日问答间,偶呈偈曰:“丛林处处播春风,此日寻师到别峰。末后声前句非句,写在山河大地中。”庭喜遂入室授法,为临济二十四世。薄团深稳,极尽玄妙。成化乙酉,卓锡都城,创万福禅林,宗风鬯懋,缁白来者无虚日。癸卯,登五台。弘治庚戌,复游五台,壬子,归竹室,闭户读藏,薰室自脩,所著有《竹室集》、《多宗门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二九
智谦,号圆澄大师,绍兴间为明州(治今浙江宁波)宝云寺住持。见所撰《摹刻宝云通公法师真赞书后》。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五
禅师湛然者。
讳圆澄。
别号散木。
出会稽夏氏。
母。
梦梵僧入室而娠。
娠十四月而生。
师生。
大目昂鼻。
哆唇露齿。
直肠信口。
不肯从事于学。
亲殁窭甚。
充邮卒以传符。
踰期亡去。
径投隐峰。
峰示念佛谁是令。
师究竟三昼夜辄有省。
时年二十矣。
入天荒山。
礼妙峰斩发。
择最苦行行之。
间闻傅大士法身偈。
一切经义。
便能记持。
寻乞满分戒于云栖宏公。
徵以毗尼节。
要师悉达其指。
返越。
掩关宝林兰若。
因忆乾峰举一不得举二话。
乃大通玄旨。
有颂曰。
举一举二别端倪。
个里元无是与非。
雪曲调高人会少。
独许韶阳和得齐。
二老何曾动舌。
诸方浪自攒眉。
拟议鹞过新罗。
刻舟求剑元迷。
再谒云栖。
呈见于宏公。
会入室。
宏举海底泥牛衔月。
赴语未竟。
师推出一僧曰。
大众證明。
宏深器之。
于是。
激扬法席倾一众焉。
万历辛卯。
适大觉念公南游。
师趋谒之。
念曰。
止风涂向青山近。
越王城傍沧海遥时如何。
曰。
月穿潭底破。
波斯不展眉。
念又问。
洞上宗旨。
师曰。
五位君臣切要知。
个中何必待思惟。
石女贯弄无针线。
木偶能提化外机。
井底红尘腾蔼。
蔼山头白浪滚飞飞。
诞生本是无功用。
不觉天然得帝畿。
念欣然。
书偈印之。
未几。
出住云门。
次迁径山。
历禾之东塔乃至显圣天华。
前后垂二十载。
法席为之大震。
其上堂曰。
老侬不识元字脚。
强出人前要说法。
错认曾参作鲁参。
合堂大众皆笑杀。
这一笑中有妙。
若还悟得其中意。
点破当天者一窍。
大众如何是这一窍。
良久云。
动容扬古路。
不堕悄然机。
小参云。
烟雨盗将山色去。
溪风送得水声来。
本来法法皆如此。
莫教心识强安排。
众中若作境会。
许你具一只眼。
若作佛法会。
打碎你头。
何故我王库内无如是刀。
又提纲云。
唤二作一。
指七为八。
手秉太阿。
圣凡尽杀却。
忆东村王大姐倒。
戴西村李公袜。
无论贫富贵贱。
见者闻者。
皆笑杀。
且道。
山僧今日解何宗。
噫嘻嘘阿喇喇。
师之提唱。
率多如此。
僧问。
如何是圆相。
师曰。
大烧饼。
如何是暗机。
师曰。
凌霄峰。
如何是义海。
师曰。
半山亭。
如何是意證。
师曰。
哑子咒人。
如何是默论。
师曰。
温伯见孔子。
如何是回互。
师曰。
孝子讳爷名。
诸方珍之。
为师法续洞室机类。
云门临济。
其伯仲也。
又师初在京。
会达观禅师。
于嘉熙寺。
月川座主太史陶石篑黄慎轩
同玩月次。
慎轩卧问。
马祖玩月因缘。
师曰。
汝卧我坐。
不得为公说耳。
轩亟起谢。
月川笑曰。
内翰错过了也。
观云。
我下语。
不及此公一筹。
又过武林。
闻谷慧闻等。
属望一方。
会诸绅遣使耑迎。
及启。
慧闻札曰。
今日大家。
欲与和尚作家相见。
若来已堕情识。
不来犹缺慈悲。
师扯破札。
正色曰。
者些客作汉。
敢于老僧纳败缺也。
至即升堂正立。
慧闻进曰。
和尚莫要班门弄斧。
师把住曰。
速道速道。
慧面赤无语。
师把开曰。
死汉。
闻谷。
遂率众作礼。
苏巡漕问曰。
鸳鸯绣出从君看。
不把金针度与人。
如何是金针。
师曰。
我在京都走一遭。
不曾遇著一个人。
苏拟议。
师曰。
古佛过去久矣。
无念有禅师。
居黄檗。
独持风节。
呵骂诸方。
特访之。
师曰。
古人道。
如红炉上飞片雪柏似。
且道。
古人还具透关眼也未。
有曰我不见有甚么古人。
师急指曰。
背后聻。
念休去。
师之勘辨。
约此类。
又尝叹末流谬惑大乘。
遂著说若干篇曰。
宗门或问。
慨古录楞严臆说。
涅槃会疏。
法华意语。
金刚三昧经注。
思益梵天经解谛。
理迈伦。
一时所宗焉。
天启丙寅季冬。
书显圣遗嘱。
即至天华。
辞众。
复夜话至丑。
乃右胁长往。
阅世六十六。
坐三十八腊。
得法者九人。
编随机录八卷。
流通于世。
赞曰。
余初过会稽。
师谢世未久。
观其遗风谡谡然。
尚在山中。
耆德。
序师之妙韵。
为法苦心求人之概。
私心窃向往之。
续读师集。
至题无趣录云。
夫祖道不可绝继。
风穴于法堂。
痛哭克家之子难逢。
仰山自记再来。
莫不以诸佛慧命为怀。
以度生为急务者也。
嗟乎。
师之心。
至矣尽矣。
以度生为务矣。
然非夙承愿力者。
欲窃符以存国。
余亦深知其不可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9—1870 【介绍】: 清江苏仪徵人,初名廷飓,字让之,号晚学居士。诸生。从包世臣学书,笔法兼采各家,篆、分功力尤深。画亦高雅有致。
词学图录
吴熙载(1799-1870) 名廷飏,字让之,亦作攘之,别署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堂号师慎轩。
江苏仪征人。
少为包世臣入室弟子,邃于小学,工四体书,篆隶学邓石如,行楷法包世臣。
亦善画,最工篆刻,得邓石如精髓,对清末印坛影响甚大,一生刻印数万,多不刻边款,以致流传甚少。
有《吴让之印谱》、《师慎轩印谱》、《晋铜鼓斋印存》、《通鉴地理今释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