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起潜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9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用晦。崇祯四年进士。授御史。曾抗疏劾论杨嗣昌等人。十一年,巡按山东。方行部章丘,闻清兵逼济南,驰还,预守城事。城破死。
维基
宋学朱(1594年—1639年),字用晦,号旭初,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市)人。
明末政治人物。
崇祯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崇祯十一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宋学朱巡按山东,防守济南,城破殉国。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
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授南京工部屯田司主事,补礼部主事,升精膳司员外,崇祯十一年改云南道监察御史。
为党人所忌。
十一年冬,清兵破居庸关南下,宋学朱正巡按山东,至章丘时,济南告急。
学朱急驰前往,上疏求援,杨嗣昌檄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督军高起潜拥兵临清不救。
学朱自叹必死,与布政使张秉文、副使周之训、翁鸿业,参议邓谦,盐运使唐世熊等守城。
不久,城陷,学朱偕周之训力战南门城上,殉国。
济南知府苟好善、推官陆灿、同知陈虞胤、通判熊烈献、历城知县韩承宣皆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0—1639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建斗,号九台。
善射,有将略。
天启二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
崇祯初,累迁右参政兼副使,又进按察使,严于治军,屡次击退进入畿辅之农民军。
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与陈奇瑜连破汉南一带的农民军。
八年,受命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
寻加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与总督洪承畴合力围攻中原农民军。
九年,清兵由喜峰口入关。
象升奉诏入卫,而清兵已去。
十一年,清兵再入关,受命督天下兵,而所部实不满二万,又受杨嗣昌、高起潜掣肘,孤军苦战,十二月,在巨鹿蒿水桥兵败阵亡。
南明弘光谥忠烈,清谥忠肃。
有《忠肃集》。
词学图录
卢象升(1600-1638) 字建斗。常州宣兴人。兵败殁于阵中。南明弘光时追谥忠烈。清乾隆时谥忠肃。诗词慷慨苍凉。有《卢忠肃集》,词在集中。
维基
卢象升(1600年—1639年—Lu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直隶宜兴张渚茗岭(今江苏)人,祖籍江南东道鄞县(今浙江宁波),明末政治人物、军事将领,天启进士,练“天雄军”,围剿农民军有方,官至宣大总督,在对清战争中战殁。
南明谥忠烈,清乾隆时谥忠肃。
象升幼时潜心读书,好骑射,虽是文人,皮肤白晰,身材削瘦,但力气很大,天赋异禀。
年轻时便与东林党人相善。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十七岁进入国子监“补博士弟子员”,天启元年(1621年)中式应天府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进士,授户部主事。
象升能与部下共甘苦,善于驭下,过著苦行僧式的生活,史载其“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盥栉,得一机要,披衣起,立行之。
”崇祯改元,任直隶大名府知府。
崇祯二年(1629年)满州皇太极绕过关锦防线,沿喜峰口入袭京畿,卢象升募了一万士兵勤皇,还没打仗,满人就退兵了。
崇祯三年,提任参政,负责练兵,于大名府一带(古名天雄)以亲友、同乡的关系网招募军队,号称“天雄军”。
崇祯四年(1631年)因治绩优良升任按察使。
崇祯六年(1633年)象升率所练“天雄军”,镇压由山西入河北之民变。
后任五省总督,管江北、河南、湖广、四川、山东剿匪事,与将领祖宽、左良玉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部。
象升军到汝阳时,军中断粮三日,象升以身随之断粮,军无怨言,无人逃亡。
汝阳之战,卢象升自城西攻,高迎祥几十万大军崩溃。
高迎祥聚合部众二十万之众,继续逃亡,在确山再败于卢象升。
自崇祯八年五月至十一月,象升以率绝对劣势兵力,先后十余战皆胜,斩杀民军三万余人,彻底扭转了战略局势。
崇祯九年正月,高迎祥会合张献忠,三十万之众攻击南京,不利,退攻滁州。
卢象升率军赶到,以两万之众再次击败高迎祥,并以各将领围堵,高迎祥人马散尽,退入湖广郧阳。
卢象升手下祖宽所部以不熟山势为由,拒绝入山作战,象升无计可施。
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建国,国号为「大清」,六月,阿济格率清军攻入喜峰口,纵意抢掠而去。
象升调任宣大总督,率师进驻京畿,严明军纪,操练兵马,清军不敢进犯。
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清军三路大举南侵,北京戒严,崇祯帝和战不定,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主张议和;但卢象升主张坚决抵抗,遂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庆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
然杨嗣昌手握兵权,事事掣肘,切断象升粮饷,屡屡调走象升部生力军,致使号称“总督天下援兵”的象升部只剩区区五千老弱残卒。
是年十二月十一日(1639年1月),卢象升移兵钜鹿(今属河北)贾庄,已断粮七日,全凭百姓自愿捐粮掺杂冰雪为食,然无一人叛。
宦官高起潜统兵数万在鸡泽,距离贾庄不到五十里,象升派遣杨廷麟去求援,高起潜置之不理。
卢象升知事不免,军中大哭,誓与清军决一死战。
随拔寨而出,于蒿水桥决战清军。
史载“……骑数万环之三匝。
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46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硕肤。
孙如游孙。
家富藏书,读之。
崇祯十年进士。
授南京工部主事,调北京兵部主事。
以能料清兵行动,进职方郎中。
高起潜所谱下狱。
狱中侍同囚黄道周极勤,从之受《》。
后得释。
弘光时,起九江兵备佥事,未赴而南京亡。
清兵入浙江,嘉绩首起义师。
鲁王擢右佥都御史,累进东阁大学士。
兵败,从鲁王至舟山,卒谥忠襄。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硕肤,馀姚人。大学士如游孙。崇祯丁丑进士,除用工部主事改北兵部历职方郎迁江西按察佥事
维基
孙嘉绩(1604年—1646年),原名光弼,字辅之,号硕肤,浙江余姚县(今属慈溪市)人。明末进士,南明抗清人物。祖父孙如游,天启年间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六年癸酉科顺天乡试二十名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改兵部主事。崇祯自缢后,积极抗清,迎南明监国朱以海于绍兴,会师钱塘(今杭州),任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因军功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同年,以积劳而病卒于舟山群岛,年仅42岁,追赠为太保,赐祭九坛,谥忠襄。
席特库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6 【介绍】: 清满洲镶蓝旗人,亦作锡特库,佟佳氏。
后金太宗天聪间任前锋营章京,作战常能以少胜多。
崇德三年,从岳托攻明内地,至真定,破太监高起潜兵。
六年,从济尔哈朗围锦州,与各旗前锋营力战击败洪承畴所率八总兵援军。
入关后,从叶臣取山西,移兵略湖广,至安陆。
又从多铎攻苏尼特部。
封一等男。

人物简介

维基
邓谦(?
—1639年),字少于,湖广孝感县人。
崇祯元年进士,累官山东参政。
崇祯十一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邓谦随同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等防守空城济南,城破殉国。
邓谦自幼仰慕景泰间名臣于谦为人,读到其文集中「一腔热血不知竟洒何地」等文字,激动不已。
崇祯元年(1628年),中式戊辰科进士,由京官出为山东参政。
崇祯十一年冬(1639年),清兵破居庸关南下,进逼山东。
杨嗣昌檄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督军高起潜拥兵临清不救。
邓谦与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副使周之训、翁鸿业及盐运使唐世熊等率残兵守城。
捍禦十昼夜,城陷遇害。
其母黄氏也绝世而死。
朝廷追赠中宪大夫,谥忠毅。

人物简介

维基
苟好善(?
—1639年),字若诚,号海来,陕西醴泉县(今礼泉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进士,官至山东济南府知府。
崇祯十一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苟好善偕同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等防守空城济南,城破殉国。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历官湖广道监察御史,迁济南府知府。
崇祯十一年冬,清兵破居庸关南下,杨嗣昌檄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督军高起潜拥兵临清不救。
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副使周之训、翁鸿业,参议邓谦,盐运使唐世熊等率残兵守城。
不久,城陷,周之训、宋学朱、苟好善、济南同知陈虞胤、通判熊烈献、历城知县韩承宣皆殉国。
刘景耀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景耀(?
—1639年),号嵩曙,河南省河南府登封县(今河南省登封县)人,明朝末期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天启二年(1622年),登进士。
历任大城知县、兵部车驾司主事、郎中,升山东按察司佥事,备兵永平。
宦者高起潜监遵永军,威胁诸道臣如属吏,景耀抗礼长揖,旋上章争之,被降二级。
崇祯十二年(1639年),担任佥都御史、山东巡抚。
陆灿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9 【介绍】: 明浙江平湖人,字振玉。崇祯七年进士。授济南府推官。以廉节自誓。清兵攻济南时,参预守城。城破被杀。
维基
陆灿(?
—1639年),字振玉,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
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授山东济南府推官,九年丙子分考,得士六人,赵进美以垂髫冠齐鲁。
监生宋玉鋐兄弟坐盗诬举家,系狱数载,屡叩登闻不得白,灿独察其冤,且廉知真盗系厂狱,因请复鞫,悉反其案释之。
莅任三年,释殊死重囚七人,城旦以下十余人。
十一年戊寅(1638年)十二月,清兵破居庸关南下,山东大震,巡抚颜继祖率师次德州,总监太监高起潜以兵驻临清、济宁间,济南告急,巡按宋学朱适出巡章丘,急策骑驰至,阅城中兵惟土兵五百。
及调莱兵七百,率司道婴城固守。
清兵筑长围三面困之,援兵不至,十二年己卯(1639年)正月二日黎明城陷,巡按御史宋学朱殉国死之,有人劝陆灿出逃,灿瞋目曰:「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勿顾我。
」遂死之,阖门皆遇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9 【介绍】: 明湖广黄冈人,字无逸。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坐事贬官。崇祯中以荐起为山东按察副使。清兵破济南时,自杀。
维基
周之训(?
年—1639年),字无逸,号日台,湖广黄冈县(今湖北黄冈市)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进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因事贬官。
崇祯年间,起为山东按察司副使。
崇祯十一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周之训偕同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等防守空城济南,城破殉国。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因事贬官。
崇祯年间,起为山东按察司副使。
崇祯十一年冬,清兵破居庸关南下,杨嗣昌檄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督军高起潜拥兵临清不救。
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周之训、翁鸿业,参议邓谦,盐运使唐世熊等率残兵守城。
不久,城陷,周之训望阙再拜而死。
张秉文、宋学朱、济南知府苟好善、同知陈虞胤、通判熊烈献、历城知县韩承宣皆殉国。
后谥节湣。
朱文德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明辽东义州卫人,字定宇。
崇祯初积战功至松山副将,以忤监视中官高起潜,遭中伤斥罢。
十一年起故官。
清兵围城时,率前锋拒守,城破,不屈死。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