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巍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41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碑在邹县治之右,宋元祐间,县令张重摹上石,无识其字者。予为书一通付胥吏。
鱼膏灯灭银雁飞,荒陵火入化宝衣。
辒辌骨臭已千载,何况金石埋烟霏。
峄山之碑野火燎,枣木传刻形摹肥。
谁为伐石矗立此,大书深刻高巍巍。
细观似同骑省本,相斯刀笔存依稀。
我来下马坐其侧,以指画肚穷是非。
蛟鼍斫断口难读,无异石鼓驱騑騑。
论庭清寂了无事,二三老吏闲倚扉。
见我口诵窃相语,授以纸笔立周围。
为书一通导之读,得所未见惊且欷。
当年祖龙踞周鼎,剪除六国如驱豨。
井田封建荡灭尽,铲削仁义为不禨。
相斯佐之更新法,盭深督责唯刑威。
东行郡县上邹峄,镌劖崖石昭日晖。
丞相臣斯臣去疾,咸昧死请无从违。
其辞直欲迈三五,谗谄面谀紫乱绯。
呜呼!
夏殷周礼至此极,千古覆辙堪悲譩。
方今庙堂慎旌别,登崇俊良绝脂韦。
淫朋比德岂宜有,盍不去此玷翠微。
请刻《豳风》之《七月》,使彼长吏朝夕知民依
⑴ 暴君虐政,奸相手书,本不足贵,况又宋代翻刻耶?欲铲除之,而更立《幽风·七月》之诗,光明正大,昭如日星。
道人昔岁游京邸,天子召见离宫里。
赋就《初春瑞雪词》,侍臣奏上龙颜喜。
拂衣归卧高云中,仍向空山食松饵。
万乘南巡明圣湖,遂朝行在登丹戺。
临轩玉音何琅琅,赐来砥石砚一方。
绿质无玼浮玉色,翠纹结秀生瑶光。
我闻此石出辽水,水碧为胎金作髓。
温润无殊歙穴青,坚良且迈端溪紫。
只今圣主重文章,珍物通灵皆异常。
已见马肝贡殊域,尤多凤味罗岩廊。
皇情祇眷此砚美,掞藻时时凭玉几。
拜爵应封即墨侯,锡名且号虚中子。
石公捧砚辞京师,好磨松节临清池。
奈园秘笈日勤写,颂扬帝德高巍巍。
尚州落花潭纪事诗(辛亥) 现当代 · 傅子馀
雪岳高巍巍,其下水所滀。
英宪之裔孙(高丽朝门下侍中英宪公金之岱),于此聚其族。
坊里今何如,烟草一潭绿。
人言宣祖朝,倭寇肆颠覆。
义士金俊臣,膂力世所独。
奋臂挥天戈,反手接飞镞。
杀敌如屠羊,当者裂其腹。
讵知形势殊,一旅空驰逐。
身殁鱼丽中,何惜血与肉。
倭仍麇众来,夤夜围板谷(金氏所居曰板谷)
金门尽老少,一一遭杀戮。
妇女生何为,但愁死不速。
争投里前水,水亦为洄曲。
潭水日夜流,贞魂此潜伏。
壮烈昔所无,公死宜瞑目。
尚州忠义坛,香火至今续。
丛祠鸦自飞,落花吐残馥。
阅年四百馀,浩气涵荒服。
金宫绛阙高巍巍,东誇阆苑西瑶池。
瑶池阆苑有仙子,柔荑手弄珊瑚枝。
珊瑚枝新拂瑶草,洞天日月金丸小。
丹霞遥逐䌽云飞,迹断尘埃不知老。
笑骑白鹿随苍虬,青烟茫茫横九州。
山中石□虽可食,蟠桃子热□□秋。
南州后人饱文学,华诞初逢意逾乐。
飞游此日一降临,玉酒淋漓恣酣酌。
人间甲子休计年,沧溟几见为桑田。
长生设宴不可极,重来更约麻姑仙。
昔日大坪聚健儿,沿山沿海驱岛夷
风声鹤唳八公兵,篝火狐鸣五丈旗。
义旗一飏一再起,三载东洋惊祸水。
岛民虽被作牛羊,敌兵有时成蝼蚁。
自从□旅不可撑,梅子坑里为秦坑。
敌人眼中无铁屑,酷毒倭政尽□行。
粒粟寸丝难苟活,千家万家□剥夺。
十羊真有九人牧,一鸡长遭百刀割。
环山蔽海无所逃,釜中燥蟹钳巨螯。
残喘偷生不容喙,医疮剜肉竟焚膏。
沧海横流时一泄,涓涓忽洒苌弘血。
去冬北部鬼雄呼,四十人把斯人杀。
一时视死如视归,五人之豪颜佩韦。
况有同心数十辈,千秋义冢高巍巍。
昔人愿近要离墓,如君之徒堪比数。
恨予读书身手弱,闻风空式怒蛙怒。
⑴ 编者按:「夷」,《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原缺,据《洪弃生先生全集》补。
⑵ 编者按:《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原缺,拟作「义」,《洪弃生先生全集》作「倭」。
⑶ 编者按:「秦」,《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弃生先生全集》均误作「奏」,据洪小如所藏抄本改。
⑷ 编者按:「倭」,《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原缺,据《洪弃生先生全集》补。
⑸ 编者按:《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洪弃生先生全集》原缺,拟作「暴」。
⑹ 编者按:《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洪小如所藏抄本、《洪弃生先生全集》原缺,拟作「尽」。
晨登谷城山,祇谒黄石祠。
偶展瓣香敬,遽兴千载思。
忆当秦运否,天地发杀机。
龙蛇起平陆,靖者当属谁。
惟公挺灵异,治乱能前知。
圮下书一篇,文义何奥奇。
子房获亲授,竟为帝者师。
汉兴仇已复,勋业高巍巍。
后来握兵人,遵用靡敢违。
功效著千古,岂但被当时。
圣朝重褒祀,春秋陈礼仪。
神灵谅昭假,赐福无终期。
西湖三面名山多,我登大观亭子歌。
高歌吴山一峰紫阳顶,玲珑洞穴疑是千蜂窝。
青红金粉遍祠宇,谛视半属乾陀罗。
离明有象势炎赫,镇以坎卦高巍(以石列坎卦,镇火灾也。)
当年丁仙蜕骨去,野鹤冲举辞青螺。
传闻风清月明仍到此,仙踪荒幻谁嗔诃。
其前罗刹之江江外海,一气汹涌真无加(叶。)
浺瀜泱漭失厓岸,倒浸星宿沉羲娥。
疑是伍胥文种之魂犹斗战,驰骤白马惊蛟鼍。
壮哉千里决双眦,心胸磈礧相荡还相摩。
枚叔七发语未畅,淋淋白鹭形犹讹。
题诗青崖终欲磨,何如且登大观亭子歌高歌。
清明断雪此语欺,庐山三月冰花飞。
我从万松坪东下,鏦铮踏破千珠玑。
行过静庵禅师塔,忽见绝壁高巍巍。
三峰纵横立水上,其势截嶪形厜㕒。
波涛喷薄万壑响,似有深洞蟠蛟螭。
恨无李清缒身绳,又乏温峤燃妖犀。
姑学儿童飞堶戏,投以石子倾骇之。
须臾不见风雷作,得毋羊馆龙皆痴。
或云即古大林寺,颓垣尚存旧日基。
或云此乃石门涧,水风猎猎时吹衣。
我亦难考景外景,且赠一首诗人诗。
庐之山,高巍巍,望中仿佛与天齐。
我愿师道亦如此,文光直压匡庐低。
绍圣二年腊十九,重辨师以书为祈
元符三年腊十九,谈妙斋里香初馡
斜川数诗颂公寿,一居惠一度岭归。
楚人祝兮越人禨,金笼放鸽鹤南飞。
白日上升果何事(见《斜川集》。),公乎得算未古稀。
岂知七百馀载后,岁岁祝公岁终僟。
人生安得如子寿,有道或肯相宾依
公诗百态穷深微,愿乞公授妃呼豨。
公今游戏人海否,青衣告梦来颀颀。
北斗亦饮真一酒,西山谁采元修薇。
奚劳想像写王皃,一十六星天际围。
延陵宋椠世所希,乾嘉名辈排珠玑。
或题或咏或图画,五家队绕三春菲。
公诗贯中譬元气,百骸九藏增其肥。
前日对雪芦之埼,今日丛书门两扉。
风篁二老是邪非,胜友且辨且进叽。
沈逵同甲偶然耳,退之磨蝎其庶几。
四十监州赋杞菊,五十入侍腰银绯。
功名百岁亦草草,英灵万古高巍巍。
俱言水仙合荐菊,争向戒祖求传衣。
我诗险拙侪刘煇,公其哂我杜德机。
四贤诗成左右挥,梅花笠影春风帏。
⑴ 是年公六十,南华重辨师以书物相祝。
⑵ 是年公六十五,与苏伯固集谈妙斋,集名香忏南能塔院。
⑶ 《斜川集》寿大人诗,六十是七言古,六十五是七言律六首。
⑷ 《斜川集》寿大人诗:「有道或肯来相宾。」
共 41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