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恩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7—1670 【介绍】: 清僧。明末清初江南江宁人,俗姓郭,字豁堂,号菽庵、藕渔、耦馀,别号南屏隐叟。明亡后为僧,住西湖净慈寺。诗画俱佳。有《屏山集》、《同凡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
正嵓,字豁堂,馀姚人。杭州净慈寺僧。有《同凡草》。
清诗别裁集
字豁堂,浙江仁和人。著有《同凡草》。○豁堂国变后为僧,尝云:“人非金石,立见消亡,不若逃形全真,自游方外。”诗二卷,王新城尚书目为汤惠休、帛道猷之流。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正岩,字豁堂,亦号随山,姓郭氏,仁和人。
夙秉异资,不近莙腻,长无俗缘,息绝尘念。
落发禀戒,三德同具。
絜己亲师,积功劬学。
博通世典,综贯三乘,汇众派以同流,悟大化之无尽。
力崇正法,见推耆宿。
参三峰于净慈,略呈所见,三峰曰:“依识解为超生死根,犹北适南辕,我无此逐日长进之禅。
”自是,顶伽脱尽,睛翳消除,自甘澹泊,智刋情亡。
一生萧散,不接权贵。
芦花泛月,响震鱼龙,屐齿登山,春归奚锦。
迨废宗之诖误,致法席之零丁。
运属明夷,咎来元妄,从容就逮,振锡圜门,劝化无方,感悟羁囚,道幽益显,化火宅之凶燄,来徒役之皈依。
鬼神呵护,顿见吉祥。
天龙回翔,永围法座。
绅衿崇仰,檀越追踪。
频来问訉之书,更满入山之屦。
岩乃睹白云以高卧,侣浮鸥而赋诗,一任蘧庐之化,永矢物外之情。
方择地以终休,意泊然而委顺。
以康熙庚戌七月二十日示寂,寿七十四,腊五十五。
所著语录、拈颂、启疏、诗偈、杂著若干卷。
得法弟子十有五人。
建塔于慧日峰左,名曰宏济
越明年,其徒戒青为之行状,乞冯溥铭焉。
文词华丽,见于寺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5 【介绍】: 明湖广澧州人,字国宝,号涔涯。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安福知县,调建安,参预镇压华林军。擢御史,历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先后疏浚运河、黄河。官至户部尚书。
维基
李如圭(15世纪—16世纪),字国宝,湖广岳州府澧州人。
李如圭是弘治十一年(1498年)湖广乡试举人,次年(1499年)联捷进士,获授安福知县,调任建昌,于两地釐剔弊奸,盗贼都望风而去。
正德四年他升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巡按福建时贪官都被他引退,嘉靖初年外调广西府江兵备道副使,澄清该处政治,并征讨掠夺的瑶族人,馀暇亦留心学校。
嘉靖七年(1528年),李如圭自陕西按察使升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两年后因延绥地方饥荒,在夏言推荐下升官延绥巡抚,上疏荒政十多条,朝廷让他便宜行事,救活数十万人,惟次年(1531年)遭户科左给事中孙应奎弹劾他久病不能理事而致仕。
嘉靖十四年(1535年),李如圭获原官起用为河道总督,改设河流闸座引来湖水,次年(1536年)升官兵部右侍郎,转吏部右侍郎、户部户部侍郎总督仓场兼西苑农事,明世宗到显陵拜祭时与靖远伯王瑾居守北京。
嘉靖十八年(1539年),李如圭升任南京工部尚书,次年(1540年)调为户部尚书,二十一年(1542年)被吏科给事中周怡论劾而致仕。
他学期用世,曾于书室写下「宏济艰难」四大字,任官时总会表彰先贤、鼓励后进;对家人有礼,接待乡里友善,家产仅供给食,家祖遗产都让给弟弟,任官久年只有藏书丰富,著有《怀古集》,死后入祀乡贤祠。
游有伦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游有伦(1598年—1670年),字明上,号碧岑,南直隶徽州府婺源县济溪人,明末清初官员。
性刚直不阿,中崇祯六年(1636年)癸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户部观政,授行人司行人,册封桂藩。
值国步板荡,廷议以伦望重可藉,以宏济时艰,合疏特荐,考选江西道御史,督理九库,巡视西城,涤弊釐奸。
南京弘光立,马士英、阮大铖柄政,畏伦骨鲠,阴啖以利,伦叹曰:吾岂可丧廉耻以邀宠禄,负国而羞家学乎!
随连疏纠执政诸不法事,马、阮衔之,乃遣巡按广西兼理湖南盐法。
会时事日非,伦知一木难支,遂挂冠归。
清初诏求山林耆旧,当道以伦姓名首推,伦一意养亲,坚卧不出,郡邑式庐造请,罕有见其面者,惟日与弟宏祖敦天伦欢,且聚族内知名士,鼓励之。
或亲族有义举,辄割圭田以佐其费。
先是伦生之年,济水忽中分,腾跃高数丈,乡人传为水啸,迨伦登贤书,及没之年,水复如是,非偶然也。
康熙九年卒,所著有《易义真诠》、《西台奏议》、《承恩堂家训》、文集若干卷藏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