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奇瑜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0—1639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建斗,号九台。
善射,有将略。
天启二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
崇祯初,累迁右参政兼副使,又进按察使,严于治军,屡次击退进入畿辅之农民军。
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与陈奇瑜连破汉南一带的农民军。
八年,受命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
寻加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与总督洪承畴合力围攻中原农民军。
九年,清兵由喜峰口入关。
象升奉诏入卫,而清兵已去。
十一年,清兵再入关,受命督天下兵,而所部实不满二万,又受杨嗣昌、高起潜掣肘,孤军苦战,十二月,在巨鹿蒿水桥兵败阵亡。
南明弘光谥忠烈,清谥忠肃。
有《忠肃集》。
词学图录
卢象升(1600-1638) 字建斗。常州宣兴人。兵败殁于阵中。南明弘光时追谥忠烈。清乾隆时谥忠肃。诗词慷慨苍凉。有《卢忠肃集》,词在集中。
维基
卢象升(1600年—1639年—Lu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直隶宜兴张渚茗岭(今江苏)人,祖籍江南东道鄞县(今浙江宁波),明末政治人物、军事将领,天启进士,练“天雄军”,围剿农民军有方,官至宣大总督,在对清战争中战殁。南明谥忠烈,清乾隆时谥忠肃。象升幼时潜心读书,好骑射,虽是文人,皮肤白晰,身材削瘦,但力气很大,天赋异禀。年轻时便与东林党人相善。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十七岁进入国子监“补博士弟子员”,天启元年(1621年)中式应天府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进士,授户部主事。象升能与部下共甘苦,善于驭下,过著苦行僧式的生活,史载其“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盥栉,得一机要,披衣起,立行之。”崇祯改元,任直隶大名府知府。崇祯二年(1629年)满州皇太极绕过关锦防线,沿喜峰口入袭京畿,卢象升募了一万士兵勤皇,还没打仗,满人就退兵了。崇祯三年,提任参政,负责练兵,于大名府一带(古名天雄)以亲友、同乡的关系网招募军队,号称“天雄军”。崇祯四年(1631年)因治绩优良升任按察使。崇祯六年(1633年)象升率所练“天雄军”,镇压由山西入河北之民变。后任五省总督,管江北、河南、湖广、四川、山东剿匪事,与将领祖宽、左良玉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部。象升军到汝阳时,军中断粮三日,象升以身随之断粮,军无怨言,无人逃亡。汝阳之战,卢象升自城西攻,高迎祥几十万大军崩溃。高迎祥聚合部众二十万之众,继续逃亡,在确山再败于卢象升。自崇祯八年五月至十一月,象升以率绝对劣势兵力,先后十余战皆胜,斩杀民军三万余人,彻底扭转了战略局势。崇祯九年正月,高迎祥会合张献忠,三十万之众攻击南京,不利,退攻滁州。卢象升率军赶到,以两万之众再次击败高迎祥,并以各将领围堵,高迎祥人马散尽,退入湖广郧阳。卢象升手下祖宽所部以不熟山势为由,拒绝入山作战,象升无计可施。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建国,国号为「大清」,六月,阿济格率清军攻入喜峰口,纵意抢掠而去。象升调任宣大总督,率师进驻京畿,严明军纪,操练兵马,清军不敢进犯。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清军三路大举南侵,北京戒严,崇祯帝和战不定,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主张议和;但卢象升主张坚决抵抗,遂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庆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然杨嗣昌手握兵权,事事掣肘,切断象升粮饷,屡屡调走象升部生力军,致使号称“总督天下援兵”的象升部只剩区区五千老弱残卒。是年十二月十一日(1639年1月),卢象升移兵钜鹿(今属河北)贾庄,已断粮七日,全凭百姓自愿捐粮掺杂冰雪为食,然无一人叛。宦官高起潜统兵数万在鸡泽,距离贾庄不到五十里,象升派遣杨廷麟去求援,高起潜置之不理。卢象升知事不免,军中大哭,誓与清军决一死战。随拔寨而出,于蒿水桥决战清军。史载“……骑数万环之三匝。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河南永城人,字君豫。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天启初由知县擢御史,论事忤魏忠贤,削籍。
崇祯元年,复官,进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镇压农民军,作战数年,关中战事渐止。
七年,总督陈奇瑜汉南招抚失败,委罪国事,下狱,戍广西。
后赦还。
南明弘光帝即位,召为户部左侍郎,改兵部,加尚书衔莅侍郎事。
次年初致仕。
维基
练国事(?
—1645年),字君豫,河南永城人,祖籍江西新淦,明末东林党官员。
明初洪武十八年榜眼练子宁八世孙,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任沛县(今江苏沛县)知县,调任山阳知县。
天启二年(1622年),任监察御史,曾上疏二十馀次,举发魏忠贤欺辱尚书钟羽正一事,给事中赵兴邦奏称练国事是赵南星东林党人,被削籍为民。
崇祯元年(1628年),起用为京畿道监察御史,次年升任太仆寺少卿,督饷山西。
崇祯五年(1632年)俘杀流寇首领点灯子、刘道江、郭恶虎、混天猴、神一魁、黄友才、不沾泥、普天飞、金翅飞、插汉儿、飞山虎等六十余人。
崇祯九年(1636年)正月坐陈奇瑜事遣戍广西。
崇祯十六年(1643年)赦还。
南明福王时,任户部右侍郎,不久改兵部左侍郎,加兵部尚书。
次年(1645年)二月因病去职,三月病逝,有子练贞吉,顺治八年(1651年)拔贡。
傅永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6—1667 【介绍】: 明末清初真定府灵寿人。
天启二年进士。
任房县知县,有惠政。
崇祯初迁河南道御史。
都御史陈奇瑜主持镇压农民军战事,永淳献计,奇瑜不能用。
官至吏部尚书。
明亡,携家浮海岛。
康熙中卒。
维基
傅永淳(1586年—1667年),字惺涵,号熙宇,直隶真定府灵寿县人。进士出身。
张伯鲸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扬州江都人,字绳海。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任会稽、归安、鄞县知县。崇祯二年迁户部主事,官至兵部侍郎,乞休。扬州被围,与当事固守,城破自经死。
维基
张伯鲸(1590年—1645年),字瀚伯,别号绳海,直隶扬州府江都县民籍。
庚寅年生。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会试一百二十九名,三甲五十七名进士。
知浙江会稽、归安、鄞三县。
天启中,大计,调补卢氏。
崇祯二年稍迁户部主事,出督延、宁二镇军储。
大盗起延绥,擢榆林兵备佥事,辖榆林中路,击破贺思贤,擒金翅鹏、一座城等逆贼,败套寇于长乐堡。
擢陕西右参政,仍视兵备事。
七年春,巡抚陈奇瑜迁总督,遂擢伯鲸右佥都御史代之任巡抚。
明年,以拾遗论罢。
寻论延绥功,诏起用,荫子锦衣千户。
十年,即家起为户部侍郎,驻池州,专理兵食。
又明年,熊文灿抚事败,杨嗣昌自出督师,移伯鲸襄阳。
熊文灿被逮下狱,言剿饷不至者六十余万,伯鲸坐贬秩。
十五年召拜兵部左侍郎,明年,尚书冯元飙在告,伯鲸摄部事。
寻以足病乞休。
又明年,京城陷,微服遁还归扬州。
清兵至扬州,与史可法固守,城破自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