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商鞅

相关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秦国人,公族。
秦孝公时为太子傅。
商鞅初变法,太子犯法,以君嗣不可施刑,乃刑其傅虔。
后虔复犯法,劓之。
孝公卒,太子立。
公子虔告商鞅欲反。
卒诛商鞅
景监 朝代:战国秦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秦国人。
秦孝公时阉人,有宠。
商鞅见孝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00—前154 【介绍】: 姓一作晁。
西汉颍川人。
习申不害、商鞅刑名之术。
文帝时,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奉命受今文《尚书》于伏生。
累迁太子家令,为太子(景帝)信用,号智囊。
迁中大夫。
上书言事,主张徙民备边,抵御匈奴侵扰,削诸侯王权,以固朝廷。
景帝立,任内史,迁御史大夫。
景帝采纳其意见,更定法令,削诸侯枝郡。
前三年,吴楚七国以诛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反。
为袁盎所谗,被朝衣斩于市。
有《晁错》,已佚,有辑本。
全汉文·卷十八
错,颍川人。初为太常掌故。文帝时历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拜太子家令,举贤良文学,对策高第,迁中大夫。景帝即位,以为内史,迁御史大夫。吴楚七国反,斩于东市。有《新书》三卷,集三卷。
龚心铭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龚心铭,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人,祖籍江西临川,收藏家,进士出身。
父亲是曾任大清出使英国钦差大臣的龚照瑗。
龚心铭以收藏国宝商鞅方升及印子金闻名收藏界。
文化大革命中上海博物馆从其子龚安东手中将商鞅方升收入馆藏。
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92名。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王蘧常(1890-1989) 字瑗仲,号明两,别号涤如、甪里翁、玉树堂主、欣欣老人。嘉兴人,生于天津。1919年拜沈曾植为师,习书法与文史等,曾在暨南大学任教,1949年在无锡中国文学院任副院长。1951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后调哲学系为教授。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注》(与钱萼孙合作)、《江南二仲集》。遗著《秦史稿》。又有《钱衎石年谱》等多种经战乱散佚。有《明两庐诗》、《续许氏嘉兴府志经籍志》、《商史坟典志》、《商史·汤本记》、《礼经大义》、《严几道年谱》、《沈寐叟年谱》、《诸子学派要诠》、《先秦诸子书答问》、《抗兵集》、《国耻诗话》、《梁启超诗文选注》、《顾亭林诗集汇注》、《顾亭林诗谱》、《顾亭林著述考》、《荀子新传》、《书法答问》、《明两庐题跋劫余录》等。
明两庐诗·序
予庚申、癸亥间所得诗近千首,多随手散落,不自惜。
后在锡山交吴兴钱仲联。
仲联,吾党俊也,最少,能诗,閟不示人,于人少许可,即古人亦侃侃肆讥弹无恕辞,当者少完肤。
予惮焉,辟为诗中之商君、韩非子,不敢有所示。
一日酒后高睨大谈,忽及诗,大相契,穷三日夜未已。
自后有作辄相示,示必存稿,每自矜许,杂以诙嘲。
予尝戏誇为王迹所寄,而仲联则如无道秦,以其论诗鞠覈少恩,且深闭固拒而自尊也。
仲联罔肯下,必胜乃已。
仲联居城北,予在城南,一日不见,如饥渴之不能忍,见则刺刺不可休,临去犹徘徊焉。
予居羊腰道上,常送之,必尽道,道尽而言犹未已。
未几,仲联来海上,予亦继至,喜言考据,于诗几绝笔,仲联亦懒散不多作,皆为事缠。
低首十丈红尘中,意气都非畴昔矣。
然握手必言诗,各言欲劖古人未辟之境,志亢而言大,闻者皆惊怪挢舌,而予与仲联益自憙。
仲联生平无所嗜,惟嗜读古今人诗集,三年来所得都三数大箧,尽读之,平骘其高下,为诗话十馀万言,其他尚日出而未有穷也。
一日忽语予曰:志终不足副,碌碌于古人藩篱中,何为哉?
予亦绝笔矣!
予闻而拊掌,既曰:虽然,前时辛苦而仅得之者亦不可以不记也。
乃相与收拾丛残,予得诗凡百三十三首,而仲联则倍之,合订之曰《江南二仲诗》。
二仲者,二人皆字仲也。
诗未必足存,特以见吾两人旧时狂态为不可近也。
庚午嘉兴王蘧常记。
共 15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