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似钟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先皇举手移天毂,无冠少师鬓发秃。
已将周孔一齐州,更假释梵庇冥族。
锤沙画蜡十许年,冶出洪钟二千斛。
光如寒涧腻如肌,贝叶灵文满胸腹。
字画生动笔简古,矫若游龙与翔鹄。
外书佛母万真言,内写杂花八十轴。
金刚般若七千字,几叶钟唇填不足。
南山伐尽觅悬椎,诸葛庙前刈古木。
震开善法忉利宫,撼穷铁网莲花狱。
鼎湖龙去几春秋,二百二回宫树绿。
蒸云炙日卧九朝,监寺优官谁敢触。
大材无用且沉声,吠蚓啼虫满山谷。
今皇好古录断沟,琬琰天球充黄屋。
十龙不惜出禁林,万牛回首移山麓。
沧海老霆行旧令,洛阳遗耇开新目。
西山但觉神奸潜,易水不闻金人哭。
道旁观者肩相摩,车骑数月犹驰逐。
翠色苍寒欲映人,当时良匠岂天竺。
万事粗疏谁不然,今人不堪为隶仆。
兴悲运慈又一朝,万鬼如闻离械梏。
几时谏鼓似钟悬,尽拔苍生出沟渎。
善卷洞里来两客,一是江南一江北。
江南先生胖而红,江北先生瘦而黑。
胖者气如虹,大腹便便坐似钟
白须萧飒飘满脸,有如黄山山上蒲团松。
瘦者削如鹄,老骨嶙峋根根出。
白眉两道垂过眼,有如苍岩藤蔓吹寒绿。
两客有奇好,两客皆要妙。
一客钳默对境心目空,一客冒躁对景乱狂叫。
乱狂叫,惊九垓,惊动善卷老人上方来,笑此两客真是劳莱与哈台。
一太过,一不及,太过不及两可惜。
若能添我人一个,我能为汝施法力。
胖者减去十之三,瘦者加上十之七。
截长补短成双璧。
他年寒洞肯同来,聊成好友称三益,风雨名山话晨夕。
胖者俯首,瘦者拍手。
胖者悄,瘦者笑。
钟石诗者,甘泉子为钟石子而作也。费钟石子秀出广信之横林,横林之溪西下不能一里,有大石焉如钟,弗倚弗偏,矻立于溪水之涯者,钟石也。其溪二百里,遥遥自怀玉来,环钟石之三面,终日击撞。或曰:「是水如其椎也,怀玉高悬其后,磥磥磈磈、灿烂萦带。」或曰:「是山如其追蠡也、旋虫也。」费少宰尝筑室其巅,藏焉脩焉、息焉游焉,因以自号,诗曰:「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圆外而坚中,坦夷而穹窿,吾不知钟石其钟石子乎?钟石子其钟石乎?为之作诗,以寓神游焉。
钟石似钟石,实心历霜星。
鸿钧太古色,直截幽人贞。
幽贞之所庐,钟立四无欹。
怀玉为之纽,玉流为之椎。
君子曷似之,实以比其德。
特立砺坚操,磨磷终不易。
至乐若无声,一鸣天下惊。
小大随所扣,宰公在司成。
万石之洪钟,维以警聩聋。
夜半攒眉起,昊天日升中。
宵征江北月,旦见江南山。
倏及新林浦,引领白下门。
龙飞起淮甸,龟食卜洛原。
王屋似钟阜,终南表长安。
休明值嘉运,顾盻逢所欢。
然诺重相许,报答良独难。
将奏都亭记,言向郊扉还。
① 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又载蒋镛《澎湖续编》〈艺文〉。
巨浸汪洋闽徼东,五灵无外幅𢄙通。
置郡台湾声教讫,峰峦北拱水朝宗。
台湾水道千馀里,澎湖岛屿峙其中。
岛屿潆洄三十六,其间强半人居丛。
宅中而广者大山,纵横三十馀里间。
其东一屿形如鼎,名曰香炉不可攀。
西遍雁净山对峙,向无居人水潺潺。
沙墩之屿亦西列,上皆飞沙形颇圜。
北则奎壁势峥嵘,下多龟鼊山以名。
山外之屿曰锭钩,鸡肾员背鸟屿横
或因其壮及所产,厥名一定遂莫更。
更有白沙屿在傍,沙白漫漫石硁硁。
屈爪吉贝居极北,罗列拥抱若长城。
数屿大山北门钥,舟泊大山从此行。
越而极西有目屿,远望浑似人眼形。
目屿之东号铁砧,上有大石势坦平。
错出其旁曰土地,中一神像石琢成。
金山蜿蜒磅礡间,其色赤黄若金呈。
空壳之屿联其左,物产中空因著称。
正西澳有西屿头,西屿之西丁字门。
横于西屿如丁字,巨浪排空势若翻。
转北名为镇海屿,胜国屯兵作外藩。
东为大仓一旷土,中无人家有平原。
山虽旋绕直培嵝,总逊西屿之耸轩。
中为内外二堑地,往来舟舣若云屯。
西屿头为四角屿,其势方正如列垣。
屿形各异名不一,又有鸡笼与托盘。
进此则为虎井屿,望之应作伏虎观。
南乃花草屿相连,屿生花草始名焉。
大猫小猫屿相近,间多怪石恍猫镌。
南屿原有鲛人住,后以风涛居始迁。
南屿之北称头巾,其西八罩名最传。
周环仅匝三馀里,乃左乃右皆人烟。
衡宇稠密居相错,雅有书声晓夜喧。
于今英俊多游泮,澎岛人文莫之先。
八罩对峙为将军,屿以庙名不记年。
南屿东西有二屿,东平西平衣带联。
二屿下流号钟仔,上窄下宽似钟悬。
由此而东西吉屿,一东一西望渺然。
两吉渡台指南车,舍此难从别径穿。
并此名为三十六,天堑之险难言诠。
当年伪郑曾踞险,我军云集足投鞭。
一战海氛风扫尽,鲸穴鲛窟涤腥膻。
今日山青水绿外,处处商泊与渔船。
古云恃德不恃险,谩言隔涉此地偏。
帝德覃敷梯航迩,长歌聊当舆图编(施懿琳编校)
⑴ 编者按:「五」,蒋镛《澎湖续编》作「王」。
⑵ 编者按:「北拱」,蒋镛《澎湖续编》作「拱北」。
⑶ 编者按:「宅中而广者大山」,蒋镛《澎湖续编》作「中最高广称大山」。
⑷ 编者按:「鸡肾员背鸟屿横」,蒋镛《澎湖续编》作「鸡膳员贝鸟屿横」。
⑸ 编者按:「西屿头为四角屿」,蒋镛《澎湖续编》作「西屿头后为四角」。
⑹ 编者按:「托」,蒋镛《澎湖续编》作「桶」。
⑺ 编者按:「住」,蒋镛《澎湖续编》作「居」。
⑻ 编者按:「称」,蒋镛《澎湖续编》作「即」。
⑼ 编者按:「三馀里」,蒋镛《澎湖续编》作「三里馀」。
⑽ 编者按:「稠」,蒋镛《澎湖续编》作「周」。
⑾ 编者按:「东平西平」,蒋镛《澎湖续编》作「东坪西坪」。
⑿ 编者按:「谩」,蒋镛《澎湖续编》作「漫」。
⒀ 编者按:「迩」,蒋镛《澎湖续编》作「远」。
醒来 清 · 黄文仪
七言律诗
竹外风泠韵似钟,醒来夜色月明中。
空山尚有叶乾落,老干都经雾暗封。
炉火细添香欲袅,兰煤剔尽蕊开浓。
半床经卷无穷业,坐对银缸气肃恭(施懿琳编校)
共 16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