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蒋介石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黄鹤楼志·人物篇
毛泽东(1893—1976) 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27年,在武昌主办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时值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斗争条件极为艰难。
曾登临黄鹤楼故址,远眺大江两岸,思绪万千,写下《菩萨蛮•黄鹤楼》词一首。
1953年2月18日,再次来到黄鹤楼故址,为欢迎的群众包围,为此感叹“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
1957年9月,又一次来到黄鹤楼故址游览,当听到计划重修黄鹤楼时,兴致勃勃地说:“应当修,这是历史古物。
”为纪念毛泽东,黄鹤楼公园内建立有毛泽东词亭,亭中立碑,碑正背两面分别镌刻其1927年和1956年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水调歌头•游泳》。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杨杏佛(1893-1933) 名铨。江西临江人。早年入南社。赴美留学,归国后历任东南大学教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1933年遭特务暗杀于上海。
人物简介
1893-1933.6.18,名铨,字宏甫,以字行,祖籍江西玉山,生于江西清江(今江西省樟树市)大桥乡(现更名为大桥街道办事处)杭溪村。
经济管理学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人权运动先驱。
中国管理科学先驱。
1910年加入同盟会。
1911年与茅以升一道考入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
武昌起义爆发,赴武昌参加保卫战。
1912年1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到南京任总统秘书处收发组组长。
孙中山辞职后,他赴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学习。
毕业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学习。
留学期间发起创办《科学》杂志。
1918年回国,1920年任东南大学教授。
经常与共产党人恽代英接触,还利用业余时间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讲课。
因而遭校方忌恨,被迫离校,奔赴广州,投向革命。
到广州后,任孙中山秘书。
1924年11月随孙中山北上。
1926年1月,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会秘密成立,杨杏佛被选为执行委员,主持策应北伐军工作。
1927年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动工人起义,杨杏佛出席国共席会议。
起义胜利后,当选为临时政府常务委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认清蒋介石面目,以中国济难会名义极力接济和营救革命者,被国民党当局撤职。
“九·一八”事变后,为反对国民党政府非法逮捕和监禁爱国人士,与宋庆龄、蔡元培等著名人士于1932年12月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总干事,并组织营救了不少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
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与其子杨小佛驾车外出,被设伏特务枪杀于上海亚尔培路。

人物简介

百度百科
黎又霖(1895~1949),又名万里,黔西人。
幼读私塾,16岁入贵阳南明学校读书,毕业后考入北平政法大学。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后在北平主办《民声报》,由黄季陆介绍参加国民党。
1922年,投笔从戎,到国民革命军十一军二师当参谋。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又霖离开军界,到上海任同济大学教授和华侨工商学院总务长。
1933年11月,赴闽参加蒋光鼐等人组织的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从事抗日反蒋工作。
1937年11月到重庆,任国民党军政部江西战时干部训练团上校政治教官。
1941年参加沈钧儒等组织的中国民主政治同盟工作。
1944年参加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工作。
1947年底,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又霖任民革中央四川省负责人,从事军运策反和营救难友等工作。
由于奸细告密,于1949年8月19日被捕。
1949年11月27日,和其他难友被国民党特务屠杀,时年54岁。
1950年4月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追认黎又霖为革命烈士。

人物简介

黄鹤楼志·人物篇
张学良(1901~2001) 现代政治人物、军事家。
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长子,人称“少帅”。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曾任东北保安军总司令、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
曾与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促蒋抗日,后遭长期软禁,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
1934年,张学良被委任为武汉行营主任,曾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湖北省主席张群等同游黄鹤楼故址并留有合影。
共 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