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连捷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5 首
成化十八年壬寅六月十一日。纯诚明亮佐理功臣。崇政大夫。南原君梁文襄公卒于位。享年六十八。上震悼。撤朝二日。命有司庀丧事。以其年八月二十三日。葬于通津县南大浦谷乾坐巽向之原。后弘治甲子三月初六日。贞敬夫人边氏卒。享年九十一。祔葬公兆。正德己卯。公之孙内资副正泂,利川府使淑。持乖崖金相公南原君政案,四佳徐相公南原君家乘记。来告安国曰。我先祖以文学才略。奋于时。历事五朝。秩跻一品。事业之盛。见录于当时。名公之笔。有不可诬者。而吾子孙力孤虑短。至今未得树碑于阡隧。以称我先祖之休德。虽其载在国乘者彪著于后。而千载之下。人有历吾丘垄者。宁知我先祖之所厝。而发起敬谨护之念哉。为用是惧。石既砻矣。敢请刻辞与铭。安国以谫陋后生。不及觌公蹈扬之日。何能以发舒名卿之美于累数十载之后乎。然请之固。义不敢拒。谨联次政案,家乘。为之叙曰。梁本南原贵姓。有曰能让。娶高丽宗室左仆射王琳之女。以望族。选任本府兵部郎中。遂世其吏职。至八世孙俊。登第。官至成均祭酒。即公高祖。是生奉翊版图判书讳祐。即公曾祖。是生通宪判卫尉寺事讳硕隆。即公祖。是生赠议政府左赞成讳九畴。即公考。配赠贞敬夫人权氏。资宪全州府尹讳湛之女。赞成公有子三人。公其中子也。公讳诚之。字纯夫。号讷斋。以永乐乙未九月丁未生。聪明异凡。六岁。始读书。九岁。知属文。世宗二十三年正统辛酉。中进士,生员两试。连捷文科第二人。初授庆昌府丞。选入集贤殿。升副修撰。转司谏院左正言。复入集贤殿。累升至直提学。乙亥七月。世祖即位。奉审平安道闾延等三废邑形势。还修进地图,地志。并上道内便宜十八事。上嘉纳。明年正月。上罢朝。引诸臣置酒。令各陈所蕴。公进曰。殿下每杯酒谈论。诚盛事。但望节饮。调摄玉体。上大加叹赏曰。唯汝爱我。命加通政。五月。因轮对。启曰。昏夜闾巷间。与世子勋臣。同幸大臣第。非便。宗亲朝衙。亦宜分番。宿卫禁兵。勿一时赐酒。边镇将士。当禁节宴。公所启皆有深虑。上亦然之。未几。果有变谋败。又累疏陈便宜。上曰。尔留心国事。知无不言。予深嘉赏。庚辰正月。进阶嘉善。同知春秋馆事。三月。如大明。回奏张宁等赍来敕谕事意。辛巳七月。升嘉靖。癸未九月。加资宪。兼弘文馆提学。天顺八年。上巡幸。以公为守相。谓左右曰。梁诚之。予之诸葛亮也。擢拜吏曹判书。上尝阅武。顾谓申叔舟曰。梁诚之。有王佐才。拜司宪府大司宪。后数年。上设拔英试。以旌异才。公中二等。成宗即位三年。论辅佐功。策赐纯诚明亮佐理功臣号。封南原君。兼弘文馆大提学。后拜工曹判书。辛丑十一月。上命招正二品宰相于阙庭。试制诗论。公居首。超升崇政。公气度温醇。性无表里。喜读书。博览强记。数行俱下。自中国以及东方。上下数千载间。治乱兴亡。人物贤否。瞭然如昨。又能考究古今天下山川阨塞州郡沿革。如足履而目击之。且有筹略。常惓惓以裨益国家为虑。未尝顷刻忘于怀。为宪府。弹劾二十疏外。平时上便宜至四十四道三百三十三条。而其大者揔二十四事。建宗社大计三。议朝廷大政二。为君上而两进忠谏。在宪府而三振台纲。又五论边方重事。十进军国秘计。试知选举。前后所取文科一十六榜。公早丧亲。父葬阳智。母葬横城。每以未及禄养为戚。及显达。请于朝。以长子瑗监阳智县。次子琇监横城县。俱以邑宰。上冢各六年。荣孝可谓无憾矣。晚节谢事优游。日与宾朋儒老。商确诗史。或以奚童匹马。游适通津别墅。萧然如野老。以终天年。公可谓始终两全矣。所著奏议十卷,家集六卷。又参修五朝实录,日记,高丽全史节要,东国通鉴,集撰东文选,治平要览,东国舆地胜览。又奉教集撰列圣御制诗,皇极治平图,龙飞御天歌,海东姓氏录,东国图经,五伦录,三纲史略,农蚕书,畜牧书,谕善书,时政记,八道地理志,沿边防戍图。译进明皇戒鉴。校进医方类聚,孙子注解等书。夫人边氏。籍原州。考。宣节忠武侍卫寺护军讳尚觐。祖。嘉靖都总制府揔制讳颐。曾祖。领三司事原州府院君讳安烈。夫人贤明有淑德。配君子。无亏妇道。寿考令终。亦世所罕见。生四子。长曰宗亲府典签瑗。次曰旌善郡守琇。次曰承政院同副承旨瓒。次曰长兴库令琥。瑗之子曰朔宁郡守治。新昌县监济。婿曰议政府领议政砺原府院君宋轶。琇之子曰南部主簿润。瓒之子。即泂,淑。琥之子曰护军洁。司果活。司果渊。婿曰宗室杨麓副正粹。承仕郎尹光洽。诸曾内外孙曰。允元,允亨,允精,允粹。治之子。允谦,允谌。济之子。之翰,之干,之桢。砺原之子。希曾,希参。润之子。允仁,允义,允智,允信。淑之子。允英。洁之子。允温。活之子。允谨。渊之子。仁弘。粹之子及诸曾孙,婿。亦多显达知名。铭曰。
远矣梁氏,兴自带方。
联姻仙派,肇基庆祥。
积德累善,久而弥发。
如流渐达,洪河巨渤。
俊始奋迹,文显于朝。
公乃继起,拂翮云霄。
文谟武略,惟国惟公。
术学词翰,贲饰山龙。
五朝勤劳,旂常记功。
眷褒嗟咨,遭际之隆。
冢卿大官,文犀映腰。
蔚蔚王臣,宠命孔昭。
匪公私有,公德是标。
优游绿野,丘壑江湖。
晚节之全,又孰公徒。
郁郁阡原,有翼丰碑。
墅第傍罗,憩逸平时。
公迹所薰,云来继绥。
述名载烈,永世休贻。
作贼何曾到白头,果然队队入俘囚。
向来正倖吞舟漏,今日几同揭钵收。
自用兵来无此捷,但闻声处总应愁。
负嵎伏莽诸乌合,那复残魂釜底游。
泣怀四言诗 明末清初 · 德容
四言诗
魏里我朱,世称名德。
父举孝廉,仪型南国。
先慈割股,善为内则。
八兄二弟,甲科连捷
犹子繁衍,勤书晨夕。
父半百年,始生又贞。
弱女非男,训护慰情。
稍读经史,志古闺英。
十五而笄,清河于归。
十五遵教,姑嫜是随。
操持佐馈,夙夜无违。
熊罴三梦,今始一垂。
绿林不靖,湖渚锋镝。
囊为盗赍,牛衣相泣。
良人砥志,下帷屏迹。
瑶章珠赋,声动都邑。
戊子之秋,幸宴《鹿鸣》。
长歌远寄,郑重前盟。
壬辰登第,筮仕廷评。
继美释之,张先后称。
丁酉维夏,泛舟来都。
相敬未暖,旅魂乍苏。
忽令分闱,校检群儒。
维我夫子,能文有耻。
秉矢公明,冰寒立志。
上严功令,下畏多士。
勤慎勿懈,月馀竣事。
岂知同寀,贪心败类。
庸违象恭,实怀狂悖。
群凶飞语,如霾如彗。
缇骑在门,去不及诀。
五毒倍至,百喙莫雪。
事若风影,罪不例律。
严行示惩,西市引决。
祸起党同,古今一辙。
余念致命,割血流裾。
九阍间隔,囚安上书。
七人同尽,遑辩真虚。
家产寥寥,鸡犬尽没。
桑榆老亲,亦旦暮活。
相逐边塞,念此神夺。
求荣反辱,遂付剃发。
绣衣永诀,袈裟相接。
拔幽报存,叩金经力。
嗟乎薄命,家乡万里。
身独羁囚,饥寒泣涕。
南望白云,泪零待徙。
不如鸟雀,去来迤逦。
我思刑书,国之钺斧。
虚实按情,轻重有故。
雷霆振声,顷刻雨露。
同罪诸臣,悉蒙恩宥。
嗟我所天,先受刑苦。
圣人刑法,万世则祖。
雷不崇朝,岂忍终怒。
用法有律,手足仍措。
皇皇百执,矫矫直臣。
一夫不获,亦疾于心。
有此沈冤,充耳不闻。
折槛回天,祐我后昆。
夫纵有罪,死即平允。
老亲梵独,周文所悯。
茫茫寒北,坎坎艰屯。
行同飘蓬,到亦颠殒。
枯穷至此,死之安忍。
唾手燕云事若何,背嵬五百未须多。
直抵黄龙方痛饮,会看白铠自奔波。
当年只道趯城易,今日翻惊撼山异。
岂惟连捷称大仪,更闻顺昌标远帜。
两河忠义日喁喁,结砦连珠复继宗。
复继宗,群归岳,南北佥军谁敢角。
且言柺子铁,何似札刀麻。
胡无人,又呼爷。
乙丑(1805)十一月十三日晦,海寇蔡骞来台入沪尾港,勾通南北陆路骚扰,至丙寅(1806)二月初七日始去。
台阳自古称天府,千里膏腴无弃土。
乐利升平亘百年,礼乐衣冠隆文武。
忆昔逆匪林与陈(作者注:「林爽文、陈周全。」),小丑跳梁瀛海滨。
天戈一指即授首,噍类扑灭飞灰尘。
封疆从此日安静,走险匪徒何所逞。
风狂飓起海波扬,洋匪蔡骞复告警。
初从内地掠商船,馋口东望久咽涎。
天险陡闻入鹿耳,几番防戍总徒然。
台江瀚漫无障蔽,船户行商遭搏噬。
捍卫计穷可奈何,星星不灭燎原势。
普天率土皆遵王,何物么么敢猖狂。
北先沪尾南东港,山海交通肆扰攘。
旋闻凤山已失利,城陷葭月二十四。
司马频危县令亡,局存火药一坏地
有援兵,阻贼氛,相违咫尺不相闻。
南仔坑中进退谷,全师返卫将能军
郡城鹿耳船如蚁,贼计诡随同蜮鬼。
乘虚直入窥金汤,径截咽喉洲仔尾
匝地峰烟四望惊,分防南北已无兵。
亟图守禦筹长策,激励义旗鼓吹荣
腊初五六贼锋迅,连日分攻安平镇
孤城海上隐如山,炮燄迷天空雷震。
全台险要重西关,关外万家烟火环。
此地安危系唇齿,木城不竖保无患
安平任攻不可下,谋犯城隍暂相舍。
蚁聚蜂屯钱桶围,壁垒团团遍山野。
八门攻击薄城壕,苦战鏖争神鬼号。
白甲前驱皂纛继,靡乱红巾鸟兽逃
满腔义愤同仇切,木栅满城城似铁。
关孰拊循孰冲锋,武吉游戎文令薛
困守弹丸涸辙鱼,秦庭不见申包胥。
首提援旅军门李,连促增兵飞羽书
即令许王两镇协,连挑精卒易轻艓。
横截贼人水陆冲,前后两战战连捷
维时音梗道难通,嘉邑纷纷贼肆攻。
闻道大兵来鹿港,悬悬望眼转成空。
计程百里朝夕至,郡守阻军驻嘉义
去腊待尽春王正,未见一人并一骑。
善谋文武计兵骄,声言薪尽放采樵
精锐暗藏四路出,会师水陆集来朝。
诘朝二月二日序,兵分两道一时举。
陆军诱敌任穷追,回首贼巢空一炬(21)
一炬遂成不世功,薛令后先王副戎。
妙算无遗推大宪(作者注:「镇宪爱,道宪庆。」),昆岗燄照海天红。
满野豺狼解体散,逆骞坐是谋逃窜。
长围共恨失奔鲸,成事在天堪浩叹(22)
贼去天家尚未知,大臣衔命统雄师(23)
元凶未殄留馀孽(24),莫恃粗安不虑危。
安集流亡揭榜谕,廓清南北穷剿捕。
策勋讯馘赏罚明,重见太平风日煦。
可怜南路竟如何,村落为墟四百多(25)
闽岂尽贼粤岂义,伤心兔爰雉离罗。
陡然起灭犹反手,筹谋善后费搔首。
天心厌乱未可知,未雨先须网户牖。
最难底定是全台,闽粤泉漳隙易开。
网漏吞舟鱼又逝,宁知蔡逆不重来(26)
⑴ 作者注:「鹿耳门港口在郡治西关外,古称天险。庚申(1800)四月,蔡骞始入此。」
⑵ 作者注:「鹿耳门港内,古谓之台江。」
⑶ 作者注:「蔡逆于十一月十三日入沪尾港,陷新庄艋舺等处,都司陈阵亡。遂分舟于十五日入东港。」
⑷ 作者注:「台湾分府钱带领义民往援凤山败绩,避入粤庄。知县吴被害。」
⑸ 作者注:「凤山全县尽陷,惟署参府一军纵死扼火药局被困。」
⑹ 作者注:「游府吉带兵再援凤邑至南仔坑,进退不得。计出贼围,全师返卫郡治。」
⑺ 作者注:「蔡逆于十一月二十四日船入鹿耳门。」
⑻ 作者注:「地在郡治北关外,为南北要冲。蔡逆于十一月二十九日佔据,遍贴伪示,自称威武王。给发陆匪旗印,封授伪职。」
⑼ 作者注:「台令薛集绅士于府学明伦堂会议,遂率同遍行街市,劝募义民守城。有应者,辄加奖赏花红,鼓乐喧传。市井义旗响应,人心稍安。」
⑽ 作者注:「镇在郡西海中,孤城屹立,即赤嵌城也。贼于十二月初五初六等日进攻,署守备王赞击却之。」
⑾ 作者注:「十二月初三日,西门外三郊义首陈启良等请官添设木城。自小北门起至小西门止,西面一方资为保障。」
⑿ 作者注:「十二月初九日,贼始攻城。」
⒀ 作者注:「白甲,新街义民所著。皂纛,吉游府之旗。」
⒁ 作者注:「海贼俱札红巾布为号。」
⒂ 作者注:「郡治系土城。时有谣云:『文有薛,武有吉,土城变成铁』。」
⒃ 作者注:「十二月二十四日,贼攻益急,官兵义民死伤甚众,阖城大震。是日,李提台救兵至鹿耳门。」
⒄ 作者注:「金门镇许,澎湖协王。」
⒅ 作者注:「丙寅(1806)正月五日,水师兵与贼决战,大获胜仗,焚斩无数,实救兵所未有。」
⒆ 作者注:「县治距府百里,时县属笨港、斗六门等处,处处皆贼,本府马驻县治。」
⒇ 作者注:「时北路救兵未至,镇道宪定计剋期水陆来攻洲仔尾贼巢。」
(21) 作者注:「邑令薛引义民诱贼穷追,澎湖协镇王舍舟登岸燬洲仔尾。」
(22) 作者注:「蔡逆既失洲仔尾,即于是月初七日辰刻逃出鹿耳门港。」
(23) 作者注:「钦差将军赛带领大兵由海口至、郡伯提台许大兵从北路至。」
(24) 作者注:「蔡逆既去,而股头陈捧,洪四老、邱恩等俱未就擒获。」
(25) 作者注:「凤山一县,粤人乘乱藉义焚燬抢杀闽庄至四百馀庄。」
(26) (作者注:「蔡逆果于五月十七日再寇鹿耳门,距二月初七日仅百日。将军赛督水师会剿击之,大败而去。」)。(江宝钗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