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粲

相关人物:共 17 位
共 186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吴钩锈涩不能鸣,匣中隐隐青苔生。
高天九月霜华白,草木黄落夫差城。
夫差城中谁作苦,摧眉折腰在行伍。
父书徒读亦何为,投笔十年无比数。
藏活曾栖广柳车,沉酣屡谪西曹簿。
男儿肮脏安足叹,世上纷纷鼠变虎。
卫青亦是主家奴,须臾功成享茅土。
出无知己仕无媒,不如将身隐屠沽。
丈夫空自羡雄飞,今日登临对落晖。
满目山川非异国,仲宣何事泪沾衣。
琴歌 东汉末 · 阮瑀
文士传曰:太祖雅闻瑀名。辟之。不应。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太祖时征长安。大延宾客。怒瑀不与语。使就技人列。瑀善解音。能鼓琴。抚弦而歌。为曲既捷。音声殊妙。太祖大悦云。
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
青盖巡九州,在东西人怨。
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
恩义苟敷畅,他人焉能乱(○《三国志》王粲传注。《文选》六十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注。《御览》五百七十二。《乐府诗集》六十。《诗纪》十七。又吴棫韵补四引运、怨二韵及怨、玩二韵。○《三国志》裴注曰:鱼氏典略、挚虞文章志并云瑀建安初。辞疾避役。不为曹洪屈。得太祖召。即投杖而起。不得有逃入山中焚之乃出之事也。又典略载太祖初征荆州。使瑀作书与刘备。乃征马超。又使瑀作书与韩遂。此二书今具存。至长安之前。遂等破走。太祖始以十六年得入关耳。而张骘云。初得瑀时。太祖在长安。此又乖戾。瑀以十七年卒。太祖十八年策为魏公。而云瑀歌舞辞称大魏应期运。愈知其妄。其辞云他人焉能乱。了不成语。瑀之吐属必不如此云云。逯案。据此知歌系后人所依托。姑编入俟考。)
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
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
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
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
举坐同咨嗟,叹气若青云(○同上○以上二首。《类聚》无题。《诗纪》从广《文选》作咏史诗。逯案。王粲有咏三良之作。而题曰咏史。则此上篇自可题曰咏史。又左思咏史诗有荆轲一篇。当是祖述建安诸贤。则下篇亦可以作此题也。)
魏志曰:建安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张鲁。鲁及五子降。十二月。至自南郑。是行也。侍中王粲作五言诗。以美其事。○逯案。五首非一时一地之作。魏志说示赅。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相公关右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馀资。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犁。
熟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⑴ ○《文选》二十七。《乐府诗集》三十二。《诗纪》十五。又魏志武帝纪注引谁、师、威、夷、遗、坻、肥、资、飞、违十韵。《书钞》十三引飞一韵。《类聚》五十九引谁、师、威、肥、资、飞、违七韵。
太庙颂歌 东汉末 · 王粲
建安十年。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始立宗庙。令王粲作此颂。以享其先。始名曰显庙颂。后人更今名。
思皇烈祖。时迈其德。
肇启洪源。贻燕我则。
我休厥成。聿先厥道。
丕显丕钦。允时祖考。
绥庶邦。和四字。
九功备。彝乐序。
建崇牙。设璧羽
六佾奏。八音举。
昭大孝。衎妣祖
念武功。收纯祜。
于穆清庙。翼翼休徵。
祁祁髦士。厥德允升。
怀想成位。咸在宫。
无思不若。允观厥崇(○诗经十五。)
元会中天盛,勋华二典悬。
王畿千里内,甸服四门前。
宫室茅茨下,羹墙日月边。
瞻依从北极,耕凿向东偏。
宗祏猗兰大,支条奕叶连。
我陈真忝窃,帝系本缠绵。
妫汭波流远,胡公锡命专。
苍茫经百世,播荡讵三迁。
履武因蒲坂,观星并颍川。
地开王霸迹,野次觜参躔。
华岳遥撑拒,黄河近折旋。
历山容陟降,雷泽许洄沿。
岩壑蚕丛阔,峰峦鸟翼翩。
太行故犄角,清洎复沦涟。
终古唐风在,于今舜德延。
周家虞叔国,原邑赵衰田。
往事皆如昨,遗踪一浩然。
关城纷接塞,山水上连天。
自昔黄图迥,高居白壤骈。
距河临兖雍,都冀尽并燕。
以德承三统,无私戒十愆。
纷纷强役弱,往往急相煎。
篡夺何知足,诛夷或并肩。
王风委蔓草,宗国混戈鋋。
礼乐资师表,诗书费讨研。
凤兮诚已矣,麟也曷终焉。
茅土乖王命,封疆竞自便。
夏盟谁竟主,晋国递相蹎。
遂有陪臣乱,能操共主权。
九州方迸裂,初命更轰阗。
韩土三分僣,留侯五世贤。
莫强兵马地,独切虎狼缘。
七国争锋镝,孤嬴扰幅员。
职方经界坏,王制井田寘。
馀烈穷尘燄,残灰积劫然。
狐鸣篝火烂,蚁斗穴沙填。
华屋嗟危栗,苍生痛忿悁。
三精埋鲁壁,九鼎堕虞渊。
自古兴亡业,何曾白手搴。
人占芒砀气,天厌祖龙燀。
战地无秦垒,清时有汉𤲬。
亭名留午壁,表字问丁年。
每忆樊川稿,相同杜牧编。
标题殊未忝,笑语任流传(余所居名樊川昔曾以樊川名集)
彭泽穷山海,桑钦撰水泉。
閒时供把玩,佳处借陶甄。
适与情相洽,还因取自笺。
会心仍古迹,选胜得遗篇。
白石欣相赏,朱坡悔欲湔。
午亭乡梦短,故垄客心㾓。
回首余生后,移家宣德先。
吾宗繁子姓,小子一夫廛。
颇按郦生注,幽寻沁水芊。
析城高掩映,上涧侧便姗。
濩泽东交汇,阳阿左洑漩。
浸山霞缥缈,漱石玉潺湲。
独往净如练,单行清且獧。
樊山回峻岭,丙舍列长梴。
峡起村完聚,风藏气郁芊。
西流东涧水,南暝北峰烟。
物外人稀到,区中事少牵。
桃花春十里,桐叶岁三千。
旧是唐封地,兹为世陌阡。
古今同一慨,俯仰各相怜。
过隙云何驶,安居即是禅。
生涯从薄产,贫乐悟真诠。
猿鹤容疏放,云烟不弃捐。
但攻章句学,宁为藻辞妍。
在昔龙门史,能驱虎观员。
汾川宗浩浩,洓水破溅溅。
天使斯民觉,心归至道坚。
斗标联气色,桑梓接坛筵。
讵敢怜同调,因之愿执鞭。
文澜宽似海,义路直于弦。
源远惟涓滴,途长祗踬颠。
龙鳞攀莫逮,鹏翼附难骞。
忽漫思姑射,聊将效偓佺。
幽忧能解免,羁思遂拘挛。
只讶巡栏鹿,还悲饮露蝉。
自教身寂莫,岂是遇迍邅。
狷洁思巢父,孤高慕善卷。
衡茆今未远,仕隐古难全。
肝胆分秦越,菁华合削朘。
少言羞拙讷,多病愧娟嬛。
腕力惊鸾纸,臀肤困马鞯。
金丹谁与鍊,白发岂须蠲。
蝶粉频销落,蚕丝数裹缠。
阮孚几蜡屐,子敬旧青毡。
荏苒时将晚,蹉跎业未竣。
春华今巳谢,夏月又重圆。
留舫思安道,登楼忆仲宣
草池珠并缀,雪坞璧常联。
河北归樵路,江东下钓船。
故人徵晋问,南国被薰弦。
吴地观型土,尧封慕采椽。
腾翔凭騕袅,蹇钝托夔蚿。
献纳勤三祝,讴歌暨八埏。
采洲思杜若,卜筑试筳篿。
葺芷编荷屋,疏兰傍蕙櫋。
莼鲈与藜糁,那复异坤乾。
楚灵王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顾彭蠡之隩,南眺巫山之阿。延目广望,聘观终日。顾谓左史倚相曰:「盛哉此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于是遂作章华之台,筑乾之室,穷木土之技,单珍府之实,举国营之,数年乃成。设长夜之淫宴,作北里之新声。于是伍举知夫陈、蔡之将生谋也。乃作新赋以讽之:
胄高阳之苗胤兮,承圣祖之洪泽。
建列藩于南楚兮,等威灵于二伯。
超有商之大彭兮,越隆周之两虢。
达皇佐之高勋兮,驰仁声之显赫(《文选·曹植赠丁仪王粲诗》注「驰作」「飞」。)
惠风春施,神武电断,华夏肃清,五服攸乱。
旦垂精于万机兮,夕回辇于门馆。
设长夜之欢饮兮,展中情之嬿婉。
竭四海之妙珍兮,尽生人之秘玩。
尔乃窈窕,从好仇,径肉林,登糟丘,兰肴山竦,椒酒渊流。
激玄醴于清池兮,靡微风而行舟。
登瑶台以回望兮,冀弥日而消忧。
于是招宓妃,命湘娥,齐倡列,郑女罗。
扬《激楚》之清宫兮,展新声而长歌。
繁手超于北里,妙舞丽于《阳阿》。
金石类聚,丝竹群分。
被轻袿,曳华文,罗衣飘飖,组绮缤纷。
纵轻躯以迅赴,若孤鹄之失群;
振华袂以逶迤,若游龙之登云。
于是欢嬿既洽,长夜向半,琴瑟易调,繁手改弹,清声发而响激,微音逝而流散。
振弱支而纡绕兮,若绿繁之垂,忽飘飖以轻逝兮,似鸾飞于天汉。
舞无常态,鼓无定节,寻声响应,修短靡跌
长袖奋而生风,清气激而绕结。
尔乃妍媚递进,巧弄相加,俯仰异容,忽兮神化。
体迅轻鸿,荣曜春华,进如浮云,退如激波
虽复柳惠,能不咨嗟!
于是天河既回,淫乐未终,清篇发徵,《激楚》扬风。
于是音气发于丝竹兮,飞响轶于云中。
比目应节而双跃兮,孤雌感声而鸣雄。
美繁手之轻妙兮,嘉新声之弥隆。
于是众变己尽,群乐既考。
归乎生风之广夏兮,修黄轩之要道。
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嫔之素肘。
形便娟以婵媛兮,若流风之靡草。
美仪操之姣丽兮,忽遗生而忘老。
尔乃清夜晨,妙技单,收尊俎,彻鼓盘。
惘焉若醒,抚剑而叹。
虑理国之须才,悟稼穑之艰难。
美吕尚之佐周,善管仲之辅桓。
将超世而作理,焉沈湎于此欢!
于是罢女乐堕瑶台。
思夏禹之卑宫,慕有虞之土阶。
举英奇于仄陋,拔髦秀于蓬莱。
君明哲以知人,官随任而处能。
百揆时叙,庶绩咸熙。
诸侯慕义,不召同期。
继高阳之绝轨,崇成、庄之洪基。
虽齐桓之一匡,岂足方于大持?
尔乃育之以仁,临之以明。
致虔报于鬼神,尽肃恭乎上京。
驰淳化于黎元,永历世而太平(《后汉·边让传》。)
⑴ 《文选·洛神赋》注作「离鹄」。
⑵ 《文选·陆机日出东南隅行》注作「飘然」。
⑶ 《文选·谢惠连咏牛女诗》注「回」作「曰」,「淫」作「欢」。
多情王粲怕登楼,谁遣人间汗漫游。
莼菜梦回千里月,蘋花老却一江秋。
人如沙燕年年别,骚到湘累字字愁。
正尔相观衣带水,角声孤起暮云稠。
《晋书》乐志曰:巴渝舞。汉高帝所作也。高帝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因率宾人从帝为前锋。及定秦中。封因为阆中侯。基俗善歌舞。曰:武王伐纣歌也。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曰巴渝舞。舞曲有矛渝、弩渝、安台、行辞。《宋书》乐志曰:魏渝儿舞歌四篇。魏国初建所用。使王粲改创其辞。为矛俞、弩俞、安台、行辞新福歌曲。行辞以述德魏。后于太祖庙并歌之。
汉初建国家。匡九州。
蛮荆震服。五刃三革休。
安不忘备武乐修。宴我宾师
敬用御天。永乐无忧。
子孙受百福。常与松乔游。
烝庶德。莫不咸欢柔
⑴ ○《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三。《诗纪》十五。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
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
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
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
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
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
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
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
馆宅廛里,士女满庄馗。
自非贤圣国,谁能享斯休。
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文选》二十七。《乐府诗集》三十二。《诗纪》十五。又《类聚》二十八作王粲诗。广《文选》九作清河作。引愁、丘、由、流、收、忧、留七韵。韵补卷二引馗、休二韵。○逯案。刘节以昭选收罗未备而纂广《文选》一书。然不知《文选》有此篇。竟又据《类聚》甄入七韵。并题为清河作。殊为荒谬。又此诗馆宅充廛里。韵补充作光。自非贤圣国。韵补国作图。义皆较胜。恐今本《文选》亦有误字也。)
共 186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