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法正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9 首
翼侯良谋,料世兴衰。
委质于主,是训是咨。
暂思经算,睹事知机。
换商及加价,两不便民资
去课(盐课)归之赋(地丁),佥同详载咨
西巡询晋悉,方伯报秦宜
兹接豫疆奏,亦称比户熙
免签富无累,按业众非私。
所减贳盐价,有馀纳赋遗
制更(平声)出郑重,事简免参差。
不百不变法,未当以类推。
按:斥卤为天地自然之利然不因其利而利之必致养民者转为厉民之举如河东盐务近年签商加价拟议纷纭而富室贫户均不免坐受其累是用广诹集议中外佥同罢课而摊赋俾商免墨吏之侵渔民乐盐价之轻减行之数月三省畺臣各以闾阎便利入告盖以实心行实政未有无成效者然行之又必有时与地焉未可执一而槩论也昔尹继善曾有天下盐课皆可归之地丁之语此知其一而未知其二也朕彼时即以为不可行他省盐务与河东不同若必比而同之不几涉言利而加赋乎且将夺富商大贾之基业是与限民名田之说同也杜挚所云利不百不变法正谓此耳既成是什并识及之
⑴ 河东池愆向行销山西陜西河南三省附近之一百七十二厅州县缘近年积弊已深屡经该地方大吏等画调剂惟有换商加价二议乃商屡换而民力更疲徒饱吏胥之橐价屡增而私盐愈斥更多缺堕之虞盐觔为小民日用必需之物若再因循不为筹办弊将何所底止
⑵ 于是有为课归地丁之说者以为可以一劳水逸然此事所关最钜非灼见其利弊所在未可轻言变法因令晋抚会同秦豫二省抚臣详加酌议嗣据奏称课归地丁既无加赋之弊又无淡食之虞实于商民两便复令大学士九卿会议具奏众论佥同方始允行然行之果有成效与否始犹未能臆度也
⑶ 三月间巡幸五台询之晋抚冯光熊藩司蒋兆奎佥称数月以来听民自运盐价日减乃其明验
⑷ 月馀秦承恩适亦奏称陜省例食河东池盐之各厅州县小民无不争先贩运较之往年每觔约减钱二文均各感颂欢庆
⑸ 秦晋二省行之既便因念豫省事同一例自必亦有成效乃途次穆和蔺迎驾时并未奏及即传旨令其确查覆奏兹据奏到河南向食河东引盐之河南南阳二府汝州陜州暨许州属之襄城县自本年正月更定章程各属遵照奉行以后或殷实大户赴池运盐或小户贫民肩挑车载现在城乡镇集堕斤充斥价值减落其距盐池较近及水路可通处所较原定官价每觔减钱七八文道里较远处所亦减五六文三四文不等小民既食价贱之盐并藉收贩销之利裨益良非一端
⑹ 原议改课归贼每地丁一两增银九分难免加赋之疑不知食盐为比户所日需之物而价减则每日有节省之赀以八口之家计算一年所省实多况所纳正课有不及一两者则闾阎更为使益且有地之民始行纳课而无业之户仍免输将是富民免无签商之累窭户得食无课之盐节据冯光熊等所奏以每日节省之数完一年应摊之课尚有嬴馀不惟不加赋而小民且沾惠无穷效既立见语又相同为加赋之说者可以息喙矣
咏史(下) 其六 蜀先主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荆楚留连似失时,涪城欢饮类狐疑。
军中刘晔誇言语,岂识英雄为义迟(自注:陶谦死,不敢受徐州,用孔文举、陈元龙之言而复受。刘琮降曹操,不以告,苟彧劝攻琮,而顾刘表托孤之义,不忍取之,将其众去。操军迫近,荆楚之士从之如云,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或劝宜速行取江陵,而以人心依依不忍舍去,日行十里,几至危殆。法正东来,劝取刘璋,疑而未决,用庞士元之言而后行。既至涪城,刘璋来会,张松、法正、士元劝于会间取璋,可坐得益州,不从其言。与璋欢饮百馀日,彼此无疑。在葭萌,士元、元龙陈三策,以径袭成都为上,诱执关头为次,还退白帝城连引荆州徐还图之为下。不得已,从其中计。凡此,皆刘晔之所谓迟。然闻司马徽、徐度之言,诣隆中,片语断金,若决江河,谓之迟不可也。迟于利而不迟于义,乃所谓敏耳。郭嘉谓袁绍迟而多疑,当矣。刘晔谓玄德有度而迟,不知玄德者也。)
公安感昭烈事 清 · 严遂成
七言律诗
荆樊险已失重城,老去英雄用愤兵。
孝直犹存可及止,孔明何事不从行。
绣林月暗山无色,金屋风沦浦有声
凄绝永安宫不见,榛芜莽与暮云平。
按:法孝直可惜,孙夫人可哀。
⑴ 绣林山,昭烈娶孙夫人处,以锦障若绣,故名黄金屋,见吕温《刘郎浦》诗。
咏史(下) 庞士元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放虎山林计已非,蛟龙云雨意犹迟。
士元骥足思腾踏,盍在刘琮不告时(自注:刘璋遣法正迎刘备,善意也。先主虽听张松、法正之谋,然顾璋善意,未忍为不义。孔明于时亦未闻有说。士元遽以逆取劝之,先主西上,盘桓犹豫犹三年。士元与张法二人,惟恐取璋不速,日夜劝之,而先主往往不听。士元之于仁义如此,凤雏之称得无过乎。未至成都,死于流矢,岂所谓趋利而蹶者欤。要之,先主不取刘琮,为失机;士元欲速,而能于琮降曹操不以告时,劝先主疾取江陵据之,则于礼义无害,而其功倍于取蜀矣。程子曰:取璋不义,取琮可矣。先主自新野南奔时,琮以弟夺兄,以国予人,却不知是时士元在何处。)
咏史(下) 法正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崎岖放虎事方新,喜怒平生便见真。
谁是孔明西道主,敢将东客罪西人(自注:张松、法正导先主取刘璋,先主、孔明西行,恃二人为之主尔。初得益州,主客之势方新,尊卑之分未定,故孝直乘时快恩忿,而孔明亦未敢罪之,从容数语,轻重得宜。或者乃谓孔明以严治蜀,而不能裁孝直之横,是未尝观史也。)
姚翼侯催妆诗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薄暖轻寒四月天,黄莺休搅合欢眠。
壁间弦是新调好,镜里眉知再画妍。
永叔大姨称谓换,尚书小女子孙贤
最怜集句声声苦,从此摧烧不许传翼侯先有悼亡集句。)
⑴ 刘晔再娶赵晃尚书第九女,生九子。
孝直奇谋世鲜双,君侯共事每包荒。
忠勤亦有张枢密,却恨台章诋李纲(论者谓张浚忠勤似孔明然孔明能容法孝直而浚不能容李纲此其所短也)
大义辨国贼,吾钦赵顺平。
宁须法孝直,方可制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