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袁华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元诗选
宪字思廉,山阴人。
别号玉笥生,负才自放。
走京师,创言天下事,众骇其狂,还富春山中。
一日,升高望远,呼所亲谓曰:「亟去!
」三日,逃寇猝至,死者五百馀家,始悔不用生言。
张氏据吴,辟为枢密院都事。
吴亡,变姓名走杭州。
思廉初薄游四方,誓不娶、不归乡里。
中遭兵乱,混缁黄以自存,晚寄食报国寺以死。
其《琴操序》曰:干戈不息,殆且十年。
余流连江湖间,幽忧愤奋,不见中兴,涯际四方,又无重耳、小白之举。
深山大泽,所不忍言,将仗剑军门而可依者何在?
乃作《琴操》十二章以寄意。
其《闵周操》云:「平既自夷兮,赧宁得不穷其怀。
」《燕操》云:「秋草兮芊芊,黄金台兮夷为渊。
怅广宇兮裂瓦,望离宫兮生烟。
泪可尽兮目可穿,思昭王兮不可言。
」思廉师事杨廉夫,尤多怀古感时之作。
廉夫曰:吾用三体咏史、古乐府不易到,吾门惟张宪能之。
又曰:吾铁门称能诗者,南北凡百馀人。
求其似宪及吴下袁华辈者,不能十人。
明成化初,安成刘釬序其集曰:思廉与铁崖诸君,同为一时能言之士。
当元季扰攘,志不获伸,才不克售,伤时感物,而泄其悲愤于诗。
此可谓思廉之知己也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山阴人,字思廉,号玉笥生。少负才自放,尝从杨维祯学诗。张士诚据吴,辟为枢密院都事,士诚败,变姓名走杭州,居报国寺以终。为诗多伤感之作。有《玉笥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思廉会稽人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思廉,山阴人。张氏据吴辟为枢密院都事有玉笥生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字子渊,庆元路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
生平事迹不详。
著有子渊诗集六卷,《四库总目》多与遒贤、杨维桢、张雨、危素、袁华、周焕文、韩性、乌本良斯道兄弟倡和之作。
古诗冲澹,颇具陶韦风格。
钦定四库全书·子渊诗集·提要
(臣)等谨案:子渊诗集六卷。
案:子渊诗集散见永乐大典中,但题曰元人。
文渊阁书目载之,亦不著撰人名氏。
考集中有岁尽诗云:照我乡关梦,相随到鄮城。
鄮故城在鄞县东,唐时析鄮置鄞、慈、奉、镇四邑,隶明州,元为庆元路纳新金台。
集有怀明州张子渊七律一首,又有依韵奉答子渊七律二首,今唱和诗俱在集中,韵亦相符,则当为庆元路人。
又铁釜中莲诗题下自注叙同时并赋诸人,有暨仲深之语,则其名当为仲深。
又有怀兄子益在横浦诗,以其兄字推之,则子渊当为其字矣。
集久不传,兹分体缀辑,得诗六卷,多与纳新、杨维桢、张雨、危素、袁华、周焕文、韩性、乌本良、斯道兄弟唱和之作,而纳新为尤夥。
古诗冲澹,颇具陶、韦风格。
律诗虽颇涉江湖末派,格意未高。
然五言:如晓市鱼虾集,秋山笋蕨多。
驿路随江尽,湖云类海宽。
地通江栈阔,天入海门低。
明月孤城柝,秋风弱客心。
枯萑晴似雪,独鸐夜如人。
七言如江村夜迥传金鼓,池馆秋深老芰荷。
满面炎尘低客帽,一川离思属荷花。
家僮解事故携酒,野鸟避人低度墙。
北风吹沙弓力劲,落日照海旌旗寒。
秫荒乏酿茶为酒,鱼熟难赊米当钱。
西江返照连虹影,南镇残山入雁行。
亦皆楚楚有致。
其见重于当时名辈,亦有以也。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子渊诗集·序
昔唐杜子美于开元大历间,以诗鸣其忠君爱国之心,一形于言,故后以诗史称焉。余识同里张君子渊于童丱中,知其明敏嗜学。蚤孤,事母以孝闻。后十年,余教授徵饶间,子渊亦漫游湖海,正诸有道,以扩其所蕴。故其诗章累帙。凡爱亲之诚,形之于言,当代清要,转闻于朝而旌其门。吁。子渊可谓共为子职者矣。然诗之为诗,岂徒然哉。自风雅颂而降,楚汉魏晋,沿于唐宋,体制不同,各言其志,莫不有揄扬风刺之道焉。今子渊之诗,拳拳不忘乎亲,志形于言,自有不能已者。子渊虽未能拾一第,承一命,以荣其亲,独能以诗彰其母之志节,亦荣矣。然诗之驯驳,固未暇论,其爱亲之诚,较子美忠君爱国之心,庸有二哉。观子渊之诗者,各能兴起其爱亲之心,则于名教信不为无补也。嗟夫,采诗观风,其职已废。他日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者,舍子渊其谁欤。会稽王君良与锓梓以广其传。余既服子渊之孝于亲,又嘉良与能乐道人之善,故书以弁其篇。 端至正丙申春三月庚寅,四明安晚后人郑奕夫景尹父序。 昔者楚王之弟鄂君,泛舟于新波之中,榜枻越人,拥棹而歌。朱文公以其自越而楚,不学而得其馀韵声诗。古今共贯,四海一家,有非人之所能为者。虽其义鄙亵,而君子取焉。他日,郭啰洛君易之至京师,常言张君子渊之贤,出其诗若干首。其古意三章,托兴深远,忠贞之心,盖莫可掩。有诸内,形于外,即是诗。可以窥子渊之存矣。子渊越人也。由其诗观之,越之为越,岂不异乎古昔哉。鄞故越地,至于近代,遂为文献之邦。宗公大儒,前后相望。子渊生于其乡。一扫其鄙亵之辞。所谓鲁无君子,斯焉取斯。宜乎易之称之不容口。使朱氏见之,又将何如其喜也。余往至鄞。子渊群从昆弟数相往来,知其嗜学之笃,张氏其兴乎。暇日读子渊之诗,辄叙而归之易之。 至正十二年八月丁夘,临川危素书于金台坊寓舍。 繇百数十载已前,北南并尚。眉山值建学大兴,诗人殆废。永嘉专意肃括,姚、贾几中兴,其失也萎。江西诸贤以直致为工,断续钩棘,自谓无首无尾,世复以率嗤之。暨车书混一,溯淮而上,号呼纵恣,啁唧之音,不革于南俗,文治益隆,天下学士大夫始识正路,然惟得其形似而已。至于超然茟墨之外,深契自得者,盖鲜矣。古今评诗,蔚有定论。近世未解考究,辄事援笔,以肆私见。譬之工人,规矩不熟于中,欲斤斧是驭,精巧是期,无是理也。盖诗之为诗,情兴景而已。二者之遇,不得不形于言,而非我之所能为者,此真诗也。苟或牵合补缀,可以无作,岂诗也哉。予近有得于此,而年益劭,志益落,殆不可对人语,而亦莫我信也。近获与张君子渊交,片言之间,辄悟此意。出示所作百馀篇,其意辄深远,与雕琢相谢绝。虽天禀所至,亦薰熟有素者。夫已有所得而不与知者共,非君子用心也。喜而为书于卷首。 至元己夘九月下浣小江艾逸单弘叙。 唐杜甫氏,为古今诗人之冠。宋黄太史庭坚谓学者宜读其诗,精其句法,每作必使有意为一篇之主,乃能成家。而或者云:宜宗商周而祖汉魏,晋宋而下,可无学也。噫!岂黄太史为不知此耶?商周之作,圣人删之为经,盖方圆之规矩也,奚容言哉?然曰必祖汉魏,则删后无诗,独汉魏何?夫世道升降,而文气从之,汉稍近古,六义未泯,逮邺下诸子,而流风存焉。六朝南北,非无人也,光岳分裂,偏驳萎薾,其可取者希矣。至唐而后,陈子昂首恢雅道,及杜甫出而集百氏之成,虽后有作者,蔑以尚兹。要之本人情,明物理,美刺哀乐,庶几三百篇之遗矣。非直以其辞而已,是可槩以晋宋而下为可废哉?盖商周之诗,至汉魏而靡,汉魏之诗,自杜甫而定。学者溯流而求之,舍是宜非所先也。国朝南北混一,宗工继作,以中和雅正之声,而革金宋之馀习,学者非杜诗不观也。然昧者剽剟近似,袭用一律,而不知根本。道艺其所以来,或者之议,岂为过哉?四明张君子渊,每与余论及,比而观之。今其友会稽王良与编集子渊之诗为若干卷,以刻诸梓。子渊盖知读杜诗而精其句法者也,成一家言,以见黄太史之语为不诬,兹余之所嘉已。故为书其所尝与论者而序之。 至正十六年龙集丙申夏五月辛夘,浙河杨彝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0—1369 【介绍】: 元昆山人,一名德辉,又名阿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节读书。筑园池名玉山佳处,日夜与客置酒赋诗,四方学士咸至其家。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冠绝一时。尝举茂才,授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张士诚据吴,欲强以官,乃去隐嘉兴之合溪。母丧归,士诚再辟之,遂断发庐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元诗选
瑛一名阿瑛,别名德辉,字仲瑛,昆山人。
世居界溪之上,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购古书、名画、三代以来彝鼎秘玩,集录鉴赏无虚日。
举茂才,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
年四十,以家产付其子元臣,卜筑玉山草堂,园池、亭榭、饩馆、声伎之盛,甲于天下。
四方名士若张仲举、杨廉夫、柯九思、李孝光、郑明德、倪元镇,方外若张伯雨、于彦成、琦元璞辈,常主其家,日夜置酒赋诗。
有二妓曰小璚花、南枝秀者,每遇宴会,辄命侑觞,一时风流文雅,著称东南焉。
淮张据吴,避隐嘉兴之合溪。
母丧归绰溪,张氏再辟之,断发庐墓,翻阅释典,自称「金粟道人」。
至正末,元臣为水军副都万户,恩封武略将军、水军千户、飞骑尉、钱唐县男。
洪武元年,以元臣为元故官,例徙临濠。
二年三月卒,年六十。
自为圹志,戒其子以纻衣、桐帽、棕鞋、布袜缠裹入土。
尝自题其像曰:「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
若说向时豪侠兴,五陵鞍马洛阳街。
」所著有《玉山璞稿》,会粹一时高人胜流分题宴集之作为《玉山名胜集》。
又第其箧笥所藏,都为一集,曰《草堂雅集》。
又有《玉山饯别寄赠诗》及《玉山纪游诗》,则汝阳袁华所编也。
李一初曰:玉山草堂,良辰美景,士友群集,四方之能为文辞者,凡过苏必之焉。
欢意浓浃,随兴所至。
罗尊俎,陈砚席,列坐分题,无间宾主。
仙翁释子,亦往往而在。
长短杂体,靡所不有,可谓盛矣!
壬申秋,余同犀月访大临于界溪,得上绰墩,寻玉山遗址,遥望山色湖光,而缅想当年草堂文酒之会,真吾家千载一佳话也。
词学图录
顾阿瑛(1310一1369) 一名德辉,一名瑛,字仲瑛。平江昆山(今属江苏)人。家世豪富,年三十,始读书。筑别业"玉山佳处",盛冠一时,四方文学士张翥、杨维桢、柯九思、李孝光,方外张雨等,咸主其家。有《玉山璞稿》,存词四首,在集中。
槜李诗系·卷五
瑛字仲瑛,别名阿瑛,自称金粟道人,昆山人。元季辟会稽教谕,不就。筑室茜泾,曰玉山佳处,园池声妓之盛,甲于一时。招致海内名士,置酒赋诗。张士诚入吴,遂遁迹隐嘉兴之合溪,营别业居之。释来复有寄题合溪别业次韵诗云:草堂合溪上,云石静无氛。春水鲈三尺,秋风鹤一群。行厨依竹见,吹笛隔花闻。最喜逃禅好,蒲团拟共分。不食诸侯禄,閒居避俗氛。岸花红作阵,沙鸟白为群。贝叶风前读,菱歌月下闻。清游难再得,愁绝一江分。陈基有寄仲瑛寓嘉兴诗云:每忆吴门顾辟疆,旧开池馆带沧浪。绿波芳草盟鸥鹭,锦瑟玉笙悲凤皇。座客诗成谁最好,故人酒后我多狂。扁舟独往鸳湖上,老到犹能赋草堂。瑛以子元臣,封钱塘县男,明洪武元年徙临濠,卒。自为圹志,戒其子以纻衣、桐帽、棕鞋、布,袜、缠,裹入土归葬。绰墩按:瑛所著诗曰玉山璞稿,又辑交游诸公诗四十家,曰草堂雅集。有萃亭馆题咏,曰玉山名胜。集外又有玉山纪游集,在合溪,有暮云集,今多遗轶。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久成,庐陵人。徙家昆山洪武中应荐至京以老罢归有陶情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三
恒,字九成,庐陵人,徙家昆山。
洪武中应荐至京,以老罢归。
有《陶情集》。
(《姑苏志》:易恒宋莲峰先生斗南之后,能诗励行,与袁华同为顾氏客。
梅花草堂集》:恒性简淡,卜居淞南之大泗,仰读伏思,无域内想。
辟地数百弓,引流种树,号曰泗园,兴有所会,啸咏不辍,以此终其身。
田按:九成诗自然流露,不事馋刻,不愧陶情之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太仓人,字武孟,号海翁。眇一目,自号瞎牛。以诗谒倪瓒,瓒称之。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有《江雨集》、《醉吟录》、《凤台吟啸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武孟,太仓卫人。家桃源洪武中应秀才举为崇安从事终荆门州吏目有江雨轩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四
桓字武盂,太仓卫人。
洪武中,以荐为崇安从事,授桂林河泊大使。
永乐中,终荆门州吏目。
有《江雨轩稿》、《醉吟录》、《凤台吟啸集》。
(《姑苏志》:武孟少尝接识杨维桢、倪瓒。
瓒谓其诗有超乘挽缰之力,日升川至之渐。
梅花草堂集》:偶武孟落拓嗜酒,喜吟咏,年八十二卒。
尝自作挽诗云:「堪怜八十白头翁,自笑生前万事慵。
北阙荐贤虽有剡,南村作守竟无功。
耽诗不愧诗才拙,嗜酒惟愁酒盎空。
留得五湖风月在,浪游谁复继遗踪?
」著《江雨集》。
游秣陵,雅慕醉吟先生之为人,又作《醉吟录》行于世。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江雨轩稿》八卷,自题义阳偶桓武孟。
按:《太仓志》:「偶桓字武孟,少尝接识杨维桢、倪瓒。
瓒亟称之。
洪武二十四年,应秀才毕,为崇安从事,授广西桂林河泊大使,终荆门州吏目,致仕归。
遇淮南故人蒋文用,即随入京,侨居建安坊下,放情觞咏,久之乃还,卒年八十二。
家桃源径,筑江雨轩,每自题『瞎牛』,又号海翁。
」志所云桃源泾者,即茜泾也。
明初茜泾尚属昆山县,故黄容叙其集,称为昆山偶武孟也。
其《辛卯立春日试笔》诗云「野老行年七十三」,是武孟生于元顺帝至元五年己卯,其卒当在阴永乐十八年庚子矣。
武孟有《自题桃花书屋诗卷》诗云:「野翁家住桃源曲,手种桃花结书屋。
太平老作葛天民,自喜无荣亦无辱。
」又有《元夕写兴寄茜上诸友》诗。
予所藏乃弃文庄菉竹堂钞本,前有巡抚宣府关防印。
田按:偶武盂选元人及明初诗,题曰《乾坤清气》。
钱塘金弘选元人诗,亦曰《乾坤清气》,贝廷琚为作序,见《清江集》。
武孟《江雨轩稿》世不多见,予检陆文量《菽园杂记》杂:「予观政工部时,叶文庄公为礼部侍郎,尝欲取吾昆元末国初以来诸公文集,择其可传者,或诗或文不出十篇,名曰《昆山片玉》以传。
命予采集之。
若郭翼羲仲《林外野言》、殷奎孝章《强斋集》、袁华子英《耕学稿》、易恒久成《泗园集》、吕诚敬夫《来鹤轩集》、朱德润泽民《存复斋稿》、林钟仲镛《松谷集》、沈丙南叔《白云集》、马麟公振淞南渔唱》、屈昉季明《寓庵集》、王资之深《瑞菊堂集》、郑文康时乂《平桥稿》、偶恒武孟《江雨轩集》之类。
不久予除南京吏部主事,恐致遗失,俱以送还,乡先辈之美竟泯泯矣!
」钱竹汀《江雨轩集跋》云「得自菉竹堂钞本」,当即文量所见者也。
《明史艺文志》、《四库提要》均未著录,安得好事者为物色而甄录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号强斋。少从杨维桢习《春秋》。博学精审,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阳教谕。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门人私谥文懿先生。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集》、《陕西图经》、《关中名胜集》、《昆山志》、《咸阳志》。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五
奎字孝章,一字孝伯,昆山人。
洪武初以荐除咸阳教谕。
门人私谥文懿先生。
有强斋集十卷。
(《四库总目》:元、明之间,承先儒笃实之馀风,乘开国浑朴之初运,宋末江湖积习,门户流波,湔除已尽,故发为文章,虽不以华美为工,而训词尔雅,亦颇有经籍之光。
如殷奎等在当时不以词翰名,而行矩言规,学有根柢,要不失为儒者之言,视后来雕章绘句,乃有径庭之别矣。
姑苏志》:殷奎文章精审有法,尤深于性理,勤于纂述,所著有《道学统绪图》、《家祭仪》,《昆山志》、《咸阳志》、《关中名胜集》,《陕西图经》、《娄曲丛稿》、《支离槁》、《渭城寐语》。
田按;孝章以荐试高等将授郡县职,母老请近地,忤旨,除咸阳教谕。
其之官也,王常宗赠以序,高季迪、秦文仲、方明敏、袁子英各有赠诗。
季迪诗云:「独抱遗经出董帷,秋风匹骑入关迟。
用儒幸际千年会,造士欣为一县师。
鸿雁云低秦垒角,牛羊草没汉陵碑。
宦游兼得观形胜,莫向尊前叹别离。
」文仲诗云:「西上长安跋涉劳,三千里外朔风号。
地连渭水秦川近,山接终南太华高。
故国总消龙虎气,断碑犹打骆驼膏。
一官莫笑儒林选,曾捧琅函觐赭袍。
」明敏诗云:「博士才名成老翁,又随声教向关中。
百年礼乐亦重见,万国车书嘉会同。
泰华云开仙掌出,昆明水冷劫灰空。
他时太史瞻星地,应说奎光聚井东。
子英诗云:「圣代崇文化,贤良起草莱。
凤鸣阳谷日,鱼跃禹门雷。
匠石无遗弃,洪纤在剪裁。
咸阳秦赤县,博士楚宏材。
话别嗟吾老,横经羡子才。
渡江淮浦迥,溯颍蔡河开。
红树迎官肪,黄华映酒杯。
纪行应俊逸,览古定徘徊。
遵陆由梁苑,冯虚自吹台。
汲京城岌岌,艮岳石巍巍。
蹋月车鸣铎,嘶风骑卷埃。
吴音伧父讶,儒服虏人猜。
应为青山住,知悬白日聩。
解鞍依近郭,纵马龁枯荄。
风急狂狐啸,天高鸿雁哀。
诗情秋共澹,乡梦晓同催。
喜见烽烟息,愁听驿鼓槌。
虎牢悲战骨,缑岭觅仙胎。
岳仰嵩高峙,河看砥柱栽。
山川犹巩固,风物亦奇侅。
鸡唱函关启,龙飞太华来。
碑亭矜汉好,浴殴吊唐灾。
多士争先迓,诸生获后陪。
献菹芹实豆,舍菜酒崇罍。
五传遗经在。
三馀万卷该。
尊王明大义。
抑伯黜渠魁。
寒榻皋比设,朝盘苜蓿堆。
树萱思奉母,援桂念提孩。
有弟能调膳,何邮不寄梅。
五陵还突兀,八水自萦回。
选胜筇扶手,遐观笏拄颏。
坏基留宿草,断础长荒苔。
异域多佳处,兹游实壮哉!
丈夫四海志,肯使寸心摧?
」孝章曾与顾阿瑛玉山雅集,《西游览古》诸作,情韵不匮,亦是琅琅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