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度尚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闻人奭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吴兴人。
仕督护。
晋孝武帝太元中,淝水之战大胜,谢玄率军进击,收复兖州。
患水道险涩,粮运艰难。
奭献计,堰吕梁水,树栅,立七埭为派,拥二岸之流,以利运漕。
自此公私两便。
后为博平令。
司马道子专权,重用茹千秋等,窃弄威权,炫卖天官。
尝切谏之。
全晋文
奭,吴兴人,孝武末,为博平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9或650—675或676 【介绍】: 唐绛州龙门人,字子安。王福峙子。六岁能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九岁作《指瑕》,擿颜师古注《汉书》之失。高宗麟德初,对策高第。任虢州参军。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犯罪当诛,遇赦革职,其父亦因之贬交趾令。上元二年赴交趾省父,途经南昌,撰《滕王阁序》,为世所称。旋因渡海堕水而卒。有诗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0—676,有生于649、648,卒于667等说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望族,祖父王通为隋末大儒。王勃早慧,为时所称。高宗麟德三年(666)应制科,对策高第,拜朝散郎(据徐松《登科记考》卷二)。沛王李贤闻其名,召为府修撰,旋以戏檄英王鸡被斥出府。总章二年(669),入蜀漫游,诗文大进。咸亨四年(673)求补虢州参军,因匿杀官奴获罪,遇赦除名。上元二年(675)秋,赴交趾省父。次年秋,渡海堕水,惊悸而卒(据杨炯《王子安集序》、刘汝霖《王子安年谱》)。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年谱多家,以清姚大荣《王子安年谱》较为完备。今人张志烈有《初唐四杰年谱》。王勃自觉反对沿袭六朝余波“争构纤微,竞为雕刻”之上官体诗,“思革其弊”,并由“四杰”之共同努力,终使“积年绮碎,一朝清廓,翰苑豁如,词林增峻”(杨炯《王子安集序》)。其诗多抒发个人情志,亦有抨击时弊之作。擅长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风格清新秀丽。诗文集以清蒋清翊《王子安集注》二十卷本为最通行。《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外编》及《续拾》补诗16首又1句。
唐诗汇评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文中子王通之孙。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高宗乾封中,召为沛王府修撰,因戏撰《檄英王鸡文》,高宗斥之。客剑南。咸亨四年,补虢州参军。坐事当死,遇漱,革职,其父亦受寒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省父,次年渡南海时溺水,惊悸而死。勃聪慧,早有文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你“四杰”。其诗格调高华,在仍被齐梁浮靡诗风策罩的初唐,显示出转变的趋势。有《王勃集》三十卷,已佚(残卷存日本)。今《王子安集》十六卷乃明张燮所辑。《全唐诗》编诗二卷。清蒋清翊有《王子安集注》二十卷。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七
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未冠应幽素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是时诸王斗鸡。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览之怒。斥出府。久之。补虢州参军。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既惧事泄。杀达灭口。事觉当诛。会赦除名。上元二年。渡南海堕水卒。年二十八。(谨按新书作二十九)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子安早握玄珠,天然艳发,登高而赋,钟石毕陈。盖其上薄云天之气,下缠幽寂之忿,蓄以疏才,发以盛藻,直举胸臆,俯瞰前古,宜其无可为节也。
张逊业《校正王勃集序》
王子才富丽径捷,称罕一时,赋与七言古诗,可谓独步;然律及诸作,未脱六朝沿染,而沉思工致,亦未易及也,
诗薮
齐、梁、陈、隋五言古,唐律诗之未成者;七言古,唐歌行之未成者。王、卢出,而歌行咸中矩度矣;沈、宋出,而近体悉协宫商矣。至高、岑而后有气,王、孟而后有韵,李、杜而后入化。
诗薮
大历之还,易空疏而难典瞻;景龙之际,难雅洁而易浮华。盖齐、梁代降,沿袭绮靡,非大有神情,胡能荡涤?唐初五言律,惟王勃“送送多穷路”、“城阙辅三秦”等作,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五言绝亦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拾遗、吏部,并极虚怀,非溢美也。
诗薮
唐初五言绝,子安诸作已入妙境。
七言初变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
诗镜总论
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唐音癸签
王子安虽不废藻饰,如璞含珠媚,自然发其彩光。
《诗源辨体》
七言古自梁简文、陈、隋诸公始,进而为王、卢、骆三子。三子偶丽极工,绮艳变为富丽,然调犹未纯,语犹未畅,其风格虽优,而气象不足。……然析而论之,王长篇虽少,而稍见错综,与卢、骆体制少异。
《诗辩坻》
王子安七言占风,能从乐府脱出,故宜华不伤质,自然高浑矣。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王勃绝句,若无可喜,而优柔不迫,有一唱三叹之音。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吴、何,而益谐音律,情词朗秀,结风隽响,但言外无妍,微伤深致。五言短绝,隽永见珍。《采莲曲》、《临高台》亦杂言新体之遗也。
张磐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丹阳人,字子石。
桓帝时官交阯刺史,桂阳胡兰余党入交阯,击破之。
为荆州刺史度尚所诬,下廷尉,会赦,不肯出,上书自辩,请与度尚面质。
官终庐江太守。
全后汉文·卷六十六
磐,字子石,丹阳人。延熹中,为交阻刺史,后为庐江太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0 【介绍】: 东汉泰山人,字季友。献帝初平元年为执金吾。袁绍起兵山东,董卓遣班等说解绍等诸军,遂被杀。
全后汉文·卷八十二
班,字季皮,太山人。
少与度尚、张邈、王考、刘儒、秦周、蕃响、王章为八厨。
熹平末,拜侍御史。
初平元年,以执金吾奉使河内,为王匡所收,系狱死。
抗徐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姓一作杭。
东汉丹阳人,字伯徐。
有胆智策略。
为中郎将宗资别部司马,以镇压公孙举等,封东乡侯。
桓帝延熹八年时任长沙太守,与中郎将度尚镇压桂阳胡兰、朱盖起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颍川人,字惠伯。
幼时,闻人读书,即能记诵,称神童。
及长,恬淡寡欲,荆州刺史度尚甚称重之,灵帝时,累官太常、司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143 【介绍】: 东汉会稽上虞人。
曹盱女。
顺帝汉安二年,父溺死于江,不得尸骸。
娥年十四,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
十七日,投江而死。
桓帝元嘉元年上虞长度尚为改葬立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4—1079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子政,一作子正。
蔡抗弟。
仁宗景祐元年进士。
历泾州、鄜州通判。
知博州,申饬属县严保伍,均博平、聊城二县税。
为开封府推官,部修六漯河,复决,贬秩停官。
数年后起知南安军、江西提刑。
改陕西转运副使、知庆州。
夏人犯边,坚守退敌。
神宗即位,徙知渭州,治军有方,开地募耕,屡败夏兵。
熙宁五年,拜枢密副使。
神宗善其训兵之法,颁诸郡以为法。
卒谥敏肃。
有文集。
全宋诗
蔡挺(一○一四~一○七九),字子政,一作子正(《东都事略》卷八二),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未冠登进士第,调虔州推官,陵州团练推官。通判泾州、鄜州,知博州。改开封府推官、提点府界公事,因六漯河决停官。皇祐中,起知南安军,提点江西刑狱。英宗即位,除陕西转运副使,知庆州,兼环庆路马步军都总管经略安抚使事。神宗即位,知渭州。熙宁五年(一○七二),拜枢密副使。七年,出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元丰二年卒,年六十六。有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乐全集》卷四○《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三三
蔡挺(一○一四——一○七九),字子政,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抗弟。景祐元年进士。庆历中,范仲淹宣抚陕西、河东,奏挺通判泾州,徙鄜州。皇祐三年知博州。嘉祐中,历提点江西刑狱,提举虔州盐,改陕西转运副使。治平二年,加直龙图阁、知庆州。神宗立,加天章阁待制、知渭州。治军有方,边防安固。进龙图阁直学士。熙宁五年,拜枢密副使。帝问以训兵之法,行之诸郡。以疾,罢为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元丰二年卒,年六十六,谥敏肃。有文集二十卷。见张方平《蔡公墓志铭》(《乐全集》卷四○),《宋史》卷三二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5—1499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宗儒。
文洪子。
成化八年进士。
历知永嘉、博平二县,迁南京太仆寺丞。
建言时政十四事。
告归数年,复起知温州府,卒于官。
学问该博,尤精于易数。
作诗文明畅不蹈袭。
有《琅琊漫抄》、《文温州诗》。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宗儒,教谕洪子。
成化壬辰进士,知永嘉县改博平历南太仆寺丞归起知温州府有文温州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六
林字宗儒,长洲人,教谕洪子。
成化壬辰进士,除永嘉知县。
博平,迁南太仆寺丞,出知温州府。
有《文温州集》十二卷。
维基
文林(1445年—1499年),字宗儒,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民籍,湖广衡州府衡山县人。成化四年(1468年)戊子科应天乡试第一百四名举人,八年(1472年)中式壬辰科会试第二十五名,三甲第六十八名进士。授浙江永嘉县知县,改博平县知县,升南京太仆寺丞。建言时政十四事。告归数年,起用为温州府知府,因病卒于任内。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士和,如皋人。
以贡为博平训导有石溪集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