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秉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1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六艺高论玉麈挥,百家杨秉莫能非。
欣登云阁仍簪笔,却送春艎忆钓矶。
再应徵书丞相老,三为祭酒大夫稀。
圣朝举欲留儒者,岂得归田志不违。
甲辰使黔归,阮赐卿兄以此碑及泰山廿九字质于余斋。己酉使粤时赎去,云「吾师欲观也」。乃帖未至扬,师归道山。赐卿以贫故,遂以帖归崇朴山侍郎。朴山以驻藏将发,属为题记。因呵冻为诗,书于边纸。帖在吾斋时,重为装池加宽边,今日摩挲,尚难释手也。
世间所传西岳碑,如峰鼎峙争厜㕒。
吾生何幸眼福厚,三本俱获伏案披。
万卷楼头未剪本,最后藏者仪徵师。
质向吾斋谨装贉,四载瞻奉如鼎彝。
自从翁阮两尊宿,定为隶势中郎遗。
郭香岂止察书善,天元律术相斠推。
范史䡮迹堪缕指,袁逢杨秉皆同时。
古人书石略姓字,谓其笔宜天下知。
察书刻石乃著名,此意非许后世窥。
即兹并几廿九字,小篆相传丞相斯。
琅琊会稽皆一例,于中郎也夫何疑。
兹拓题名胜它楮,卫公再至神逶迟。
其馀行间多写记,好名俱喜骥尾随。
粤轺将发始返璧,选楼未至惊骑箕。
神物一别付渺莽,㝱寐八载空摹追。
半亩园斋快重觏,主人欧赵之匹仪。
嗟余老矣甫习隶,遍访翠墨如渴饥。
何况昔年坐卧久,渔人棹复桃源移。
主人奉命使绝域,慎旃名帖勤护持。
太华西南万里外,虹光先彻边山陲。
一曲西湖罨画间,花时载酒正红颜。
邹枚上客团车盖,燕赵佳人结佩环。
甲第楼台分处处,南朝事业尚班班。
伤心可得重行乐,空愧沙鸥白鹭閒。
西蜀杨雄苦著书,相逢长忆武林初。
卢前王后名非忝,楚尾吴头迹更疏。
花柳春连朱邸静,星河夜落大江虚。
已知老病惭英俊,且复奁容好曳裾。
尧封北尽蓟门宽,执戟阳郎喜调官。
幕下赋诗诸客避,马前射雁一军欢。
人材今日收孙楚,相业从来许谢安。
无限江南好山色,他年归约老夫看。
三公朝暮似传邮,诸老挥戈返日秋。
感叹立朝真可耻,斜阳只不向东流。
双旌淩风翔,桂棹亦已整。
福星方北移,欲挽何由请。
万姓送河干,将语气先哽。
盛德所感孚,捷若形与影。
况辱知遇深,怅惘安能屏。
贱子苦疏放,天性刚且鲠。
读书偶一得,狂论倏然骋。
往往遭俗嫌,弃掷如顽矿。
惟公加拂拭,每见首辄肯。
推心置腹中,信任无与并。
俯仰阅三年,泄沓绝俄顷。
四知惕暮夜,清慎过杨秉
中厨告炊断,淡漠付微哂。
债累已钜万,心犹切悲悯。
嗷鸿未安辑,焦劳忘食寝。
临去重踌蹰,迂驾将往省
爱我逾骨肉,针砭复时领。
谓子清无私,干局更开敏。
惟虑性孤介,或至招尤眚。
有学贵有养,气暴须自忍。
我亦献刍尧,愿公屡閒静。
坎坷讵易平,沈酣本难醒。
施为有次第,未可一时并。
精神虽富有,太竭后必窘。
加飧慎摄卫,古语亦甚炳。
公稍颔其颐,子言固当谂。
良玉不厌砥,良弓不厌檠。
临别相赠言,此义百代准。
引领睇江云,寸衷常耿耿。
⑴ 公倡捐筑圩堤以生数万民仑章程筹划已善犹恐经办不力临行尚泩念往勘
共 17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