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班昭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韶州翁源人。少为县吏,触县令怒,被逐。遂截发悬于县门,发愤读书,博通经史。懿宗咸通七年赴京,隶国子监。工诗,所作多刺时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韶州翁源(今广东翁源)人。少为县小吏,因客至仓卒,不及迎侍,为县令所逐。遂发愤读书,然应试不第。懿宗咸通七年(866)为国子监生,国子助教温庭筠亟称之,张贴其诗30余篇,并评曰:“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榜国子监》)不久遂登进士第。后赴官,不知所终。生平事迹散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八。谒长于五古,胡震亨谓邵谒、曹邺、刘驾等人诗“其源似并出孟东野,洗剥到极净极真”、“初看殊难入,细玩亦各有意在”,并称其诗“多有惬心句堪击节”(《唐音癸签》卷八)。所作多有反映民生疾苦、感慨愤激之篇。尤以《寒女行》、《岁丰》、《春日有感》、《自叹》等诗为突出。《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邵谒集》1卷。宋《李希声诗话》记李秉彝家尝藏有邵谒诗80篇。今已多佚。《全唐诗》存邵谒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收诗4首又3句。
全粤诗·卷一三
邵谒,韶州翁源人。初贫贱,少为县厅吏。客至,令目使支床者三,不应,令怒,谒瞪视曰:“咄,吏岂供汝支床者耶!”遂掉臂而出,截髻著县门,发愤读书。书堂距县十馀里,隐起水心。平居双髻蓬然,如里中儿。人多嗤之,谒不自沮,久之学成,为有司辟举,隶籍太学。谒苦吟,尤长于乐府。唐懿宗咸通七年(八六六),温庭筠主试,榜其诗三十馀篇以彰之,由是释褐赴官,后不知所终。存诗一卷。明黄佐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五五、清孙可训修刘世骐续修康熙二十五年刊《新修翁源县志》卷七有传。
唐诗汇评
邵谒,生卒年不详,韶州翁源(今广东翁源)人。少为县小吏,客仓卒至,招待不周,县令怒而逐之。遂发愤读书,野服苦吟。咸通七年,至京师,隶国子监。国子助教温庭筠悯棹寒苦,榜其诗三十馀首,并加赞语。后不知所终。有《邵谒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谒)苦吟,工古调。咸通七年抵京师,隶固子。时温庭筠主试,悯擢寒苦,乃榜谒诗三十馀篇,以振公道,曰:“前件进士,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城宜榜示众人,不敢独专华藻,仍请申堂,并榜礼部。”
《唐诗品》
邵群数奇分浅,发忿苦吟作古调,诗今传三十馀篇,即庭筠所榜以振公道者也。其《寒女》、《别离》直似汉人语,虽质木盈馀,而缋藻乏缺;要之泗石未雕,终非俗品。
《诗源辨体》
邵谒(五古)学孟郊,而浅鄙者实多。
《载酒园诗话又编》
凡词不足者,须理有馀,所谓“大圭不琢”,非率直之谓。
邵谒诗真为粗硬,如顾氏所喜“朝看相送人,暮看相送人。
若遣折杨柳,此地无树根”,高柄所取“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有何意味!
集中惟《汉宫井》一篇可存:“辘轳声绝离宫静,班姬几度照金井。
梧桐老去残花开,优似当时美人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宁术,号凫乡。诸生。善填词。有《红豆树馆词》。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九
陶梁,字宁求,号凫乡,长洲人。嘉庆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有《红豆树馆诗稿》。
词学图录
陶梁(1772-1857) 字凫芗,一作凫乡或凫香。长洲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授编修。官至太常寺卿、内阁士学士、礼部侍郎。以病乞归,士论多归之。诗不多作,白而不浅。尤擅倚声。编有《国朝畿辅诗传》、《词综补遗》。有《红豆树馆集》,词在集中。
红豆树馆词·王昶序
红豆出南海,载南州异物记,益部方物略诸书。有藤种,有树种,初见于王摩诘诗,其实圆而红,然不能移植他处,故江浙间绝少。近时惟吴门惠学士半农家有之,以名其斋,而他处无闻焉。陶子凫乡居娄齐之间,家亦有此树。结实累累下垂,殊可爱玩,憩其下者,每流连往复,若不能去。盖红豆一名相思子,思发乎情,止乎礼义,乃不堕纤巧浮靡之习,得为风骚之苗裔。今凫乡娴雅歌,通诗古文,性情风格似魏晋间人。而尤以词擅名于时,所作前以石帚、玉田、碧山、蜕岩诸公为师,近则以竹垞、樊榭为规范。其幽洁妍靓,如水仙之数萼、冰梅之半树,用寄其清新婉约之思,信可为南宋以来词家之别子矣。凫乡博雅嗜古,从余游。余缉续词综,得其搜采之功居多。余少时于倚声一事颇曾致力,今衰老,久辍不作,而凫乡年力初壮,进而不已,行以著作擅长艺苑,集词学之大成。读红豆词者,其以此为骥之一毛、豹之一斑可也。昭阳大渊献寎月望日,青浦八十老人王昶序。
红豆树馆词·吴锡麒序
驻枫烟而听雁,舣葭水而寻渔。短彴遥通,高楼近接,琴横春荐,杂花乱飞,酒在秋山,缺月相候,此其境与词宜。金迷纸醉之娱,管语丝哇之奏。浦遗余佩,钗挂臣冠。满地蘼芜,夕阳如画,隔堤杨柳,红窗有人,此其情与词宜。若陶子凫乡者,家住中吴,烟波绕户,船来虎阜,罗绮生风。狎浪而订鸥盟,折花而招燕梦。东风白苧,最怜寒食之天,细雨黄梅,重认横塘之路。窟真容懒,语不嫌痴。芊绵而绿意生,宛转而红腔应。论其技则肱经三折,绎其思则肠转九回。情之引人,兴不能已,固如斯也。况复湖寻高士,庙访水仙,踵花鸟之前缘,蹑烟霞之古径。南渡之江山宛在,西泠之松柏依然。于是击钵于青豆之房,调弦于黄篾之舫。浅斟未已,逸调先铿。响落凉苔,声催落叶。流水均其采采,白雪振其霏霏。唱如小海而尤豪,人比中仙而更胜。又孰不思同旅语,并写灵襟。盖其居也如此,其游也如彼。以佳丽之地,作其謻台,以灵秀之区,为之骑驿。单衫小扇,则街子无猜,短笠大瓢,则芦人亦熟。和徵招而去,歌哨遍而来。为石门文字禅,为东泽绮语债。此红豆树馆词一编所以清而能婉,丽而不佻,得大雅之遗音,传南宋之正轨也乎。仆久违衡泌,屡溷风尘。乞食叩门,马如蛙钝,息交闭户,车类鸡栖。即欲裁寄小词,量填短拍。而故山有阻,旧雨不来,远趣莫招,孤吟易辍。兹幸遂循陔之愿,申伐木之欢。课桂隐于南湖,伫渔歌于西塞。馀情有触,结习未忘。则蚕抽未尽之丝,蝉曳将残之响,得是编而振发之,不啻迷津而逢宝筏,失路而得导师,其助予为不少也。嘉庆壬戌秋八月,钱唐吴锡麒撰。
红豆树馆词·李云章序
时物变态,山川殊状,人少壮老异形,目寓焉而不能留者,唯文词可以留之。昔人零篇断简偶传于世,虽数百年后、数千里外,观者辄如置身其中,与之周旋,而不胜流连嘅慕之致,以为笔墨之可以移我情矣。况在作者非深于情,而能若是哉。仆读红豆词而叹凫乡先生之情之至也。夫士方贫贱,恒郁郁无以自乐,一旦得志,律法填其膺,声色炫其外,酬应汩其神明。与之语平夙之交游、登览之胜迹,忽若梦寐,不复省忆者,往往有焉。君起寒素,结交老苍,驰骤坛坫,为江南名诸生。及入翰林,出任郡守、监司,为畿辅贤大夫而意趣无少异。俸馀则聚书画,政暇则延纳才士。每与座上客谈向时江湖之乐,徵文献,举佚事,津津然不以为疲。至亲故离合之感,俯仰陈迹,则凄然黯然莫能自已,盖居恒未尝一日而忘旧也。于是聚其旧时所著,加以近今之作,合为一编。大而父子兄弟夫妇之伦,君臣之遇合,师友之渊源,礼典政绩之敷贲,暨乎岩居川观、嬉春访秋,一觞一咏,罔不抒写性情,而芳菲恻怛之怀、绵邈庯峭之笔,白石白云合为一家。使读者展卷神往,如成连之琴、桓子野之歌,自不禁其情之与俱深也。仆与君甲子订交于人海中,兄事弟畜,意气相得。别而复聚,则升湛悬隔。然主客追陪,申之以婚姻,又十馀年于兹,而交情日益笃。以君待仆之情,知君用情之厚。词虽小技,而激发于孝友忠信之大节,无非至性所流,岂直词翰之工而已哉。道光癸巳孟夏,大兴李云章谨序。
红豆树馆词·吴长卿序
将使敦古欢于尘壒之表,延峻赏于冲漠之区。
握月担风,徐仆射聊资谈助,模山范水,宗处士惟事卧游。
虽复寓意丹青,希踪元素,而高风已邈,仅传竹柏之真,穆行无徵,虚忆萍蓬之迹。
讵知桂辛藜苦,旧境频迁,玦判璋分,新愁易积。
鸿印泥而莫定,驹过隙而难留。
设非追感抚尘,兴怀坠雨。
状唾月推烟之景,写牵云曳雪之情,几几乎迷五散于棋枰,索一吷于剑首矣。
凫乡观察系传栗里,家住苏台。
绚火凤之九苞,标石麟之独角。
彩笔则平分李峤,艳锦则早夺江淹。
义苑共羡其奇侅,艺海足资其荡涤。
方其蜚英横塾,撷秀回泉。
陈庚子之遗经,辩己亥之误字。
秋澄玉宇,桂子飘来,路接金台,槐花踏遍。
用是息尘鞅于梵刹,洽幽贽于礼堂。
已而放棹潞河,停骖梁苑。
南陔则艺兰发咏,西堂则梦草裁诗。
洵足庆焦氏之福兄,颂鲁侯之寿母。
无何云回鸾驭,风急鸰原。
菤葹心拔而弥伤,箖箊泪清而欲槁。
洎乎芝芙圆梦,鹣𪃸齐心。
玉作田腴,金将屋贮。
曹大家史编旧稿,浅印脂痕,卫夫人笔阵新图,浓留墨沈。
著姓交推于徐淑,深情尤甚于高柔。
此又茑萝莫喻其缠绵,蘅芷自成其馨逸已。
是时述庵少寇方筑平津之馆,辟涑水之园。
万壑涛声,曾陪讲席,九峰黛影,重访渔庄。
觅旧伴于短李迂辛,赏奇文于大邢小魏。
习刘孝标五十纸之课,搜李承休三万轴之储。
靡不雪纂露钞,劬于淬掌,琼纲玉格,朗若列眉。
重以谷人司成鸥鹭寻盟,岑苔合契。
致谢混改席之敬,修袁逢分坐之仪。
往往携屐探幽,支筇选胜。
偶拈逸调,同谱新声。
题花而香拂酒卮,伫月而凉侵琴荐。
宜乎张温无辈,推重于元晏弁言也。
至若瓜步潮生,蒜山月落。
唤秣陵桃叶之渡,认芜城皂荚之桥。
虎阜秋深,未消剑气,马塍春老,欲葬花魂。
缄情则转绿回黄,选恨则等莺期蝶。
又若千丝系缆,六柱移船。
借蓝尾而飞觞,眼才一瞥,就红牙而按曲,肠已九回。
虬漏沉沉,二分明月,蚖膏滟滟,四照琪花。
亦复逞咀兰嚼蕙之妍词,抒擘石研丹之幽怨。
夫禺山耀彩,五色相宣,若木舒华,千寻直上。
观察握画日之笔,步登云之梯。
玳筵乍启于樱厨,琳简近承夫蓬观。
于是鸾坡儤直,螭陛趋班。
纂有唐一代之钜文,传名山千古之绝学。
美矣茂矣。
长卿朅来东阁,得遂管窥,偶忆西泠,已成梗泛。
乏一邱一壑之位置,慕半村半郭之嬉游。
李公垂雅有同心,句传珂里,元次山请申后约,笑指杯湖。
时道光癸巳孟夏,钱塘吴长卿谨序。
红豆树馆词·王柏心跋
凫芗观察曩著红豆树馆词,梓行已久。后复有感旧纪恩之作,都为八卷,合而刊之,授柏心使论其大略。余考词之始兴,大抵流连风月,泛咏皋壤,感物而动,其绪无端,以凭虚为奇,以超旷灵澹为宗。至子瞻、幼安辈为之,泛滥于子史,驰骋议论,其体一变。然以发摅其壮气雄心而已,未有综贯生平,标举志行,若年经月纬,粲然可睹指者也。兹则体沿协律,义兼纪事,排比敷陈,开昔人未辟之町畦。其伦则君亲、昆弟、夫妇、师友,其事则遨游、羁旅、敷文、纬典,其情则忻愉悲戚,其境则壮老穷达。析之各有宗旨,合之互相首尾,又能分刌节度,穷极窈眇,有启涂拓宇之观,无宫凌羽替之疾,于此体为创见,而仍不失其正宗。盛矣哉。前此所未尝有也。昔者司马子长、杨子云、班孟坚皆有自叙,杜子美北征、昔游等篇亦檃括出处,览者资为援据。独填词家无之,世遂以为束于体格,无能恢廓,至有目诗馀为小道者。今读红豆树馆词,包含宏大,直举胸情,然后知此境正自无穷,人特未能穷其所至耳。集中他美,诸公论之详矣,余以为自有倚声以来,兼众长而扩其境之所未至者,独于兹集见之。遂举所见,识之简末。时道光癸卯夏五,监利王柏心谨跋。
维基
陶梁(1772年—1857年),字宁求、凫芗,号凫香,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市)人,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左侍郎。嘉庆十三年(1808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嘉庆十四年(1809年)授翰林院编修,任日讲起居注官。嘉庆十八年(1813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嘉庆十九年(1814年),林清之变,天理教徒闯入紫禁城。陶梁正在文颖馆修书,其仆骆升听闻警讯,把陶梁藏在书橱之中,只身守护,身中数刀。次日,纷乱平定,陶梁出,将骆升救醒。仁宗回銮,听说此事,赞骆升为「义仆」,并赐金。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陶梁署直隶天津道。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担任永平府知府。次年,改正定府知府。道光四年(1824年)任清河道。道光五年(1825年)加盐运使衔。道光十年(1830年)任天津道。道光十二年(1832年)署永平府知府、任大名府知府、护大顺广道。次年,护大名道。道光十七年(1837年)署大顺广道。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湖北荆宜施道。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任湖南粮储道、湖北汉黄德道。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任甘肃按察使、山西按察使,署山西布政使。次年,任江西布政使、太常寺卿。咸丰二年(1852年)任内阁学士、加紫禁城骑马。咸丰三年(1853年)任朝考阅卷官,管理中书科事务、署吏部左侍郎。咸丰五年(1855年)任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

人物简介

闺秀词钞
字玉蕊,钱塘人,翰林钱绳庵室,进士元修、肇修母。有《亦政堂集》。
众香词
玉蕊,为洛阳令石臣尊慈。
桐城钱饮光徵君序其集曰:“吾钱氏在武林者,声华文藻,盖已五世于今矣。
即今所见,石臣、幼鲲兄弟皆旷代奇才。
今年夏,石臣过枞江访予北山楼,投以诗情词忳,挚家人之谊殷然。
览其出塞诸作,塞外风物人事,仿佛如见,非犹夫世之规模唐音,摭拾汉事,斐然成章,不知所出何代之塞,所作为何人出塞之诗,可与言诗也。
已矣,已复以母夫人《亦政堂稿》及其室人墨庄诗见示,且云‘姊氏云仪,亦有集,将合梓之,为钱氏一家言。
’属老人为之序。
予尝诵诗,见《国风》所载,类多女子之作,若卫庄、姜其、姜宋、桓夫人、许穆夫人,后世传之,以为德音,谓其言之,由诸礼义也。
诗之教曰‘发乎情,止乎礼义。
’夫情则尽人然矣。
礼义学问之事,非读书研理湛深于学问者,不能有其言也。
汉魏以来,如班婕妤、曹大家诸贤媛,多以学胜雅,学胜故足尽其才致之美,而得温柔敦厚之遗,兴国风,夫人诗无以异焉。
欧阳公为谢氏希孟诗序,言其母好学通经,自教其子景山成名,又以其馀遗女希孟能诗。
希孟之诗,隐约深厚,守体而不放,非特妇人之能言者也,此亦言其本诸学者深矣。
今观《亦政堂》所为乐府诸古体诗,沉郁顿挫,音节气韵,自然合古。
墨庄才甚高,近体诗引据典确,尽虑极变,曲折浏离,居然唐宋名家,不似出女子手也,不学而能之乎?
云仪诗一禀诸母教,当亦犹是也。
夫谢之景山,犹钱之石臣,兄弟也。
景山母妹皆以诗显,而妻无闻焉。
而欧阳子侈之以为盛事,使其得钱氏一家言而序之,其为欣然羡叹,宜何如哉。
予既喜吾钱氏内外之多才,而又喜其才之本诸学而言之,由诸礼义而可传也,故不辞为之序。
长子元修,次肇修,先后俱成进士。
次今宰洛阳,季子来修,由明经郡丞贵阳,其家世簪缨,可称武肃华胄之盛。
西泠闺咏
玉蕊,工诗文骈体,有《前后北征赋》、《撷芳初集序》,《初阳台》、《西溪》、《渔父》、《河渚》、《花坞》、《净慈寺》诸诗。招诸女作蕉园诗社,有《蕉园诗社启》,蕉园五子者:徐灿、柴静仪、朱柔则、林以宁及女云仪也。子石臣、幼鲲刻其遗诗曰《亦政堂集》,石臣妇墨庄亦能诗。
共 13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