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梁朝钟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七○
黎景义(一六〇三—一六六二?
),一名内美,字克和。
顺德人。
明思宗崇祯间诸生。
黎遂球、陈邦彦、梁朝钟、陈子壮、张家玉等皆为其友。
明清鼎革,奉母隐居桃山不出。
著有《二丸居集》八卷。
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四八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
本姓曾,名起莘。
番禺人。
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
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
既返广州,主法诃林。
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
孤臣节士,皈依者众。
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
著有《瞎堂诗集》等。
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道邱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七
释道邱,字离际,亦号栖壑,顺德龙山柯氏子。
母陈氏,感神僧人,梦惊而举子,故生时室有异光。
妙龄薙染,后侍憨山于宝林,典通内外,心澈教禅。
乃度岭至金陵,亲雪浪、一雨,深究宗趣。
复如杭参莲池,授以净土法门,付之衣钵。
更入江右侍博山无异。
久之又入匡庐,会同参家宗保禅师于金轮。
遂归广州,道路传闻,争相趋谒。
陈秋清、梁未央延住白云蒲涧,学侣辏辐,共坐枯木,种蓻自给。
尝访六祖,路出端州,望鼎湖山水秀丽,策杖而入,知为福地,乃开山焉。
先 是,地主梁少川与清波延僧,搆庵其中,共结净社,闻道邱至,奉为住持,竟成大刹。
内有涅槃台、庆云禅院、寮舍、僧房,非万金不就,道邱谭笑成之。
噫,异矣。
昔憨山尝游此峰,悬记曰:“不久当有至人,于兹开山”,纪以诗曰:“莲花瓣瓣涌沧溟,宝殿高高傍七星。
白昼云封无犬吠,夜深说法有龙听。
”至是果验。
寺无担石之储,而众至数百,有赍金请置田者,却而不受,开山十年,未尝困乏。
因白莲盛开,索笔书莲花颂而寂。
叶廷祚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叶廷祚(?
—17世纪),原名叶天启,广州府南海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叶廷祚是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举人,次年(1610年)联捷进士,获授临川知县,到四十六年(1618年)和谢升、朱大启、张光前同时任命为吏部郎中。
崇祯年间,他历任大理寺评事、太仆寺少卿管西路马政、大理右少卿、大理左少卿及太常卿。
隆武二年(1646年)福京失陷,叶廷祚和梁朝钟、关捷先、苏观生、何吾驺、黄士俊、王应华、顾元镜、李觉斯、曾道唯在广州拥立唐王朱聿𨮁为帝,擢任户部右侍郎;四十日后清朝军队攻陷广州,他和关捷先与王之臣、伍瑞隆、陆元玑、许德生投降,后事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