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董正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君讳聿。字某。京兆杜陵人。六代祖郿城庄公范。有勋力于周隋閒。范之孙机。实居大农。艰贞忠厚。书在国史。机之孙赠太子少保岳。八子为二千石。皆有风绩。生赠太子太师贲。仕至蓝田尉。清方粹远。天爵自修。有才子四人。君为冢嗣。承少保太师祖祢之庆。故延耀发舒于君伯仲之閒。少开敏有才智。通览书记。不为章句儒。天宝中以门子奉清庙斋祠。试言会府。补宣州南陵尉。历扬州天长丞越州兵曹掾。泾原节将表为参军。以廷尉平摄监察御史。未及行。授扬州录事参军。寻为本府荐。拜秘书郎兼殿中侍御史。以官名心瞿。换太子司议郎。俄擢侍御史检校祠部员外郎。皆为淮南从事。贞元十二年徵为水部员外。转比部郎中。德宗召见。赐以金紫命服。俄迁卫尉少卿国子司业。用久次拜右庶子。元和三年九月景戌。以官寿殁于长兴里。春秋七十五。君初筮仕。已辨疑摘伏。全活枉滥。厥后率为守臣荐引。历丞史纪纲掾。皆以理效闻。自簪法冠。赞戎重。或筦府政。以修吏理。若掺⿱(递)钟而挥孟劳。度音触物。非辈类所及。所奉之主。即故居守杜扶风公今司徒岐公其人也。介弟太尉南康忠武王。有大烈于王家。同气致美。士林景行。不乘势以熏灼。每虚怀而坦荡。再为尚书郎。业以修。计部稽百事财用之数。尝欲覆视禁军。董正其簿书。虽事适中止。而闻者竦叹。洎佐师氏。相东朝。克详宪令。以中宜适。朝请休沐。或近郊考胜。汉廷臣贤士大夫。车常接毂。必酾酒理具。欢怡晏晏。交有久要。而言无瑕谪。平夷疏达。造适遗累。有君子之槩焉。与夫拘挛枯槁。扃束于一代者。异日论也。素强力无疹痗。奄忽启手足。庸讵知非五福之康宁。以考终命耶。岐公以元老总国柄。每退朝清问日与君晏言。一旦相失。涕洟怛化。夫人荥阳县君郑氏。某官某之女。淑温仁顺。为六姻法。凡合体若干年。先于君殁者半岁。嗣子行检。进士第。自协律郎移朗州司户。有文业为素艺器干。次子业行修。皆修词与计偕。次某等颛经术。某等尚幼。女子有行者四人。在襁抱者三人。子婿某官某某官某等。皆华宗良干。匍匐会事。行检等令龟揲蓍。得十月某甲子吉。以德舆同辟公府。周知所履。将琢圆石。见咨直书。铭曰。
桂阳之系,郿城之裔。
伊上族兮,亚于大僚。
相彼东朝,介丰福兮。
吉凶糺纆,以息□□斯不淑兮。
直城南偏,即远归全。
覆夏屋兮,兹焉追琢。
以识冥漠,表陵谷兮。
乙卯黔楚苗之叛,藉口其田民占彼
湖北邪教觇军征,趁内地虚骚动起。
二督率兵征南苗,屡建功难数(上声)偻指。
特以境险雨雪多,近甫临深袭穴蚁。
贼穷窜匿各逃生,罪首已获解来矣
惟剩次渠石柳邓,想成擒捷途中抵
湖北督抚各攻一,弹丸恃阻延喘诡。
襄阳邪教群应之,乃伺兵单扰田里
爰命将臣董正师,明张挞伐靖邪鄙。
襄阳杂种駾喙奔,获魁指日盼音喜
所欣乡勇及良民,助官诛逆堪嘉美
但被烧抢亦已多,实深怜恤廑无已。
蒇功近矣合奖良,明岁正供蠲降旨
庶几元气复闾阎,教化未臻惭愧已。
⑴ 黔楚二省苗民践土食毛久安耕凿近年以来内地民人入苗寨贸易者不免有一二侵种苗民田土之事地方官失于觉察突于上年乙卯春初有贵州苗人石柳邓与湖南苗人石三保等勾结藉口汉民占夺苗民田地倡乱谋为不轨苗众为其迫胁焚掠镇筸等三厅地方民人房屋财物二月初湖广总督福宁贵州巡抚冯光熊等驰奏不得不调兵进𠞰
⑵ 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一闻逆苗滋事各率兵迅速驰赴福康安先将贵州铜仁之贼𠞰开和琳先将四川秀山之贼洗净两军会合直抵湖南连次克捷歼贼不可胜计如兰草坪黄瓜寨苏麻寨茶坨柳夯上下西梁大乌草河高多寨吉吉寨连云山壁多山长吉山火麻营等处险峻卡寨全行攻破立功难以偻数逆苗自知罪在不赦抵死抗拒兼以该处万山之中林箐茂密峰坡陡滑不能不设法攻围致羁时日近日贼势益蹙已成瓦解首逆石三保逃至烘烘寨为降苗等擒缚其时防守后路之总兵张廷彦闻信即驰赴该处将石三保械系送至军营验明派总兵朱射斗道员清安泰押解来热河讯办约出月即可以到矣
⑶ 石三保既已就擒吴廷礼亦伏冥诛此时止有石柳邓一人势更孤立且系贵州苗人与湖南苗众种类非一自必益相携贰大兵罙入攻围不难生致想此时早已就擒解送在途从此直抵乾州平陇苗境悉平惟待喜音驰至楚南之事即全蒇矣
⑷ 湖北白莲邪教煽诱愚民本非一日前岁严缉惩治之后馀众潜踪近因湖北各营兵弁俱调赴湖南征苗地方未免空虚遂致邪教等乘虚纷纷滋事而湖广总督毕沅在当阳攻城未克巡抚惠龄在灌湾脑地方围𠞰贼首张正谟亦尚未生擒𠞰灭然当阳贼众困守孤城弹丸之地破在旦夕而张正谟势亦穷蹙粮食将尽断不能苟延残喘自亦不难即行殄灭
⑸ 维时郧阳府之竹山竹溪保康等县亦有邪教滋扰因命西安将军恒瑞带驻防满兵二千名及署兴汉镇文图带镇标兵一千名驰往而永保亦适自新疆回京至西安闻信即一面奏闻一面驰会恒瑞等将郧阳各属之贼𠞰除殆净其漏诛馀孽复东与襄阳教匪纠聚焚抢接到豫抚景安之奏随命鄂辉庆成明亮前往并派直𨽻山东山西之兵共五千名而永保恒瑞亦带兵追𠞰至彼惟各处兵弁未到之先兵力稍单以致贼匪抢劫樊城吕堰驿一带田里之间不能不遭其扰害
⑹ 襄阳樊城为南北冲要之区军报驰递所经关系匪细遂命恒瑞永保一俟官兵到齐趁此声威壮盛明张挞伐以靖地方节据驰奏分投攻𠞰诛获无数并将吕堰驿大路之贼歼戮已净馀匪复逃至枣阳一带窥伺县城并省北之孝感县城外亦有匪党屯聚幸恒瑞永保等先派兵五百名守禦枣阳县城大兵随后分队直前虽当大雨之后将士不以泥泞为难及离枣阳三十馀里贼众迎队抗拒官兵鎗箭所及立毙贼匪三四百人馀众方始溃散近又将蒋家垱贼众大加歼戮枣阳县城之围已解而孝感地方亦有将弁率兵坚守因有旨令永保赴彼𠞰办旋据恒瑞等奏共推永保为统领事权乃可画一正与朕意相合足徵和衷以公事为重览奏甚为嘉悦随即允其所请并令永保暂署湖广总督悉心筹𠞰想师克在和指日擒获首恶并即扫荡馀氛喜音可以驰至矣
⑺ 逆苗等倡乱滋事进𠞰官兵不下数万而地方绅士民人团练乡勇随同官兵打仗杀贼者亦复甚夥至湖北邪教匪徒勾结滋扰当所调各省弁兵未经到齐之前亦多有良民等自相团练或擒歼贼匪或保守地方或闻匪众约期举事先已出首捕获此等乡勇良民深明大义为公出力实堪嘉予是以节次降旨加恩赏赉官职翎顶及盐菜口粮有差以示鼓励
⑻ 湖南湖北二省被逆苗邪教等扰累地方业经降旨分别蠲免复念贼众焚掠蹂躏之处民人不免失业固堪怜恤即该二省别府州县未被贼氛者亦有运送粮饷军装及官兵经过等事虽办理一切均系动支帑金然究不能不资藉民力朕心深为轸念当溥施渥泽兹复降旨将该二省来岁应徵正供钱粮普予豁免并令该督抚速即誊黄俾乡村僻壤及早闻知用示加惠无已至意
重岗如抱岳如蹲(薛逢),碧水春风野外昏(杜甫)
不睹琼林依玉树(孙逖),闲看游骑猎平原(雍陶)
东风近墓吹芳芷(李群玉),夹道疏槐出老根(韩愈)
无限别魂招不得(崔涂),断云含雨入孤村(韩偓)
寄李侍郎 南宋 · 刘过
七言律诗
未照玉堂金炬莲,地官董正职尤专。
常经要足邦中赋,胜算犹烦马上鞭。
黄阁少须持紫橐,黑头早已继青毡。
方今讲论肥民策,不数横流地上钱。
一堰限溪江,七乡利耕稼。
卤汐回东溟,多水流仲夏。
仁哉王长官,一劳贻永暇。
长输不尽泽,绝胜晴雨乍。
旱魃纵肆威,恃此不足怕。
滴水一滴金,欲买真无价。
年来沙作祟,耄倪忧日夜。
役夫锸方举,贤帅车已下。
丰赀发公储,严祀阐神舍。
临流肃旌骑,问瘼穷隙罅。
买地开一吭,纳水通百汊。
山判不可移,石级谁敢跨。
董正有赞府,相视皆别驾。
仍忧竭尾闾,置栅抵立坝。
即此是商霖,何必骄阳化。
它山不可磨,钱秦特其亚。
送张学正 元末明初 · 陶安
国初徵用儒雅在位者举其所知故起自草泽拔居侍从林立相望共建太平之基逮元贞大德间布衣被荐犹得登翰监司儒台典郡教厥后限以资格受命者寡然四海髦俊云翕阙下思效能于时者益众或遇举主则又板㈠学官于行省亦可小试其才矣汉留侯苗裔曰源相者居信之龙虎山尝观光京师其所交游多大官名人言路条其行能交荐于台事闻中书传檄江浙行省署为学官历台州奉化学正调金陵源相尽董正之责其德刚而方其仪肃而安诸生望辄畏敬月有书季有考凡庙祀之脩庖膳之供与有力焉至于挺身特立抗论公道不为物所挠不为势所愓尤人难能今考满矣使其在国初或元贞大德时则受荐不止为卑官必能接武诸贤吾不得而高下之也于是赋诗为别其诗曰
天星执法环太微,选仙上界霜笺飞。
先生面带虬虎威,五色文燄腾燕畿。
使过先朝名必辉,共佐鸿业高巍巍。
旅游经年尘满鞿,辇路遥望交龙旗。
固宜从橐趍彤扉,不然玉堂依紫薇。
白云飘翩伤远违,捧檄又作江南归。
霞城凌空堆绀绯,当窗芹浪香菲菲。
秋宵官烛照棘围,对读词义无讹非。
甬东学舍垂绛帏,诵弦成风人具依。
贰教升泮忘轻肥,馆下弟子英而颀。
酒边掀髯笔屡挥,烂如银河云锦机。
屋头钟山郁烟霏,疏棂月色窥金徽。
功勤频绝竹简韦,坐令秦淮如泗沂。
柏垣群公鹰隼翚,谓此美绩前所稀。
卷中试艺观珠玑,一朝话别生歔欷。
自怜寸草承春晖,有禄及养犹庶几。
还家未容隐钓矶,骅骝云路行騑騑。
历身显秩荣亲闱,秉璋更舞斑斓衣(斑斓衣,即斑衣。斑同斑。)
注:㈠板,委任也。南北朝时任官多用板字,如《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桂阳之役,太祖出顿新亭垒,板嶷为宁朔将军,领兵卫从”。
予尚友于乡之古我者,得师资焉。于汉一人曰董正伯和,家于番禺,通《毛诗》、《春秋》,明经,为儒名士。车遂自中原与居,送遂丧还,义动州闾。党锢祸萌,徵不就公车。清白之操,始终不渝,为之赋《玄云》。于唐一人曰张九龄子寿,产韶曲江,丧亲致孝感,能为文章,拜翰林学士,遂相明皇,知安禄山终必叛。唐帝任李林甫,日悯于色荒,贬九龄于荆,卒。可永伤,为之赋《荆山》。于宋一人曰崔与之正子,为增城人,起家参军,在在称循,登城谕叛卒,宵惧而奔。官广南安抚,泽于乡民。史弥远废立,辞俸不行。理宗命相,疏十三,陈秋菊寒泉,娱老海滨,为之赋《菊泉》。夫贵富亡常,贫贱斯安,苟利国家,一身遑恤。乡人之古我者如此。于戏,我犹未免为乡人也,其可不自敕哉!是用安歌命弦,俟审音者采焉。
油油玄云,蔽日之光。
有昏者椓,持天之纲。
禺原膴膴,可耕以粟。
驷马高车,无我囊三木。
若虞设罗,色斯駴而。
彼巢于幕,于嗟殆而。
咏周玉司寇匜(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司寇铸铜曾作彝,鼎钟款识与传之。
错金银已详称古,琢玉琳欣忽见斯。
回禄虽经英不变,六清如设用堪资。
掌邦禁者伊谁氏,董正周官兴睪思。
⑴ 是器盖曾经郁攸所灾而英华尚存知其本为良玉也
降旨命仓场侍郎速收漕粮诗以志事(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适渡浮桥见漕(去声)船,淮扬已过舣平川
后来衔尾源源至,预计到头栉栉填。
催令入仓勿留滞,庶几回舶弗迟延。
笑他元素称分任(行笈随携宋孝宗赐曾觌书册内书唐太宗与张元素论隋主好专之事意在分任群臣而人君即可高拱无为夫人君固不当亲理细事而亦必明察以专赏罚然后足以董正百官致治四海隋主之失正在不能明察因虑其欺蔽而遂不免于自专惜太宗与元素皆见不及此近因惩处直𨽻滞狱一事曾为详申其说若连岁漕运迅速亦因年来经理运河不遗馀力始能水势充盈遄行无阻竞复冬兑冬开旧制倘亦如元素分任之说又安能力救漕运迟滞之弊耶),试看通漕(平声)速往年。
⑴ 本日驻跸德州经过运河浮桥因策骑阅视南粮帮船询知头进扬州二三等帮已过德州北上以后各帮亦俱衔尾前进本年漕运遄行较之去年更早几两月矣
⑵ 昨河南粮道刘文徽押送重运到通州后前赴白涧行在迎銮迄今又半月馀知东豫二省帮船当已全行抵坝且前据仓场侍郎苏凌阿等奏称于二月十八日开斛而现在收兑若干未据续行奏到自系起卸延缓致令漕船守候需时因即传旨申饬并谕令督率严催赶紧收兑俾得及早回空以符定制
共 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