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史可法

相关人物:共 79 位
共 7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过朝阳县(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兴中之府朝阳县,三塔一颓其二存(是处有辽兴中府灵感寺释迦佛舍利塔碑尚书都官员外郎辽西路钱帛判官张嗣初撰文乃少府少监张捡子也碑称塔为柳城梁氏守奇道邻兄弟出家所建天庆六年立碑三塔者其一已颓尚存二塔云)
残碣犹传张氏记,千秋兴废不堪论。
⑴ 此地本名三座塔旧设通判乾隆丙申改为朝阳县即辽时兴中府也
由天长至江都道上口占 现当代 · 刘凤梧
七言绝句
{天长古名千秋,在扬州之西。由甘泉山可望史可法葬地梅花岭}
名城小住足千秋,腊鼓催人未忍留。
闻道梅花开万树,不辞风雪下扬州。
相国雄风振柳营,维扬百战决孤城。
秋风屡见帆樯动,落日空悲鼓角鸣。
五丈原前荒草没,八公山上戍烟平。
忠魂定逐灵胥去,终古江涛拍岸生。
福王拟高宗,南迁祚可接。
使其能振兴,江表或安帖。
诸事不如宋,明亡速交睫。
皇清一统成,殷鉴告万叶。
注:明臣立福王于南京未尝不可比宋高宗之南渡然史称高宗恭俭仁厚继体守文则有馀拨乱反正则不足其初立尚可有为继乃偷安忍耻匿怨忘亲以致贻讥天下若福王则昏庸无识声色是娱始终昧于宴安酖毒之戒自诒伊戚两君相较福王实不及高宗远甚至高宗初时信用汪伯彦黄潜善后则专任秦桧皆赞和议以售其奸邪然彼时内有李纲赵鼎诸人荩诚谋国外有岳飞张浚韩世忠诸将慷慨抒忠虽黑白混淆忠良诛贬然始终不乏正人故尚可支撑半壁而福王则倚任马士英阮大铖引进群邪击排善类国事殆不堪问其可恃以图存者文臣惟史可法武将惟黄得功皆处非其地又从中掣其肘遂成倾厦之难支故论二代之臣明末亦不及南宋且金将宗弼统兵南下虽追高宗于海上然仅焚临安掠辎重而还迨宋称侄议和兵戈渐息因得延国祚一百五十馀年我朝则豫亲王多铎奉诏南征王师所至迎降恐后因即平定江南福王就执立甫一年而明亡此固上天眷顾佑启我国家亿万载丕丕基而明末君臣弗克善保其绪自速危亡亦足垂鉴奕祀耳
坐使神州竟陆沉,秋江百丈莫言深。
南迁不少黄潜善,留守空为宗汝霖。
下濑将军窥故国,太行忠义感雄心。
望仙阁里千回醉,只是难忘《玉树》音(黄潜善指马士英、阮大铖言,宗汝霖指史可法言,见史之必不能胜马、阮、犹宗之必不能胜黄、汪也。)
五词臣五首 其五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沈德潜与钱陈群余尝称为江浙二老施恩则同而守分承恩则沈不逮钱远甚德潜吴中诸生久困场屋乾隆戊午举于乡年已七十其成进士选词林皆由物色而得之授职甫三年即擢至詹事再迁礼部侍郎命在尚书房授诸皇子读戊辰秋引年乞休准致仕濒行呈所作归愚集吁赐序文德潜早以诗鸣非时辈所能及余耳其名已久频年与之论诗名实信相副笑俞所请因云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遇德潜受非常之知而其诗亦今世之非常者故以非常之例序之盖异数也辛未南巡命在籍食俸丁丑加礼部尚书衔乙酉赐其孙维熙为举人嗣复时予存问冀跻百龄寻以己丑秋卒于家闻而赠阶优恤以示轸惜并入祀乡贤祠生前身后宠荣至矣顾其辛巳来京以选刻国朝诗别裁集乞序阅之则以钱谦益辈为本朝之冠其人皆士类所不齿德潜首列之离忠孝而言诗乖于正道其他序次亦多蹖误意德潜耄荒或其门下士依草附木者流所为而德潜未及检因命内廷翰林重为精校以定去留并序示大义而还之犹包容不加责也戊戌秋徐述夔逆词案发沈德潜曾为作传称其品行文章皆可法直视悖逆诗句为泛常转欲为之记述流传则良心凘灭尽矣使其身尚在获罪不小虽已死亦不可竟置不论因下廷臣议佥云应削夺所有阶衔祠谥并仆其墓碑以为众戒并从之今作怀旧诗仍列词臣之末用示彰瘅之公且知余不负德潜而德潜实负余也)(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东南称二老,曰钱沈则继。
并以受恩眷,佳话艺林志。
而实有优劣,沈蹖钱为粹。
钱已见前咏,兹特言沈事。
其选国朝诗,说项乖大义
制序正厥失,然亦无诃厉。
仍予饰终恩,原无责备意。
昨秋徐(述夔)案发,潜乃为传记。
忘国庇逆臣,其罪实不细。
用是追前恩,削夺从公议。
彼岂魏徵比,仆碑复何曰(叶)
盖因耄而荒,未免图小利
设曰有心为,吾知其未必(叶)
其子非已出,纨裤甘废弃
孙至十四人,而皆无书味。
天网有明报,地下应深愧。
可惜徒工诗,行阙信何济。
⑴ 钱谦益品本不端且以明季大臣降顺本朝复膺显秩而又阴为诽刺进退无据实不足比于人类德潜取为国朝诗之冠竟不论其名节有亏妄加评许昧于忠孝大义尚何足以言诗详见向所作国朝诗别裁集序
⑵ 徐述夔家饶于赀德潜为之作传不过图其润笔贪小利而谀大逆不知有耻并不知畏法矣
⑶ 德潜无子其嗣子种松不知何所来人甚不肖狎邪作恶曾命该抚就近约束之幸而未致生事抵罪而德潜末年所得谀墓财皆被其荡费罄尽娶妾至多养子至十四人其视德潜赐举人者不久即天其馀无一成材者实德潜忘良负恩之报也
乙将军,真天人。
烈如南霁云,又如雷万春。
冒重围,入孤城,出孤城。
部领二百骑,出入风雨旋雷霆,谁能从之曰张衡。
将军起列校主将,陷阵单骑拔之推,主帅上马短兵接战身步行。
乙将军,真天人。
初隶黄得功,后隶史道邻
面中飞矢屹不动,扬州化作睢阳城。
将军战死旧城下,谁能传之昌黎文。
帝后追葬有礼,公卿赐谥无淆
樵采护其林木,奠陈予以蕙肴。
试考历来胜国,谁能似此荒包。
推而行之或待,丙申德音孔胶(丙申春以未暇世祖章皇帝时表章崇祯末死事诸臣仅据传闻遍为搜访迨久而遗事渐彰明史所载按籍可考若史可法之力支残局矢死全忠刘宗周黄道周之謇谔立朝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其他或死守城池或身殒行阵与夫俘擒骈僇视死如归若而人者皆无愧疾风劲草即自尽以全名节亦并可矜怜又如福王之仓猝偏安唐桂二王之流离窜迹已不得成其为国而其臣茹苦相依舍生取义各能忠于所事亦岂可令其湮没又如我阵其太祖萨尔浒之捷明良将若刘綎杜松等皆殁于时抗我颜行自当狝薙至今迹其竭忠效命未尝不为嘉惘又若明社将移孙承宗卢象升等之抵拒王师身膏原野周遇吉蔡懋德孙传庭等以闯献蹂躏禦贼亡身凛凛犹有生气总由明政不纲权奸接踵遂致黑白混淆忠良泯灭每为扼击不平福王时虽间有追谥之人而去取未公亦无足为重予惟以大公至正为衡若钱谦益之自诩清流腼颜降附及金堡屈大均辈之倖生畏死诡托缁流均厉丧心无耻自当严春秋斧钺之诛而明季尽节诸臣为国抒忠宜加优奖准情理而公好恶即以示彰瘅而植纲常因命大学士九卿等集议徵考姓名仍其故官予以谥号一如一百世祖时例议上予专谥者二十六人通谥忠烈者十二人通谥忠节者一百九人通谥烈悯者五百七十六人通谥节悯者八百四十三人并各节叙事实辑为胜朝殉节诸臣录刊行以垂不朽此惟远绍有若当祖德而所录几多至百倍时留待此日之推行云尔)
⑴ 顺治元年五月王师平定燕京以礼葬明崇祯帝后及妃袁氏两公主并熹宗后张氏神宗妃刘氏仍造陵墓如制
⑵ 十年六月十人赐谥明末殉节之大学士范景文等二仍于本籍给田致祭追录胜国遗忠易名褒阐实亘古旷典
渐絯陌头,踏青有绪。
梅花岭上花期误。
恹恹镇日待东风,寻春片片飞花处。

忽忽匆匆,朝朝暮暮。
登临暗把流年数。
徘徊怅触北邙山,空叫俯仰人千古(1936年5月,江上青携爱妻王者兰到扬州城外梅花岭拜谒民族英雄史可法墓祠时作。)
挽刘人熙联 近现代 · 陈嘉祜
对联
姜斋之传,湘皋守阙,涤生起微,至先生而发挥光大其旨;
些庵所遇,伯子虽文,道邻能武,于晚年守颠沛流离以终。
共 7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