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曹学佺

相关人物:共 38 位
共 38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方择,字觉之,号振林,乌程人,幼入桐乡密印寺薙染。
博通禅讲,淹贯百家。
为焦漪园、李临川、曹能始诸老所重。
倡和者吴允兆、茅孝若、顾嘿孙、唐祈远也。
学者称竹寮和尚。
其诗清真和雅,无一点尘俗。
程尚甫梓以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龙溪人,字辂思。万历二十三年进士。谒选司农,移署上供,大珰索珠贝睛绿急,怀魁抗疏,得减十之三。后为处州知府,听断甚简,民称半餐太守。有《葵圃集》等。
维基
郑怀魁(1563年—1612年),字辂思,福建龙溪县人。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
三十一年春,补户部河南司郎中,不久,掌大司农籍牍出入。
他透过礼部得知利玛窦。
万历三十一年,李之藻在福建乡试出一道“天文”试题,引起郑怀魁兴趣。
万历三十三年京察,郑怀魁迁知处州,接下来的一年里,李之藻在山东张秋治河,期间完成《浑盖通宪图说》,并于万历三十五年请郑怀魁帮忙出版。
郑怀魁再将刊刻之事交由丽水知县樊良枢处理。
曾在漳州与张燮结霞中诗社,盛况空前,与会者可达百人。
曹学佺即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应郑怀魁之请,加入他们的活动。
与张燮、蒋孟育、高克正等合称“七子”。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八
释正智,字卧云,姓陈氏,福宁人也。
初出家时,受剃度于泰顺之南峰寺。
后得法于大观慧,实传月亭,中兴台教之学。
盖佛法自梁以前,无宗教之别。
大通中,达摩西来,始崇教外别传之旨。
而智者大师独宏止观于天台,学者宗之,斯台教之名立焉。
永嘉佛法肇于无相大师,实因止观发明大事,印證曹溪,号“一宿觉”,是则宗教旨归,初无有异也。
厥后青原、南岳宗风大鬯。
永嘉之学,薪尽不传。
而天台亦渐微弱,不复演扬止观,专以讲义为台教矣。
盖千馀年,然后得月亭大师振中兴之烈。
正智则月亭之正传也。
智嗣大观慧,慧嗣晦谷珂。
初大观虽习教典,而实研精止观,常立庵天台绝顶,覃思冥契。
又崇别教之旨,遍历诸方丛席,斟酌印可。
始归嗣晦谷,有“从来心印本无文”之嘱。
既登祖位,乃思出大炉锤合宗教为一。
于是著宗教不二之说,略云“宗者,悟佛之心;教者,明佛之理。
”复订法系正派,以世其传。
就雁山能仁寺,宣扬法要,一时龙象云集,然入室者,为正智一人而已。
正智姿仪魁垒,外示冲和,崇重毗尼,律身峻绝。
虽宏解经义,而托根止观,行解双圆。
既得法于大观,了悟宗乘,屡登法席。
李尚书志、曹学士学佺、张大令文光俱延之讲堂,躬亲听受,最后讲《楞严》于永嘉之宏济寺。
时大参石公万程,备兵东瓯,钦师道范,怀香谒之。
因即讲次,从容问难,殊未了悟。
驰书请益,因命笔答之,曰:“觌面相逢,犹遭钝置。
若更商确笔端,当令师子脱颐。
”后闻木鱼声,又以相叩,智举“敲空有响,击木无声”语复之,乃赞叹而去。
智以雁荡古刹,湮没殆尽,而罗汉寺有应真飞迹,且密迩能仁,望大观作道场处,炉烟可接。
乃重营兰若,游客衲子,栖息得所,而道风馥郁,被于遐迩矣。
讲观之馀,雅好登临,搜奇剔异,樵牧所不到悉能及。
晚岁,道誉益隆,诸方参学缁素礼谒,每食踰千指。
更营雁湖绝巘以居,天光云影,置身汉表,每一凭眺,心迹俱清。
岁乙酉,鲁藩建邸临海,仰其风范,致书劳问。
内史顾公超因奏请即雁湖建立禅院,复肃启,礼请再四,智不报。
明年,大兵寻至,追讨逋伏,而雁荡悉罹兵燹,人始服其先见云。
丁亥九月,示微疾。
至二十九日,谓门人曰:“吾归矣。
”沐浴更衣,然后顺化。
世寿七十有四,僧腊四十有九。
三日茶毗,得舍利皆五色,以癸巳八月十九日塔于罗汉寺侧,与大观塔合。
方大观欲合宗教为一也,门户竞争,教以宗为掠虚,宗以教为摭实。
其实宗为口头之宗,教亦纸上之教,使果悟佛之心,明佛之理,则原自无分,又何从拟合。
故开口乱道,蛇入竹筒,论不自大观起也,惟大观欲融而一之耳。
惜乎大观灭而智亦西归,永嘉之焰谁续哉!
李象坤匊庵为作塔铭,寄慨深远,有以夫!
铭曰:“千潭一月,千月一摄。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彼宗与教,胡为中裂。
峨峨观公,建大炉爇。
砂屑并融,不假抟捏。
或鼎或彝,任其铸出。
卧公亲承,宏扬煜烁。
法座屡登,弘辩罄折。
国王敬礼,宰臣钦慑。
讲观不二,顿渐岂别。
蓉峰巍峨,雁湖澄澈。
与虚为邻,孤操崭绝。
昔栖其巅,今瘗其嵲。
无缝塔中,寂光不灭。”
释智訚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智訚,字雪关。
姓傅氏,上饶人。
龀龄舍身,遍习经论,便解文义。
稍长读《坛经》“火烧海底”句,心大疑之,往参博山,山示以船子藏身语,默究久之。
偶见槽厂拽磨,忽磨鼻脱去有省,作偈呈山,山曰:“子可参禅也。
”一日指衲衣令作颂,訚援笔立成五颂,山曰:“汝偈固佳,但风骨大露,须知宗门语句,如满口含冰,不曾道著水字。
”复曰:“子根太利,须是死却全心始得。
”訚再拜受教,即闭关六载。
中悬大镜,对之趺坐,才觉业识心动,便指摘镜中人,久之收放自然。
作《雪关歌》,山见之,击节称善,乃为启关。
壬申,曹能始观察,请开法当山,解制上堂,曰:“九十日期(今)已满,闭门作活事(如何?
)不曾捏杀猕猴子,重叠山关未易过。
[ 据《雪关和尚语录》为“九十日期今已满,闭门作活事如何?
不曾捏杀猕猴子,重叠关山未易过。
”]大抵末法禅期,真参罕遇。
纵他意树抽枝,未见心花成片。
虽然如是冷冷,岂无一粒豆煼?
有不跨石门,扶持祖风者乎?
如无,且向芦花深处宿,月明穿过钓鱼台。
”未几示寂,建塔。
博山訚亦能诗咏,天镜岩云:“扁秘灵奇久,鸿濛忽启藏。
岩呑江雾白。
泉洒洞门凉。
镜可容天面,窗惟贮月光。
道人何所见,一鸟过沧浪。
”惜多佚亡。

人物简介

维基
吴春枝(1614年—1650年),字符萼,一作元萼,号宾日,又号梅谷,直隶嘉兴县(今江苏嘉兴市)人,明朝末年至南明大臣。
崇祯十年(1637年),吴春枝中进士。
先任浙江平湖县知县,兼摄嘉善、海盐知县。
擢河南道御史,巡按福建。
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隆武帝在福州即位,以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苏观生为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福建巡抚张肯堂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何楷为户部尚书、四川按察使曹学佺为礼部尚书,吴春枝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周应期为刑部尚书、郑瑄为工部尚书、黄锦为礼部右侍郎,并赐号「奉天翊运中兴宣猷守正文臣」。
十一月,隆武帝敕上游抚臣吴春枝速移驻邵武,以探虔州消息。
监察御史吴春枝纠劾邵武通判陈主谟、古田知县吴士耀、汀州府知府王国冕贪污虐民。
隆武二年(1646年)正月,隆武帝命令上游巡抚吴春枝选募健丁,精勤训练。
吴春枝以兵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晋尚书留守。
八月降清。

人物简介

沧海遗珠
谢肇浙(1567-1624)字在杭。号武林。福建长乐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广西右布政使。著有《小草斋集》《五杂俎》《文海披沙》《北河纪略》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长乐人,字在杭。博学能诗文。万历三十年进士,除湖州推官,累迁工部郎中,管河张秋,作《北河纪略》,详载河流原委及历代治河利病。升云南参政,官至广西右布政使,有善政。有《五杂俎》、《滇略》、《方广岩志》、《小草斋稿》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在杭,长乐人。万历壬辰进士,除湖州推官移东昌入历工部郎中出为云南参政终广西左布政使有小草堂槁
维基
谢肇浙(1567年7月29日—1624年10月23日),字在杭,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福建长乐人。
作家,同进士出身。
隆庆元年(1567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早年与徐熥、徐𤊹、曹学佺等结社,万历十六年福建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三甲十名进士,历任湖州、东昌府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职方司主事、工部屯田司员外郎、云南布政司右参政,天启元年(1621年)任广西按察使,官至广西右布政使。
卒于天启四年(1624年)。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七
字世臣,号慕云。
以进士授庶吉士,迁给事中。
在省忼慨敢直言。
适宦官滕祥辈奏请复故太监黄锦侄浦都督衔,授其族人保等锦衣官,使守锦墓。
家人黄斌等与充御马监勇士,以示存恤。
上许之。
公同御史陈联芳等交章言浦前以不职罢,不当复叙,而保等欲藉口守墓冒官职,斌等以厮卒希充勇士名,縻廪禄皆不宜听,事遂寝。
有师宗纪者,以黄冠厕名太常寺卿,盗库金钱千计,多犯法。
公复与邹应龙交发其奸,得论如律,直声震朝野。
竟积以亢直忤时,出知临江府,擢为四川提学副使,复降知延平府,再以副使督湖广学政,迁福建布政使,加光禄寺卿,致仕。
公少笃于问学,尝取蒙引存疑浅说折衷之。
著四书三说,学者宗之。
为诗长于五言,力追颜、谢。
闽中曹能始先生为刻其集。
维基
管大勋(1530年—?年),字世臣,号慕云,浙江鄞县人。同进士出身。嘉靖三十七年戊午科浙江乡试二名,易四房,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会试一百八十三名,廷试三甲五十六名进士。礼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授礼科给事中,八月升刑科右,二年二月升礼科左,三年二月升临江知府,六年三月升四川提学副使。万历三年(1575年)十一月调任福建延平府知府一职。八年正月升湖广兵备、提学副使。十一年二月升广西参政。十三年十一月升广东按察使,十五年三月升广西右布政使,十七年正月升本司左布政,四月丁忧。十九年十一月复除福建左布政,二十二年升南光禄寺卿,二十三年(1595年)告病归。
释大舣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七
释大舣,一名元来,字无异。
姓沙氏,龙舒人也。
早岁礼五台落发,往参无明于宝方,阅《传镫》有省,往见无明,复茫然自失。
居久之,随无明至玉山,闻护法神倒,划然绝解,以偈呈无明。
无明曰:“子到门矣。
”一日见人升树,恍如大彻。
走至无明所,问曰:“近日何如?
”舣曰:“却有一条活路,只是不许人知。
”曰:“因甚不许人知?
”对曰:“不知不知。
”无明乃举婆子烧庵,及龙吟雾起公案,舣皆颂出。
无明曰:“今日方知吾不汝欺也。
”后隐信州博山,学侣辐辏,遂成丛席。
天启丁卯,鼓山僧众方议合一,创作丛林。
曹能始观察与乡人联词,延舣主之。
至则立规饬绳,四众翕然,徒侣累千,遂为始祖。
上堂:“春日乍寒乍暖,春风倏有倏无,若从此处会去,佛法天地悬殊。
不从此处会,又向何处去。
才涉思惟,成群作队,不思惟处又如何?
行人更在青山外。
”居六月而归。
崇祯庚午九月十八日示寂,建塔博山,鼓山僧徒更塔衣钵于香炉峰前。
舣尝登喝水岩,吟曰:“云磴如鳞砌,扶筇纵步行。
水从龙口出,松倚石痕生。
浓树藏嘉羽,层峦叠翠屏。
懒谭西祖意,独对远山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去尘,号逋道人。
好读书鼓琴。
性豪纵,轻财结客,好游名山水,曾从曹学佺自楚至黔。
晚年落魄,卒于常熟。
为诗清古澹隽,工书画,制墨及漆器精妙,人争宝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南城人,字应尼,一字豹先,号豹卿。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官至真定知府。工诗词散曲,尝作《白练裙》杂剧,以嘲名妓马湘兰,盛传于时。有传奇《芍药记》等。另有诗文集等。
维基
郑之文,字应尼,一字豹先,号豹卿,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二甲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南京工部郎中,出知北直隶真定府知府。
为人高简清峻,风流轶群,与黄贞父、曹能始、钟伯敬、王季重相友善。
工诗词,曾作杂剧《白练裙》,以嘲名妓马湘兰,盛传一时。
有《远山堂集》、《锦砚斋集》、《郑工部诗》。
共 38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