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项元汴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51 首上一页 第 5 页 下一页
天籁书屋(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匆匆且慢行,书屋面前迎。
坐可闻天籁,悠然非俗声。
畅怀惟至静,谋目足研精。
万古山林画,真饶项子京
天籁书屋(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额檐借槜李,天籁发天香。
讵祗欣说项,兼因寓达庄。
亦将真迹检,便置个中藏项元汴喜蓄名人字画每以天籁阁印记钤之今书屋既仿其名因于续石渠宝笈书画内曾经元汴印识鉴藏者检数种贮此亦循名责实意也)
设以北南较,高他千里强。
湖上梅花出短墙,一开半落湖水香。
春阳羞涩杏花细,桃花李花亦不忙。
君家有酒藏床头,可怜花月未肯游。
愿君醉我君亦醉,花前慎勿嗔莫愁。
房栊窈窕娇欲留,懊恨归来纤月流。
不知此景谁能酬,空将好句为君投。
谁识告身有后前,丰城无意得珍联。
高卑品秩因文别,今古风规以字延。
舟楫岂诚巨川用,龙蛇斯实灌园传(见陆完识语)
弆藏题识率难考(告在内府旧藏者虽为前而以唐时年月较之则新得者当为前卷旧藏为后卷阅卷后陆完跋叙述源委甚详又考陈继儒秘笈张丑清河书画舫似前卷即宣和书谱所载及陆完跋疑为王诜所得别本后藏项元汴家者后卷曾刻入停云馆帖向为陆完所藏后归陈继儒者今两卷内如陆之跋项之印章皆有可据惟王诜曾收藏处则前卷无考疑题跋为妄人割去而继儒识语不书于后卷则理之所不可解耳),何碍骊珠真者全。
⑴ 巨川初则行起居舍人后则守之盖如今之试用实授实授乃有文亦未可知
题沈周文徵明书画合璧卷(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山水由来本擅场,那更人物学中唐
却看衫履多拘束,无碍神情自发扬。
韩氏佳篇文氏录,沈家奇迹项家藏(卷末书沈石田画韩文公画记图文衡山书墨林项元汴真赏及收藏年月款识且前后印记累累信为槜李项氏旧物)
秋卿有意秋贰献,忆旧翻因引念长
⑴ 此卷虽无沈周款而树石苍老确是石田本色惟人物略涉刻画与周平日画法不类然亦脱去尘俗自非庸史所能仿佛或因当时人物好手与启南合作此图未可知也
⑵ 卷后文徵明书韩愈画记合装成卷足与画意相印證
⑶ 钱陈群得此卷末及呈进今其子汝诚识其缘起以献惟是陈群之殁忽忽六载抚卷不禁追忆
旃檀林(乾隆辛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升西岭遂降东冈,例事由来循夙偿
自是禅林常住地,可知慧草总生香。
不教僧守那称寺,一任鹿游漫咏场。
别室何妨偶说项,胜他活画个中藏(书屋在旃檀林之旁即取项元汴天籁阁名颜之元汴精鉴赏每收藏名人书画悉钤以天籁阁印记向曾于续石渠宝笈书画内检元汴所鉴藏画卷四种贮此以副其名至于户外峰峦层叠松柏阴森气韵天成有如活尽亦皆收之个中又非元汴当日所能及也)
⑴ 旃檀林在岭东创得斋在岭西每来自岭西以升过岭东则至旃檀林遂成例事云
题名绘萃珍 其九 项元汴空山古木(乾隆甲寅)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子京天籁之阁中,古今佳迹蓄弗少。
而尤醉心倪云林,疏落喜见此幅小。
山才几叠空不穷,树祇三株古非槁。
是诚独得清閟神,题词意在会其表。
嘉兴道中杂咏 其九 (乾隆辛未)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槜李桥边忆旧贤,子京高致渺溪烟。
收藏流落人间世,剩有雕章内府传
⑴ 内府所藏明季牙章甚富内有墨林赏鉴印向命贮之三希堂
题木根蕉叶(乾隆丙戌)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清供(平声)天籁阁中曾(背刻墨林珍玩盖项子京家物入内府亦多年矣),既曰根云叶亦应。
设拟郑人梦骇鹿,植生犹觉近堪徵。
题宋元明名人画册 其十二 项元汴墨兰(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底须粉傅与青施,兴到幽香墨写之。
恰似隐沦乐丘壑,荒居粗服始相宜。
共 51 首上一页 第 5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