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善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5—1607 【介绍】: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维基
于慎行(1545年11月3日—1608年1月9日),字无可,更字无垢,又字可远,号谷山,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东阿县洪范村人,隆庆戊辰进士,万历朝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祖籍现东阿县姚寨镇前屯村。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九月二十九日出生,为人忠厚老成,少而颖异,「为童子时屹然有成人之志」,「学有原委,淹贯百家,博而核,核而精」。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东乡试第六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二百八十七名,廷试二甲六十一名进士,改庶吉士,隆庆四年(1570年)升翰林院编修,纂修《世宗实录》、《穆宗实录》、《穆史》。
万历元年(1573年)六月复除编修,三年(1575年),升修撰,四年(1576年)六月充经筵日讲官,「主讲唐史,每至成败得失之际,未尝不反覆论说,上辄为竦听。
」,于慎行遂得神宗信任,神宗御笔写下「责难陈善」四字以赐之,一时士林间传为盛事。
同年十二月升侍讲,七年(1579年)三月以病乞回藉调理。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经邦(1537年—1615年),字公望,号肃庵,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民籍。
福建乡试第十名举人。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七名进士。
户部观政,选庶吉士,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授翰林院编修,二年九月丁忧。
明神宗在东宫时,充讲读官。
神宗御极日,升修撰,万历元年(1573年)六月升左中允,八月主考顺天府乡试,四年十二月升左谕德兼侍读,五年八月升俸一级,闰八月给假省亲,随即丁忧。
八年闰四月复除原官,九年十一月升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复充经筵,每进讲,条析敷陈,吐音洪亮,神宗改容听之,呼为白面先生而不名。
亲书「责难陈善」四大字赐之。
时当秋试,经邦于例宜典南畿,以张居正子在南雍,辞不往。
居正夺情,京僚皆希旨疏留,经邦独否,以此衔之,数年不迁。
居正卒,十年七月始擢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九月加太子宾客,十二月升吏部左侍郎、兼官如故,十一年四月掌詹事府事,六月教习庶吉士,十月晋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会寿宫役兴,台省异议,经邦奉命覆视,不尽如辅臣指嗾,言官论之,十二年十月遂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