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建

相关人物:共 56 位
共 5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承乾,高丽太祖王建的长子,母为庄和王后吴氏。
生于罗州(今韩国全罗南道罗州市)。
天授四年(921年)成为正胤(太子),尊礼师傅,善待宾客。
从征后百济,居功第一。
天福八年(943年)即位。
开运二年(945年)九月十五日薨于开京重光殿,庙号惠宗(一作太宗),葬于顺陵,累谥“仁德明孝宣显高平景宪义恭大王”。
全三国文·卷三十八
武,爵里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王昛(1236年—1308年),高丽王朝第25任君主(1274年—1298年、1298年—1308年在位)。
字正,初名谌(中国史书作愖),1276年改名䞐,1293年改名昛。
他是高丽元宗王禃之子,母为顺敬太后金氏。
耶律迭里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皇族,字海邻。
太祖建国,拜迭剌部夷离堇。
善驰射,尤精于医。
帝患心痛,迭里特施针后,呕出瘀血,痛止。
后以参与叛乱被杀。
王诵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王诵(980年—1009年),字孝伸,高丽王朝第七任君主(997年—1009年在位)。
他是高丽景宗王胄之子,母亲是献哀王后(千秋太后)皇甫氏。

人物简介

简介
王俣(1079年—1122年),高丽王朝第16任君主(1105年—1122年在位)。
字世民,是高丽肃宗之子,1100年被立为王太子,1105年继承王位,1108年获辽朝册封为高丽国王。
即位两年后派尹瓘、吴延宠征伐女真,修筑东北九城,先胜后败,1109年将九城归还女真。
后在辽金战争期间拖延辽朝的出兵援助要求,并趁机夺取保州,改 名义州,使高丽疆域抵达鸭绿江。
任内还强化对宋邦交,从宋朝引进道教,立道观福源宫。
王俣以崇儒好文著称,他改革学校制度,自己也热衷文学创作,有《睿宗唱和集》刊行于世(今亡佚)。
死后庙号睿宗,谥号文孝,葬于裕陵。
兀爱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高丽王族,王綧之子。
世祖至元十八年,袭兄职为高丽军民总管、东征左副都元帅。
二十四年,从征乃颜。
后复从讨叛党塔不歹、合丹,战于黑龙江、高丽等地。
二十九年,改东征左副都元帅府,立总管高丽女直汉军万户府,命领之,仍兼沈州安抚使、高丽军民总管。
王尧 朝代:五代十国

人物简介

简介
字义天,生于开京,是高丽太祖王建第三子,母为神明太后刘氏。
945年通过政变继位,949年病重并传位于胞弟王昭,旋薨。
庙号定宗,谥号文明,葬于安陵。

人物简介

简介
王祦(1152年—1213年),高丽王朝第22任君主(1211年—1213年在位)。
字大华、法柱,原名璹、贞,即位后改名为祦。
他是高丽明宗长子,做太子二十余年,1197年因权臣崔忠献废黜明宗而被流放江华岛,1210年获召还,封汉南公,翌年十二月被崔忠献扶上王位以取代高丽熙宗。
王祦在位不到两年即薨,死后庙号康宗,谥号元孝,葬于厚陵。
王昭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日华,高丽王朝第四任君主(949年—975年在位)。
他是高丽太祖王建第四子、高丽惠宗王武、高丽定宗王尧之弟。
乾祐二年(949年)受禅即位,广顺三年(953年)被后周册封为高丽国王。
他在位时致力于强化王权,颁布奴婢按检法,实行科举制度,制定百官公服,并使用独立的年号,甚至可能自称皇帝。
在位后期为政苛酷,鼓励告密,大兴冤狱,屠戮功臣。
同时崇尚佛教,创建归法寺等多处庙宇。
死后庙号光宗,谥号大成,葬于宪陵。
王兀爱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高丽人,出身高丽王族。
阿剌帖木儿弟。
袭兄职,为高丽军民总管。
至元二十四年,从讨叛王乃颜,力战屡捷。
又从攻哈丹秃鲁干。
二十九年,升总管高丽女真汉军万户府,兼沈阳安抚使、高丽军民总管。
共 5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