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一清

相关人物:共 49 位
共 49 首上一页 第 5 页
王銮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9—1522 【介绍】: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汝和,号西治。
正德六年进士。
试政吏部,为尚书杨一清所知,擢文选主事。
不通请谒,人无有识其面者。
迁验封郎中。
武宗南巡,上疏谏阻,廷杖受重伤。
逾年卒。
维基
王銮(1469年—1520年),字汝和,南京锦衣卫镇抚司籍,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人。
应天乡试第三十九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九十四名,二甲第七十八名进士。
吏部观政,被吏部尚书杨一清重用,升吏部文选司主事,再升吏部验封司郎中。
明武宗南巡之争时,因上疏劝阻而被施杖刑,十五年(1520年)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9—1548 【介绍】: 明凤阳府临淮人,字尔锡。
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编修。
嘉靖初为国子监祭酒,寻迁南京礼部侍郎。
大学士杨一清重其才,示意欲引以自助。
永正色拒,遂请致仕去。
有《类庵稿》、《北归稿》。
维基
赵永(1469年—1548年),字尔锡,直隶临淮县(今江苏盱眙县)人,长陵卫官籍。
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三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为大学士李东阳门生。
他继任鲁铎的国子监祭酒职位,随后担任南京礼部侍郎。
大学士杨一清重其才,欲引以自助,后经人挑拨。
赵永正色后辞职致仕回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登州卫人,字大器。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四年授礼科给事中。中官廖堂侄冒籍中河南乡试,物议沸腾,而畏堂,无人敢言。鼎上章发其事除名。后被诬,下狱斥归。世宗立,复故官,迁河南参议,改陕西副使,擢浙江按察使。召为应天府尹,未到任卒。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
鼎字大器,登州卫籍,本宣城人。弘治乙丑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以忤中官廖堂下诏狱,释为民。起故官,出为河南参议,历陕西副使、浙江按察使,进应天府尹。 田按:大器官黄门,以劲直著。诗特奇丽,惜不多见。
维基
陈鼎,字大器,一字文相,号大竹,山东都指挥使司登州卫(今山东省蓬莱市)人。
其高祖为陈迪。
其高祖陈迪曾任礼部尚书,靖难时不屈而亡,子孙遣戍登州卫,遂改籍。
中式山东乡试第三名举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七十三名,三甲第一百一十名进士。
正德四年(1509年),授礼科给事中。
镇守河南宦官廖堂为福建人,其弟廖鹏之子廖铠冒籍,考中河南乡试举人,时议沸腾,但都畏惧廖堂而不敢举报。
只有陈鼎独自上书揭发此事,廖铠除名,引起廖堂、廖鹏嫉恨。
恰逢流寇四起,陈鼎上书陈述抗盗计策。
廖堂派人摘其片语以激怒皇帝,陈鼎下狱。
廖堂并称其囤积物资、疑有侵盗。
尚书杨一清救之,陈鼎被释为民。
明世宗即位,陈鼎复职,随后升任河南参议,任内督兵诛杀马隆等叛乱。
改陕西副使,擢浙江按察使。
召为应天府府尹,未任而卒。
成文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0 【介绍】: 明山西山阴人。弘治十五年进士。由知县擢御史。正德中,出按陕西,劾奏镇守太监朱彬匿败冒首功事,忤权奸,斥为民。嘉靖时起用,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
维基
成文(1472年—1540年),字质夫,山西山阴千户所(大同府山阴县)军籍太原府文水县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辽东巡抚。
山西乡试第四十二名举人。
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二十四名进士,授单县知县,改武邑县,考最,升江西道监察御史。
正德年间,阿尔秃厮、亦不剌与小王子俺答汗战败,引所部驻甘肃塞外,当时入寇的蒙古军,掠陷堡砦五十中就有三个。
巡抚张翼、镇守太监朱彬等反冒奏首功千九百有馀。
成文出巡按察后检举揭发,而张翼暗中贿赂朝中人。
恰逢成文弹劾佥事赵应龙,赵应龙亦诬陷成文,成文遂被逮捕,斥为民。
嘉靖中起用,元年(1522年)九月担任陕西凤翔府知府,二年六月升陕西按察司副使、整饬固原兵备,四年四月升本司左参政,再升左布政使,八年七月入朝担任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馆,经杨一清举荐,十月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十年五月因病告归,屡征不起。
十九年八月卒,赐祭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洵阳人,字光世,号伎陵。弘治十二年进士。官户部主事,移病归。诗赋信手涂抹,不经师匠,如村巫降神之语。与李梦阳同举于乡,声名出李上。年仅三十而卒。有《伎陵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光世,汉中洵阳人。弘治己未进士,除户部主事有伎陵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八
凤翔字光世,洵阳人。
弘治己未进士,除户部主事。
有《伎陵集》六卷。
(《列朝诗集》,光世诗信手涂抹,不经师匠,如村巫降神之语。
而献吉作传,以为子安再生,文考复出,关中入党护,曲论,不惜人咀噱,皆此类也。
静志居诗话》:《伎陵集》洵无足录。
牧斋诮献吉党护作传。
然其集本献吉评点,初不假借,不以为近俳,即以为太实,党护之论,殊不其然。
田按:光世没,杨邃庵属边庭实整顿遗集。
庭实覆邃庵书云:「光世诗文草,丛维无序,脉络难寻,若理乱丝之纠结,极力整顿,各依体制,厘为六卷。
「一今所传《伎陵集》盖庭寅所订也。
献吉为作佳传,而又《于伎陵集》指谪其失,一以殉友谊,一以著公评。
我辈今日取《伎陵集》而评骘之,早巳堕献吉彀中。)
维基
张凤翔(1473年—1501年),字光世,号伎陵子,陕西洵阳(今旬阳县)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3年),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乡试中举,弘治十二年(1499年)成进士,官至户部主事。卒于弘治十四年(1501年)。
孙经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孙经(1477年—16世纪),字引之,北直隶大名府开州人。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顺天乡试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成戊辰科进士,授户部主事,改任吏部,升署员外郎,与吏部尚书杨一清论事时总得对方认同。
正德六年(1511年)外任山西按察司云中兵备道佥事,置骄纵的藩王于法,军民称庆,因为母亲逝世回乡。
服除后补任陕西右参议,在荒年上奏请求宽免税赋,十五年(1520年)转按察司副使,很快告归;嘉靖六年(1527年)春天地方饥荒,他拿出粮食赈济饥民数百人。
他生平雅喜欢接待宾客,善于诗文,有遗稿藏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4—1555 【介绍】: 明陕西三原人,字伯原,号溪田。正德九年进士。历稽勋主事、考功主事。以谏南巡受廷杖告归。教授生徒。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以争大礼下狱再受杖。后累迁光禄卿,寻致仕。因陕西地震死。少从王恕游,尚笃实,与吕楠并为关中学者所宗。有《周易赞义》、《溪田文集》。
维基
马理(1474年—1556年1月23日),字伯循,号溪田,陕西三原县人。
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陕西乡试第四名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会试第九名,二甲第二名进士。
吏部尚书杨一清即擢为吏部稽勋主事,调文选司主事、考功主事,与郎中张衍瑞等谏正德皇帝南巡。
下诏令跪阙门,廷杖夺俸。
之后辞职回乡,教授生徒。
嘉靖初,起复为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被下诏狱,再次被廷杖夺俸。
迁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考功郎中,擢南京通政司参议。
嘉靖二十年(1542年)任光禄寺卿,不久告老还乡。
十年后,复起任南京光禄卿,次年致仕。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嘉靖大地震,马理夫妇遇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6—1541 【介绍】: 明山东寿光人,字汝中,号西桥。刘珝子。少聪敏,八岁时宪宗召见,命为中书舍人。历官五十余年,嘉靖中至太常卿兼五经博士,仍供事内阁诰敕房。与刘棨并熟知故实,时称二刘。
明诗纪事·丙签·卷十一
鈗字汝忠,寿光人,大学士珝子。
八岁宪宗召见,除中书舍人。
累官太常卿,兼五经博士。
有《西桥集》。
(《国史唯疑》:刘文和珝子鈗,甫八岁召入,拜起如礼,善属对,授中书舍人。
虑牙牌触损,以银易之,仍不时召见。
鈗后博学多识,官太常卿,驾朝陵有御制诗用「康」字,诸臣属和一律,鈗独引遗冢存康事,云「成祖诏斥陵旁冢,惟留宝、褚、康三姓」,信奇闻也。
田按:汝忠早慧,年八岁,泰陵召见,除中书舍人。
宫殿门高,同官杨一清常提之出入。
能诗,与边华泉、何大复相倡和,惜集不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4—1544 【介绍】: 明河南仪封人,字子衡,号平厓,又号浚川。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以丁忧去。正德初,服满至京,以忤刘瑾,谪亳州判官。后召为御史。嘉靖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迁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减进贡快船数,革除大胜等关守臣借稽察谋利等。入为左都御史,言南京守备权太重,不宜由徐氏世袭,遂解魏国公徐鹏举兵柄。加兵部尚书,提督团营,仍以左都御史理都察院事。以督团营与郭勋共事,不能有所振饬。勋被劾,廷相竟斥为民。博学好议论,以经术称。反对朱熹“理先于气”之说,以为“天地未生,只有元气”。对王守仁“致良知”之说,亦有所批评。工诗文,与李梦阳、何景明等称“前七子”。有《王氏家藏集》、《内台集》、《慎言》、《雅述》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衡,仪封人。弘治壬戌进士,选庶吉士,改吏科给事中,历官都察院右都御史,进兵部尚书,提督团营,仍掌院事,加太子太保。谥肃敏。有家藏、内台二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三
廷相字子衡,仪封人。弘治壬戌进士,选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以言事谪判亳州,改高淳知县,召为御史,巡按陕西。被诬下狱,谪赣榆丞,迁宁国同知。历四川佥事、山东提学副使、右布政使,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入为兵部侍郎,迁南兵部尚书,召拜右都御史,加兵部尚书,提督团营,仍掌院事。加太子少保,进太子太保,坐事斥为民,卒。隆庆初复官,赠少保,谥肃敏。有《家藏集》五十六卷、《内台集》七卷。 (《艺苑卮言》:王子衡诗如外国人投唐,武将坐禅,威仪解悟中不免露抗浪本色。 《国史唯疑》:王廷相南昌行云:「白州若子中台长,何用文章谀新莽。」白洲,李士实也。士实既叛被执,见伍文定不跪,伍怒挞之二十,创死,年逾七十矣。昔人嘲夏贵诗「何不六十九」乎? 《明诗选》:陈卧子曰:「子衡五古有沈郁之思,壮丽之色。」李舒章曰:「当何、李时,长于五言古者,有子衡、君采。子衡峻丽,得其雄分;君采隽洁,得其英分。」 《静志居诗话》:浚川诗格,诸体稍粗,惟五言绝句颇有摩诘风致,下亦不失为裴十秀才、崔五员外。 《田按:子衡刻意学诗,粗漫之篇诚如昔人所讥,遇有合作,如游五都市中,动获奇宝。)
维基
王廷相(1474年—1544年),字子衡,别号平厓,又号浚川,谥肃敏,河南仪封县人(今兰考县),思想家、文学家,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前七子之一。
王廷相自幼丰姿发秀,聪慧奇敏,13岁补邑庠生。
弘治八年(1495年)廿二岁举于乡,弘治十五年(1502年),29岁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庶吉士。
弘治十七年(1504年)任兵科给事中,蒙古鞑靼部进犯大同等地,王廷相上《拟经略边关事宜疏》。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丁父忧三年,因曾忤中官刘瑾,正德三年(1508年)以亳州判官起复,隔年升高淳县知县,不久改监察御史,巡按陕西,任内惩治权阉廖镗,正德八年(1513年),提督北畿学政,权阉三王二刘者及廖镗诬其贪墨,吏部尚书杨一清等大臣抗疏论救,正德九年谪赣榆县县丞。
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任宁国县知县,隔年升松江府同知,旋改四川按察司提学佥事,正德十六年(1521年)升任山东提学副使,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升任湖广按察使。
嘉靖三年任山东布政司右布政,旋丁母忧,嘉靖六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嘉靖七年兵部左侍郎、嘉靖九年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嘉靖十二年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
嘉靖十五年加太子少保,嘉靖十八年(1539年)加升太子太保。
嘉靖二十一年(1541年)因受郭勋一案牵连,革职为民,被罢免官职回归故里。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病逝。
埋葬于仪封城东二里许(即今仪封乡老君营村南),直到穆宗隆庆初年才得以平反昭雪。
谥肃敏。
共 49 首上一页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