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良燮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伊六官之设也,所以经纶庶政,辅弼大君
治四方而公共,宅百揆而职分。
克勤于邦,同致皇王之道;
各扬其职,以成社稷之勋。
王者富有八纮,君临万国。
何以致熙熙之化?
何以崇巍巍之德?
欲行其教,必举贤而授能;
将致其功,故列官而分职。
乃立冢宰,爰命司徒。
一则执抡衡之柄,一则掌土地之图。
总其庶官,位定而上下皆正;
敷于五教,民成而怨恶曾无。
至若宗伯执事而惟和,司马论功而无旷。
典三礼而稽古,统六师而安上。
俎豆之事,登降而不失其宜;
军旅之容,征伐而无有不当。
又若司寇之治可畏,司空之政惟常。
主宪纲而有典有则,劝农功而无怠无荒。
御百姓于五刑,罔敢作乱;
宅兆人于九土,孰不来王?
惟兹六官,邦国是保。
叶赞王业,恢张圣造。
所以均天地之化,所以全君臣之道。
轩皇六相,稽其义而弗违;
舜帝五臣,比其功而可考。
夫如是,则六官之任也,司二仪之理,法四时之名。
于以平天下之政,于以安天下之情。
得其人则圣政咸若,失其人则王化不行。
虽乃武而乃文,各从其理体;
亦同心而同德,共辅于文明。
今国家博采遗贤,陟明多士,将五帝以齐迈,命六官而共理。
有以见万国一家,颂声作矣。
题施安友于堂 明 · 龚敩
四言诗
稽山苍苍,越之故疆。
惟子之居,肯构肯堂。
埙篪相须,华萼联芳。
孝友之性,发乎天常。
道与时泰,名与世昌。
金玉怡怡,德音弗忘。
凊温有宜,就养无方。
旨酒嘉肴,吹笙鼓簧。
秋月澄霁,春日载阳。
䌽袖齐翻,于乡有光。
稽山峨峨,越流息波。
尔弟尔昆,如江如河。
立孝惟亲,立敬惟和
贤哉闵生,名冠四科。
探微极深,经纬万象。
不显其杰,沈潜直养。
体立同著,惟和且平。
甘雨润泽,古井渊渟。
时之和兮道之至。彼南风兮舒以肆。
发于地鼓万物以生成。登于天叶三光而能粹。
岂不以律有度而咸应。乐无声而大备。
郁郁也从四气之攸分。熙熙然见偫芳之已遂。
若乃涉维夏。背芳晨。
烝人已乂。率土惟淳。
云物必书。识烟霞之改旧。
君臣有礼。知动植之怀仁。
符元化。越洪钧。
式观风于我后。终解愠于吾人。
伊昔虞帝君临。忧劳是切。
将纳隍为已任。垂大训于前烈。
援琴写操。知庶政之惟和
负扆居尊。俾含生之是悦。
然后泽及幽岩。九区克咸。
气扬湮郁。四海无咈。
且攸叙于彝伦。故无遗于一物。
国家敬授惟明。稽古作程。
式宣其和。以厚其生。
是以东作之勤。不遗于帝力。
南风之咏。屡起于皇情。
亹亹多士。茫茫万有。
犹偃草而咸若。沐薰风之自久。
惟德斯硕。惟财孔阜。
朝无阙政,官有居方。
故三公俾辅和于邦国,用调燮于阴阳。
居槐位以分班,洞均舒惨;
列鼎司而效职,灼序柔刚。
伊昔令王,宠绥绵宇。
以谓设官分职兮,非政而曷任?
曰阴与阳兮,非公而莫主。
由是统尔和气,委兹中辅。
兢兢论道,顺消长以无差;
业业在朝,致中和而兹取。
诚以翼奉君上,赞临域中,竭股肱而胥附,调变化以无穷。
位应六符,正居夏居冬之气;
爵隆八命,定为刑为德之功。
况夫子育群生,君临大国,二仪有愆伏之运,四气异往来之则,得不命乃上公,谨兹常职?
庶天令以惟和,裨岁功而无忒。
卓尔量才之任,式序为纲;
居然明理之司,用期合德。
则知阴不治也,恶肃杀以非宜;
阳不顺也,虑生成之有遗。
故我法三光而昭若,专二气以调之,使万物各得其所,庶人不失其时。
禀四海之仪,率正耀藏之度;
居万民之表,庸均唱和之期。
夫如是,则居职俨然,经邦翼尔。
顺成开阖之化,曲致雍熙之美。
是以丙吉有问牛之志,盖务协和;
陈平无对狱之辞,用勤燮理。
懿夫国之治也,必颁官而分务;
物之生也,盖抱阳而负阴。
惟此承君之职,式勤观变之心。
九卿通寒暑之权,功惟并致;
太史司星辰之候,事匪同钦。
诚哉茂建官仪,昭垂邦牒,万几之政是辅,三台之宜用燮。
自然天地节而岁时和,致生成之允协。
祈雨感应颂 唐 · 裴曙
四言诗
二年。余从兄自左司郎中诏领虔州牧。不期月而令行焉。削其烦苛。存乎简易。惟德用乂。以康保民。端已而属吏自修。体道而风俗加让。除恶务本。□□等不法。非时而诛。施惠惟勤。王剑□穷苦。出钱以赈。原义制事。非礼罕言。尔日也。路不拾遗。人归其厚。戊申岁季夏闰月。远郊愆阳。于戏储潭。神之灵者。入庙而骄阳犹赫。陈祠而元冥召阴。我信既孚。伊神降祉。乾坤合德。风雨应期。表以随车。云不待族。昭其福善。雷无假震。越翼日而滂沱矣。发我枯瘁。长我黍稷。卓彼甫田。厥有秋矣。曷以报德。靡爱斯牲。曷以表灵。载葺其宇。夫供亿王用。俾无暴徵。转输泛舟。爰有易道。人无怨色。其财罕遗。天与和气。而变不生。则灾害匪常。休咎由政明矣。其宋也下堂顿首。其卫也举国兴师。神昭至诚。则不容易。岂比夫至理通变。发言馨香。神人叶和。天地之利。宜保膺元吉。翼戴休明。祸乱无因而生。福庆永垂后裔。曙则不典。敢赞颂声。颂曰。
仙郎出守,猛虎渡河。
祐贤进善,崇正黜讹。
黄霸颍川,晏婴东阿。
轻关易道,禁暴屏苛。
列邑循吏,异亩嘉禾。
士农工商,阡陌宏多。
时雨不降,储潭是过。
幽庙肸蚃,连山嵯峨。
天地合气,鱼龙跃波。
随车霢霂,通昔滂沱。
实发实颖,载谣载歌。
精意以荐,至诚伊何。
牲不爱羊,酒盈其牺。
天下之利,期在惟和
王立民命,道于福基。
念本根之系此,即德义以生之。
坦然至正之彝,理皆日用;
推此可遵之实,人遂春熙。
圣人出而胎一世之春,天理乃寿群黎之地。
惟宽平正大,事事无扰,故涵育浑融,元元咸遂。
王维知此,宵旰之念在斯民;
道岂他哉,德义之中有生意。
观夫洪范其建,驺虞以成。
无反无侧,以修以明。
非屑屑以力假,非区区于利征。
万端皆正,此洪范之攸建;
纤芥不仁,岂驺虞之大成?
此王者能自得师,孰是顾所行之本;
要先为益,俾遂莫不寿之情。
生者可养期无憾,乌可以不厚;
惟和种,岂容于罔克。
有大孕育无穷,保息尊以不伤。
是即罔砥懋而欲并缺无禹拯观弥满天下,民所蒙福,见胚胎春意。
义之与德者眇以饬修之始,莫匪常行;
纳夫人心归悦之中,畴非允殖。
大抵一毫悖理,此岂粹王之道;
万宇皆春,莫非吾道之功。
故仁寿多在帝治醇醲之际,而糜烂每基于伯图功利之中。
王乃纲审其执,贯民所同。
极予遵而汝免短凶之咎,仁我行而尔无鄙夭之风。
使王民之皞皞如是,见道之生生不穷。
情本欲安,事自商汤之制;
典因以任,教由成后之通。
是道也,在商为极,惟以用康;
于夏曰中,形而允治。
春风惟政之德,时雨行师之义。
用能苏怨徯之困,浆食西北;
拯瘠捐之命,蚕桑兖冀。
奈千载以来,亦几斯道之泯;
幸一王者作,而受更生之赐。
如或戛沈其命,当不任刑;
傥令念尔推肌,勿交征利。
尝论众形皆有弊,理独不朽坏。
證苟弗除,脉终未苏。
胡乃括田非义也,忍矣膏腴之夺;
科敛薄德也,伤哉疲弊之敷。
曾不曰怨已满腹,剥将及肤。
不去斯二者,使承苏也,则生之一脉,殆将斩乎。
当令化致豳原,寿一农夫之必介;
仁先政邑,馁宜老者之无。
噫,灭义非可怒,曷怒商顽;
败德不必诛,曷诛苗蠢?
众芳同植,育则兼育;
一物独枯,忍与不忍?
王者若曰:顺吾德义者则施以春生之惠,梗吾德义者则示以秋杀之威,道宜两尽。
噫,陶物以古冶,固善胚腪;
医国用盗臣,反滋残忍。
毋管晏术行,斩民命于算筴;
毋孔桑利折,脧民脂于平准。
否则遏绝生意,小人未去,皆足为吾民之巨蠹焉,斯道奚其能尽
「此王者」以下一段不可通读,疑尚有脱误。
⑴ 《山房遗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蛟峰文集》卷八。
晨兴荷锄出,迤逦至东皋。
土旷力已疲,四野生蓬蒿。
俛首事耘耔,发短风萧骚。
引泉入畦径,为力胜桔槔。
百卉今具腓,灌滋宁惮劳。
日迟风惟和,众鸟相与嘈。
万物既有托,人生苦营忉。
蒋诩亦何人,千载声名高。
不用浮营累,所欢在浊醪。
偃息东轩下,琴书聊自陶。
昭王碑诗 明 · 朱季堄
四言诗
高皇奉天,大正四海。
肃肃昭王,维皇之子。
茫茫江汉,爰初赐履。
秉德执诚,以绥以理。
温温靖恭,翼翼小心。
惟孝颛颛,惟忠湛湛。
临下惟和,莅众惟钦。
允文允武,如玉如金。
奕奕楚邦,实奠南纪。
时叙物丰,风厚俗美。
瑶琨在园,帝嘉其贤。
民受厥祉,毖祀有虔。
呜呼祖考,陟降在天。
锡监垂祚,裕我后昆。
有感 清 · 郑用锡
七言律诗
缃帙何曾富五车,稍能吟咏足豪华。
无多远识辽东豕,自笑拘墟井里蛙。
嘈杂声音惟和蚓,编排字句欲涂鸦。
詅痴符己人人画,覆瓿文章莫漫誇!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