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廉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5—1645 【介绍】: 明安庆府桐城人,徙居凤阳寿州。字孩未,号念道。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沙县知县,入为御史。辽阳破,疏请犒师关外。受命巡按辽东,以忤魏忠贤,罢官,并被诬有赃罪。崇祯初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弘光时,疏请勤王,遭马士英阻止,郁愤而卒。
维基
方震孺(1585年—1645年),字孩未,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桐城市)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四十二年二月授沙县知县,四十七年入觐,五月请假归里。
泰昌元年十一月考选,授湖广道监察御史。
天启初年,巡视南城,他上疏议论魏忠贤,呈《拔本塞源论》说明梃击案、移宫案,正直言论震撼朝廷。
他巡视南城,宦官张晔等人被讼告,魏忠贤为宦官疏通,他不允许,使魏忠贤更怨恨他。
清朝军队攻陷辽阳,他一日连上十三道奏疏,请求增加巡抚,贯通海运,调用边兵;罢免本兵崔景荣,以孙承宗代任。
五鼓时分,朝廷下令在门前鞭打公卿,他筹画痛哭。
自己请求出师,获诏发公帑二十万;出关后方震孺吊死扶伤,令军民大悦,又上言三岔河六不可依赖,得任命巡按辽东,监督当地军事。
就任后他废寝忘餐地工作七个月,有人建议退守广宁,他则请求驻兵振武;又请求令宁前监军,专斩逃军逃将,都获准许。
而辽东经抚不和,边疆事务日益败坏,他再上疏言山海地方没有外卫,应该驻兵作眼目,未获理会。
次年正月他任满代前候屯,清兵渡过三岔河,巡抚王化贞逃走,使各城士兵溃散,只有前屯不动;参将祖大寿在觉华岛有十多万兵马,方震儒怕他们投降清朝,就渡海和祖大寿见面,慷慨地说:「将军回来,一定相保障你富贵,不回来,我以颈血溅将军。
」祖大寿哭泣,他也哭泣,于是二人一同回来,带来无数军民物资。
魏忠贤制造冤狱,教唆给事中郭兴治诬陷他私藏赃物入狱,每天一杖,论行死刑。
狱卒可怜他忠心,给他饮食。
很快献怀太子朱慈炅出生,获得赦免,回归寿州。
崇祯初年,朝廷打算重用方震孺,刘鸿训当国索要贿赂,他断言拒绝,因此没有再仕途。
张献忠包围寿州,长吏刚刚调职离开,他和弟弟方震仲鼓动士民守城,让史可法上奏他的功劳,起用为广西参议,不久再擢官佥都御史。
弘光帝继位,朝臣忙于争夺拥戴之功,无意收复国土。
方震孺上疏言:「诸臣都高举夹日的功勋,我始终抱哀悼先帝的痛楚,愿意带著一旅与敌寇一决死战。
」又以狼兵擅长火器药箭,命副总兵朱之胤统率一千人入卫。
遭到马士英、阮大铖阻止,敕令还镇。
震孺抑郁呕血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