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谢迁

相关人物:共 34 位
共 3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刘修己 朝代: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刘修己,山西永宁州人,清朝初年地方官员,同进士出身。
刘修己于顺治三年(1646年)中式丙戌科三甲进士。
此为清朝首次开科。
次年,出任山东淄川县知县。
刘修己刚刚上任,即赶上谢迁反清民军来攻。
刘修己组织防守,但城内武器不足,城破。
刘修己以失城守之律被治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8—1514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廷玺。成化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终南京吏部尚书。正德初刘瑾当权,勒令致仕。嘉靖时追谥文僖。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廷玺,馀姚人。成化辛丑赐进士第二,累官南吏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僖
维基
黄珣(1438年—1514年),字廷玺,号碧山,又号梅川,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人,明朝大臣。
成化七年(1471年),黄珣高中辛卯科解元,成化十七年(1481年)登辛丑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状元为馀姚同乡王华。
历升侍讲、右春坊谕德、南国子监司业,升祭酒。
不久因母丧去职,孝宗念及经筵旧臣,特遣人营葬祭。
黄珣丁忧结束后,出任北国子监祭酒。
弘治十八年,升南京吏部右侍郎。
正德二年(1507年),晋南京吏部尚书。
正德年间,权珰刘瑾专权,劳民伤财,黄珣与林瀚上奏时政十二事,得罪刘瑾,结果黄珣被勒令致仕。
刘瑾想到谢迁与黄珣同乡,对馀姚人恨之入骨,将燕京的馀姚籍官员全部调到外地,一个也不留。
正德九年(1514年)八月,黄珣卒于家,朝廷赐祭葬,赠太子少保。
嘉靖初追谥文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1—1526 【介绍】: 明山西洪洞人,字贯道,号质庵。成化二年进士,除工科给事中。遇事敢直言。劾都御史王越,被杖。弘治中累迁户部尚书。掌国计持大体,务为国惜财。裁汰冗员,力遏权幸。武宗即位,太监马永成、刘瑾辈用事。文与同官上疏纠劾。瑾等恨之甚。伺隙坐以罪,降级致仕。又复以他事罪之,罚米千石,至家业荡然。瑾诛,始复官致仕。卒谥忠定。有《忠定公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贯道,洪洞人。成化丙戌进士,累官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赠太傅,谥忠定。有《质庵存槁》。
维基
韩文(1441年—1526年),字贯道,山西洪洞人,祖籍河南安阳。
官至户部尚书。
韩文为北宋宰相韩琦之后。
成化二年(1466年)中式丙戌科进士,任工科给事中。
弘治年间,历任山东左参政、云南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又移抚河南,召为户部右侍郎,改吏部,升左侍郎。
弘治十六年(1503年),拜南京兵部尚书。
次年,拜户部尚书。
正德三年(1508年)请诛乱政内臣马永成等八人,说:“伏睹近日朝政益非,号令失当。
中外皆言太监马永成、谷大用、张永、罗祥、魏彬、邱聚、刘瑾、高凤等造作巧伪,淫荡上心,击球走马,放鹰逐犬,徘优杂剧,错陈于前,至导万乘(皇帝)与外人交易,狎昵媟亵,无复礼体。
日游不足,夜以继之,劳耗精神,亏损圣德”。
“今永成等罪恶既著,若纵不治,将来益无忌惮,必患社稷。
”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力挺,六月被逮捕,下锦衣卫狱,罚米放归。
刘瑾伏诛后复官,致仕。
明世宗即位后,特遣行人慰问赏赐。
又加太子太保。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八十六。
追赠太傅,谥忠定。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馀姚人。弘治间进士。官宪副。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佩之,馀姚人。成化己丑进士,改庶吉士仕至江西提学副使有雪湖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六
兰字佩之,馀姚人。
成化己丑进士,选庶吉士,仕至江西提学副使。
有《雪湖集》。
(《姚江逸诗》:佩之在京师,与李西涯、谢木斋三人雅相好。
木斋归田,与佩之倡和无虚日。
间书之以寄西涯,西涯亦一一和之。
有云「惟因两巾屦,长得梦中游」,又云「羡君江海上,犹有旧同游」。
是时西涯为一世宗工,而于佩之敬为老友。
佩之、西涯同有乐府咏史,号为新体。
今西涯乐府巳流传:佩之无有能举之者矣。
静志居诗话》:谢木斋以宰辅归田,与佩之缔姻,日以诗劄酬报。
澶渊刘应徵馀姚县事,为刊《湖山唱和诗》二卷。
集中句可采者,谢如「嘉客不来虚扫榻,好山难致即移家」,「路当树与云深处,舟及潮随月上时」,「野色遥连睛树杪,秋声忽劲暮鸦群」,「楼台月上寒云尽,村巷泥乾宿雨馀」,「扶老最便方竹杖,入秋却爱早禾田」。
冯如「镜里流年从老去,山中旧业得生还」,「远林返照明村落,断岸分流入海田」,「绝顶夜晴先见日,中峰春暖易生云」,「雨疏篱落菊开晚,水涸湖田雁下迟」,「秋晚菜畦依水种,日斜村妪过邻舂」,「云中僧住茅茨屋,雨后人耕斥卤田」,「沙净雨苔无屐齿,竹深秋墅有棋声」,「田霆忽作三更雨。
江海疑生六月冰」,「灯火谁家无乐事,江湖此夜有离人」。
其诗颇难优劣,洵同调也。)
维基
冯兰(1443年—?),字佩之,号雪湖,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成化四年戊子科浙江乡试第八名。成化五年(1469年)参加乙丑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五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二十三名。选翰林院庶吉士,累官至刑部郎中。二十年二月升江西提学佥事,升副使,二十二年牵连吏部尚书尹旻、尹龙父子案,被逮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7—1516 【介绍】: 明湖广茶陵人,字宾之,号西涯。
天顺八年进士。
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
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与谢迁同日登用,对时弊多所匡正。
十七年,赴阙里祭孔。
还,上疏言沿途所见民生困苦状。
受顾命,辅佐武宗。
刘瑾入司礼,东阳悒悒不得志,而常设法保全善类。
正德七年,谏武宗调边将江彬等入卫,不从。
乃以老病辞官。
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年,清节不渝。
喜奖掖后学,推挽才隽。
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
自明兴以来宰臣以文章领袖缙绅者,杨士奇之后,东阳而已。
罢政家居,请诗文书篆者填塞户限,颇资为生活待客之费。
卒谥文正。
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词学图录
李东阳(1447-1516) 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荼陵人,迁籍北京。历官礼部、户部、吏部尚书,文澜殿、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居相位十五年。谥文正。以宰臣而领袖文坛。其诗开"荼陵派"。有《怀麓堂集》,词在集中。
黄鹤楼志·人物篇
李东阳(1447~1516) 明代官员、学者。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生于北京。天顺八年(1464)进士(传胪),授编修,充东宫讲官。弘治七年(1494)入内阁,参预机务。历任礼部、户部、吏部尚书,文渊阁、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为宰辅长达十五年。卒赠太师,谥文正。喜奖掖后学,推挽才隽,为“茶陵诗派”领袖。有《怀麓堂集》等。青年时代曾游览黄鹤楼,所作七古《寄题黄鹤楼简秦开府》,描绘当年登楼揽胜的情景,其后有秦金、王守仁、聂贤、邵宝、夏言等二十馀位当时高官名流与此诗唱和,迹近小型同题诗会。李东阳致仕后曾在蛇山住过,高观山龙华寺后有“东阳洞”。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宾之,茶陵人。正德时,官少师,谥文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宾之,茶陵人,天顺甲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八年,以礼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累进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正。有怀麓堂前后集、南行北上诸槁。
明诗纪事·丙签·卷一
东阳字宾之,茶陵州人。天顺甲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历左庶子,太常少卿,擢礼部侍郎,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少傅,再加少师。卒赠太师,谥文正。有《怀麓堂集》一百卷。 (《四库总目》:东阳文章为明一代大宗,自李梦阳、何景明崛起弘、正之间,倡复古学,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才学足以笼罩一世,茶陵之光焰几烬。逮北地、信阳之派转相摹拟,流弊浙深,论者乃稍稍复理东阳之传,以相撑拄。平心而论,何、李如齐桓、晋文,功烈震天下,而霸气终存。东阳如衰周弱鲁,力不足禦强横,而典章文物尚有先王之遗风。殚后来雄伟奇杰之才,终不能挤而废之,亦有由矣。 杨一清《石淙类稿》:西涯先生高才绝识,独步一时。诗文深厚雄浑,不为倔奇可骇之辞,而法度森严,思味隽永,古意独存。 《笔谈》:长沙李东阳《大韶》一奏,俗乐俱废;中兴宗匠,邈焉寡俦。 《馀冬叙录》:西涯先生晚年耽对棋酒,春不善棋,然寿付有客,未尝不与,颇以为劝。先生曰:「将何消日?」春曰。「词翰熟自天成,足娱日力,既惠后生,又垂远世。」先生笑曰:「此后生计,吾老不暇为此。」一日先生在棋酒间,有奉当道命以巨轴乞词翰者踵至。先生弗怡,大书一绝云:「莫将性命作人情,写字吟诗总害生。惟有围棋堪遗兴,客来时复两三枰。」春观之悚然,知先生前意之所在也。 《升庵集》:唐子元荐与予书,论本朝之诗,弘治间文明中天,古学焕日。艺苑则李怀麓、张沧洲为赤帜,而和之者多失于流易。 《梦蕉诗话》:弘治庚戌殿试进士,李西涯与诸老读卷,相与倡和,有云:「国有祯祥非物宝,天将吾道付儒绅,」「云边晓日中天见,梦里春雷昨夜声。」「星辰画下尚书履,风日晴宜进士巾。」诸作中最为警句,人多诵之。 《翰林记》:弘治初,上注意讲学,遣太监戴义传示圣意,命学士李东阳等各撰诗十首,用寓启沃。东阳拟十题,各撰七言律诗一章,曰「敬天」、曰「法祖」、曰「勤政」、曰「务学」、曰「任贤」、曰「讷谏」、曰「节用」、曰「爱民」、曰「恤刑」、曰「讲武」,上嘉纳焉。 《艺苑卮言》:李文正为古乐府,一史断耳,十不能得一。黄才伯辞不称法,顾华玉、边廷实、刘伯温法不胜辞,此四人者,十不能得三。王子衡差自质胜,十不能得四。徐昌谷虽不得叩源推委,而风调高秀,十不能得五。何、李乃饶本色,然时时已调杂之,十不能得七。于鳞字字合矣,然可谓十不失一,亦不能得八。 《弇洲读书后》:向者于李宾之拟占乐府,病其太涉议论,过尔剪抑,以为十不得一。自今观之,奇旨创造,名语叠出,纵不可被之管弦,自是天地间一种文字。 崔廷槐《楼溪集》:西涯乐府优于诗。 《四溟诗话》:李西涯阁老善诗,门下多词客。刘梅轩阁老忌之,闻人学诗,则叱之曰:「就作到李、杜,祇是酒徒。」李空同谓刘因噎废食是也。西涯久于相位,陆沧浪以诗讽之曰:「声名高与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已西。回首湘江春草绿,鹧鸪啼罢子规啼。」 《四友斋丛说》:李西涯当国时,其门生满朝。西涯又喜延纳奖拔,故门生或朝罢,或散衙后,即群集其家,讲艺谈文,通日彻夜,率岁中以为常。一日有一门生归省兼告养病还,西涯集同门饯之,即席赋诗。诸人中独汪石潭才最敏,诗先成,中有一联云:「千年芝草供灵药,五色流泉洗道机。」众人传玩,以为绝佳。西涯将后一句抹去,令石潭重改,众皆愕然。西涯曰:「归省与养病是二事,今两句单说养病,不及归省,便是偏枯,且又近于合盘。」众请西涯续之。西涯即援笔书曰:「五色宫袍当舞衣」。众始叹服。 《存馀堂诗话》:李文正公《怀麓续稿五月七日泰陵忌日》诗云:「秘殿深严圣语温,十年前是一乾坤。孤臣林壑馀生在,帝里金汤旧业存。舜殿南风难解愠,汉陵西望欲销魂。年年此日无穷恨,风雨潇潇独闭门。」读之使人掩卷流涕。 《诗薮》:成化以还,诗道旁落,唐人风致,几于尽隳。独文正才具宏通,格律严整,高步一时,兴起何、李,厥功甚伟。 王兆云《乌衣佳话》:西涯李公曾与客联句,拆敝褥中故絮以代烛。人或谓其好奇之过。馀曰不然,亦古人刻烛之遗意耳!其《次白洲留别》诗有「看花不厌伤多酒,燃絮还供未了诗」,盖纪其实也。 《国史唯疑》:李长沙云:「馀今年作《诗止诗》自戒。越两月,为鸣治、师召所督,得联句四章。鼎仪闻之,拆简告罚。乃以鸡酒往受盟,鸣治、师召以猪红三斤、蛤蜊数十为助。亨父、明仲闻亦来稽。」师召,太常音;鸣治,谢文肃铎。太平休暇,词臣共诗酒为乐,最福德事,所饮馔仅尔,俭质具见。 《列朝诗集》:文正以金钟玉衡之质,振朱弦清庙之音,含咀宫商,吐纳和雅。沨沨乎,洋洋乎,长离之和鸣,共命之交响也。 《明诗选》:陈卧子云:「文正网罗群彦,导扬风流,如帝释天人。虽无宗派,实为法门所贵。」 《池北偶谈》:海盐徐丰医《诗谈》云:「本朝诗莫盛国初,莫衰宣、正。至弘治,西涯倡之,空同、大复继之,自是作者森起,于今为烈。」当时前辈之论如此。盖空同、大复皆及西涯之门。牧斋撰《列朝诗集》乃力分左右袒。长沙、何李,界若鸿沟,后生小子竟不知源流所自,误后学不浅。 高士奇《天禄识馀》:明朝典礼中有庆成宴,每宴必传旨云「满斟酒」,又云「官人每饮乾」。故西涯李文正公诗云「坐拥日华看渐进,酒传天语饮教乾」,盖纪实也。 《明诗别裁》:永乐以后诗,茶陵起而振之,如老鹤一鸣,喧啾俱废。后李、何继起,廓而大之,骎骎乎称一代之盛矣!王元美谓长沙之于何、李,犹陈涉之启汉高,此习气未除,不免抑扬太过,宜招后人主掊击也。 田按,西涯宏才硕学,汲引风流,播之声诗,洵足领袖一时,惟相业差有可议耳!)
维基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县(今湖南茶陵)人,金吾左卫(今属北京市)军籍,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在北京长大,自幼即以才华之名。天顺甲申进士,正德初累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内阁首辅,文坛领袖。卒谥文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7—1528 【介绍】: 明河南汤阴人,字时器,号朴庵。
成化八年进士。
授工部主事,历工部尚书。
刘健、谢迁执政时,燧颇欲有所作为。
正德时刘瑾窃权,乃专务容悦以求自全。
瑾死,又以强直取名。
后权幸益用事,转而一切不敢违,其位益固。
嘉靖初罢归。
维基
李燧(1447年—1528年),字时器,号朴庵,河南汤阴县人。进士出身。河南乡试第三十九名。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会试第二百二十六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十一名,授工部主事,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正德十六年,与户部尚书杨潭前后致仕。嘉靖七年(1528)卒,赠少保,谥恭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南宜兴人,字青际,号植斋。顺治十四年举人。工诗,词亦有名,与陈其年等人唱和。有《直木斋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八
任绳隗,字青际,号植斋,宜兴人。顺治丁酉举人。有《直木斋集》。
词学图录
任绳隗(1621-?) 字青际,号植斋,榜斗方。
宜兴人。
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
江南奏销案起,受牵连褫革功名。
早年师事张溥,参加复社活动,才名藉甚。
工诗文,为宣兴诸人之翘楚,文俊快可喜,诗远学李贺、近摹云间三子。
气力深厚。
词为阳羡词派主要代表之一,时人视为同里陈维崧季孟,有"双绝"之誉,早期之作风情旖旎,后期之作则转为清苍悲凉。
有《植木斋集》,词在集中。
赵承庆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凤阳人,赵辅子。
成化末袭武靖伯。
弘治间协守南京。
正德初,刘健、谢迁去位,刘□抗疏乞留。
承庆与应天府尹陆珩录以示诸僚,为刘瑾所恶,削半禄闲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巴县人,字以立。
弘治六年进士。
授南京御史。
正德元年,疏谏佚游,不纳。
又乞留刘健、谢迁,得罪刘瑾、马永成等,遭廷杖削籍。
瑾诛,起云南佥事,终参议。
维基
姚学礼(1460年—?年),字以立,四川重庆府巴县人,府军前卫籍。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进士。授监察御史。正德元年(1506年),因与陆昆等人进谏,得罪刘瑾等下诏狱。刘瑾被诛后,起用为云南佥事,官至云南参议。
蒋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6 【介绍】: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子修。弘治九年进士。授卫辉府推官,擢南京御史。正德元年,以刘瑾擅权,三疏言瑾之奸,三受廷杖下狱,竟卒于狱。
维基
蒋钦(1459年—1507年),字子修,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常熟县)人,明朝监察御史,同进士出身,因连续上疏弹劾刘瑾等宦官专权而被害。
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进士,授河南卫辉府推官。
考选为为试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多次上疏言事,试职满一年,实授本道监察御史。
正德元年(1506年),刘瑾放逐大学士刘健、谢迁等人,蒋钦与同僚薄彦徽等人直切进谏。
刘瑾大怒,逮捕两人下诏狱,后施廷杖,贬为平民。
三天后,蒋钦单独再上疏,称:此奏折呈上后,蒋钦再次被罚刑杖三十,并逮捕入狱。
又过了三天,蒋钦第三次上疏:此奏疏呈上后,蒋钦再次被罚刑杖三十。
蒋钦被打三天后,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九岁。
刘瑾伏诛后,赠光禄寺少卿。
嘉靖年间,追赠祭祀安葬,并收录一子入国子监。
共 3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