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锐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5—1479 【介绍】: 明山东长清人,字廷张。天顺元年进士。授御史,出按南畿浙江,劾赃吏四百余人,时人称为铁御史。成化中迁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
维基
李纲(15世纪—1478年),字廷张,山东长清县人。
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
天顺元年(1457年),李纲中进士、授监察御史,历按南畿、浙江等地,弹劾浙江赃吏四百馀人,人称“铁御史”。
随后奉召编集陕西延绥土兵,回朝后授太仆寺少卿,巡查京畿马政。
成化十三年(1477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左佥都御史,督查漕运,与平江伯陈锐共事。
次年去世,皇帝特命赐祭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3—1515 【介绍】: 明山西阳曲人,字朝用。成化五年进士。正德初累官户部侍郎,以不附刘瑾,被逮下诏狱,罚输边米、除名。后起为右都御史,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有《玉雪遗稿》。
维基
张缙(1442年—1524年),字朝用,号玉雪,山西太原府阳曲县人。
进士出身。
天顺六年(1462年)中式山西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
成化五年(1469年)登乙丑科进士。
知钧州,丁母忧,服阕,补沧州,擢南京工部都水司郎中,出为浙江杭州府知府,在任八年,弘治六年八月升山东布政司参政,同年秋黄河决口,辅助平江伯陈锐、都御史刘大夏治水有功,升通政司右通政,管理河道。
十三年(1500年)八月,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荆等关。
十四年四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十一月改任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处都御史。
正德元年(1506年)五月,升任户部右侍郎,十二月转左侍郎。
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六年八月复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处地方。
七次上章乞休,九年九月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
晚年居于沧州。
嘉靖三年(1524年)六月卒,享年八十三。
墓在今沧州张家坟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0—1516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志仁,号麟洲。杨守陈子。成化十一年进士。历仕湖广、山东副使。弘治七年河决张秋,宦官李兴等以治河为名,威虐百姓,絷辱按察使。茂元上疏乞召还李兴等,反为兴等诬陷下狱。山东父老遮道诉茂元冤。旋得言者交章救,谪长沙同知。后迁广西参政,正德中刘瑾索贿不予,勒令致仕。谨诛,起复,官终刑部侍郎。
甬上耆旧诗·卷十二
字志仁。
生能视烈日,久不眩。
六岁所读书,一过即诵。
客或指铜炉使作破题,应声曰:范金以为体,然火以为用。
及长,策名俱高等。
授刑部曹,善执法。
尚书林公聪倚以为重,凡事关会鞫,俱使兼理,人称为掌三法司。
同曹主事杨仕伟以事忤汪直,诬坐受贿,徵其赃。
仕伟廉不能输,同曹敛手莫敢顾,公独为代输,且手署曰:刑部主事杨茂元俸银十两。
直见之,诧曰:此人大好胆气。
仕伟遂得白。
出虑江南囚多,释冤狱。
后曹录其论,奏为式,由郎中迁湖广副使。
弘治二年,改山东,适河决张秋,公乃陈三事各一疏合上。
其一言天下事任专则功成,官多则民扰。
今河决张秋,事诚至急。
皇上既命都御史刘大夏来治,复遣太监李兴、总兵平江伯陈锐同治之。
以张秋方掌地,而三大臣群聚于此,费用万亿,此可寒心。
臣闻各官初至,祭大河之神,天气阴晦,帛久不然。
及将焚,忽结为人形,面目毕具,万人惊骇。
此神明特垂警戒。
乞朝廷将太监总兵取回,独用大夏。
盖大夏不妄费财,不携妻子,不惮劳苦。
若朝廷专其任,重其权,自可责以成功。
且水阴象也,欲消其变,宜严宫禁,重边防。
近闻后戚家威权太盛,其假名号横行河道间,不可胜数,乞稍裁抑。
况运道未通,外敌不知,国家有十年之积,恐生觊觎。
宜严加堤备,庶使地变可消。
后又陈治河诸策,乞命廷臣会议。
其二言:近闻明旨,访求天下画工赴京供奉。
臣谓自皇上御极,收用名贤,罢传奉之官,塞宝石之门,绝四方贡献,出奇禽异兽于外。
时俱谓尧、舜复生。
今甫七八年,而明诏及此,使人得窥圣心所向,此魏徵所以献十渐于太宗也。
乞皇上挽初心,却小僻,收涣汗于既颁,天下幸甚。
其三言:山东连年旱涝相仍,差科繁童,民至不能堪。
近又差都知监右监丞李全前来镇守,加派供给,将何所出?
况朝廷设官,可谓极备,不知此镇守复理何事?
乞皇上即将李全取回,以苏民困。
三事前后数千言,后家愤甚。
亦指疏中焚帛数语,斥为妖言。
诏遣锦衣百户胡节槛系如京。
所至民遮路哭,节马至不前。
及陛见,公挺身跪,不伏。
上大怒,命系锦衣狱。
而胡节独入,与诸中官泣白公冤,且具言遮道状。
诸中官俱心动,为之解。
上亦察其忠,谪同知长沙。
其后河治一如公所策。
论者谓公三事疏与文懿讲学听政疏义相表里,而剀切过之,若公可谓不负君父者也。
公在官,数以疾乞身,不许,历迁广西参政。
时逆瑾擅命使御史出查盘取赂,人谓公若以千金馈御史可免祸。
公曰:千金非盗官帑,则下剥民脂。
以此自救,是畏无妄之灾,而显犯有名之律,某誓死不为也。
瑾遂勒公致仕。
公以书寄子曰:昔求之不得,今不求而得之,喜可知矣。
即日买舟归里。
瑾诛,起迁副都御史,抚贵州,讨平篁子坪诸苗。
再晋南刑部侍郎,卒于官。
公为人强介独立,见义辄赴,毅然不可回。
性孝友天至志成,文懿所未行。
拓始祖及五世祖墓地,树碑益田。
从弟二人早孤,以文懿所授田分给之,抚恤终其身。
值大父母、父母讳辰,必斋素,尽日往吊。
有丧者之家,虽数十里不烦其饮食。
诸嘉言行,不能尽载。
所著有麟洲稿。
维基
杨茂元(1450年—1516年),字志仁,号麟洲,浙江鄞县(今宁波)人,进士出身。礼部尚书杨守陈之子。成化十一年(1475年)登乙未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刑部郎中,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出为湖广按察使副使,改山东副使。弘治七年(1494年)治理黄河决口,因与中官对抗被弹劾,明孝宗下诏逮捕。当地百姓遮道诉节,乞求归还。朝议上,杨茂元坚持不跪,明孝宗大怒,置之入诏狱。当地百姓多次诉冤,加上言官论救,改为长沙同知,之后谢病归还。数年后,起用为安庆府知府,升广西左参政。正德四年(1509年)刘瑾派监察御史孙迪索贿不成,被勒令致仕。刘瑾被诛杀后,起任为云南左布政使,再以右副都御史担任贵州巡抚,改负责南京都察院,官至刑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