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守阯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9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我病久不差,半载堕闷景。
婆娑小室中,惟有形共影。
迩来势少减,瘦鹤一伸颈。
昨者吴兴翁,箬叶裹𡵚茗。
云此品剧佳,采自庙后岭。
其气郁于兰,直压洞山顶。
方兄久绝交,有价不敢请。
携笼听之去,殊觉心耿耿。
碧川于我厚,一月承屡省。
知我性嗜之,双包缠索𥣻。
作书遣长须,两脚踏泥泞。
打门忽见贻,丰惠再拜领。
我闻明月峡,直接阳羡境。
岕居两山介,罗氏名独炳。
西崦近夕阳,十里平侹侹。
离披向南艺,不复分畦町。
其地最高寒,饱受风露冷。
摘当春夏交,蒸焙法井井。
较之雨前芽,标格尤清迥。
吴越种虽多,得此皆可屏。
急唤丫髻童,稳支折脚鼎。
连朝送梅雨,瓦沟泻若绠。
盛之满瓮盎,舀取入瓴䚇。
火活汤再沸,煎点在俄顷。
龚壶与时洗,一一罗器皿。
香清色似雪,为味甘且永。
不惟驱昏邪,实可解烦怲。
因笑唐宋人,纷纷贵团饼。
研须倚石臼,打或藉银梗。
卢欧梅苏黄,诗句颇雄骋。
𡵚于百年来,众作等蛙黾。
谁能追古人,敢以奇自逞。
君才健如虎,临敌气愈猛。
力疾为致师,笔阵欠严整。
琴清斋(乾隆己卯) 清 · 弘历
高斋枕碧川,琴清名有年。
徒观澄止水,未听鸣响泉。
却讶渊明室,别体蓄无弦。
此牌休道阅人多,兄弟悬来得几何。
竞爽衣冠誇浙水,承恩先后上鸾坡。
我惭白雪歌难续,君爱青毡手重摩。
他日阶庭看转付,森森兰玉待高科。
莹德堂(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物有蒙不洁,以水浴则净。
德岂弗如斯,亦资所为莹。
溪堂枕碧川,渫然俯澄映。
取喻乃藉兹,实非赖水證。
莹德究系何,敬胜与义胜。
雪中驴背缩更缩,门内主人招未招。
只恐有诗无卖处,至今人说灞陵桥。
如此良宵能有几,有船便合载坡公。
当时若只载歌舞,安得于今在画中。
学士官高少宰尊,更将奇事与君论。
杨公清白多孙子,苏氏文章好弟昆。
总谓留都非散地,极知亲擢是深恩。
题诗合代持杯送,为有通家旧谊存。
每依红日住长安,瀛海东头是大观。
一代编年尊国史,六曹分局重天官。
同垂汗竹誇群彦,对掌丝纶见二难。
曾向先朝分旧馆,壁间名姓老羞看(予两侍史馆)
曲池方槛绿周遭,北阙回瞻象魏高。
台省衣冠新接武,神仙官府自分曹。
书函御宝开红玉,酒出宫壶泻碧涛。
见说武阶名籍重,未妨精鉴入秋毫。
三贤堂三叠高启韵(乾隆庚子) 清 · 弘历
李迪昔摛词,于苏颂三贤。
后来有高启,五字继芳传。
在苏斯言苏,能无赓韵连。
栎阳以疾辞,姑胥以疾痊。
焚香扫地坐,顾(况)(禹锡)同登仙(右咏韦应物)
自杭分司苏,一水下碧川
出污而不染,有如濯清莲(右咏白居易)
梦得号二王,挟邪势利牵。
治郡乃课最,颇称救晚年(右咏刘禹锡)
至今留堂名,名亦如云烟。
读史能几人,几复知媸妍。
即境考遗迹,亦足芗文筵。
善善欲其长,弃短吟斯篇。
共 79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