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薛瑄

相关人物:共 25 位
共 2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顾惟敬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
永乐中以荐授中书舍人,累升大理少卿。
宦官王振用事,诬陷仰瞻及薛瑄
惟敬以与瞻、同事,不可独罪二人,自请逮治,愿与俱谪。
然无罪可处,乃降四川知州,乞归卒。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四
字孟清,五岁侍母病,夜不敢就寝。
六岁读书,所览辄成诵。
坐立屹然,未尝与群儿伍。
十岁行道上,见遗金不拾。
年十二闻太守王公琎行乡饮酒礼造学中观之因默识其仪归书于册人见所记大奇之永乐改元诏徙江南闾右实北京父当行先生年十三伤父老行万里诣官涕泣请代官谓其少先生曰父去日益老儿去日益长官善所对许之行踰年至京受廛都城外十里沙漠寒冱无人烟先生与同役筑室成比闾垦圃粥蔬以为生兼应徭赋人不堪其瘁先生安之稍隙辄肆力于学北方无良师友先生以心为师以古圣贤为模楷择然后言确守不可易都中有富人与一女居招先生寓其家同贾先生辞不往或问之先生曰古人不处嫌疑间此即是也里中高其笃行多使子弟从之因敩其学举于乡官南昌教授用荐拜交趾道御史奏弹权贵无所顾出按湖广斥藩臬郡县不职者至百二十人俱解绶去威名赫然用少师杨公士奇荐迁广西提学佥事力屏浮薄笃士风时值寇起用兵都指挥吴某横掠子女万馀口劾而归之副使李立入民罪数百人力为辨出南丹卫在万山中瘴甚戍卒岁半死为奏徙平野凡先生所施行万口交诵调湖广佥事持宪益严巡抚都御史李实张甚藩臬俱曲事之先生独无加礼更黜墨吏二人俱其所私也实大怒劾之降知含山县尽除诸宿弊阅芦场重浚麻湖复所逋租与民均徭平讼民大悦竟引年致仕先生好学自少至老未尝懈其言曰明理只在读书制行惟当慎独性刚介寡交所称许四方名士若李文毅公时勉薛文清公瑄不过数人与客言惟讲道论文不少及时事归居东皋草堂闭门简出日研索经义谓圣学莫先于五礼因取仪礼析为四卷以礼记比类附之其不类者载诸卷首末各有意义又以军礼独阙取周官大田礼补之及礼记载田事者别作一卷通为笺释曰仪礼戴记附注复考定深衣衰服古制补诸经四书注撰宁波简要志四明文献录杂注道德阴符二经因安远侯柳溥从问古兵法更为孙子注其他备论理事曰南山录诗文曰南山藁里居二十年寿八十有九卒子隆历官副使是为南谷先生别有传孙溥字存吾官芜湖训导纂续大父所著书是为南厓先生曾孙巽字启亨历官知岳州府有治行四世俱为名臣
赵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西高平人,字以载,号往川。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官兵科给事中。
以揭发内竖私置禁器事,谪封丘丞,寻罢归。
隆庆时补礼科给事中,谏帝戎服郊祀,又疏请薛瑄从祀,帝从之。
官至太仆寺卿。
维基
赵輄,字以载,山西泽州高平县人,民籍。山西乡试第十一名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会试第五十名,登第三甲第二百零三名进士。官行人司行人,选工科给事中,因上言谪封丘县丞,不久罢官。隆庆初年起为礼科给事中。
陈衡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衡(14世纪—15世纪),字螺田,江西吉安府永丰县大园人。
陈衡是永乐三年(1405年)的举人,九年(1411年)成进士,获授行在监察御史,曾因冗员遭罢归,到宣德三年(1428年)行在都察院上奏御史缺员而复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宣德六年(1431年)时则因亲丧服阕调任河南道监察御史。
他任官三十年巡按广东、河南、陕西都有名声,秩满后自行辞官去,在家乡布衣蔬食,不留遗产给子孙,薛瑄称他:「论列时宜,推谳疑狱,按历藩岳,疏通明慎而清白之德,如良玉莹洁。
」有宋仪望作序的《螺田存稿》流传,死后入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9—1591 【介绍】: 明江西南昌人,字工甫,又字舜卿,号敬吾。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屡上疏谏争,忤高拱落职。万历十二年起南京大理丞,累迁南京刑部尚书。卒谥庄靖。治性理之学,有《大儒学粹》。
维基
魏时亮(1529年—1591年),字工甫,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南昌县人,嘉靖己未进士。
万历间累官南京刑部尚书。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进士。
授中书舍人,升任吏科给事中,嘉靖四十二年,任工部右给事中。
嘉靖四十五年,任兵科给事中。
隆庆元年(1567年)正月初七,明穆宗下诏免朝见,过了三天又传旨免予朝见。
魏时亮认为穆宗新登基,不应懈怠,于是上奏劝谏。
不久,朝廷派遣魏时亮以左给事中的身份给检讨许国充当副职,出使朝鲜。
先前,王侯面朝北方听从诏令,使者面向西方宣诏。
魏时亮对此进行争辩,要求使者面向南宣布诏令。
回到朝廷,晋升为户科都给事中,趁机向穆宗奏陈辽东情况。
此后,他奏请穆宗谨慎起居,罢除游玩宴乐,每天亲临便殿审理奏章、招集大臣进行裁决。
兴都有八千三百顷庄田,宦官强夺民田,又增加了八百顷,建立了三十六个庄园。
穆宗依照抚按大吏所奏疏,吩咐有司征收租税,将兼并田归还给百姓。
宦官张尧为此请求穆宗,穆宗又同意让他们如此。
魏时亮极力劝谏,穆宗不听。
穆宗每次来到朝殿,默然拱手,不讲一句话。
等到石州陷落,有人上奏请穆宗追究大臣的罪责。
过了两日朝讲结束,穆宗果然责问石州被攻陷情况。
宦官王本在旁边怂恿指责诸位大臣欺瞒、蒙蔽皇上。
皇上不悦,目光盯视王本,而王本仍滔滔不绝。
穆宗不悦。
魏时亮弹劾王本无人臣礼,属于大不敬,并数说了他的其他几件不法之事,但奏疏未被采纳,但舆论仍然支持他。
十月初,穆宗下诏停止日讲;魏时亮率领同僚上奏,称天气还未寒冻,不应停止。
不久,他奏请将薛瑄、陈献章、王守仁在文庙祭祀;又称正值春天万物复兴,应该敕令有司释放轻罪犯人,停止诉讼,穆宗均下诏同意。
隆庆三年(1569年),魏时亮升任太仆寺少卿。
起初,徐阶、高拱互相攻击,魏时亮与朝廷大臣攻讦高拱,使其去职。
不久,高拱再次入阁,考核言官,排斥异己;魏时亮和陈瓒、张槚当时已经担任京卿,仍然遭到贬职。
万历十二年,因丘蕣、余懋学等人举荐,魏时亮出任南京大理寺丞。
万历十三年,担任左通政。
次年,担任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
升任右副都御史,负责京营戍卫,他陈述了安良攘奸等十四事。
不久请求根据水利、义气、生养、赋役、清狱、清除盗贼、善导民俗等七件事考察郡守、县令。
还请求皇长子离开皇宫,接受教育。
万历十六年(1588年),担任工部左侍郎。
历刑部左、右侍郎,万历十八年(1590年),任南京刑部尚书。
一年后卒于任。
天启年间,追谥庄靖,赠太子少保。
共 25 首上一页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