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介绍】: 元北庭人。武勇过人,由宿卫为南宿州镇将,分守蕲县。从忽必烈南征,年几七十,每率先士卒,冒矢石,身被数十疮,战功居多。
人物简介
【生卒】:1363—1398 【介绍】: 明凤阳府定远人,字景春。沐英子。少从父征讨,文才武勇有父风,积功授后军都督府佥事。洪武二十五年,嗣西平侯,继其父镇守云南。三十年,刀干孟逐麓川宣慰使以叛,总滇黔蜀兵大破之。卒谥惠襄。
人物简介
【生卒】:1378—1460 【介绍】: 明保定府束鹿人,字尚德。刚毅有胆,晓畅戎略。永乐四年进士。为兵科给事中,迁山西副使。宣德间累官为兵部尚书。正统初以回奏边务迟缓下狱,旋得释。出督甘肃边务,大破河台汗等。久之,麓川之役起,得宦官王振支持,总督军务,自六年至十四年,三次大举远征,进至金沙江西,逾孟养至孟𨚗海,劳师糜饷。还至武昌,复奉命镇压贵州苗军。景泰初擒获刬平王虫富。还京后复出总督南京机务。曾参预英宗复辟之谋。天顺初,仍兵部尚书,请老卒。谥忠毅。维基
王骥(1378年—1460年),字尚德,直隶束鹿县(今辛集市位伯镇西吕村)人,官至兵部尚书。王骥于永乐四年(1406年)中进士,任山西兵科给事中。迁山西按察司副使。洪熙元年,入为顺天府尹。宣德初,擢兵部右侍郎。宣德九年(1434年)升任兵部尚书。正统二年(1437年),王骥受明英宗之命,整饬甘肃一带边备。次年,王任督军,率任礼、蒋贵等军出击鞑靼,击溃朵儿只伯,后奉召还任兵部尚书。正统六年(1441年),王被任命为总督军务,率蒋贵、杨宁在麓川之战火攻击败麓川(今云南省瑞丽)首领思任发,凯旋后被封为靖远伯。正统八年(1443年),再攻麓川后还任兵部,奉命巡视延绥(今陕西榆林)、宁夏、甘肃诸边。正统十三年(1448年),率宫聚三征麓川,兵锋远至缅甸境内的孟养,回师途中奉命率军平定湘西和贵州一带的苗族起事。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瓦剌俘获,明景帝即位,王受王振之案牵连,被闲置于南京总督机务。景泰三年(1453年),王被去职,后奉命在南内监视被放还的明英宗。景泰八年(1457年),王参与发动夺门之变,拥明英宗复位,仍任兵部尚书,不久以老告退。三年后病逝。赠靖远侯,谥忠毅。
人物简介
【生卒】:?—1446 【介绍】: 明云南土官。思伦发次子。永乐间继兄行发袭职为麓川宣慰使。宣德间屡与木邦争地抗杀。正统间复侵孟定、南甸等土司境,势益炽。明沐晟等攻之屡败。正统六年,兵部尚书王骥督蒋贵等军南进。任发败走缅甸。十一年,缅甸献任发至云南,绝食将死,仍被杀。
人物简介
【介绍】: 明凤阳府怀远人。安平侯李远子。嗣伯爵。洪熙初,为交阯参将,以从王通弃地归,谪赤城。正统时起为都督佥事,迁都督同知,充总兵官,镇松潘。六年,副定西伯蒋贵征麓川,违令出击,大败,谪戍独石。
人物简介
【介绍】: 明浙江临海人,字从周,号勿斋。宣德五年进士。为御史,出按四川,黜贪奖廉,雪死囚四十余人。正统末年,在闽释被诬为邓茂七党者千余家。都指挥蒋贵勒索所部贿,员韬劾罢之。历广东右参政、福建右布政使。有《勿斋稿》。
人物简介
【生卒】:?—1454 【介绍】: 明云南土官。思任发子。正统间,任发败奔缅甸,机发乞来朝谢罪。见明重兵撤走,即据麓川出兵侵扰。九年,兵部尚书王骥与蒋贵再次攻之,俘其妻子部众。机发败遁,仍据孟养。十三年,王骥复攻麓川。次年,机发远遁,为缅人所擒。景泰五年,送交云南。同年在京师被杀。
人物简介
【介绍】: 明人。宣德九年官都指挥,协助总兵官方政、参将蒋贵镇压松潘“番人”三十余寨。正统六年,以右参将从王骥、蒋贵攻麓川。十四年,以都督同知,佩平蛮将军印,副王骥第三次攻麓川,兵逾孟养。景泰初,坐罪系狱,后释令立功。为总兵官,奏请调征麓川兵十万镇压湖广苗民。
人物简介
【生卒】:1417—1482 【介绍】: 明福建宁德人,字季聪。正统四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景泰时进都给事中,论事无所讳。累迁右副都御史。天顺四年,曹钦之反既平,将士妄杀冒功,市人不敢出门。时聪署院事急令制止。成化中官至刑部尚书。卒谥庄敏。维基
林聪(1417年—1482年),字季聪,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宁德县(今福建省宁德市)人,正统己未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左都御史。正统三年(1438年)举戊午科福建乡试第九名,正统四年(1439年)联捷进士,授吏科给事中。景泰元年(1450年),进都给事中。当时,中官金英家人违法,都御史陈镒、王文治案却均不罪于金英。林聪率领同官弹劾陈镒、王文畏势从奸,一并弹劾御史宋瑮、谢琚均下狱,之后恢复职位,林聪继续弹劾,宋瑮、谢琚被调外。太监单增督京营受宠,当时士兵稍忤者辄遭辱,其家奴白昼杀人,夺民产。林聪举发其事,单增下诏狱,后获宽宥,不敢再作乱。景泰三年,上疏请纠察刑狱治理妖僧赵才、湖广副使邢端等,后均得准。当时建造东宫,林聪因反对,迁春坊司直郎。景泰四年(1453年),大学士商辂称其敢言,不宜置之散地,于是恢复为吏科都给事中。随后请减轻福建银场额重。景泰五年,以灾异偕同官条上八事,限制武清侯石亨、指挥郑伦等分田等。林聪最初弹劾吏部尚书何文渊下狱后致仕。之后弹劾山西布政使王瑛老等,均罢免。御史白仲贤擢广东按察使。林聪言其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入吏部,因林聪弹劾,遂改工部。各司均忌惮林聪风裁,其所言未有不敢遵从的。内阁及诸御史亦并以林聪好论建,并非善臣。同年冬,林聪甥陈和为教官,欲得近地便养,林聪对吏部官吏陈说此事。御史黄溥等遂劾林聪挟制吏部,加之此前得罪的众多官运均弹劾,后下廷讯,坐专擅选法,论斩。因高谷、胡濙力救得免,贬为国子监学正。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后,拜其为左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赈灾饥荒,使得饥民得活者多达一百四十五万人。后进升右副都御史,逮捕江淮盐盗,平定并惩治当地贪官。后母丁忧,起复,再辞,不予批准。天顺四年,曹石之变爆发,将士妄杀,至割乞儿首报功。林聪署都察院事,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成化二年,外出巡视淮南淮北饥荒,奏贷漕粮及江南余粮以赈灾,得到批准。次年,与户部尚书马昂清理京军,进升右都御史。成化七年,代王越担任大同巡抚,后遇疾致仕。再过一年,以故官起掌南京都察院。成化十三年(1477年),召拜刑部尚书,寻加太子少保。成化十五年,与中官汪直、定西侯蒋琬按察辽东失事,汪直包庇巡抚陈钺,林聪无法与之争。成化十八年,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八岁。赠少保,谥庄敏。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