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羾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8—1460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式之。永乐二十二年进士。宣德间任监察御史。能辩疑狱。正统五年以荐升陕西按察佥事。再升右佥都御史,监刘聚军,镇压福建邓茂七。又破山寨多处。奉命督徐恭镇压处州叶宗留,进军迟缓,日以置酒赋诗为乐。及闻已平定,进兵争功。还京后被劾罢。
维基
张楷(1399年—1460年11月19日),字式之,号介庵,浙江慈溪(今宁波市)人,诗人。
张楷生于建文元年(1399年)三月。
少能属文,有司听闻其名,补为邑庠生。
永乐十三年(1415年)中举人,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登甲辰科进士。
宣德二年(1427年)任兵部主事,深得尚书张本赏识。
不久,任江西道监察御史。
宣德五年(1430年)弹劾刑部受贿官吏,连带南京刑部尚书赵羾、南京刑部右侍郎俞士吉以下十数人,皆罢黜,名声鹊起。
宣德八年(1433年)前往北京行在考绩,献《圣德颂》,意欲求进,反而忤旨。
幸少保陈循营救方得免罪。
正统初年(1435年)还任。
正统五年(1440年),升陕西按察佥事,不久迁副使。
正统九年(1444年)九月,随同靖远侯王骥与都御史陈镒巡视延绥、宁夏、甘肃诸边。
正统十二年(1447年)调抚处州叶宗留等人谋反,次年,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闽提督军务时,因作“除夜不须烧爆竹,四山峰火照人红”等诗句,为给事中王诏弹劾。
同年,镇抚福建邓茂七叛乱,拜为监军,总制闽浙,便宜行事。
景泰元年(1450年)班师回朝。
廷议,以张楷无功,追论下狱。
诏以寇平功赎罪,得以放归。
居乡五六年。
天顺二年(1458年)英宗复其右佥都御史旧职,命致仕。
同年七月,张楷奉命督理陕西军饷,通过赂曹吉祥,得以重新出仕。
天顺三年(1459年)事竣,召还京,转南京都察院。
次年冬,来京。
十一月七日卒,时年六十二。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道联。字季芳。鄞人也。幼读儒书。穷理命之学。长依荐严羲公。修沙门行。寻尝内记于大天界寺。遂嗣法于净觉禅师。矩度雍容。进退咸有恒则。盖温然如玉者也。丛林之中。咸器重之。或挽其为住持事。则谦然不敢当。且曰。我心学。未能尽明也。三乘十二分之说。亦未能尽通也。我归四明山中。求诸己而已矣。宋公。亦作序送之。二公皆于道有闻。而退然不居。有高尚之风焉。宜乎。见称于长者也。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道联,字祖芳,晚号拙逸叟,姓陆氏,鄞人也。
幼而英敏,举止不凡,读书尤慧,过目成诵,父母钟爱之。
稍长即好内典,慕出世法。
年十四,往游西浙,礼昆山荐严、悦堂颜。
时玺书再下,有金襕法衣之赐,王公大臣函书问道,黑白奔走如市,随机接引,沾被殊多。
联既栖止,遂亦得度。
久之,受具足戒于鄞之五台寺,复还昆山,则荐严已更主席,物禅师,一见器之,遂留侍室。
而联方笃意禅学,兼穷止观,废寝忘飧,惟务明心见性。
用志精专,智藏为开,词源涌泻,辩若悬河,同侣无出其右者。
明洪武九年丙辰,随侍佛心住持灵谷,已名震京刹。
天界觉源昙,重其才识,延居记室,声誉益著。
一时湖海尊宿,若穆庵康、恕中温、木庵聪,皆相与忘年,往复酬唱,激扬宗旨,莫不服其解脱。
始出世台之广孝,迁紫箨道场、景山、补陀、能仁,六徙名刹,而至净慈。
所主法席,策励后学,随机开示,各极归趣,缁素向化,道誉为禅林之冠。
洪武壬申,净慈又燬,联力任恢复,不数年,殿宇堂室为之一新。
先是,兹寺困于赋役,联白有司减去田税,蠲除徭役,众赖以安。
既而举任僧录,以疾固辞。
蜀王闻而贤之,锡之衣盂。
永乐四年丙戌,朝廷纂脩大典,再被徵召,命为释教总裁,以其博通经典,文理缜密,恩宠方深,事毕还山。
五年丁亥,寺僧擅自披薙,因事逮及,例谪五台。
礼部尚书赵羾以联名奏闻,驿召至京,上加慰劳。
己丑七月三日,坐逝于京邸大祐国寺,世寿六十四,僧腊五十,著有《拙逸语录》行世。
文宗为之嗟悼,敕工部备龛茶毗,归葬藕花居之阴建塔焉。
胡濙为作铭,刻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