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昭王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辛繇靡 朝代:西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称辛伯、辛馀靡,西周人。
周昭王南征荆楚时为王车右。
王渡汉水溺,卒繇靡救之。
以功,于穆王初受封于西翟,称长公。

人物简介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六
佛名悉达多,净饭王子,年十九立为太子,出家成佛,号天人师。
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至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死,年七十九,是为贤劫第四世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周国君。
姬姓,名满。
昭王子。
曾西击犬戎,俘其五王,迁之于太原。
使楚人东伐徐戎,会诸侯于涂山。
又攻越,东至九江。
后世传说穆王曾得八骏马,周行天下。
穆天子传》即记其西游事,谓与西王母相见。
在位五十五年。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称迦叶摩腾。东汉僧人,天竺人。尝讲《金光明经》于属国,适敌国犯境,乃躬自劝和,由此显名。明帝于永平十年遣郎中蔡愔等往天竺访求佛法。寻邀摄摩腾、竺法兰来汉,以白马驮佛经佛像至洛阳。明年,帝筑白马寺为二僧居所,合译《四十二章经》,是为我国汉译佛经及有僧寺之始。不久卒于洛阳。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西竺人也。
善大小乘。
素以佛法游化诸国。
尝至一小国。
而大国来侵。
腾为讲金光明经以却之。
于是声振五天。
永平七年辛卯。
帝梦金人佩日光飞于殿廷。
旦问其臣王遵傅毅曰。
此何祥哉。
傅毅进曰。
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
常星不现。
太史苏由记之曰。
西国圣人有所谓佛者生焉。
千年之后声教乃至。
陛下所梦殆其神乎。
于是遣蔡愔秦景等十八人。
西求所梦者。
至大月氏国。
遇腾与俱。
以十年甲午至洛阳。
献释迦像并贝叶诸经。
诏馆于鸿胪寺。
设所献于南宫清凉台。
并关阳显节陵上。
而祠拜焉。
后于洛之西雍门外。
别营白马寺。
以徙居之。
白马者。
西方相传谓。
昔有恶王欲尽毁诸塔庙。
而王之白马忽绕塔悲鸣。
王悟遂停毁。
人赖其德。
故塔庙之建。
类多以白马名焉。
寺则因摩腾始居鸿胪寺而名也。
帝尝幸其寺。
腾进曰寺东何馆。
帝曰昔地忽隆起如阜。
夷之复然。
夜有光怪。
民以圣冢呼之。
疑其为洛阳地神也。
故祀之至今。
腾曰噫非也。
子。
读中印土金藏诠曰。
如来示灭百年。
阿怒伽王造八万四千宝塔。
填佛舍利其中。
耶舍尊者以手掩日。
出种种光。
遍虚空界。
役诸鬼神捧塔。
同时而葬。
葬东支那土者十有九处。
此其一也。
帝大惊。
即驾幸圣冢。
有圆光现冢上。
三身现光中。
侍卫呼万岁。
帝且喜且悲曰。
非西来大士。
朕安知大圣垂祐哉。
诏受制度于腾而塔其上。
塔九成。
高五百尺。
越明年。
光又现。
天香郁然。
于塔顶有金色手尺许。
如出琉璃中。
驾至拜赡。
而光随步武旋绕。
自午及申而灭。
时梵僧伽摩罗等九人适至。
礼而叹曰。
我于竺乾所见者三处。
今复获见此。
非缘幸耶。
没于洛阳所住寺。
神僧传·卷第一
释摩腾。本中天竺人也。美风仪解大小乘经。常以游化为任。往天竺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会敌国侵境。腾惟曰。经云。能说此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锋镝方始。曾是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劝。遂致二国交欢。由是显誉。逮汉永平中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傅毅奏曰。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于雒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自腾始也。但大法初传未有归信。故蕴其深解无所宣述。后卒于雒阳。有记云。腾译四十二章经一卷。初缄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腾所住处。今雒阳城西雍门外白马寺是也。相传云。外国有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
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
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风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昔经往天竺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会敌国侵境。腾惟曰。经云。能说此经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锋镝方始。曾是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劝。遂二国交欢。由是显达。汉永平中。明皇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傅毅奉答。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乃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之始也。但大法初传未有归信。故蕴其深解无所宣述。后少时卒于雒阳。有记云。腾译四十二章经一卷。初缄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腾所住处。今雒阳城西雍门外白马寺是也。相传云。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本中天竺人。善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昔经往天竺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会敌国侵境。腾唯曰。经云能说此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锋镝方始。曾是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劝。遂二国交欢。由是显誉。逮汉永平中。明皇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传毅奉答。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乃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之始也。
昙无最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僧。武安人。俗姓董。通经论,善言辩。住洛都融觉寺。孝明帝正光元年,召昙无最与道士姜斌对论,无最胜伏之。后不测其终。有《大乘义章》。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五 护教科
姓董氏。武安人。深入禅那。坚持律部。玄儒之道。尤所该贯。尝于邯郸崇尊寺。拥徒说戒。至布萨日。依位行筹。及计其数。乃馀六十。人少而筹多。私切怪之。既而廉知皆圣贤降集也。后诏住洛阳融觉寺。寺即清河文献王怿所建。栋宇之盛。亘三里。最善华严涅槃。弘敷之际。缁素盈席。天竺沙门菩提流支。读最所著大乘义章。必弹指唱善。翻为梵文。寄传大夏。每见则礼之。谓为东土菩萨。 正光初。帝加元服。大赦天下。会释李二教于殿上斋食讫。帝以佛与老子出世先后。遣侍中刘滕宣诏问。时清通观道士姜斌对曰。据开天经。以为老子西入化胡成佛。以佛为侍者。若是而言。则同时明矣。最因质之曰。老子于周。正当何王而生。复于何年西入。斌曰。老子于周定王三年九月十四日生。简王四年。为守藏吏。敬王元年。与崤关令尹喜西入。此固可以考者。最曰。然则佛生于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入灭于穆王五十三年二月十五日。计距老子之生。三百四十五年。迄其死。盖百三十年。悬绝如此。同时之说无乃谬乎。斌曰。此于书奚所据。最曰。据周书异记汉本内传。斌又曰。孔子中国之圣人也。于事物宜无所不知。于纪载宜无所不及。今求佛之迹。而无所著见。抑岂孔子亦有所未尽欤。最曰。孔子以三备十经致群类。而佛之出处。具中备。仁者管窥。又焉能以识之哉。于是诏中书令元乂斥退姜斌。中书侍郎魏收。尚书郎祖莹。就观取开天经。辩验来历。太尉萧综。太傅李寔。卫尉许伯桃。吏部尚书邢栾。散骑常侍温子升。百七十人。奏云。老子止著五千言。馀无所作。臣等议。道士姜斌罪当惑众。诏加斌极刑。以三藏法师菩提流支之谏。遂贷死徙马邑。最后莫知其终。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护法上
释昙无最。
姓董氏。
武安人也。
灵悟洞微餐寝玄秘。
少禀道化名垂朝野。
为三宝之良将。
即像法之金汤。
讽诵经论坚持律部。
偏爱禅那心虚静谧。
时行汲引咸所推宗。
兼博贯玄儒尤明论道。
故使七众望尘奄有繁闹。
最厌世情重将捐四部。
行施奖诲多以戒禁为先。
丞动物机信用云布。
曾于邯郸崇尊寺说戒。
徒众千馀。
并是常随门学。
至四月三十日布萨行筹依位授受。
常计之外乃长六十。
最居坐端深怪其异。
既无外众通夕怀疑。
明旦重推。
有人见从邯郸城西而来者。
并异伦大德。
衣服正帖翔步闲雅。
亦有见从鼓山东面而来。
或于中路逢者皆云。
往赴崇尊听僧说戒。
如是数般节级勘其年齿相扶人数多少洽满六十焉。
故知道会圣心。
是幽灵遐降。
竹林群隐明非妄承。
最德洽释宗屡当时望。
后敕住洛都融觉寺。
寺即清河文献怿所立。
廊宇充溢周于三里。
最善弘敷导。
妙达涅槃华严。
僧徒千人常业无怠。
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见而礼之。
号为东土菩萨。
尝读最之所撰大乘义章。
每弹指唱善。
翻为梵字。
寄传大夏。
彼方读者皆东向礼之为圣人矣。
然其常以弘法为任。
元魏正光元年。
明帝加朝服大赦。
请释李两宗上殿。
斋讫侍中刘腾宣敕。
请诸法师等。
与道士论义。
时清道馆道士姜斌。
与最对论。
帝问。
佛与老子同时不。
姜斌曰。
老子西入化胡。
佛时以为侍者。
文出老子开天经。
据此明是同时。
最问曰。
老子周何王而生。
何年西入。
斌曰。
当周定王三年。
在楚国陈郡苦县厉乡曲人里。
九月十四日夜生。
简王四年为守藏吏。
敬王元年八十五。
见周德陵迟。
遂与散关令尹喜。
西入化胡。
约斯明矣。
最曰。
佛当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
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灭度。
计入涅槃经三百四十五年始到定王三年。
老子方生。
生已年八十五。
至敬王元年凡经四百三十年。
乃与尹喜西遁。
此乃年载悬殊。
无乃谬乎。
斌曰。
若如来言出何文纪。
最曰。
周书异记汉法本内传。
并有明文。
斌曰。
孔子制法圣人。
当时于佛迥无文志何耶。
最曰。
孔氏三备卜经。
佛之文言出在中备。
仁者识同管窥览不弘远。
何能自达。
帝遣尚书令元又宣敕。
道士姜斌论无宗旨。
宜令下席。
又议。
开天经是谁所说。
中书侍郎魏收。
尚书郎祖莹。
就观取经。
大尉萧综太傅李寔。
卫尉许伯桃。
吏部尚书邢栾。
散骑常侍温子升等。
一百七十人。
读讫奏云。
老子止著五千文。
馀无言说。
臣等所议。
姜斌罪当惑众。
帝时加斌极刑。
西国三藏法师菩提留支苦谏。
乃止配徒马邑。
最学优程举继乎魏史。
藉甚腾声移肆通国。
遂使达儒朝士降阶设敬接足归依。
佛法中兴惟其开务。
后不测其终。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董。
武安人。
少禀道化。
名垂朝野。
讽诵经论。
坚持律部。
偏爱禅那。
心虚静谧。
时行汲引。
咸所推宗。
兼博贯玄儒。
尤明论道。
最厌世情重。
将捐四部。
行施奖诲。
多以戒禁为先。
曾于邯郸崇尊寺说戒。
徒众千馀。
并是常随门学。
至四月三十日。
布萨行筹。
依位授受。
常计之外。
增长六十。
最居座端。
深怪其异。
既无外众。
通夕怀疑。
明旦重推。
有人见从邯郸城西而来者。
并异伦大德。
衣服正怙。
翔步闲雅。
亦有见从鼓山东面而来。
或于中路逢者。
皆云往赴崇尊。
听僧说戒。
如是数般节级。
勘其年齿相扶。
人数多少。
恰满六十。
是幽灵遐降也。
后敕住洛都融觉寺。
廊宇充溢。
周于三里。
最善弘敷导。
妙达涅槃华严。
僧徒千人。
常业无怠。
天竺沙门菩提留支。
见而礼之。
号为东土菩萨。
尝读最之所撰大乘义章。
每弹指唱善。
翻为梵字。
寄传大夏。
彼方读者。
皆东向礼之为圣人。
然其常以弘法为任。
元魏正光元年。
明帝加朝服大赦。
请释李两宗上殿。
斋讫。
侍中刘滕宣敕。
请诸法师等。
与道士论义。
时清通观道士姜斌。
与最对论。
帝问佛与老子同时不。
姜斌曰。
老子西入化胡成佛。
佛以为侍者。
文出老子开天经。
据此明是同时。
最问曰。
老子同何王而生。
何年西入。
斌曰。
当周定王三年。
在楚国陈州苦县厉乡曲人里。
九月十四日夜生。
蕳王四年为守藏吏。
敬王元年。
年八十五。
见周德陵迟。
遂与散关令尹喜。
西入化胡。
约斯明矣。
最曰。
佛当周昭王
二十四年。
四月八日生。
昭王五十二年。
二月十五日灭度。
计入涅槃。
经三百四十五年。
始到定王三年。
老子方生。
生已年八十五。
至敬王元年。
凡经四百三十年。
乃与尹喜西遁。
此乃年载悬殊。
无乃谬乎。
斌曰。
若如来言。
出何文纪。
最曰。
周书异记。
汉法本内传。
并有明文。
斌曰。
孔子制法。
圣人当明。
于佛迥无文志何耶。
最曰。
孔氏三备十经。
佛之文言。
出在中备。
仁者识同管窥。
览不弘远。
何能自达。
帝遗尚书令元又宣敕。
道士姜斌。
论无宗旨。
宜令下席。
又议开天经。
是谁所说。
中书侍郎魏收。
尚书郎祖莹。
就观取经。
太尉肖综。
太傅李实。
卫尉许伯桃。
吏部尚书邢栾。
散骑常侍温子升等。
一百七十人。
读讫奏云。
老子止著五千文。
馀无言说。
臣等所议。
姜斌罪当惑众。
帝时加斌极刑。
西国三藏法师。
菩提留支。
苦谏乃止。
配徒马邑。
最学优魏史。
籍甚腾声。
遂使达儒朝士。
降阶设敬。
接足归依。
佛法中兴。
惟其开务。
后不测其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