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邓愈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8 首
手提一剑归真主,百二雄师势独尊。
彤管铭功辉简册,青门为庶泣儿孙。
东皇已去花无赖,华表重来鹤有言。
六尺孤坟钟阜外,谁将麦饭吊英魂。
气节棱棱压万夫,平生百战定寰区。
丹书铁券当朝宠,武略文韬百世模。
淮泗腴田惟旧业,麒麟高阁有新图。
天家雨露东溟阔,况是河山旧剖符。
无恙松楸古,含悽拜墓门。
清芬诵先世,旧德在礽孙。
族异通侯贵明宁河王虹人,吾宗则于永乐间自苏州徙实凤阳,非同族也),家惟素业存。
寄言诸子侄,珍重感君恩。
行枢密院判官邓公勋德颂 元末明初 · 朱升
四言诗
岁辛卯,淮西兵起。明年,自蕲渡江者,蹂饶陷徽,江东大扰。至于丁酉六月之间,胜负相寻。徽民受兵者,凡十有二次,而犹不知所终也。于是泗水邓公奉江南省平章朱公命,由宣取徽,先声所至,不戮一人,郡邑以定。公淑德夙成,威信昭著。始至郡,立城堡,作庐舍,旬日竣事,而民不知有役。纳降附,下条教,村疃帖服,而民不知有军。分兵戍诸县,抡才以官治之,军民有职,止下相维,遗黎乃知免矣。将官张思总戍休宁县,能宣布公之德美,以福其民庶。又请邑土朱升作颂以传之。颂曰:
徽之为郡,介乎万山。
昔有革代,招附以安。
曩岁淮兵,渡江窥浙。
直捣于徽,肆其燔劫。
突来荐至,奔北相仍。
六胜六负,哀哉民生。
猗与辨章,秣陵开省。
勋业崇崇,纪纲井井。
既克宛陵,南复楚疆。
有献于公,请事徽方。
公曰噫嘻,无穷于远。
蕞尔山城,其边三面。
策者曰否,彼邻杭封。
全有三关,浙右囊中。
公曰噫嘻,兹为重役。
总率招徕,必资淑德。
邓友德,兰茁其芽。
汝父汝兄,致命邦家。
宣众未降,长枪馀党。
既屯于徽,惧残彼壤。
事有机速,为我南行。
汝亲吾养,汝家吾承。
邓公曰唯,惟辨章令。
辨章之心,徽人之命。
爰敕渠帅,即日启行。
衙兵之胡,新附之汤。
江淮之雄,苗僮之锐。
列骑联旗,两州相缀。
惟徽厌乱,城郭久空。
诸军毕入,诛其莱蓬。
既栅既城,以营以室。
将士分功,成之旬日。
乃纳降附,浆酒温存。
受其鸡豚,为之饔飧。
使观其军,使行其垒。
意气包涵,家人笑语。
民曰此军,与吾为侪。
曩者轹我,今吾服怀。
士曰此军,非曩之匹。
阃幕衣冠,中原典则。
曩之来者,驱民为兵。
何为强弱,徒歼厥生。
曩之来者,每事报复。
指摘吹求,炽然茶毒。
今兹下令,军民判然。
不教之众,奔北之先。
今兹下令,新自今日。
无长骁风,酷为指挥。
流离还定,渐复其初。
里有耕桑,家有诗书。
凡此之功,在于镇静。
万喙同声,归功于邓。
镇静之道,制胜之规。
谢公指顾,秦败淮淝。
镇静之道,致治之式。
曹师盖公,民以宁一。
紧公懿质,辨章登之。
进之于学,玉而成之。
云台元功,少年杖策。
人谓我公,今之高密。
以究劳绩,以开隆平。
秉心勿替,引我民生。
徽民愿公,祝我眉寿。
仰彼吴苍,夕昕稽首。
戍将承德,请作诗章
刻之县斋,以传无疆。
田按:友德卫国公邓愈也,初名友德,太祖赐名愈。年十六领军事,吏称兵兴诸将,早贵未有如与李文忠者。善抚降附,所至得人心。此颂盖其移镇宣州,以兵取休宁、绩溪、徽州时作也。节制之师,抚绥之策,将率得人心如此,有明造邦之烈,于是觇之矣。
衰年远别剧生愁,为送梅兄枕畔留。
遥想龙湾风雪夜,一枝瘦影梦罗浮。
难从英辟共功名,事过犹令野客惊。
彭越醢非三尺法(谓蓝玉传友德等),范增疽尽一杯羹(中山病疽特赐鹅炙一脔食之乃卒)
龙蟠帝阙形仍壮,㷼啄王孙兆已成。
犹幸开平得前死,不然险欲坏长城。
宁河王邓愈 明末清初 · 蒋薰
七言绝句
将军麟阁与云齐,绝塞荒祠落日低。
不是扪苔寻断碣,更无人说邓征西
⑴ 愈为征西将军直扺昆崙山封宁河武顺王
卫公田家子,神勇自天授。
十六冠军锋,二十寄戎首。
洪都既如盘,襄樊同拉朽。
长驱扫中原,曹宋相先后。
功大心转细,爵崇以卑守。
西羌十万帐,一战皆吾有。
辕门将星坠,悲声咽刁斗。
武顺以易名,帝念良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