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熊文灿

相关人物:共 31 位
共 3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王家桢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家桢(1582年—1644年),字正之,直隶长垣县(今属河南省)人。
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二甲进士。
初授刑部江西司主事,三十九年升员外、郎中,四十年江北审决,本年丁忧归。
四十三年起补户部郎中,德州管仓,四十四年升德安府知府,四十七年升湖广按察司副使。
升山西阳和道右参政,天启元年八月改陕西榆林道右参政,四年升山西按察使,五年四月官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因军功升任户部右侍郎,转左侍郎。
崇祯元年(1628年),摄理户部事。
因为财政困难,边关军饷不能按时发放,辽东兵士不满,巡抚毕自肃自缢身亡。
崇祯帝大怒,将王家桢削籍。
后追叙在甘肃之功,复其冠带。
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皇太极带兵骚扰京师,王家桢被起用为兵部左侍郎,不久,兼任右佥都御史,总理河南、湖广、山西、陕西、四川、江北军务,代替卢象升讨伐反明军队。
适逢河南巡抚陈必谦罢职,王家桢即兼任巡抚。
当时流贼四出,王家桢虽竭力征讨,崇祯帝却颇为不满,次年四月即命熊文灿 总理军务,令家桢专任河南巡抚。
同年秋,刘国能进攻开封,裨将李春贵等战殁。
朝廷议罪,家桢遭撤职,回乡闲住。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京师,派兵据守长垣,家桢与其子王元炌自经而死,殉国。
明史》有传。
有《王少司马奏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5 【介绍】: 明湖广攸县人,字化卿。万历间进士。初官广西参政,尝搜斩海寇钟凌秀余党。迁福建参政。崇祯五年入海寇刘香舟中招抚,被执,八年被杀。谥烈悯。
维基
洪云蒸(1583年—1635年),字化卿,号紫云,湖广长沙府攸县人,军籍。
癸卯湖广乡试第十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九十名,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八名进士。
都察院观政。
次年,授浙江绍兴府诸暨县知县,因事降职。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补河南许州判官,次年升四川梁山县知县,责授顺天府昌平州学正。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升国子监助教。
累官广西布政使司参政。
迁福建参政。
海盗刘香侵扰福建、广东,总督熊文灿命云蒸亲自登船招抚刘香,被扣留。
崇祯八年(1635年),郑芝龙连广东兵击香,香胁云蒸止兵,云蒸大呼:我誓死报国,急击勿失!
于是遇害。
谥烈悯。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九五
梁士济,字遂良。南海人。明熹宗天启五年(一六二五)进士,授奉新令,擢御史。著有《矫台》、《城台》等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七五。
维基
梁士济(1580年代—1650年代),字遂良,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梁士济是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举人,多次上书未获回音,从事教书二十多年,门生有数百人;到天启元年(1625年)他登进士,授奉新知县,调往清江。
湖广地方用兵,需要徵给粮食,他只能辛劳应办。
崇祯五年(1632年)峒寇作乱,守道计画让城外居民撤离,梁士济坚持不可以,说:「盗寇来到,放火焚烧就没有怨恨了。
」自己带领精锐士兵扼守河上,居民才得以安定。
他又设置学田资助士人,扩大弟子生员到科举规定,待士亦有礼;对人不涉及私事,议罪谨慎不苛求。
他在诸生中认识后来文章节义闻名的杨廷麟,朝廷因为他循良召任,当地民众都请求他留下,为他停车三日。
之后他改任兵科给事中,转为江西道御史,再迁官浙江道巡按云南,因父亲逝世辞官。
刘香作乱,熊文灿来访商讨对策,梁士济坚持不要招抚,应一举歼灭。
不久他再获起用巡按四川,当地充斥流寇,他详细检验功罪,革除贪污,取消火耗,于是流寇逃遁,人民安乐;同时又整修昭烈君臣陵墓及杜甫草堂。
完成使命后回归朝廷,他的行李却依然简陋。
不久梁士济改为巡按北直,任内铲除宦官,弹劾宗室,矫正外戚,不回避权要;他奉敕监军山海关,查核将领,筹措兵饷。
再转掌河南道,为皇帝侍读,他四次上疏辞官,因此归乡。
南京失守,梁士济入西樵山躲避。
隆武帝继位,张家玉再三推荐他,下旨尽快出任抚按,但未赴官;永历帝即位,擢任他为太仆卿;永历二年(1648年)再晋为兵部右侍郎,去世时虚岁七十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明陕西城固人,字健冲。天启五年进士。崇祯间官御史,极论四川巡抚王维章贪劣。出按云南,还言民力已竭。迁浙江右参政,未任而罢。崇祯十六年义军克城固,欲用之。不从被杀。
维基
张凤翮(?
—1644年),字健冲,号慰堂,陕西汉中府城固县人。
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
崇祯年间,担任监察御史,弹劾四川巡抚王维章贪污劣行,请求召还给事中章正宸,未得接纳。
不久巡按云南,回朝时说:「陛下提议再征一年税收,民力已枯竭,讨贼大臣懈怠涣散,浪费百万金钱。
」崇祯帝采纳,命兵部飞骑要求熊文灿进攻,但张献忠已反叛;其后因论事迁任浙江按察使,再升任江西巡抚。
张凤翮为人倜傥,曾说:「不先在家乡立功,怎能在天下立功?
」故此发迹后开建城东新堰,又修筑南乐义堡,并建议实行丁随粮行。
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迁浙江右参政,惟未任而罢官;李自成攻陷城固,威胁他出仕,他拒绝而被杀。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恢先,字蜚孟,南直隶镇江府金坛县城东后岐人。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到福建恤刑多次平反冤案,历任员外郎、郎中,升广东广州府知府。
海盗刘香作乱,掳走两名道臣、两名参将,巡按叶绍颙弹劾参总制熊文灿失职,李恢先说:「道臣、参将被劫,现在又处置制台,贼人只会更家骄纵,有损朝廷威望,不如其已。
」叶绍颙同意。
不久熊文灿用计杀死贼人李之奇,请密旨命摧毁其前锋,李恢先守西海口为掎角,四十日后报捷音,但因为不贿赂权臣仅调广西桂平道副使。
越南五年不入贡,他前往劝谕后奉贡如故,刘巡按入境时未及在粤西谒见,遭对方参奏,降为建昌知府。
张普薇聚众数万人,在江西、福建间抢掠闽界,两地巡抚明言讨伐,他说:「两路进兵时,若从广信一路,贼人会逃去建昌。
」最后此事果然发生,益王朱慈𤆃大为恐惧,让他领兵,他下令得一级赏五十金,杀死三位逼近城池的贼人,继以火炮防卫,贼人逃遁;益王命巡抚解学龙移镇建昌,他又请求分宜黄、南丰两路进兵必定大捷,然而解学龙不同意,到战败后才向他问计,他回应:「一定要剿抚并用。
」对方听从,李恢先令芮把总深入,斩杀伪将一人,贼人逃奔就抚,擒杀普薇,解学龙以他首领功,但他拒绝吏部,因此被免归。
年八十七岁依然读书不倦。
王瑞楠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浙江永嘉人,字圣木。
天启五年进士。
授苏州推官。
崇祯间累官湖广兵备佥事,驻襄阳。
劝总理熊文灿勿信张献忠,宜乘其“降”执之。
文灿不听。
又上从征、归农、解散三策,文灿亦不用。
次年献忠复反,留书谓不纳我金者王兵备一人而已。
南明福王召为太仆少卿,旋告归。
隆武帝时复故官,又归。
后有欲荐之仕清者,乃自缢死。
桂启芳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桂启芳(16世纪—17世纪),字叔开,号鲁庵,湖广黄州府蕲水县人。
桂启芳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都察院观政,获授晋江县知县,七年起补海阳知县。
当时海盗刘香肆虐,他用计抓拿其党羽林龙角、周瑞伟杖杀,又协助总督熊文灿平定刘香,却被妒忌者陷害夺职。
之后他专心读书,每天挑灯夜读,写下《类海策略》等书,但全都散失,有子桂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江都人,字永言。
崇祯元年进士。
授兵科给事中。
首陈保固民心一疏,言甚剀切。
又疏纠辅臣夺情,罢归。
后起太仆寺卿,寻晋大理寺卿。
前后上八十余疏,曾言张献忠系诈降,熊文灿不当轻信,后果如其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永言,江都人。崇祯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历官大理少卿
维基
姚思孝(?—17世纪),字永言,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姚思孝是天启七年(1627年)的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授庶吉士,迁任户科给事中。张捷打算起用吕纯如,他指出言吕纯如涉及钦定逆案,不可起用;侍郎郭巩因为逆案贬谪戍边,同乡为他讼冤,杨嗣昌在朝廷得知后驳回。不久姚思孝以进谏忤旨,被贬为江西布政照磨,移官南京国子助教,转任南京太仆寺丞。弘光帝即位,擢任姚思孝为光禄少卿,再晋官大理左少卿。阮大铖罗织僧人大悲罪状,他的名字列入五十三参中名单,但结案后未呈上。左良玉带兵东下,马士英调黄得功、刘良佐防禦,令淮安、扬州空虚,清兵乘机南侵。弘光帝召见群臣,他和李之椿、乔可聘、吴希哲等人哭著联名上书请示保卫两地;弘光帝表示同意,然而马士英大声斥骂他们:「你们这些台省专喜欢说些不切实际的话,而且你们都是为左良玉党羽游说,不可听取。」姚思孝拿起朝笏追打马士英,说:「腹心之患,何故坐视。」结果计划终止。南京失守,姚思孝出家为僧终老。
张伯鲸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扬州江都人,字绳海。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任会稽、归安、鄞县知县。崇祯二年迁户部主事,官至兵部侍郎,乞休。扬州被围,与当事固守,城破自经死。
维基
张伯鲸(1590年—1645年),字瀚伯,别号绳海,直隶扬州府江都县民籍。
庚寅年生。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会试一百二十九名,三甲五十七名进士。
知浙江会稽、归安、鄞三县。
天启中,大计,调补卢氏。
崇祯二年稍迁户部主事,出督延、宁二镇军储。
大盗起延绥,擢榆林兵备佥事,辖榆林中路,击破贺思贤,擒金翅鹏、一座城等逆贼,败套寇于长乐堡。
擢陕西右参政,仍视兵备事。
七年春,巡抚陈奇瑜迁总督,遂擢伯鲸右佥都御史代之任巡抚。
明年,以拾遗论罢。
寻论延绥功,诏起用,荫子锦衣千户。
十年,即家起为户部侍郎,驻池州,专理兵食。
又明年,熊文灿抚事败,杨嗣昌自出督师,移伯鲸襄阳。
熊文灿被逮下狱,言剿饷不至者六十余万,伯鲸坐贬秩。
十五年召拜兵部左侍郎,明年,尚书冯元飙在告,伯鲸摄部事。
寻以足病乞休。
又明年,京城陷,微服遁还归扬州。
清兵至扬州,与史可法固守,城破自经死。
王瑞栴 朝代:明末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王瑞栴(?
—1647年),字圣木,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人,明末至南明政治人物。
王瑞栴是天启四年(1624年)浙江乡试举人,次年(1625年)联捷进士,获授苏州推官,兼理当地兑运,调和军民交兑不和,省霞每年不必要的开支三万金,上级让他立碑纪录。
不久他改任河间推官,转官职方员外郎和郧襄佥事,适逢张献忠以谷城要求招抚,熊文灿准许,他建议找林铭球、左良玉抓拿对方,反对招抚;其后混世王、整世王、常国安、王光恩、惠登相相继乞抚,他亦反对熊文灿招抚,到张献忠再次叛乱,在墙壁写下:「不受张献忠钱者,郧襄道王瑞栴一人耳。
」于是他声名大噪。
弘光帝继位,召用王瑞栴为太仆少卿,上陈官吏虐民,很快告归;到鲁王朱以海监国,他以左佥都御史兼理军饷,提出稳固民心、不要扰民,反驳方国安争饷。
隆武帝徵召他到福建督理浙东兵饷,晋副都御史掌管都察院,福建和温州沦陷后隐居在山中,不接受清朝招降;永历元年(1647年)五月望日是他的生日,他拜过家庙后举行聚会,但很久也不出现,被发现在寝室时自缢而死,留下遗书五日后殓葬,官吏验视后发现他已死去五日。
共 3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