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熊文灿

相关人物:共 31 位
共 31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61 【介绍】: 明末清初福建南安人,字飞皇,小字一官。
初在海上起兵,往来日本、闽浙间。
崇祯元年,受福建巡抚熊文灿招降,助平刘香等,累官总兵。
福王时,封南安伯。
南京陷落后,拥立唐王朱聿键于福州,进封平国公,操纵隆武政权。
顺治三年,清兵入闽,不听其子成功劝告,不战而降。
后迁往北京,为清廷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6—1665 【介绍】: 明末清初河南邓州人,字子篯,号禹峰。
明崇祯十三年进士。
授阳曲知县。
熊文灿军,劝文灿乘张献忠求降时,袭其无备,文灿不能用。
入清,历官为贵州巡抚,以失永州罢官。
久之,被召赴洪承畴军前,陈战守方略,划策擒僮族首领莫扶豹,擢贵州按察使。
又为吴三桂划策攻水西土司安坤,三桂荐为云南布政使,乞归。
出昆明数十里而卒。
诗文雄奇,且以久历边陲,目击战争,可称诗史。
有《读史亭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二
彭而述,字子篯,号禹峰,邓州人。明崇祯庚辰进士。入国朝,历官广西布政使。有《滇黔》、《燕楚》诸集。
清诗别裁集
字子篯,河南邓州人。
崇祯庚辰进士,国朝官广西布政使。
○禹峰初成进士时,思陵校武命射,九发九中,后参熊文灿军。
张献忠势穷伪降,禹峰力言其伪,乞即诛之,以杜后患。
文灿意在苟安,受其降。
献忠旋降旋叛,卒成大祸,由不用禹峰谋也。
禹峰诗雄豪魁垒,有摩盾横槊之风。
维基
彭而述(1611年—?),字子篯,号禹峰,河南汝宁府邓州籍江西新喻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诗三房。丙辰年十二月十三日生。崇祯九年丙子科河南乡试第十九名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会试第197名,三甲185名进士,与方以智同年。兵部观政,授官阳曲知县,因母丧归里。和王铎至交。爱新觉罗·阿济格推荐彭而述,督学湖北湖南一带,补分守湖南的永州道县,六年正月被革职为民。十四年八月起复,以原衔管分巡上湖南道副使事。十六年七月升云南按察使司副使、管云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事,十七年十月升广西布政使司参政、桂林道,康熙元年(1662年)十一月升贵州按察使,三年三月升任广西右布政使,七月改任云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管左布政使事。与宋琬、申涵光等以诗闻名于世,时称江北七子。著有《滇黔》、《燕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7—1675 【介绍】: 明末清初宁国府宣城人,字眉生,号耕农。
沈懋学从孙。
诸生。
崇祯中,受巡抚张国维保举,至京即疏劾兵部尚书杨嗣昌、总督熊文灿,由是名动天下。
亦以此罢官,从此不复应举。
后与吴应箕等草拟《留都防乱公揭》,声讨阮大铖。
清初,隐居金华山中,拒绝招聘。
有《姑山集》。
人物简介
沈寿民,字眉生,号耕岩,宣城人,崇祯诸生,顺康间隐居,著《姑山文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眉生,宣城诸生。举贤良方正。有剩庵诗槁。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三
释道足,字大藏。
姓韩氏,昆明人也。
年十六投鸡足祝发,师事兰宗。
受具于野愚,愚导之参学。
时江淮间法席之盛,无如金粟博山。
乃首谒金粟,颇邀奖劝。
继归博山,勤研数载,遂获證许。
但博山道范崇高,法门严峻,不轻付授,而身后留六偈,传六弟子,道足其一也。
明季中原荒乱,避地百粤,阐化蛮服。
尚书熊文灿聆其清问,迎之东粤,主七星岩。
已而归滇,复栖鸡足。
癸巳,蜀王入山访求高行。
或贸然应召,王问:“达摩面壁作么生?
”僧答不称,将毁其寺。
后闻寺有道足,我法双空。
欲相證明,召之不赴,枉驾就之。
复举前问,道足应声曰:“待个英雄来触机。
”王即下拜曰:“是吾师也。
”法以不灭。
清康熙初,主昆明白衣庵。
庚戊七月二日示微疾,与诸弟子诀别,申言明心见性之旨甚悉。
鸡既鸣,端坐,索茗再饮而终。
龙眠方咸亨为之序录,方孝标铭其塔。
戴东旻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戴东旻,字日文,浙江严州府建德县匠籍。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浙江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授歙县知县,歙地狭人稠,仰食他郡,爰凿谭家桥新河四十里,以通米运,复筑龙王山堤以卫民居,至今称戴公堤。
秩满,迁仪部郎,转河南汝宁兵备副使。
时流氛日炽,洛陕川湖所在被寇,东旻躬擐甲胄,率祖宽、左良玉、陈洪范诸将与剧寇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四十馀战,前后告捷,以佥都御史巡抚郧阳。
初,献忠入楚,破谷城,围光化,东旻单骑驰赴,贼乃解围,大破于林双沟等处,献忠势穷乞降,总理熊文灿主抚,东旻疏请先剿后抚,阁臣杨嗣昌左袒文灿,献忠因得安插谷城,而东旻坐免。
未几,献忠叛,焚襄樊,罪主抚者,文灿辞连东旻,亦被逮,后帝省东旻疏,前言尽验,欲再用之,而东旻已病卒七日矣。
当东旻被逮入都,长子茂葵追随辇下,欲叩阙诉冤,遘病先卒,父子忠孝,海内伤之。

人物简介

维基
陆卿正(16世纪—17世纪),字廷表,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与弟陆卿任同中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获授真定知县,坚拒为魏忠贤立生祠。
魏忠贤败亡,他升任礼部员外郎,负责清剿在福建兴泉道肆虐的海盗刘香老;前任的康承祖、洪云蒸不是在招抚时被杀,就是只能侥倖逃脱,人们都说此事危险,他却说:「事不避难,大臣职责。
」他起程谒见两广总督熊文灿,力主抚定刘香老,上述十条战守意见;熊文灿用其策略,令刘香老自焚而死,很快馀众林三老等人在福宁作乱,朝廷以他的功劳晋任福建福宁道参议,设伏破获陈斌全、吴无能等人,使该处平静。
余应桂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都昌人,字二矶。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任武康、龙岩、海澄知县,有治绩。崇祯四年迁御史,以劾户部尚书毕自严媚首辅周延儒,取其亲戚陈于泰殿试第一,又劾周延儒纳杨鹤等贿,贬归。后以言张献忠降后必反,当先发图之。事泄被纠,遣戍,献忠果再起反明,廷臣交章荐应桂。十六年起用为兵部侍郎。孙传庭败死,代为督师,而无兵无饷,竟以“逗留”夺职。大顺军克京师后,家居不出。寻被杀。
维基
余应桂(1580年—1649年),字孟玉,号二矶,江西都昌人。
明末政治人物。
生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耕读世家,万历四十一年(1619年)已未进士,四十八年任浙江武康县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丁艰去职。
六年(1626年)授福建龙岩县县令,崇祯元年(1628年)授海澄县令,清廉自守,“吏事精敏,下不能欺”,龙岩人立生祠,树“余侯遗爱碑”,碑文:“相时以动,不弗人情,斯何等识力哉!
……救荒发粟,施济众,真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也。
”崇祯四年(1631年)授御史,七上弹劾首辅周延儒,下狱后继续纠劾。
崇祯七年,出任湖广巡按,后为巡抚,镇压农民军,熊文灿上疏弹劾应桂“破坏抚局”,受杨嗣昌诋诬,被逮下狱。
崇祯十六年,潼关失守,起为兵部右侍郎,出代孙传庭总督陕西军务,发帑金五万,行至山西,徘徊不前,被革职,由陕西巡抚李化熙升任,后家居都昌。
永历二年十二月(合1649年),起兵都昌反清,招致石光龙旧部练为水军,败于落星湖,清兵破都昌,不屈而死。
明史》有传。
刘国能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1 【介绍】: 明陕西延安人。
始与李自成、张献忠同起事,自号“闯塌天”。
崇祯初转战陕西、山西、河南、四川等地。
后降熊文灿,署守备。
升授副总兵,守郧阳,移守叶县。
十四年,城破,被李自成军所杀。
李万庆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明陕西延安人。
崇祯初与张献忠、罗汝才等起义,号射塌天。
转战陕西、山西、畿南、河北、河南、湖广、四川。
崇祯十二年,为左良玉所败,降于熊文灿,授副总兵。
十五年,从总督汪乔年,守襄城,为李自成所破,被杀。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坦持,吴江人。万历己未进士,官至山西布政使
维基
陆文衡,字坦持,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人。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授工部主事,晋郎中,天启五年四月以明庆陵功劳,加官级,出知福州府,不肯建魏忠贤生祠。
崇祯改元,升浙江金衢道参政,转四川按察使,升山西右布政,以在蜀时邮符诖误,降补河南副使、分守洛阳。
时献贼屡犯中州,总理熊文灿倡招抚之议,手出一疏令道将署名,文衡独以贼方猖獗,抚之非宜,不从。
文灿怒裂疏而起,不三日,贼果叛去。
畿南告警,上从科臣议添设真定、保定、广平三道,简用材干臣,文衡与焉。
陛见,奏言今日民穷财尽,向来分派搜刮,不可再行,惟有清耗蠹一法,饷自足用。
上不应,命赐茶出。
寻丁内艰,服除,补蓟州,调济南,以父老乞终养,遂不出,卒于家。
共 31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