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景隆

相关人物:共 18 位
共 1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43—1400 【介绍】: 元明间河南祥符人,字世美。
元末为知枢密院。
元亡,从走漠北。
洪武十八年降明,从军出塞,至捕鱼儿海。
授指挥佥事。
调燕山左护卫,以骁果善谋划,为燕王所亲任。
建文初,燕王起兵,擢都指挥佥事。
破耿炳文、李景隆,皆立大功。
从攻东昌,以救成祖,突入阵中,战死。
槜李诗系·卷八
玉字廷执号南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 【介绍】: 明浙江青田人,字仲璟。
刘基子。
洪武二十三年拜閤门使,奏事有阙遗者,多所纠正。
谷王就封,擢左长史。
靖难兵起,随谷王归京师,受命参李景隆军事,兵败,归里。
成祖即位,召之,托病不赴,遂被逮至京,下狱自经死。
福王时谥刚节。
博学知兵,尤深禅学。
有《易斋集》、《无隐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一
璟字仲璟,青田人,诚意伯基次子。授阁门使,改谷王左长史。靖难师入,称疾不起,下狱自经死。有《易斋》、《无隐》二集。 (《四库总目》):《易斋》诗,气势苍劲,兀傲不群,有《覆瓿》之一体。 田按:长史《易斋集》,吾乡杨龙友令青田,曾刻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葛恒,字仲威,号秉节生,明无锡人。
洪武乙丑进士,官监察御史,靖难兵薄京城李景隆开金川门恒死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8 【介绍】: 明福建瓯宁人,字彦嘉。
洪武十八年进士。
授监察御史,累迁北平参议,事燕王朱棣甚谨,召为工部尚书。
燕兵起,督河南军扼燕。
成祖入京师,李景隆讦赐罪,帝笑释之,授刑部尚书,旋改礼部。
为人和厚,然不识大体,为帝所轻。
终以忧悸卒。
维基
郑赐(?—1408年),字彦嘉,江浙行省建德路瓯宁县(今福建省建瓯市小桥镇阳泽)人。郑赐为洪武十八年(1385年)乙丑科丁显榜进士。授监察御史。明建文帝时,任工部尚书,曾率兵抵抗“靖难” 之师。明成祖时,不咎既往,官至刑部尚书、礼部尚书。编撰《永乐大典》。洪熙元年,赠太子太保,谥文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名云。
明处州府松阳人。
洪武中举贤良,任御史。
建文时李景隆兵败,希贤抗疏言景隆宜诛。
成祖即位,坐奸党被杀。
一说逃亡,削发为僧,号“雪庵和尚”。
平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9 【介绍】: 明滁州人,小字保儿。
父平定从朱元璋起兵战死,遂为朱元璋养子。
骁勇善战,官都督佥事。
建文初从李景隆伐燕为先锋,屡破燕军。
后兵败被俘。
燕王即位后任之为北平都指挥使。
后疑成祖有猜忌之意,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0—1402 【介绍】: 明江西分宜人,名湜,以字行。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授编修,进修撰。建文帝即位,命兼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共谋削诸藩王。燕王朱棣起兵,京师城破,子澄被执不屈,磔死,族人皆斩。
明诗纪事·乙签·卷一
子澄名湜,以字行,更字伯渊。
洪武乙丑进士,授编修。
进修撰,伴读东宫,累迁大常寺卿。
建文初,兼翰林院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
燕兵起,以诛齐、黄为名,谪外,谋起兵,被执不屈死。
(黄佐《革除遗事》:子澄少从邑人欧阳贞受《》、周与学受《尚书》、清江梁寅受《春秋》,博学负俊声。
尝赋《寒江把钓图》及《古梅》诗「人争传诵。
田按:子澄荐李景隆为将,景隆败走,请诛以厉将士。
帝不听。
未几江淮诸将相继溃败,子澄拊膺痛哭曰:「误荐景隆,万死不足赎也。
」赋诗云:「尚方有剑凭谁借?
哭向苍天几堕冠。
」馀谓子澄首事发难,颇类晁家令,赖其后死事甚烈。
朱平涵云:「太常文章泯灭,单词片语,流落人间,气焰光华,固不必多。
」馀险曾宾谷《江西诗徵》,录诗甚夥。
《赏芍药》一篇,尤清婉动人。)
维基
黄子澄(1350年—1402年),名湜,字子澄,以字行,江西分宜县(今大冈山乡大坑村)人。明初官员,官至翰林学士。黄子澄于明太祖洪武十八年时考取了会试第一,历任编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职,伴读东宫。明惠帝即位后,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共同建议削藩。结果引发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夺得帝位后,将黄子澄逮捕并处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凤阳府盱眙人,字惟寅,号青莲居士。
李景隆七世孙。
万历二年袭临淮侯,守备南京。
好学能诗,奋迹词坛,招邀名流,折节寒素,两都词人游客望走如鹜。
有《贝叶斋稿》、《青莲阁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惟寅,岐阳武靖王文忠裔孙,袭封临淮侯,环卫侍直,留守陪京,加太保。有《青莲阁》《贝叶斋》《游燕》诸集。
共 18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