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德丰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七
字云将,相国一贯之子也。
少有丽才,能诗,工书法,翩翩自喜。
思以科名见,相国抑之,不使应诸生试,始强就尚宝司丞,非其志也。
家居,益与屠长卿、田叔、汪长文诸先生及湖南诗僧相唱酬,彷徉山水间。
子年先生以才高忤时被黜,云将与长卿先生力辩诸当事,因得白,人以此益称之。
云将卒,相国尚在。
所著有《閒止楼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约公元一五四四年前后在世,字凌汉,号止山,崇安(今武夷山市)人。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中前后在世。官柳城县知县。
钦定四库全书·止山集·提要
臣等谨案止山集总二十卷明邱云霄撰云霄字凌汉号止山崇安人由贡生官至柳城县知县是编凡分四集南行集四卷盖自崇安至省会之作分建安延津晋安三稿东游集二卷盖游括苍之作故二卷皆题曰括苍稿北观集四卷乃其入京所作自南游北故有楚稿越稿吴稿宋稿鲁稿齐稿燕稿之分以上三集皆诗而无文独山中集有诗四卷又有文六卷皆居武夷止止山时所作也四集惟南行集编次最早首有丰熙序云丘子年方富而引志在远吾见其进未见其止当数十年后乃可论定大抵系其初作故熙云然熙之序嘉靖十一年甲午也东游集无序不知何时所编北观山中二集序皆题曰嘉靖丁未则最后矣朱彝尊明诗综引徐梦阳评称其诗雅澹劲古景真情得今读之信然要之不肯蹈袭前人异乎七子之派者也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一
先生后字士峐,号石雪,大父中丞公玉父石盂山人坦先生少负异才嗜学能读大父父书治古文家言工诗兼善书法先生既三世擅为文章复从学嘉则先生之门得其指授由是名日益重虽里中宿老无不翕然称长文者尝一客京师游于太学未几即弃归所居曰大雷山房岚栖云构人望之若三壶仙宅先生至中年即尽谢客坐卧一山楼著书虽妻子绝不得见垂二十年少工书楼上遍置静楮笔于左偏开一穴下置容五石大缸使人楗其外每一诗成既书纸熟视良久辄手取捼之投穴中积岁时缸满家人发户出纸好事者候得每争取之稍传布人间余家亦得四五纸先生自序言吾每草书成悬置壁间卧观之真若神龙蜿蜒健鹘翥𦐠欲出斯实一奇也先生所居当四明径口初嘉则游四明从大雷入先宿汪氏山房搜讨故事先生与同行每至一奇处辄相酬唱有诗嘉则记其首合为四明游籍一卷一时词人竞相传写屠长卿余君房诸先生俱为作序余谓自谢遗尘栖神此山高风轶世然徒假皮陆口中遥相拟似未得其真宋以后诗人过相刻画复失自然未有善写云窗大阐岚瀑若两先生文章之丽者也先生他著作甚多俱未行世自先生殁后数十年大雷山房亦燬遗文散失余仅从故选家觅得遗诗一卷四明游籍一卷因为论定以存百一每诵先子年先生入大雷山访汪长文隐居二百言为忾慕久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字子静,号梦鹤,改梦坡。出身农家。十四岁为塾师,出所为诗歌以示人,吴兴诗人丘大祐、唐惟勤相顾叹服。为文数千言立就,文章议论,或有慨于心,辄抗声恸哭。卒年五十八。
甬上耆旧诗·卷十七
字维本号缨泉少孤依其族人在陈州者遂以河南乡举中进士授兴化府推官甫到官目摄道旁有作睨视状者即收讯之果逸囚坐如律一郡大惊摄仙游令值濒海塘坏漂庐舍而岁方大祲主者难之公请用范资政策发粟廪饥民计日使授役塘成民赖以活百万计以与时忤平迁工部主事出知武昌府时徵殿木于楚故事官募居贾及旅商资厚者充役人皆皇骇公定议遣官市木第召商集事者为计值上下始帖然然运木久不下当事惧后期得罪计不知所出公知楚藩所积大木无算乃多出金购之王利赀重且畏公不敢匿木遂数足较采运费三而赢一当事俱叹服以异等迁按察副使备兵紫荆关会有妖贼染大林者乘旱蝗啸聚与大盗安盈辈相掎角依山为寨搜牢无虚日公至设方略分其军为三矿卒善缘险使先路麻阳兵甚锐为中坚官兵持重居后且命俱勒兵以待公善风角夜起仰视天密令诸将乘月明并发破其寨尽斩贼首诸窜匿者俱使诣首自赎发廪粟给馀党尽平当事议上共功公谢曰此俱饥民为乱者郡县不能抚定又不早茀除使至此若今以为功恐渤海朝歌笑人议遂止历迁贵州布政使以积忤时遂投劾归里公持守廉介罢官橐中无长物里居复十馀年多盛德事余君房先生赠诗有曰平生作事都无过今日论贫总不如人以为实录焉公少精象数老而不释所著有革象新书万物数注较六壬天文图说诸书行世公所著一舫斋集为吾家子年先生所定故其诗绝工王季孺太史叙其后曰先生烟水情深风尘气少郊居以万竹成坞家园以一舫名斋枕白石而漱清泉植青桐而栏紫药桂楫泛月湖之上篮舆跻雪窦之巅公家居风流略见之矣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一
渊字子静,归安人。有《鸿墩集》。 史鉴《西村集》:子静长髯秀目,仪貌朴野,吴作湖语,见者未之奇。及其微酣发兴,以手拄颊,瞠目直视,且思且草,俄盈十数纸,人始叹服。 田按:子静嗜东坡诗,号梦坡,晚徒乌程水北,又号水北村农。史明古称其诗探隐摘微,抉搜拾琐,层蓄委积,无所不有。然后引而伸之,大放于辞,云蒸川涌,翕张敛散,激射旋转,殊形异态,层见叠出。观者心颤目慑,不能言其状。子静长篇拉杂,明古状之可谓酷肖,馀录其较清稳者。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六
字定国,少为诸生,有名吴中。
王弇洲先生尝为二子择师,张肖甫司马因与言甬上有朱定国者,其人国士也。
及公造谒,弇洲一见曰:朱先生人如玉润,文则金声,诚吾辈人也。
因留馆中,使逸季、房仲并师事之。
王文肃公亦言江南文人无踰朱定国者,由是公名重吴中。
未几,举于乡谒,授靖江令,数断疑狱,疏河渠,罢无名之征。
靖田多濒江,坍涨不常,公履亩度之,赋其涨以代坍者,民俱悦服。
迁同知松江,善治盗,除郡中大猾,治行赫然,为同官所忌,罢归。
公性嗜古善鉴,所居五岳轩,购先代彝器名迹充其中。
博古家所载某物在四明朱氏,即五岳轩也。
公家居,日与里中名荐绅相倡和。
布衣叶郑郎、李子年二先生俱负高才,横睨一世。
公独与定交,相接意甚欢,即其人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