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1563—1642 【介绍】: 明浙江平湖人,字羽皇。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殿试第二,授编修,以礼部尚书入阁,素无节概,阿附魏忠贤。崇祯帝即位,为首辅,旋被纠,告归。忠贤诛,落职闲住。维基
施凤来(1563年—1642年),字羽王,一字羽皇,号存梅,浙江平湖县(今浙江平湖)人,万历丁未榜眼。天启时依附魏忠贤,为内阁首辅。崇祯初去职。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豋丁未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由翰林荐擢礼部尚书。后依附魏忠贤,天启六年(1626年)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十月癸丑与黄立极、张瑞图、李国普为《光宗实录》总裁。崇祯初年(1627年)魏忠贤被迫自缢后,为言官所劾,乞休去。
人物简介
【生卒】:?—1641 【介绍】: 明云南昆明人,字仲纶。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铜梁知县。历迁御史。天启元年,辽阳失守,募兵请行。安邦彦反,自请讨贼。以病不能行。四年,王三善败死,起宗龙巡按贵州兼监军。所上方略,皆合机宜。崇祯时累官兵部尚书,初见帝,即言民穷财尽,帝颇然之,而宗龙言之不已,帝遂不悦。以忤旨下狱。后起陕西总督,东进河南,击李自成军,败于汝宁,走至项城,被俘死。谥忠壮。维基
傅宗龙(?—1641年),字仲纶、元宪,号括苍、元轩,云南昆明官渡傅家营人,曾官陕西三边总督,讨伐流寇,被俘,不屈而死。追赠太子少保,谥忠壮。正德九年进士傅良弼曾孙,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任铜梁、巴县知县,调户部主事。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任贵州巡抚兼监军,天启六年(1626年)击败安邦彦,稳定西南,诏加太仆少卿。崇祯三年(1631年)任为右佥都御史,顺天巡抚。崇祯十年(1637年),杨嗣昌力荐,宗龙重新起用为四川巡抚。崇祯十二年(1639年),宗龙被召赴京,以邵捷春代为巡抚。宗龙任兵部尚书,但不足三月因与崇祯帝不合被解职,下狱二年。崇祯十四年(1641年),流寇破河南等境,杨嗣昌病死,北京震动。尚书陈新甲推荐傅宗龙,皇帝诏赦宗龙出狱,以兵部右侍郎兼副都御史,代替丁启睿督陕兵讨贼,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八月初旬,李自成有五十五万人攻占河洛,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在崇祯皇帝催促下,进兵河南,兵力仅两万馀人,时关中各地遭旱灾蝗灾,粮饷极乏。九月四日,傅宗龙率川陕兵与保定总督杨文岳部会合。在孟家庄(今平舆境内)为李自成、罗汝才所袭,贺人龙出逃,李国奇溃败,杨文岳亦径行离去。仅剩宗龙孤军力战,被围八日,粮尽弹绝,十一日杀骡马分食,骡马杀尽,后取尸体“分啖之”,十八日箭矢俱尽,宗龙计划乘夜突围。十九日,在离项城八里处,宗龙为贼逮获。贼军想利用宗龙向守城官兵喊话。宗龙大骂:“我大臣也,杀则杀耳,岂能为贼赚城以缓死哉!”遂被杀害,死状甚惨。汪乔年得知傅宗龙死讯,大哭说道:“傅公死,讨贼无人矣。”后汪乔年继为陕西总督,亦力战而亡。遗作收入李根源《明滇南五名臣遗集》。
人物简介
【生卒】:?—1641 【介绍】: 明山西宁乡人,字大章。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河南府推官,历济南兵备副使。崇祯中,屡迁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十三年,督军入蜀,败张献忠于玛瑙山。旋率军还关中。以年衰乞归,不许。后献忠在蜀复起,遂以撤兵太早为罪,削籍候代。十四年,献忠破襄阳后,以纵兵擅还,失误军律,弃市。维基
郑崇俭(?—1641年),字大章,湖南宁乡人。明末政治人物。郑崇俭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河南府推官,历官济南兵备副使。崇祯初年,迁陕西右参政。屡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数次击败农民军。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擢兵部右侍郎,代洪承畴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月崇俭率贺人龙、李国奇等大破张献忠于太平县之玛瑙山,献忠败走归州,窜柯家坪,崇俭遗人龙、国奇等穷追之,又连败之于寒溪寺、盐井,先后斩首千五百级,贼首顺天王、一条龙、一只龙皆降。五日三捷,威名甚振,后以年老请归,不许,令还关中。崇俭去后,贺人龙又自行西归,蜀中大乱。杨嗣昌责怪崇俭撤兵太早,致贼猖獗,帝命削其籍,以丁启睿赴军前代理。隔年,张献忠陷襄阳,嗣昌病死,帝更加气愤崇俭不掎角平贼,逮郑崇俭下狱,“责以纵兵擅还,失误军律”,五月弃市。福王时,给事中李清为之辩白:「崇俭未失一城、丧一旅,因他人巧卸,遂服上刑。群臣微知其冤,无敢讼言者,臣甚痛之。」崇俭之冤始平反。
人物简介
李贞佐(?—1642年),字无欲,山西平阳府安邑县人,赐特用进士出身。年少时拜同乡曹于汴为师,以学问、品行称著于世,后中崇祯九年乡举、十三年赐特用。崇祯十四年为郏县知县。时闯军刚攻陷县城,前任邵可灼遇害,贞佐甫到任,即练乡兵,括土寇财充饷,时出郊劳耕者,月课士;又礼贤下士,亲访孝子王锡胤、礼葬遇闯军而殉节的姊妹二人,士民大悦。十五年二月汝州之役,明军督师孙传庭与闯军李自成战于汝州、郏县一带。乡人劝其遁走避祸,不从,誓与城池共存亡,与汝州吏目顾王家协守。后孙传庭战没,闯军再度攻陷县城,贞佐被俘,见闯军杀人,辄厉声曰:「驱百姓固守者,我也,妄杀何为!」闯军遂割其舌,支解而死,顾王家亦大声叱贼,被乱刃砍死。友人王昱,相随不去,闯军义之,让其收葬贞佐于南郊。朝廷闻讯,赠其河南按察使司佥事,谥忠烈。母乔氏同死,子李国杀闯军数人报家仇。
人物简介
【生卒】:?—1642 【介绍】: 明四川南充人,字斗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行人。崇祯十二年,任兵部右侍郎,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十四年,李自成军攻开封,率兵往救,小胜。旋败于汝宁。次年再救开封。以无功解总督。继而与丁启睿等驻朱仙镇,兵溃,败走汝宁。城破被杀。李自成备礼敛之。维基
杨文岳(?—1642年),字斗望,四川南充人。明末官员,死于李自成军下。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行人。天启五年(1625年),擢兵科给事中,屡迁礼科都给事中。崇祯二年(1629年),出为江西右参政,历湖广、广西按察使,云南、山西左右布政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登、莱。崇祯十二年(1639年),擢兵部右侍郎,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阳,犯开封,文岳率总兵虎大威赴援,趋邓州,斩贼首一条龙、一只龙。是年九月丁丑,傅宗龙驻军新蔡,与杨文岳军会合。己卯(八日),遇李自成部,贺人龙、郑嘉栋不战而走,李国奇战不胜,亦走项城,于是明军大溃于孟家庄(今平舆境内),再溃于火烧店,宗龙被围,九日,部将挟文岳夜入于项城,文岳走陈州,与丁启睿驻军汝宁。事后文岳被革职,充为事官,以期戴罪自赎。李自成部遂破叶县、泌阳,乘胜陷南阳,杀唐王。连下邓州等十四城,再围开封。崇祯十五年(1642年)文岳驰救开封,论功复官,九月,在汝宁夜袭贼营有功。闰十一月中旬,孙传庭战死,李自成率罗汝才等部,合围汝宁。文岳战事不利,退入城中固守,李自成以人海战术猛攻不休,城陷被俘,傅汝为自杀。杨文岳拒降,破口大骂,被绑在城南三里铺,以大炮击之,洞胸糜骨而死。
人物简介
【生卒】:1588—1641 【介绍】: 明湖广武陵人,字文弱。杨鹤子。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杭州府教授,累进户部郎中。天启初,引疾归。崇祯初,起河南副使,十年累擢至兵部尚书,用“四正六隅”(十面网)之策围攻农民军。闻熊文灿在闽办海盗有成效,荐之总理六省军务。文灿专主招降,嗣昌既任之,乃曲为之解。十一年,夺情入阁,仍掌兵部。是年清兵再次入关,卢象升主战,嗣昌主和,遇事掣肘,致象升孤军战殁,嗣昌贬三秩,戴罪视事。十二年,文灿招降之张献忠等再起。崇祯帝特旨命嗣昌督师。次年,经襄阳入川驻重庆,追击献忠军。而献忠“以走致敌”,明军疲于奔命。十四年,献忠军长驱出川,破襄阳,杀襄王。时李自成亦破洛阳,杀福王。嗣昌闻之,畏罪自杀。有《杨文弱先生文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文弱,武陵人。万历庚戌进士,历官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维基
杨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号字微,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祖籍直隶建平(今安徽郎溪)。明末政治、军事人物。出身门阀,祖父杨时芳乃武陵名士,父亲杨鹤以督军著世,嗣昌为人雅好文艺,博闻强记、有辩才、文笔,与名流袁宏道、袁中道、钟惺等来往。亦喜军事,设「四正六隅」之策以灭流寇,一度颇有成效,后流寇复起,李自成烹杀福王朱常洵,张献忠焚杀襄王朱翊铭,嗣昌忧悸以病卒,追赠太子太保。葬桃源金厂溪。杨嗣昌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历任杭州府儒学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天启年间因受阉党排挤,称病归里。崇祯元年(1628年),起为河南副使,加右参政。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崇祯三年(1630年)任山石道(抚宁境内山海路、石门路),崇祯六年(1633年)升山海关巡抚。官至兵部尚书。崇祯十年(1637年)三月,帝召杨嗣昌至京师,两人谈话后,帝曰:“恨用卿晚。”六月,被任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崇祯十一年(1638年),奏请修缮常德府城,“三年而完工,撤旧易新,极其壮固”。嗣昌力主“安内方可攘外”,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术,各个击破。所谓“四正”是陕西、河南、湖广、凤阳四镇,“六隅”则是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六区。集合“四正六隅”为十面罗网,各有侧重,协同配合,“随贼所向,专任剿杀”。嗣昌增兵十四万,加饷银二百八十万两。由熊文灿为五省军务总理,剿抚兼施。此举在一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罗汝才等闯军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著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同年冬天,清军三路大军第四度南侵,燕京震动,崇祯帝和战不定,杨嗣昌时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力主议和。嗣昌深知朝廷兵力、财力不足以支持两线作战,故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建议;但卢象升主张坚决抵抗,遂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庆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然嗣昌手握兵权,事事掣肘象升,象升屡战失利,最后战死沙场。大学士杨嗣昌却一意诬陷象升临阵脱逃,派士卒俞振龙等三人前往查看。俞振龙不畏淫威,坚持指认象升遗体,「嗣昌怒,鞭之三日夜,且死,张目曰:『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千总杨国栋因为不肯顺从杨嗣昌意思修改塘报,坚持象升已战死,而被处极刑。崇祯急调洪承畴部北上勤王,剿寇策略遂功亏一篑。后李自成往河南发展。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月七日,朝廷特命杨嗣昌以大学士督师,赐尚方宝剑,前赴湖广指挥围剿张献忠等。嗣昌与陕西副将贺人龙、李国奇夹击张献忠于太平县玛瑙山(今四川万源),史载“大破之,斩馘三千六百二十,坠岩谷死者无算。”崇祯表示嘉许,有手谕曰:“卿自昨年九月初六日辞朝至今,半载有余,无日不悬朕念,与行间将士劳苦倍尝,而须发尽白,深轸朕怀。又闻卿调度周密,赏罚严明,深慰朕平寇安民之意图”。接下来寒溪寺、盐井、木瓜溪等地连战皆捷。但此时明朝官军内部矛盾重重,诸将多不用命,贺人龙与左良玉皆拥兵自重,不听使唤。杨嗣昌下令:赦免农民军将领罗汝才等人的罪状,唯独张献忠不赦,有擒张献忠者,赏白银五千两,锦衣卫指挥使世袭;斩杀张献忠者二千两,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张献忠则戏谑地回应称:“有斩督师(杨嗣昌)来者,赏银三钱。”还四处张贴,嗣昌非常害怕且惊讶,认为左右都是张献忠的卧底。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阳,烹福王朱常洵。二月初四半夜,张献忠一日夜驰三百里出四川,奇袭襄阳,初五日,在西门城楼杀襄王朱翊铭。朝野震惊,时人认为藩王遇难,将领必须负责,所以嗣昌忧惧交加,嗣昌在给湖广巡抚宋一鹤的信中写道:“天降奇祸,突中襄藩,仆呕血伤心,束身俟死,无他说矣。”旧病复发,吐血甚多,已病入膏肓,监军万元吉问他为何不报知皇上?杨嗣昌只吐出两个字:“不敢!”二月初一日,病死沙市徐家园。杨嗣昌死,自此战争主动权转入闯军手中。兵部尚书陈新甲以陕西三边总督丁启睿接替督师,并起用原兵部尚书傅宗龙继任陕西三边总督,负责剿寇。此后张献忠攻破武陵,特恨杨嗣昌,掘其七世祖坟,焚其夫妇灵柩,并把其尸体斩断出血。
人物简介
维基陈本棠,清光绪八年壬午科(1882年)举人,光绪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进士。江西即用知县。(李国仿《天门进士诗文 下》2019)
陈本棠,湖北省安陆府天门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04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王祖同(1861年—1919年)字肖庭,河南省归德府鹿邑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王祖同生于清朝咸丰五十一年(1861年),光绪十五年,登己丑科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任丁酉科山西乡试正考官,陕西道(1902年任)、云南道、福建道、京畿道各道监察御史,督理五城街道御史,户科给事中,广西庆远府知府,江西饶州府知府,二品衔补用道。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历任河南布政使(1912年任)、财政司长、内务司长。1914年,他任约法会议议员。1915年,他任广西巡按使(原来任命李国筠担任广西巡按使,但李国筠辞未就),后又兼会办广西军务。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陆荣廷和王祖同发电劝袁世凯称帝,然而陆荣廷私下密谋反袁。1916年3月,陆荣廷在柳州通电讨袁,并宣布就任两广护国军总司令。不久他从柳州回到南宁,裁撤了广西巡按使公署,将巡按使王祖同礼送至香港。
人物简介
高燮集高燮(1878-1958) 名燮,字进若,号吹万,以字行,别署老攘、黄天、慈石、时若、寒隐、葩翁。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受业于同邑名儒顾莲芳。与高天梅为叔侄。与常州钱名山、昆山胡石亭合称"江南三名士"。南社名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与天梅在金山张堰镇出版《觉民》月刊,宣传民族主义思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与柳亚子、田桐等创办《复报》月刊。曾主持国学商兑会与寒隐社,刊行《国学丛选》。1909年发起组织"寒隐社",数月后南社成立,"寒隐社"成员多入南社,故高吹万有"南社三巨头"之目。抗战中住宅焚于炮火,藏书被毁,仅运出《诗经》的各类版本数十箱,后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捐献国家,现藏复旦大学图书馆。亦善书。有《吹万楼论学书》、《吹万楼文集》、《吹万楼诗集》、《吹万楼词》、《谈诗国风札记》、《诗经目录》、《感旧漫录》、《金陵游记》、《思治集》、《国学丛选》等。有《风雨勘诗图》,方药雨、费龙丁、蔡寒琼、谈月色绘,马相伯、聂曾纪芬、伊立勋、童大年题首,唐文治、严昌育、崔龙等撰文,黄寿慈、许观、庞友兰、封文权、李洞庭、谈月色、葛昌楹、叶尔恺、郑雪心、沈惟贤、沈恩孚、郑翼、黄端履、王希曾、吴丹、金其源、夏敬观、朱天梵、李国环、李笠、黄宾虹、温庭敬、金兆蕃、金问洙、陈柱、胡朴安、李宣龚、詹安泰、吴良、李家恒、瞿镜人、徐益藩等题诗,武进崔龙书后。
1878-1958.7.23,江苏省金山县张堰乡(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名燮,字时若、吹万,又号寒隐、葩叟、志攘、黄天等。室名吹万楼。与常州钱名山、昆山胡石亭合称“江南三名士”,又与南社台柱柳亚子交往深厚。南社耆宿,主持商兑学会,任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富藏书、嗜古砚。新中国成立后,将所藏捐献给复旦大学图书馆。著有《吹万楼诗集》、《吹万楼文集》、《吹万楼日记节钞》、《读诗札记》、《感旧漫录》、《望江南词》等20余种。他于1958年7月23日在上海逝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挽曰:“南社早蜚声,金山一代英,笔摇清帝鼎,梦绕岳王坟;革命心肠热,攘夷思想新,遗诗千百首,一读一酸辛。”
人物简介
王揖唐(1878-1948年9月10日)名赓、志洋,字什公、一堂、逸堂、慎吾。安徽省合肥市人。袁世凯秘书,洪宪男爵,北洋上将,安福系主将。曾在日本留学,抗战时叛国投敌。1948年以汉奸罪被枪决。维基
王揖唐(1878年—1948年9月10日),旧名志洋,字慎吾、什公。后更名赓,字一堂,号揖唐,笔名逸塘。安徽合肥人。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诗人,清光绪末科进士,曾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及日军成立的多个傀儡政权中任职。日本投降后,入狱,以汉奸罪枪决。逸塘诗存·序
逸塘诗存·跋什公择录其积年所为诗十之二,曰逸塘诗存,以视余,属为之序。余非名能诗者,曷足以论什公之诗?顾尝以谓诗者人心之声,发于自然,达于至隐,而性情意量毕载以出,一肖其为人,盖诚中形外之验,非可诬也。什公义侠天挺,敦气类,笃故旧,赴人之急如其私,其性情有过人者。夙负闳略,尤拳拳民物,以康济为志。遭世俶扰,历艰钜,阅事变多矣。国势之阽危,民生之憔悴,天灾兵祸之交乘,而益烈迫于时之不容己,惟期尽其力之所能为,而一切利钝险夷非所计焉。故虽当閒居优游,啸歌自得,未尝忘天人悲闵之心。及在艰难纷剧之中,超然有馀,卒不改其坦定从容之度。以性情之深,兼意量之远,发而为诗,宜其美也。其诗感物造端,披豁天真,不假雕饰,沈挚之思,出以平显,磊落之气,括以冲夷,大抵与香山、剑南为近。盖身世所遭不侔,而中之所存未始异趣,所谓「惟其有之,是以似之」者欤?然则什公生平虽非仅以诗见,而读其诗者,固可得其人矣。己卯十二月,李国松。
戊寅岁,什丈出其历年所为诗数巨册,授叔明及合肥李骏孙家煌,读之月馀而竟。其诗以纵横驰骤之才,蹈厉发扬之气,一出之以敦厚温婉,盖得于诗教者深矣。因以付梓请于公,而公退然自以为诗不足存,弗许。其后海内求诗者日众,抄胥不足以供事,乃更亟请而后得许,惟曰:「刻二三百首已足。」爰与李君本公斯旨,录其中尤佳者得千馀篇,公仍以为多,于是再三易,始定稿。故今之所存仅十之一耳。板既镌,其字之笔画有小误者,如并与并互见,留或刻作留,以叔明与校勘之役,因以改刻请于公。而公又弗许,曰:「刊之所以代抄胥,奚必过求于字画之间乎?」盖公之冲雅谦抑,恢宏大度,出自天性,固非寻常诗人所能企及也。剞劂既竟,爰述刻诗之由,并志字画之误,以谂天下后世之读公诗者。辛巳夏月,曼珠溥叔明谨识。(录入:顾青翎)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