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嗣京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李乔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李乔(1595年—1654年),字世臣,直隶兴化县(今江苏省兴化市)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李乔为嘉靖、隆庆间内阁首辅李春芳曾孙,崇祯元年进士李嗣京之弟。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授河南灵宝县知县,调祥符县。
迁礼部郎中。
天启六年(1626年),奉命敕封藩王,过湖南,涉洞庭湖。
当时魏忠贤势力正盛,李乔淡然处之。
崇祯改元,提学山东。
崇祯四年(1631年),转河南按察使,不久转右布政使,兼摄治河。
次年,转陕西左布政使。
此时农民起事军队蜂起,李乔尽力筹备军饷。
崇祯七年(1634年)冬,晋陕西巡抚,次年因镇压不力,被弹劾去职。
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立于南京。
弘光元年(1645年),李乔荐补兵部左侍郎。
五月初七,清军大举迫近,南京百官集结于清议堂议事。
李乔、唐世济有降清之意。
十五日,清军统帅、豫王多铎到达南京,百官冒雨出城迎接。
次日,大开洪武门,李乔与京营总督、忻城伯赵之龙率百官献册,行四拜之礼,随即跪请多铎进城。
李乔随即挟清军告示,安抚民心。
此时,清军尚未强制剃发易服,李乔主动剃头换装,反被多铎辱骂。
晚年,优游林下,课子弄孙。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卒。
毛士龙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伯高,号禹门。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杭州推官。天启初擢刑科给事中,上疏论三案,极言宦官罪状。魏忠贤等恨之入骨,必欲杀之。士龙乃携妻子逃亡太湖。崇祯初复官致仕,再起漕储副使,督苏松诸府粮,累擢左佥都御史。
维基
毛士龙,字伯高,号禹门,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起家杭州推官,泰昌元年十月考选,擢刑科给事中,过同里何士晋寓,值杨涟至,士龙未与涟谋面,屏后闻涟语,即出见定交,群小嫉之。
首劾姚宗文阅视乖张。
杨涟去国,抗疏请留。
天启改元正月疏论“三案”,力言孙慎行、陆梦龙、陆大受、何士晋、马德沣、王之寀、杨涟等有功社稷,而魏浚辈丑正害直之罪。
帝是之。
内侍刘朝、田诏、刘进忠等五人以盗宫赀下刑部狱,尚书黄克缵庇之,是年五月,司礼监王安罢,魏进忠用事。
诏等进重赂,令其下李文盛等上疏鸣冤,进忠即传旨贷其死罪。
大学士刘一燝等多次执奏。
旨下刑科,士龙抄参者三,旨几中寝。
克缵乃陈其冤状,而请付之热审。
进忠不从,传旨立即释放。
士龙大愤,弹劾黄克缵阿旨骫法,不可为大臣,且指数刘朝等罪甚悉。
由是进忠及诸阉衔士龙次骨。
进忠广开告密,诬天津废将陈天爵交通李承芳,逮其一家五十余人,下诏狱。
士龙即劾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及诬告者罪。
进忠憾张后抑己,诬为死囚孙二所出,布散流言。
士龙请究治妖言奸党并主使逆徒,进忠益憾。
至九月,士龙劾顺天府丞邵辅忠奸贪,两人互相上疏攻讦,士龙削籍为民,辅忠落职闲住。
天启四年冬,魏珰令其私人张讷劾吏部尚书赵南星坏政十罪,并及士龙,再命削籍。
明年三月入之汪文言狱词,遣戍山西平阳卫。
及邵辅忠起用兵部侍郎,六年十二月,御史刘徽复摭辅忠前奏,劾士龙纳访犯万金,下法司逮治。
士龙知忠贤必杀己,夜中逾墙遁,其妾不知也,谓有司杀之,被发号泣于道,有司无如之何。
士龙乃潜至家,载妻子浮太湖以免。
崇祯元年,朝士为士龙称冤,诏尽赦其罪。
士龙始诣阙谢恩,命复官致仕,竟不召用。
至崇祯十四年,同邑周延儒再次任首辅,始起漕储副使,督苏松诸郡粮。
明年冬,入为太仆寺少卿。
又明年春,擢左佥都御史。
时左都御史李邦华、副都御史惠世扬皆未至任,士龙独掌院事。
帝尝语辅臣:“往例御史巡方,类微服访民间。
近高牙大纛,气凌巡抚,且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富可敌国,宜重惩。
”士龙闻,劾逮福建巡按御史李嗣京
十月谢病归。
国变后卒。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四○
李士淳(一五八五 — 一六六五),号二何。程乡(今梅州)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一六〇九)解元,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年)进士。授山西翼城知县,调曲沃知县。十一年(一六三八年)以卓异召入对策,授翰林院编修,任东宫讲读。十六年任会试同考官。晚年归隐灵光寺三柏轩。著有《三柏轩集》、《古今文范》、《诗艺》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〇五有传。
维基
李士淳(1585年—1665年),字仲垒,号二河,又号玉溪,福建清流(今三明)人,一说广东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人。
同进士出身。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中己酉科广东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
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授山西翼城县知县,建翔山书院,以计杀山西巨寇王嘉胤。
崇祯八年(1635年)调任山西曲沃县知县。
十一年戊寅行取入都,时有考选翰林之命,行取者争奔竞。
给事中陈启新论之,上怒,罪廷臣滥侚者,吏部尚书田唯嘉乃请先推部曹,凡推二十二人,士淳授户部云南司主事,会同授者王章、任浚、涂必泓、李嗣京欲疏辩之,惮为首获罪,以士淳年老,四人不告而首其名,士淳怒,与章等大诟。
会上知唯嘉有私,诏许与考,又以为首者必良士,召入对策称旨,擢第一,授翰林院编修,充东宫讲读。
六年以启沃有功,加侍读学士。
十六年癸未,分校礼闱。
崇祯十七年甲申,李自成陷京师,士淳为所获,被四夹,受刑甚惨,卒不污伪命,潜遁归里。
隆武帝即位福州,授士淳詹事府詹事,命练兵措饷。
士淳仆仆兴长平镇间,持钵沿门,有如老衲。
又遣其子李梓多方劝导,得饷二万有余,兵科给事中张家玉疏称其忠。
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镇平土寇攻围程乡,张家玉前往招降,士淳拜而送焉。
清兵入潮州,士淳委蛇观变,阴图恢复。
永历帝即位,擢礼部右侍郎,转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经筵讲官,敕使敦促不出,皆在家拜命。
庚寅(1651年),广东复陷。
壬辰(1652年),大学士郭之奇联络闽广,图谋合力大举,闻士淳与罗万杰、赖其肖、谢元汴等起兵于潮州,遣使以腊诏相通。
癸巳(1653年),郝尚久反正,程乡为吴六奇所守,潮广路不通,尚久败,事遂无成。
在乡重建松江书院,又创办耆英书院。
清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以荐起用,有司敦促至再,坚辞不就,世比之王伯厚、元遗山。
年八十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