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高炽

相关人物:共 67 位
共 6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8—1435 【介绍】: 即明宣宗。
明朝皇帝。
仁宗子。
洪熙元年,仁宗死后嗣位。
次年,改元宣德。
元年,汉王高煦(宣宗叔)反,帝从杨荣言,率师亲征,平定叛乱。
在位时,三杨(士奇、荣、溥)在位,阁臣始以“票拟”提出处理政事之意见,职权遂与宰相无异。
选郎中况钟等为知府,并专设巡抚,用于谦、周忱等任职。
屡下减少官田租额之诏,然户部常不执行。
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之法,增加北方举子中式机会。
洪熙、宣德时,明朝建国已达六十余年,经济逐渐恢复,政治亦较清明,有“仁宣之治”之称。
然继续实行十三布政使司皆设镇守中官之制,又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对宦官擅权起有推波助澜之作用。
宣德十年正月病死。
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
宣宗讳瞻基,仁宗长子,建元宣德。
在位十年崩,葬景陵。
有御制文集四十四卷,诗集六卷,乐府一卷。
(《殿阁词林记》:宣宗喜为诗,初即位,起学士李时勉而任用之。
一日,幸文渊阁,赐诸学士饮,呼时勉谓曰:「卿非朕,安得饮此酒?
」时勉顿首谢。
他日,赐游东苑,上赐时勉酒,酌以禦瓯,勉时顿首辞曰:「臣可与陛下同饮,不敢同器。
」上悦,命易以银爵。
既醉,上出御制诗俾赓之。
《艺苑卮言》:宣宗天纵神敏,长歌短章,下笔即就。
每南宫试,辄自草程式文,曰:「我不当会元及第耶?
」 弇山《堂别集》:宣庙命阳武侯薛禄等率师筑赤城等处,赐之诗,有「出车命南仲,城齐惟山甫」句。
禄不晓南仲、山甫,以问少傅杨士奇。
具言之,且曰:「上以古之贤将待尔也。
」禄乃拊心感泣。
朱谋堙《书史会要》:宣宗时,三扬、蹇、夏诸贤辅政,泰交之际,常有御制诗歌,必亲洒宸翰赐之,行云流水,飞动笔端,真天藻也。
朱谋堙画史会要:宣宗万几清暇,留神词翰,山水、人物、花鸟、草虫,随意所在,皆极精妙。
汪砢玉《珊瑚网》:章皇帝圣能天纵,一出自然,若化工之于万物,因物赋形,不待矫揉,各遂生成。
敬观《九鸶》、《芦雁》二图,柳丝鸟毣,细过于发,一种生动之致,又居然写意家神逸品。)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能义。
字无言。
别号损庵。
四明象山高氏子。
颖悟聪敏。
年十三出家智门寺。
精行业。
稍长。
见复原报公于径山。
公默识之。
授以楞严。
讲诵通贯。
旋主藏于雪窦。
恍然有得。
作偈。
有扫空文字五千卷。
流出胸襟一盖天。
复原深嘉许之。
洪武中。
住馀杭普宁。
岿刹竿而皈。
四众久而退席。
隐居径山之蒙堂。
永乐丙戌。
太宗皇帝。
命僧录司。
遴选精通楞严经旨者。
以师应诏。
师为说以进。
上览之。
心甚契合。
乙未。
纂修永乐大典。
命师总释典之纲。
极承眷顾。
既而灵谷定岩戒公。
延师为上座。
模范后学。
定岩示寂。
灵谷席虚。
仁宗皇帝在青宫。
儗师补其处。
令入朝。
上见师道容。
喜甚。
除僧录左觉义。
赐锦衣一袭貉裘煖帽靴袜。
并钞二百锭。
遣中官送回南京。
于钟山第一禅林。
举唱宗乘。
缁素悦服。
未几复入朝。
升左讲经。
寓庆寿寺疾作。
上闻赐医药。
中使相望于道。
集众说偈曰。
已住阎浮七十年。
皇恩如海浩无边。
如今撒手西归也。
万里无云月正圆。
掷笔而逝。
上览偈为之感叹。
赐谕祭。
命工部作龛。
茶毗于平则门外。
上有五色云现。
拾骨得舍利数十颗。
弟子请回钟山。
仁宗践位。
复遣祭命。
以灵骨舍利归径山。
建塔于寂炤祖垄之傍。
师梵貌清整。
人见而意消。
善韵语。
应制和御韵。
送大宝法王。
有云有时论到无言处。
心融神会尧眉开。
颇为人传诵云。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九
释能义,字无言,四明人。本世家子,素志清苦,不事华丽,旁无长物,以一钵自随。居钟山閒房,非行谊高洁者不与之接。日惟禅定为事,暇则与学侣演说经藏要义。成祖雅重之,召对无虚月,每入大内,即命讲说楞严大义。居灵谷,授僧录,以奉诏北来,卒于庆寿僧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7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彦谦。洪武三十年进士。授修撰,改监察御史。建文中以言事谪福宁知县。燕兵既逼,劝帝罢兵,许燕王入朝,并谓不得已时便举位让之,否则将求为丹徒布衣且不可得。永乐时,官至礼部主事,以忤尚书吕震,下狱。遇赦复官。后被诬与谷王橞反事有关,论死。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彦谦,泰和人。洪武丁丑赐进士第二,授监察御史永乐间改左春坊中允再改礼部主事被诬伏法有集
维基
尹昌隆(?
—1417年),字彦谦,江西泰和人。
榜眼及第。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尹昌隆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
洪武三十年,联捷春榜一甲第二名(榜眼)。
授翰林院修撰,改监察御史。
建文年间,有次建文帝因生病晚上朝,尹昌隆对皇帝提出了批评,但建文帝没有因此生气,反而公开了奏文和表扬尹昌隆,但后来他因为「地震」上言,被贬为福宁县知县。
靖难之变时,他上奏劝建文帝向燕王朱棣求和,朱棣攻入金陵,尹昌隆被列为奸臣,本要处死,但尹昌隆出示了当年的奏章,于是被赦免,担任了世子朱高炽之师,尔后世子进为太子,尹昌隆也升为中允,解缙被罢免后,昌隆升为礼部主事,永乐十五年(1417年),他又得罪了尚书吕震,被诬陷下狱伏诛。

人物简介

石仓历代诗选
仲进公从弟,讳完,以字行,有《简斋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七
仲完名完,以字行,长乐人。
知县伯康弟。
见《甲签》。
洪武乙丑进士,授延平训导,改宁国。
永乐初,用荐擢翰林编修,进赞善。
有《简斋迂稿》。
田按:仲完与兄伯康俱以诗名。
伯康卒于洪武中,诗见《甲签》。
仲完永乐初用荐为编修,进赞善,侍仁宗东宫,以淳实称。
仁宗登极,先一年卒。
居赞善二十年不徙官,杨文贞为传甚惜之。
仲完与苏州陈完同名,选家录诗,互有参错,辨见后。
维基
陈仲完,名完,以字行,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进士出身。陈洵仁之兄。洪武十七年,福建甲子乡试中举。洪武十八年,登乙丑科会试中进士。授延平府儒学训导,改宁国县学。永乐年间,举荐担任翰林院编修,寻升左春坊左赞善,仍兼编修,后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江都人,字世延。
顾成孙。
永乐十二年袭镇远侯。
仁宗初以总兵官先后镇压浔州、平乐、思恩、宜山诸苗。
正统末,自土木脱归,论死。
会也先攻都城,充副总兵御敌于城外,授都督同知守备紫荆关。
天顺初,守备南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3—1435 【介绍】: 明四川巴县人,初名瑢,字宜之。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颇称帝意。建文时超擢吏部右侍郎,于齐泰、黄子澄等兴革事宜无所建明。燕兵入京,迎附。永乐时历进吏部尚书,辅太子监国。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与户部尚书夏原吉称“蹇夏”。其后历侍仁、宣二帝,并见倚任。卒谥忠定。
维基
蹇义(1363年—1435年2月12日),原名蹇瑢,字宜之,四川行省重庆路巴县(今重庆市)人。
明朝永乐、洪熙、宣德年间重臣、进士出身。
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明太祖赐名“义”。
建文年间,官至吏部右侍郎。
永乐年间,晋升吏部尚书,并负责辅导皇太子朱高炽
洪熙年间,晋升少师,此后受明仁宗、明宣宗所倚重。
明英宗即位后逝世。
根据蹇氏族谱记载,蹇氏家族的蹇政福在南宋末的1260年从江西迁移到重庆,蹇瑢是蹇政福的四世孙(玄孙)。
洪武、建文年间洪武十七年(1384年),蹇瑢中式甲子科四川乡试,洪武十八年(1385年)联捷进士,授中书舍人。
他奏事很合明太祖心意。
明太祖问道:“你是蹇叔的后代吗?
”蹇瑢叩头不敢回答。
明太祖喜欢他的诚实,为他改名为“义”,并亲手写下蹇义之名赐给他。
他任满三年应当升迁,明太祖特命满九年后再升,说:“朕将要用蹇义。
”因此他朝夕侍从明太祖左右,小心敬慎,不曾触怒明太祖。
明惠帝即位后,推测明太祖之意,升蹇义为吏部右侍郎。
当时齐泰、黄子澄执掌政权,外兴军事,内改制度,蹇义没有提出任何意见。
国子监博士王绅写信去责问他,蹇义无法回答。
谭广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3—1444 【介绍】: 明镇江府丹徒人,字仲宏。
洪武初出身行伍,从燕王朱棣征金山,为燕山护卫百户。
靖难役中,以战功进大宁都指挥佥事。
永乐中,两从北征,进都督佥事。
仁宗初擢左都督,镇宣府。
正统六年以守边劳封永宁伯。
身历大小百余战,未尝挫败。
在宣府二十年,修屯堡,严守备,增驿传,抚士卒,时称名将。
卒谥襄毅。
朱瞻埈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6 【介绍】: 明宗室。
仁宗第二子。
永乐二十二年封郑王。
仁宗死,与襄王朱瞻墡同监国。
宣德四年就藩凤翔。
正统八年迁怀庆。
性暴厉,英宗以御史周瑛为长史,稍收敛。
卒谥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6—1478 【介绍】: 明宗室。
仁宗第五子。
永乐二十二年封襄王。
宣德四年就藩长沙,正统初徙襄阳。
英宗被俘,太后命取襄王金符入宫。
不奉召,上书请立皇长子,令郕王监国。
英宗复辟,礼遇之隆为诸藩所未有。
卒谥献。
伍云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5 【介绍】: 明凤阳府定远人。
以荆州护卫指挥同知从攻交趾,破坡垒、隘留、多邦城,拔东西二都,皆有功。
调昌江卫,仁宗初,随方政再起交趾,攻黎利于茶笼,阵亡。
共 6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