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高炽

相关人物:共 67 位
共 67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宗室,字匡鼎,自号隐真子。
仁宗第六子荆宪王朱瞻堈六世孙。
万历中袭封樊山王。
父载岑有文行,世其家学,尤好为诗,与二弟共处一楼,号花萼社。
有《广宴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孟闇,一字懋明。受业于同里邹元标。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御史,以敢言闻,被指目为东林。崇祯初为兵部侍郎,锐意清厘,戎政大饬。后为左都御史。李自成攻克京师,自缢死。
维基
李邦华(1574年—1644年),字孟闇,号懋明,江西吉水人。
明末政治人物。
生而早慧,受业于同里的东林元老邹元标,万历三十一年与父李廷谏同举乡试。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授泾县知县,实行常平社仓保甲诸法,有政声。
当时朝士多诋毁顾宪成,邦华为之辩解,遂被指为东林党人。
奏陈法祖用人十事:“曰内阁不当专用词臣,曰词臣不当专守馆局,曰词臣不当教习内书堂,曰六科都给事中不当内外间阻,曰御史升迁不当概论考满,曰吏部乞假不当积至正郎,曰关仓诸差不当专用举贡任子,曰调简推知不当骤迁京秩,曰进士改教不当概从内转,曰边方州县不当尽用乡贡。
”没有得到回应。
万历四十四年以疾归乡。
万历四十五年,出京任山东参议。
天启初年,满洲女真崛起,辽东告急。
天启二年(1622年),朝廷徵召邦华出任天津巡抚,当时山东正值徐鸿儒作乱,贼兵围攻景州,邦华成功用奇兵斩俘四千多人。
迁光禄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官至兵部右侍郎。
后来杨涟等东林党人被陆续逼害,李邦华也因阉党怀疑他要和孙承宗清君侧,因而被魏党削籍。
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起工部右侍郎。
不久在东林党人瞿式耜推荐下,改兵部侍郎协理戎政。
崇祯二年(1629)四月时改为兵部尚书,综理京营戎政,同年九月,“汰京军虚冒者四千五十馀人”,又汰老弱千人,军缺非年壮力强者不录,惩治积猾的掾史官僚,原来京营每年开支米一百六十万石,李邦华节省至一百四十四万石,任内「戎政大釐」、「军容甚壮」。
十二年(1639年)四月,起用为南京兵部尚书,重定营制,汰不急之将。
崇祯十五年冬,代刘宗周担任左都御史,十六年三月抵九江。
安抚宣称要就食南京的左良玉,权宜发九江库银十五万及粮食六个月,遂退其兵。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陷山西。
邦华请帝固守京师,未得反应。
又曾经举明成祖北征而留时任太子明仁宗留守南京为例,建议让皇太子监军南京,但同样未得反应。
不久后,又推荐袁继咸、张国维、路振飞等「差有方略堪禦贼」,而史可法「饶忠胆,南方当耑委之」,但未得答覆。
十八日,外城陷,逃至文信国祠,十九日,内城亦陷,邦华向文天祥的牌位三鞠躬,并说:“邦华死国难,请从先生于九泉矣。
”又有诗曰:“堂堂丈夫兮圣贤为徒,忠孝大节兮誓死靡渝,临危授命兮吾无愧吾。
”遂投缳而死。
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
清朝时赐谥忠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西平定人,字孝夫,号南泉。
嘉靖二十年进士。
历礼科给事中。
二十九年孝烈皇后卒,帝欲祧仁宗,袝后于太庙。
思忠与尚书徐阶以为非礼,上疏力争。
帝摘其疏中语责之,杖百,斥为民。
隆庆元年起复掌吏科。
五年,迁南京户部右侍郎。
维基
杨思忠(1510年—1576年),字孝夫,号南泉,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县)人,进士出身。山西乡试第二十四名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式辛丑科会试第八十五名,登第三甲第十五名进士。任清苑县知县。嘉靖二十四年,任礼科给事中。嘉靖二十六年,任户科右给事中。嘉靖二十七年,任户科左给事中。嘉靖二十八年,任礼科都给事中。嘉靖二十九年,因在立储之事上,赞同尚书徐阶反对孝烈皇后祔太庙,之后得罪嘉靖帝。之后每次升迁时,均被否决。嘉靖三十二年,因上疏词中言语不和,嘉靖帝施杨思忠杖刑一百,被贬为民,俸禄被夺。隆庆元年,起用掌管吏科给事中。同年升任太仆寺少卿。隆庆三年,任通政使司右通政、通政使司通政使。隆庆四年,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隆庆五年,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提督粮储。万历四年(1576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宗室,字伯勤,号句曲山人。
仁宗五世孙,郑恭王朱厚烷世子。
痛父非罪见系,筑土室宫门外,席藁独处者十九年。
厚烷卒,让爵于祐橏之孙载玺。
载堉究心律数之学,尝上《历算算差之法》及所著《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嘉量算经》等,考辨详确。
卒谥端清。
孔谔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孔谔,字贞伯,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五十七代孙。
官至河南佥事。
自幼受父亲孔希麟的影响。
永乐六年(1408年),山东乡试中举。
会试中副榜第一。
明成祖当时忙于迁都,称“我朝孔氏子姓未有出仕者,今得此人,何不使成进士。
”孔谔回答道:“考试最强调公正,虽然是孔氏家族但不能容私。
”朱棣授孔谔为教官。
太子朱高炽当时正负责监国,看到孔谔后夸赞道:“孔谔年少俊伟,务令成进士。
”命冠带,送国子监学习。
永乐七年,因左春坊中允员缺少,太子又对东宫说:“此职非孔谔不可。
”遂以中允教员教授皇太子朱瞻基。
之后,又改任孔谔为监察御史,巡按江西、辽东。
其为官廉明,所到之处,风纪肃严。
官至河南按察佥事。
当时孔子世家重视丧礼,但好的木材却不容易得。
孔谔自江西回山东途中,看到商贩卖的好柏树木材,“倾囊易之,得百具,载以归”,用来周济那些买不起棺材的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0—1418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光大,号晃庵。胡子祺子。建文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成祖即位,广迎附,擢侍讲,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两从成祖北征,以善书,每勒石,皆令书之。卒谥文穆。有《胡文穆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光大,庐陵人。建文庚辰赐进士第一,更名靖除翰林修撰永乐中直内阁复今名历文渊阁大学士赠少师礼部尚书谥文穆有晁庵扈从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四
广字光大,吉水人,知府子祺子。建文庚辰第一人及第,更名靖,授修撰。永乐初,直内阁,复名广。历侍讲、侍读、右庶子、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进文渊阁大学士。卒赠礼部尚书,谥文穆。洪熙初,加赠少师。有(《文穆集》二十卷。 (《东里集》:文穆为文,援笔立就,顷刻千百言,沛然行云流水之势。赋诗取适性情,近体得盛唐之趣。工书法,行草之妙,独步当世。 (《翰林记》:永乐十八年,礼部郎中周讷请封禅,大臣有阴主之者,学士胡广献《却封禅颂》,上遂止。 《艺苑卮言》:胡文穆善真行草,名不及解大绅,而遇过之,北征诸镇皆其勒石。 《金陵琐事》:大学士胡公广《冬至后六日扈从猎龙山同蹇尚书金谕德游牛首山佛窟寺》诗云:「晓从銮舆出九关,偶寻牛首共跻攀。南唐古寺留碑在,西蜀高僧度锡还。百尺岩龛出鸟上,半空钟鼓隔人间。暂游已觉尘缘寂,到此方知佛窟闲。」注云:「寺有南唐孙忌撰碑尚存。」馀因此诗遍寻之山中,无此碑。 《国史唯疑》:「永乐四年,集儒臣及修书秀才数十人于丹墀内,同赋《白象诗》,胡广第一。 《田按:光大诗和平蕴藉,西杨称其近体,尚非溢美。)
维基
胡广(1369年—1418年),一名靖,字光大,号晃庵,谥文穆,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吉安路吉水州(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建文二年庚辰科状元,文渊阁大学士。
内阁首辅。
建文元年(1399年),胡广中式江西乡试第二名举人,同乡王艮为解元。
建文二年(1400年),胡广与王艮同赴金陵春闱,殿试后,试官议定王艮夺魁,但因王艮其貌不扬,被建文帝黜为第二名(榜眼)。
当时正值靖难之役,胡广的文章中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语,因此被建文帝钦点为庚辰科第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并赐名靖,授翰林院修撰。
燕王朱棣攻入应天府时,王艮、胡靖、解缙、吴溥四人聚会,胡、解各有慷慨陈词,独王艮哭泣不言;吴溥之子吴与弼以为胡靖会身殉建文帝,但吴溥认为只有王艮会殉死,他的话还没讲完,却听到胡靖大声对家人喊叫:「外面很喧闹,小心看好猪啊。
」吴溥说:「连一只猪都舍不得,难道舍得生命吗?
」不久,王艮自杀,胡靖、解缙迎附朱棣。
胡靖升为侍讲,改侍读,恢复原名广。
之后再升右春坊右庶子,进入内阁。
永乐五年,晋升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
此后明成祖北征,其与杨荣、金幼孜跟从,每次召入帐殿时,有时会谈至深夜。
其善于书法,每次勒石刻碑时,均命胡广书写。
永乐十二年,他再次跟随朱棣北征,当时皇孙朱瞻基亦跟随,朱棣命他与杨荣、金幼孜在军中给朱瞻基讲经学史学。
永乐十四年,进入文渊阁大学士。
当时朱棣做法会祈福,胡广献上《圣孝瑞应颂》,朱棣作佛曲命宫中歌舞和之。
而礼部郎中周讷请封禅,胡广进言劝阻,于是朱棣下令禁止。
胡广并呈上《却封禅颂》,得到朱棣的喜爱。
明成祖曾在筵席时,提到解缙与胡广是同乡、同学兼同事,关系很密切,要求胡广把未出世的女儿嫁给解缙之子解祯亮。
但解缙死后解祯亮被流放到辽东,胡广就想解除婚约,女儿大怒,割耳朵发誓道:「薄命的我这婚事,是皇上主婚的,是父亲大人当面答应的。
毁约的话我只有死,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等到解家被赦免,其女仍旧归嫁解祯亮。
胡广做事缜密,在皇帝面前所听的言行内容,其出来后不予告人。
其做事也颇为持大体。
其赴母丧归朝后,皇帝问其百姓安居之事。
其对答道:“百姓生活安居,但是郡县官吏仍然穷治建文年间奸党之事,其所牵连的亲属分支太广,以至百姓为之疾苦。
”朱棣随后采纳其言。
永乐十六年(1418年)去世。
赠礼部尚书,谥文穆。
明朝文臣得谥号,自胡广始。
当时还丧经过南京,太子朱高炽为其致祭。
次年,授其子胡穜为翰林检讨。
明仁宗即位后,加赠胡广为太子少师。
南明弘光帝夺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廷予,号太白樵隐。
永乐中举人,仁宗朝以择试国子生,选授兵科给事中,弹劾不避权贵。
出为泉州知府,有惠政,迁山东副使,参赞宣府总兵军务。
奉敕抚治湖广。
致仕归。
有《贸山稿》。
甬上耆旧诗·卷十二
字廷宇。
永乐中,举于乡。
在太学,仁宗诏择国子生有学行者吴信等六十人,命翰林院严试之,拔其尤者二十人充近侍官,公与焉。
授兵科给事中,弹奏不避权贵,中朝惮之,出知泉州府。
性勤于吏事,铲剔宿弊,日为民树长画,修起学舍,均徭役,奏除洛阳中山大桥三戍,公私便之。
尤善摘伏,郡中盗贼无迹。
时洛阳桥坏,发故石,有刻文云:石头若开,蔡公重来。
桥故宋太守蔡襄所建,公来守郡,适同姓,遂议修之。
然桥本跨海,无所施工,公患之,乃自为文檄海神,募能赍往者。
忽一醉卒踉蹡而前曰:公但饮我善酒,我能赍檄往。
遂益饮,大醉,卧于岸上,放怫若出没海中,遂持檄还,上判一醋字,公意曰:是期我八月廿一日也。
即以是日举工,潮旬馀不至,工遂成。
郡人为立祠,配享端明。
迁山东副使,参赞宣府军务,以功晋顺天府丞,再迁大理寺卿。
湖广大饥,公奉敕往抚,设法赈恤,所全活数万家,俱肖公像祀之。
寻乞骸骨归,萧然图书,无长物,至不给饘粥。
有草堂在小白河干,去城五十里,公欣然日吟啸其中,晏如也。
所著鄮山稿、重修洛阳桥事后传奇家并属之蔡端明,人不知有四明蔡公也。
幸张大司马一正之,周栎园再正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子学。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刑部主事。以荐预修《五经四书大全》及《性理全书》。累进刑部右侍郎,坐事系狱。洪熙间,复侍郎,坐事谪山东右参政,调广东,卒官。
明诗纪事·乙签·卷九
勉字宗勋,江宁人。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改刑部主事,进郎中,擢行在本部右侍郎,坐事系狱。洪熙改元复官,出为山东右参政,改广东。
维基
杨勉(?
—1431年),字宗勖,江宁人。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编撰《永乐大典》。
授刑部主事,升郎中。
得尚书吴中推荐,升刑部右侍郎。
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祖设立巡抚一职,杨勉成为首任福建巡抚。
因事下狱。
仁宗登极,复职。
降山东参政,改广东。
宣德六年(1431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1—1440 【介绍】: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文敏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三
荣初名子荣,宇勉仁,建安人。建文庚辰进士,授编修。永乐初,入直内阁,赐今名,历修撰、侍讲、右谕德、右庶子、学士,掌翰林院事,进文渊阁大学士。仁宗即位,进太常卿,寻进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进工部尚书。宣德中、进少傅。正统初,进少师。卒赠太师,谥文敏。有《默庵》、《云山小稿》、《静轩》、《退思》等集。 (《四库总目》:荣当明全盛之时,历事四朝,恩礼始终无间,儒生遭遇,可谓至荣。故发为文章,具有富贵福泽之气。应制诸作,沨沨雅音,其他诗文,亦皆雍容平易,肖其为人。虽无深湛幽渺之思,纵横驰骤之才,足以震耀一世,而逶迤有度,醇实无疵,台阁之文,所由与山林枯槁者异也。与杨土奇同主一代之文柄,亦有由矣。 《殿阁词林记》:永乐八年,成祖北徵至野狐岭,召学士胡广等赋《平胡》诗。杨荣曰:「圣主尊居四海安,天教戎虏自相残。」上甚嘉之。未几,谍知本雅失里与其下阿鲁台仇杀,东西奔遁,乃召荣谕曰:「此贼果自残灭,汝前日之诗,安知不为谶乎?」荣下马叩谢。上喜,命赐羊酒。 《翰林记》:永乐八年,上亲征,次清水源,水皆苦咸,不可饮,人马俱渴,改营西北二三里许,忽有泉涌出,清彻可爱,命杨荣与胡广往观,遣中官以银瓶汲取,上亲尝之,味甚甘美,赐荣等饮讫,士马争趋之,皆给足。命曰「神应泉」。又明日,应制撰《神应泉诗铭》,上嘉之,各赐上尊。宣德二年三月驺虞见,荣献颂,上褒赏之。三年扈从北征,凯旋,进《平胡》诗凡十篇,各立题命意。上览之喜,屡沐白金钞币之赐。 《闽小纪》:闽有贫生客京师,饥寒滨死,颇善丹青,不能售一钱,因以两幅献杨文敏公荣。公题其上而还之。诗云:「谁家老屋枕溪滨?十里青山半是云。此处更无尘迹到,只应啼鸟隔花闻。」明日张此画于市,价遂涌起。 田按:西杨铭东杨墓云:「北裔西垂,从狩万里。职典著文,亦兼知武。羌虏胸臆,帅垣弱强。重瞳屡顾,敷奏惟明。」参机务者,不熟塞垣形势,何以禦侮?后来惟张江陵庶足当此。
维基
杨荣(1371年—1440年),原名子荣,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县(今福建省建瓯县)人。
明朝内阁首辅、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与杨士奇、杨溥共称“三杨”,其为“东杨”,是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缔造者之一。
谥文敏。
建文、永乐年间建文元年(1399年),杨子荣考中己卯科福建乡试第一名举人。
次年联捷庚辰科二甲第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燕王朱棣起兵攻入应天府后,杨子荣迎谒问朱棣:“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朱棣听后促骑马谒陵,子荣遂得赏识。
明成祖即位后,他直入文渊阁,并改名杨荣。
当时内阁一共七人,杨荣年纪最少且警敏。
一日,宁夏急报被围,朱棣急召内阁商议,而当时只有杨荣值班,于是朱棣示其奏报。
杨荣则称:“宁夏城坚固,人人都习武,况且奏摺已经过去十日,现在围困肯定已解。
”到半夜,果然解围的奏报抵达。
明成祖因此大赞杨荣。
江西发生盗乱,朝廷派遣使者招抚,之后又派都督韩观派兵随后跟上。
后招抚的奏报抵达,朱棣欲赏赐韩观。
杨荣则劝阻:“计发奏时,观尚未至,不得论功。
”朱棣日益器重他,之后升至侍讲。
储君确立后,晋升为右谕德,仍然兼任翰林院职位,赐二品服。
朱棣为人威严,与大臣议事未决时或会发怒。
而杨荣每次赶到即解决事情。
永乐五年(1408年),杨荣奉命赶往甘肃处理军务,沿途记录山川形势,考察军队百姓,并检查城堡守卫,还奏武英殿。
当时正值盛暑,成祖大悦,并亲自为杨荣切西瓜。
不久,杨荣晋右庶子,仍兼任原职。
次年,因父丧归里,下葬后随即再起。
次年,杨荣因母丧乞归,成祖以北巡时间急迫而不予批准,并命其与胡广、金幼孜随行。
甘肃总兵官何福称脱脱不花等请降,杨荣再赴甘肃,偕同何福受降,并持节即军中封何福为宁远侯。
之后赶往宁夏,与宁阳侯陈懋规画边疆事务,回朝后奏请十事,均得到成祖批准采纳。
永乐八年(1411年),杨荣随成祖北征,抵达胪朐河,解决兵饷问题。
次年,乞求回籍奔丧,成祖命中官护行。
杨荣返回后,成祖问及福建民情及当年丰歉,杨荣具对。
之后,奉旨在文华殿侍奉诸位皇孙读书。
永乐十年,甘肃守臣宋琥进言,蒙古有叛乱恐为边疆后患。
朱棣于是派遣杨荣抵达陕西,与丰城侯李彬探讨进兵方略。
杨荣回朝后奏报:“冬天并非出兵时候,且有罪的人不过数人,不宜出兵。
”朱棣于是接受其言,叛者也投降了。
次年,杨荣与胡广、金幼孜再次跟从成祖北巡。
再一年,北征瓦剌,皇太孙朱瞻基随行。
朱棣命杨荣在军中给朱瞻基讲说经史,兼领尚宝事。
之后朱棣下令,凡是宣诏出令以及旗志符验,必须经过杨荣奏报才得以发送。
永乐十四年,其与金幼孜俱进翰林学士,仍兼庶子,跟从返回京师。
明年,再次跟随朱棣亲征。
永乐十六年(1419年),胡广去世,杨荣掌管翰林院事,朝中大臣多有嫉妒杨荣,并欲疏远,共同举荐其担任国子监祭酒。
朱棣则表示不可,诸位大臣不再敢言。
两年后,他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仍然兼任翰林学士。
次年,跟随朱棣迁都北京。
永乐二十年,再次跟随北征出塞,还师后,朱棣劳赏将士,分四等赐宴,杨荣、金幼孜列前席、受上赏。
不久,再次征讨阿鲁台,有人请调用建文时江西所集民兵,朱棣咨询杨荣,他对答到:“陛下许诺百姓复业刚二十年,一旦再征用,恐怕难以示信于天下。
”朱棣遂打消此法。
次年,跟随出塞,军务均委托杨荣,朱棣称其为“杨学士”而不直呼其名。
又过一年,杨荣再次跟随北征,当时朱棣已经五次亲征,士兵饥冻,馈运不继,死者十有二三。
明军抵达答兰纳木儿河,仍然不见敌军。
朱棣问群臣是否继续前进,大臣纷纷唯唯诺诺,只有杨荣、金幼孜进言班师回朝。
朱棣遂同意。
部队撤退到榆木川,朱棣驾崩。
中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只能与杨荣、金幼孜进入御幄商议。
两人则称,部队现在在外,离京师尚远,应该秘不发丧。
以礼入敛、熔锡为椑,载置于舆中。
而每日的进膳则如常,但日益严厉军令,使人无法预测。
此外杨荣与少监海寿率先驰入南京告诉太子朱高炽讣告。
抵达后,朱高炽命其与蹇义、杨士奇急议筹备事项。
另在永乐末期,江浙四川有贼乱,臣议发兵平定。
当时朱棣在塞外,奏摺抵达后朱棣拿给杨荣看。
他表示:“愚民因官员而受苦,不得已相聚自保。
如果派兵,只会使其更团结而不宜解决问题。
应当派使招抚,不应当再发兵。
”朱棣听从,之后果然平定盗患。
杨荣虽然论事激烈,不能容忍他人过错。
但遇到他人触怒明成祖,其往往能够以微言导帝意,使问题得以解决。
夏原吉、李时勉等人得以不死,都御史刘观得以免除戍边,都仰赖于杨荣之力。
洪熙、宣德年间明仁宗即位后,杨荣晋升为太常卿。
之后再进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
不久,再晋升工部尚书,食三份俸禄(太常寺、大学士、工部)。
当时杨士奇、黄淮均辞去尚书的俸禄。
杨荣、金幼孜亦固辞,不被批准。
宣德元年,明宣宗即位不久,汉王朱高煦即起兵谋反。
宣宗召见杨荣商讨对策,杨荣率先请宣宗帅部亲征,称:“对方认为陛下刚立,肯定不会自己出行。
现在我们出其不意,以天威降临,事无不成。
”宣宗于是同意此法,抵达乐安后,朱高煦投降。
部队还师后,以决策论功,杨荣受上赏,赐五枚银章。
宣德三年,跟从宣宗北巡边界,抵达遵化时,听闻兀良哈将骚扰边界,宣宗于是留下随从文臣,独命杨荣跟从。
于是率轻骑出击喜峰口,破敌而还。
两年后,晋升杨荣为太子少傅,杨荣因此辞去大学士俸禄。
宣德九年,再次跟随宣宗北巡边界,抵达洗马林后班师。
自明成祖攻佔交阯(现越南)并设置交阯布政使司后,该地区屡次叛变。
明朝屡次发兵征讨均战败。
交阯黎利派人伪请立陈氏后人。
宣宗也厌恶兵战,预备答应其请求。
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蹇义等大臣以下数人都称,赐其无名,反而只会示弱于天下。
宣宗于是召见杨士奇、杨荣商议,两人力言称:“陛下体恤百姓,不是无名之举;汉朝放弃珠崖郡,史书都以此为美谈,不是示弱。
请许其方便。
”于是宣宗下令命选择使者出使交阯。
从此,明朝放弃交阯并罢兵,每年省出军费上亿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2—1457 【介绍】: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敏德,号思庵。
永乐中以知医荐至京。
仁宗监国,闻其名,使教功臣子弟。
洪熙元年授监察御史,出按浙江、贵州,累官南京左副都御史。
正统初被诬下狱,旋得释。
四年致仕。
归家,布衣蔬食。
周忱巡抚江南,欲为改建住宅,不可。
卒谥文恪。
有《小学集解》、《文章辨体》、《祥刑要览》等。
共 67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