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曾樱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期升,常州府宜兴县籍,武进县人。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府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
大理寺观政,六年授南京工部屯田司主事,榷芜湖钞关。
八年升南礼部郎中,九年升绍兴府知府,十二年升江西按察司副使,十三年考察降职,补任长沙府知府,十四年调襄阳府。
明亡后起兵抗清,奉通城王朱盛澄立寨太湖之西山,攻克长兴县,后与丹阳人卢象观、葛麟合兵,由于王期升性贪剽掠,百姓苦之,遂引来清军焚毁其舟,期升遁逃至福建,隆武帝加其总督衔,但被大学士路振飞、曾樱封还内诏。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光,南城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泽州有松明阁诗选
维基
徐芳(?
—17世纪),字仲光,建昌府南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徐芳是以孝友闻名的徐德耀之子,在崇祯十二年(1638年)成举人,次年(1639年)中进士,获授泽州知州,政绩治行第一,改任验封主事。
隆武帝继位,调任他为文选主事,下诏说:「朕真心为救民杀虏,从前的错误都是因为所托非人。
你在铨曹负责职典,为国选择贤能,何止胜过数万士兵。
」他首先推荐揭重熙、傅鼎铨,适逢有人弹劾揭重熙在守州的事,他就向曾樱辩白,荐任其为江西巡抚得许可。
其后汪观请求起用刘中藻、李蘧、宗室朱议漎共同担任浙江巡抚,曾樱反对,汪观指责其误国;徐芳说明曾樱是秉国的重臣,要地应该参与讨论,浙西地方用兵多设一官反而累赘,三人并任不适合,不获理会。
林兰友巡按江西回归,参奏曾樱、杨廷麟、万元吉,他斥责对方奸邪陷害正人,降任其为光禄录事。
小人怨恨他,指他和汤来贺是西党人,很快改任编修,留守延平府;福京失守,他和李长世、杨天宰、石镜、柯荔标、陆彦龙、袁继衮一同入山出家。
叶初春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西湖口人。
明崇祯元年进士。
在明为御史时,为遭宦官诬陷之常州知府曾樱辨白。
转给事中,建言调动骄将李如松防地。
官至工部左侍郎。
崇祯末降李自成,入清仍原官。
顺治二年回籍葬母,后死于家。
维基
叶初春,号匡木,江西九江府湖口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授监察御史,后改给事中、历任太仆寺卿、工部左侍郎。明亡后归降李自成,任大顺政权尚玺寺卿。随即降清。顺治元年(1644年),授工部左侍郎。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卢若腾(1600~1664),字闲之,福建金门人,因金门为唐代时监牧地,故号牧洲。〖参考林树梅〈明自许先生传〉,《?云山人文钞》,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馆藏。〗明崇祯庚辰十三年(1640)进士,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兵备道。居官洁己惠民,士民建祠以奉,有「卢菩萨」之称。南明隆武立,授以右副都禦史,后加兵部尚书。清军南下,若腾守平阳,力战,腰臂中矢,遇水师救出。闻闽败,隆武帝被俘,痛愤赴水,?同僚救起。寻入舟山,辗转至闽海,偕王忠孝、徐孚远等居浯洲屿,自号「留庵(庵)」,一意著述。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1663),清兵攻下金门、厦门。次年,遂与沈佺期等东渡,寓澎湖。病亟,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卢氏风情豪迈,喜六书之学,于文学创作主张需有真实情感,最忌无病呻吟,宜「噫」自己心中之「气」,以直抒心志。尝自述:「丧乱以来,惊心骇目之事,层见?出,其足供诗料者多矣。」因此其诗颇能反映郑成功复台之艰难,披露郑军纪律不严,至骚扰掳掠百姓之事,以「诗史」观之,未尝不可。此外,卢氏闲退金门时,亦写下品茗、歌咏当地风土之诗篇,清新可诵。著作甚丰,惜多已佚。1959年于金门鲁王冢发掘《留庵文集》、《留庵诗集》、《岛噫诗》等。不过诗集中与台湾有关之作不多,或存于《岛噫诗》,或存于《留庵诗文集》内,前者目前可见版本有:(1)旧钞本八世胞侄孙卢德资重录(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五种,1968年。(3)台北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4)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文献丛刊‧诗文集类。第二种系根据旧钞本勘校,另加《留庵文选》一卷(序十、书二、疏十、露布一、传一);而第三、四种又悉据第二种版本。《留庵诗文集》系1969年由金门县文献委员会出版,依据林策勋抄寄作品二十馀首及其他书籍著录而得,其中部分作品乃《岛噫诗》所无。唯其中〈澎湖文石歌〉、〈澎湖〉、〈金鸡晓霞〉三首诗应为钱琦之作。(许俊雅、黄美娥撰)
岛噫诗·弁言
若腾字闲之,一字海运,号牧洲;福建同安金门岛贤聚人。
明崇祯丙子(九年)举人,庚辰(十三年)进士;御试召对称旨,授兵部主事,旋升本部郎中兼总京卫武学。
后外迁浙江布政使司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兵备道;在任遗爱于民,士民建祠以奉,有「卢菩萨」之称。
福王立,召为佥都御史;唐王立,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温、处、宁、台,后加兵部尚书。
清军南下,若腾守平阳,力战中矢,遇水师救出。
闻闽变,痛愤赴水,为同官拯起。
寻潜入滃州,辗转入闽海,偕王忠孝、诸葛倬、沈宸荃、曾樱、许吉燝、辜朝荐、徐孚远、郭贞一、纪许国、沈光文等居浯洲屿,自号「留庵」。
永历十八年(清康熙三年,西历一六六四年),与沈佺期、许吉燝东渡,寓澎湖。
病亟,值崇祯当年殉难之日,一恸而绝,享年六十有六;遗命题其墓曰「自许先生」。
若腾风情豪迈,当时士大夫俱幸愿一识。
晚年一意著述,上自天文地理,下逮虫鱼花草,无不宏通博雅。
遗著达十数种,惟多已佚。
「岛噫诗」之幸存,实为珍贵;尚望读者勿以等閒之作视之!
书后,今加「留庵文选」若干篇,皆关当年史事(陈汉光)。
岛噫诗·小引
诗之多,莫今日之岛上若也。忧愁之诗、痛悼之诗、愤怨激烈之诗,无所不有,无所不工。试问其所以工此之故?虽当极愁、极痛、极愤激之时,有不自禁其哑然失笑者,余窃耻之!岛居以来,虽屡有感触吟咏,未尝作诗观,未尝作工诗想;如痛者之呻、哀者之哭,噫气而已。录之赫蹄,寄之同志。异日有能谅余者曰;「此当日岛上之病人哀人也」!余其慰已。 牧洲自序。
维基
卢若腾(1600年—1664年),字闲之,一字海运,号牧洲,福建同安颜厝(今金门县金城镇贤庵里)人,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维基
罗华衮,字纫兰,号浮玉,河南汝宁府信阳州罗山县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河南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居乡孝友素著,置义田赡给宗族,又喜为令长言邑中利病。
初令曲江,丁内艰,天启三年(1623年)补青阳县,四年(1624年)调武进知县。
吏治精敏,清粮弊,理冤狱,兴除诸水利害,德政甚多。
尤有人伦鉴诸,所识拔士辄为名人巨官。
与常州知府曾樱、推官吴麟瑞合称“毗陵三贤”。
七年擢南吏部验封司主事,晋郎中,迁山东右参政,俱有建树。
五十余岁卒,开封知府毗陵薛寀志其墓,称之为恩师。
田辟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田辟(?
—1648年10月24日),字茅公,河南开封府项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田辟是天启七年(1627年)的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成进士,获授中书舍人;到弘光年间以户部郎中到赣州徵税。
隆武二年(1646年)二月,他招募士兵入卫福京,升任佥都御史;不久他上疏纠察阁臣曾樱,言词牵连曾皇后,使隆武帝暗中觉得愤怒。
五月时,隆武帝派遣王之臣检阅田辟军队,王之臣为迎合隆武帝意旨,告发他部下兵士人数不符,意图冒领军饷,遭逮捕下狱;实际上他的兵籍属实,亦因尚未获得官粮而自备粮食。
王承恩为他辨白,朝官也申救他,可是隆武帝仍然生气。
很快皇子朱琳源出生,他获释。
褔京失守,田辟接连在韶州、郴州居住,招揽义师在湖广和广东奔走,自行设立督师阁部。
永历二年(1648年),朝廷任命他为兵部右侍郎巡抚偏沅。
九月时他引兵到桂阳,无法止息士兵,民变四起;江西的溃兵丘升包围杀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