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曾樱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1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
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注:集中又载《红莲白藕》诗,用意相近,其一云:「红莲白藕两相宜,欲采临流意转迟。莲子总甜心独苦,藕芽虽美腹多丝。」其二云:「采莲采藕湖水浔,阿侬蹋歌郎赏音。多虚少实如郎意,外甜内苦似侬心。」
谁云异姓不同根,曾立君家深雪门;
节义文意神作合,死生患难道长存。
饥寒十口天边路,风雨孤坟海上村(师相死难,权厝死岛)
怜尔还乡仍旅寓,几人心事细相论!
崚嶒品望著朝端,一木独支颠厦难;
误倚田横栖海岛,忍看胡马渡江干。
何曾先去为民望,惟有舍生取义安。
惭愧不才蒙寄托,展观遗札涕汍澜。
⑴ 虏尚未渡海,中左守将郑芝莞先运赀入舟为逃计;人心大摇,去不可止。师相姑遣家眷出城,而自誓必死;芝莞反出示自解曰:『曾阁部先去,以为民望』
君昔侍吾师,宦游入闽甸;
吾师蒙难时,举家危悬线。
君年未及壮,飘泊经百鍊;
岛栖十七载,苦泪挥霜霰。
谈尽岛中心,识尽岛中面;
人面皆如昨,人心半迁变。
经权惟所适,忠孝从其便;
况有佳题目,救民息争战。
天地瘖无声,是非任颠眩;
游子孤所望,决计归乡县。
吾师忠义骨,一纪羁浅竁;
于今遂首邱,远道将裧輤。
远道风景殊,腥臊币地遍;
死者而有知,岂忍须臾见。
君应体此志,去同离弦箭;
贞操众所钦,孝思谁能先。
我本狂戆人,多招流俗谴;
声气托君家,两世相慕恋。
忽忽忽别去,值我贫病荐;
无金馈君赆,无酒饮君饯。
赠君贫者言,言言心血溅;
行矣尚勉旃,勿以规为瑱!
粤船夜傍春江泊①,江上高台扁黄鹤②。
黄鹤西去湘云孤,青楼千载涵江廓。
断矶湮水横白凿③,疏帘钩雨垂朱络④。
好山欲渡楚门来⑤,飞翠絪絪笼晓阁⑥。
遗恨高悬赤壁峰⑦,寒波夜漱鄂王宫⑧。
巴蜀雪消洞庭阔,苍茫直与天河通。
月明江上铁笛起,素怀顿觉生长风。
巫山云雨空寂寞,孤崖残火宿渔翁⑨。
咏游总付乾坤彦,鲛室珠玑倾过半⑩。
崔郎由赏谪仙人,骚坛今古惊词翰⑾。
登楼感物乡思生,回首苍梧渺不见⑿。
万花射日天宇澄⒀,清尊且对庐山面。
观风督府东吴豪⒁,海润芳胸平若练⒂。
玉壶皎皎剑光寒,毒岚瘴雾清江汉⒃。
【校注】 (1)粤船:山粤地开来的船,指作者所乘。 (2)扁黄鹤:扁额上书“黄鹤楼”三字。 (3)断矶句:谓黄鹤断矶的白石湮没在江水中,清晰可见。白凿,即《诗·唐风·扬之水》“白石凿凿”。矶,原误作“机”,径改。 (4)垂朱络:形容雨丝如垂网。 (5)楚门:楚境。 (6)絪絪:犹“茵茵”,翠色浓郁。 (7)遗恨句:赤壁大战以吴蜀联军的胜利而告终,但刘备后来不采纳诸葛亮联吴伐魏之策,急于吞并东吴,卒致失败。杜甫《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8)漱:冲刷剥蚀。鄂王宫:据《史记·楚世家》载,春秋时楚王熊渠封次子红为鄂王,居夏口,即今武昌。鄂王宫指此。 (9)巫山二句:意谓江崖仅渔翁夜宿,巫山神女当觉寂寞。 (10)鲛室句:《博物志》卷二云:“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此句意谓古今题咏黄鹤楼诗作字字珠玑。鲛室,鲛人居住之处,原作“蛟”,径改。 (11)骚坛:诗坛。 (12)苍梧:作者为桂林人,古属苍梧郡。 (13)射日:耀日。 (14)观风句:指秦金。古代天子派使臣赴各地观察风俗,谓之观风。督府,对巡抚的尊称。 (15)海润句:誉秦金胸怀坦荡如海水。 (16)皎皎二句:谓秦金平定战乱,扫清雾霭。 此诗当为作者奉使粤中归泊江夏而作,作于正德九年以后。诗中写黄鹤楼及远近形胜,颇有气势。登临回首,洞庭水阔,苍梧云渺,一缕乡愁,油然而生。诗末归结到赞颂秦金的文治武功,也是这类唱酬诗通常的路数。
共 15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