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吕饴甥

共 2 首
和游古意韵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七言律诗
① 清魏鈊乾隆《安仁县志》卷九作周铨诗。题作《答曾进士》
死易程婴岂不知,十年后死未为非。
文辞未必改秦馆(左传瑕吕饴甥说秦穆事),敲朴徒能抱御衣。
无志何劳悲庙黍,得仁更不食山薇
儒冠有愧一厮养,何忍葵心对落晖。
⑴ 此言黍离一诗忠矣,然略无兴周之志,与文侯之命辞气相似,曾不如捧御衣之有志也〖嘉靖本作「曾不如奉无衣之有志也」。丛刊本作「曾不如秦无衣之有■也」。〗。
⑵ 余初受教先人,武王太公周公一闻扣马之谏,既杀纣,心焦然不宁。君臣合谋,惟有兴灭继绝,以谢天下,以服人心〖丛刊本作「以系人心」。〗。故立武庚为殷王,尽有商畿内之地,姑命三叔以监之。其王者位号尚如故,与周并立。至三监挟淮夷叛,始杀武庚,始降王为公,黜殷命,而封微子于宋。故周书曰:「用告商王」。孔子序书曰:「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可见前此殷命未绝,殷王如故。伯夷虽采薇西山,见周家能悔过迁善,虽死无怨,并薇蕨不食而死之。故孔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先君子云:此说闻之韩涧泉解《论语》。
⑶ 见《史记》、《汉书》、《武臣张升陈馀论》。
题明景帝陵在玉泉山北登山可望见(乾隆己丑)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迁都和议斥纷陈,一意于谦任智臣。
挟重虽云祛恫喝,示轻终是薄君亲。
侄随见废子随弃,弟失其恭兄失仁。
宗社未亡真是幸,邱明誇语岂为淳。
按:景帝任于谦排群议而力战守不可谓无功于宗社独是英宗还国僻处南宫事同禁锢而废后易储有贪心焉天道好还子亦随死终于杀礼西山实所自取耳然英宗亦岂得辞寡恩尺布之讥哉至于于谦社稷为重之言盖出于吕饴甥丧君有君及公孙申为将改立晋必归君之意后世迂儒无不以是为韪夫君犹亲也亲为人执为子者不被发缨冠而往救之以示不急其可乎则意欲之狱亦有由来或犹以为非英宗意是真不识事体者之言耳然则当时宜从和议乎曰不共之雠安得与和缮甲治兵以从其后如岳飞之力战迎二帝天下其谁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