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成基命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44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玉绳,号挹斋。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崇祯初拜大学士,参与机务,善伺意旨,帝甚信任。实庸懦无才略。清军逼近畿,自请督师,驻通州不敢战,谎称奏捷。后事泄,十六年十二月勒令自尽。
维基
周延儒(1593年—1644年),字玉绳,号挹斋,直隶宜兴县宜城镇人,明末政治人物、状元,东阁大学士。
因贻误军机,被赐死。
周延儒少时聪颖,被誉为神童,有名文。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连中会元、状元。
时年二十余岁,又与同年冯铨友善,其后结为姻亲。
天启中期升迁右中允,掌管司经局事务。
冯铨罢相后,周延儒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
崇祯帝即位,诛魏忠贤,召延儒为礼部右侍郎。
周延儒“性警敏,善伺意指”,且为复社领袖,曾深得崇祯信任,屡蒙召对,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帝召周延儒密议,“漏下数十刻乃出,语秘不得闻”,崇祯三年正月,韩爌致仕,三月李标致仕,九月成基命致仕,延儒得以任首辅。
崇祯六年(1633年)三月,刑科都给事陈赞化劾周延儒“招权纳贿、游客李元功借丛威人”,又揭发延儒尝告诉李标云:“今上羲皇上人也”。
六月,周延儒被温体仁逐出京城,温体仁把持了内阁,民间的对联说“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
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
崇祯十年(1637年)温体仁被罢免。
周延儒再度入阁。
崇祯十四年,重任首辅的周延儒在其门生张溥的劝说筹划下,悉反温体仁时的弊政,凡周延儒所请减税、施恩、恤民、用心等事,崇祯帝皆忻然允许。
周延儒又言「老成名德,不可轻弃。
」于是当时被罢免的名臣郑三俊掌吏部,刘宗周掌都察院,范景文掌工部,倪元璐佐兵部。
其他如李邦华、张国维、徐石麒、张玮、金光辰等,布满九列。
又释放在狱的傅宗龙等,追赠已故文震孟、姚希孟等荣誉,中外一时都说周延儒贤能。
崇祯十五年(1642年)周延儒又劝皇帝剥夺东厂的权力,史称“都人大悦”,东厂特务恨之入骨,当时崇祯皇帝十分重视尊敬周延儒,曾经在新年时向他一揖说:「朕以天下听先生」,但是周延儒实际上庸驽无材略,且性贪,根本不能勉救局势。
同年五月,山东兵备佥事雷演祚弹劾周延儒门生范志完督师山东时纵兵淫掠,并赴京与其对质。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旗压境,震动燕都。
内阁首辅周延儒请求督师抗击清兵,并明言说「但言愿捐躯报国,援兵事实非所长」。
但周延儒带兵出京后,驻军通州,不敢迎战。
每日与部属饮酒作乐,“每日幕客攒集,午后始开门收文书,应故事”,向朝廷谎报军情,伪造胜绩。
崇祯不知内情,对周延儒褒奖有加。
后来,周延儒得知清军兵退,遂谎报战功。
朝廷论功加周延儒为太师。
后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上疏揭发真相,其他的官员也相继弹劾延儒。
崇祯大骂:“最恨周延儒对朕使乖(玩弄计谋欺瞒)。
”崇祯十六年七月,崇祯在中左门召见群臣,亲自审讯范志完,最后范遭诛杀,并逮治董廷献,而周延儒的地位受到动摇。
崇祯十七年(1644年)周延儒受命缢死。
当骆养性持圣旨及吊绳至延儒官邸时为酉时,周延儒向家人一一哭别,拖延至第二天清晨近卯时才自缢,相隔两个月后,崇祯也在此黎明破晓时分自缢。
清廷列周延儒入《明史·奸臣传》。
姜思睿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姜思睿,字颛愚,一字谓明,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
思睿少孤,事母至孝。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浙江乡试举人,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授中书舍人,改湖广道御史。
崇祯四年上陈天下五大弊,皆切中时病,其所言加派之害民心,毒怨得小患,巨与节省无法裁至驿递,递民失所,必将驱而为盗,后盗益起,略如思睿所言。
四月管理屯马,六月巡按顺天。
四年,帝分命内官往宣大、三边监视,思睿言祖法禁用宦官,不听。
已,劾首辅周延儒奸邪,以家人周文为副将,弟素儒为锦衣,叔人瑞为中书,受赇行私诸不法状,请罢斥之。
明年,给事魏呈润、御史李日辅建言被谪。
踰月,仝官王绩灿疏荐刘宗周、惠世扬、李邦华、张凤翔,下法司拟问。
思睿皆抗疏申救之,不听。
五年七月,命巡按云南,濒行自陈万里远辞,百虑交集,窃见当今事势,四方无一宁宇,百姓无一安生,而阁部以阿顺取容,诸司以委蛇自固,讲幄之体貌日亵,言路之纠驳不灵。
抚按以案牍为事功,守令以催科为殿最,阃外之抚剿游移靡定,帷中之遥制牵掣不尝,缇骑接踵于道途,冠裳骈迹于狴犴,举朝拯焚救溺之精神,专用之摘抉细微,而以察吏诘戎,予夺大柄,仅付之于二三阉寺,实事不做,做事不实,嘉言不用,用言不嘉,厝火自安,不知变计。
悠悠天下,安望有太平之日哉!
疏上,旨切责之。
云南时普酋怀异死妻范氏,遂结诸峒反,出扰临安、大理诸郡县,抚镇屡征不克。
思睿至,自随数骑抵其峒,抚降之。
滇两水,一昆明池,一澄江,皆广二三百里,泓口淤塞,山雨奔涨,久之淹没庐舍及田二百余万亩。
思睿亲行视,先募民修堤外子河,以防暴水。
后挖河中积滩,以泄大流。
筑洱淙、邢园、白塔等七坝,四月而工成。
又以滇咽喉要地,多空隙,未城,新筑城八,其旧土者皆易以砖,民咸赖之。
思睿为御史久,再劾辅臣周延儒、成基命,后温体仁私书发,复劾其欺误,与温体仁互相诋毁,夺俸。
出视山西河东盐政,为安邑故都御史曹于汴修建讲学书院,公余亲莅书院讲授。
云南、山西两省俱肖像祀之,告假归里,未几卒。

人物简介

维基
钱启忠,字沃心,号清溪,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同进士出身。
钱瓒玄孙。
钱启忠幼有书癖,天启元年(1621年)举辛酉科浙江乡试,遂执经邹元标之门。
登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与同年刘之纶、金声、黄端伯、金铉、朱天麟、吴甘来、王章、汪伟、管绍宁、周凤翔辈结社论学,毅然以名教自持。
观政兵部,时崔呈秀、魏忠贤乱政后,所在书院尽拆毁,抗疏请复,又疏陈时事八条,皆切中利病。
于是刘宗周、李邦华、贺逢圣、倪元璐深相引重,寻除南康府推官,平反之暇,修白鹿书院,朔望集诸生发明圣学。
补理抚州府,修葺崇文书院,复集生徒讲学。
升刑部主事,上清狱囚疏,修治新监,相埋故犯四说帖,著为定例。
江夏郭昭封以草厂事论死,启忠念其为郭正域之子,力争减戍。
陈子壮、汤开远建言下狱,上疏乞宥。
丁忧服阕,转礼部员外郎,途经山东,流殍载道,疏请留漕粮十万石赈之,全活无算。
十四年督学山东,妻戎氏率家人三十馀口,至李家庄,猝遇流寇剽掠成群,戎氏谕之放,兵罗拜,则皆昔日所活之饥民也。
时诏各省学臣直陈起废,启忠疏举高弘图、华允诚、金声、陈必谦、陈靖之,皆一时夙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