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匡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六亲和,孝慈不出。
国道昌,忠臣不立。
公节,秋霜栗。
繄公忠,贯白日。
河洛腥,黄雾塞。
枭獍鸣,群奸集。
靡它(徐本作然)而从中不沐(徐本作怵),忠臣饮气义士戢,主左与左公不屈。
茫茫沙漠万里天,渺渺归船(徐本作航)海中楫。
公之归,天为悦。
愿寿公兮报公节
巍巍孙公,忠烈俱伟。
受天大任,渊渟山峙。
谋谟密宥,帝所眷倚。
付以留钥,又托以子。
天未悔祸,甘赴万死。
国家德泽,周及远迩。
罹兹祸变,孰奋而起。
公节不渝,独负大美。
若神人然,众所仰止。
彼以偷生,徒奄如鬼(同上书卷八七)
南唐澄泥第一品,北宋党碑第一人。
匪砚之重,世自不敢轻。
况其温温玉质,娟娟出水莲丰神。
砚之方正见公德,砚之圭角表公节
公兮砚兮皆可述,独乐园中说《周易》。
墨花濡染传家集,凤咮龙尾伯仲间。
只许桥亭谢升堂,玉带文入室。
前有观者李延平,后有观者文徵明,其中更有西山鹤山来同盟。
八百载后归之乐安孙,可与宋雕《资治通鉴》称为两足尊。
城头皂帜作云飞,城中不纵胡马嘶。
虎狼那顾百万众,政期生载人杰归。
天王遣公赴狂虏,胡奴列拜听奇语。
军中相庆得左车,便觉笑谈混天宇。
先生一笑凛长虹,此膝那屈穹庐中。
平生数奇似李广,自许孤忠如鲁公。
毡帐归来眦欲裂,北望紫微湮(道光本作挥)涕血。
更期结草报君王,夜半无人径自绝。
城门初开闻讣书,参骞哭往万人俱。
义色忠躯略不变,忠言凛凛在襟裾。
当时中国满朱紫,不臣女真即臣楚。
闻公高节端不回,身虽亡恙气先死。
英风吹到新冕旒,天恩夜破九泉幽。
佳城可葬不可没,时有红光上斗牛。
我昔从公子弟列,欲报公知效公节
公骑箕尾我谁依,独上山巅采薇蕨。
吴公约神道碑附诗(898年1月) 唐末 · 罗隐
四言诗
黄巢之将叛也。天下骚动。杭之豪杰。举挺以卫乡里者八人。故立八都之号。其间王公节将。派有分者一十三都。君居其一焉。君讳公约。字处仁。杭之馀杭人。以胆略为郡邑推。应募西讨。投西佳镇遏使。其后从董太尉禦巢。加御史中丞。奏置都额。改硖石为郡邑之所。于是推锋破锐。勋业愈盛。由冬卿改秋曹民部二尚书。为将三十年。家无长物。出则督励士卒。入则训(阙二字)弟。斯亦名将之高节也。乾宁四年夏六月二十有一日。启手足于硖石之第。享年五十八。以明年正月十五日。卜宅于钱塘之新亭乡桐扣山之原。礼也。君嗣子以隐乡里之旧。请铭其墓。而复以诗一章。文其美于道之隅曰。
吴山苍苍,吴水泱泱。
降生英灵,为公为王。
以严师旅,以奠封疆。
派有别者,我亦鹰扬。
取直之功,捍巢之绩。
虽从本军,实展良画。
践历禁旅,光扬事迹。
乃自西佳,迁于硖石。
上君东代,诸将西征。
贾其馀勇,资其锐兵。
稽山雾廓,京口波清。
再从貂冕,始拜冬卿。
吴会纷纭,淮右(从雍文华校本改)奔竞。
驱其涷馁,犯我疆境。
躬励精卒,恭承上命。
雪霁松贞,风中草劲。
元戎承制,圣主酬劳。
大起名重,司元望高。
优游渥泽,出入官曹。
所谓鸡省,全资豹韬。
恭仰府城,载崇吾圉。
惟力是助,厥功以举。
云矗千堵,土攒万杵。
率以资产,役以军旅。
乃颁异宠,乃正华资。
大国纲纪,雄藩羽仪。
床间牛斗,杯里蛇疑。
天胡可测,神亦难知。
有仁于时,有功于物。
一代殊勋,二品清秩。
不谓不达,何获何失。
瑞马神羊,金箱玉室(出《全唐文》卷八九七。)
耻将周粟做轻肥,便入云山决不归。
误使流传浼公节,至今犹道食周薇。
鲍髯老眼海月明,勘书烛古无遁情。
手磨铜章是唐制,瘦蛟贯钮铿有声。
土花苍寒周四角,篆勒玉箸文真卿。
当公出守遘时衅,贼噪平原击鼓震。
车书如火上蜡丸,夏云无光照银印。
此非官印用必常,势欲从公与城殉。
得全一郡宁非天,白头再见中兴年。
摩崖碑中印合缝,《乞米帖》后钤余笺。
平生忠信凭遗物,千载劫灰不磨灭。
子孙失守鬼神护,岂独老髯深爱惜。
当时不容公亦得,不死卢杞死希烈。
靴中几作临淮刀,怀内何惭太尉笏。
印乎印乎无口说,饮鸩踏火完公节
书至于颜鲁公,鲁公之书又至于《中兴颂》,故为书家规矩准绳之大匠。河朔尝见三数本,皆完好,而森森如剑戟,有不可犯之色。今得此本,颇为残缺,既装褙,则反得古中韵胜。乃知崖角刓毙,本真全露,有李白所谓「秋水出芙蕖,天然去雕饰」者,尤可赏激也。乃为赋诗云。
汝南昔曾谒公祠,霜日皓冽森英姿。
乃今江馆坐牢落,夺目忽睹中兴碑。
神明焕若还旧观,义烈凛凛生见之。
滞气激起天宇豁,快意发冢挥金锤。
生平每为二贤惜,以技掩节公羲之。
不阿桓温止殷浩,遗世脱屣终游嬉。
平原突兀杲卿死,李唐中叶公能持。
政令二贤书不工,只字片楮犹当奇。
矧于超出二王笔,冠冕百代书家师。
坡仙论书至公止,此本于公又奇至。
正笔篆玉藏李斯,出笔存锋兼汉隶。
古硬陵轹瘗鹤铭,韵胜韬抉兰亭记。
离堆雄峻仅能亚,画赞沈深还栉比。
书法至此为绝尘,顿觉诸家异端异。
恢宏正大极遒紧,驰骛刚方穷壮丽。
万古千秋讨贼心,二十四城忠义气。
惜哉岁久颇残缺,苔蚀潮舂寖磨灭。
去国几年似者希,沧海遗珠亦奇绝。
酒酣对酌虎贲郎,况乃摩挲是明月。
断画崭崭屹断金,倔彊常山笔端舌。
中间剥泐尚含胡,惨淡中丞面馀蔑。
载看激裂壮士肝,意苦时危将泣血。
置书勿论抚膺叹,更有何人似公节
忠贞端不负巡远,文字尤令重元结。
只今谁识段文昌,世上焉知李希烈!
终南太华皆可磨,后人竟莫堕嵯峨。
惟馀浯溪青天一片石,照耀邃古驰江河。
谁能与世见此不朽业,荡攘邪秽蠲祅痾。
再立元气攎浇讹,踵武至德肩元和,九原起公吾其歌。
暨城斗大江之隅,县尉一官尤区区。
天柱倾颓地维裂,孤垣七尺屹不折。
王师百万渡江来,降幡遍竖城门开。
江南一路传檄定,当车螳臂何愚哉。
大令弃城走,主簿迎马首。
吾所守者国与君,无国无君谁与守。
我公一怒须戟张,奋身许国辞慨慷。
一成一旅尚光复,矧兹百雉雄金汤。
谁知天心在鼎革,早识全军气如墨。
城中雀鼠供饔飧,麾下南雷共心力。
月轮惨惨挂围城,剑戟薄霜寒逾明。
乌鹊不鸣鼓角寂,一营唱彻《转五更》。
曲声凄苦笛迸裂,此夕三军泪如血。
西风萧萧江水寒,饮入我军亦惨绝。
一朝城陷公坦夷,噬指自书绝命词。
一丈之帛三十字,血光宝气何淋漓。
太祖养士长已矣,犹有江干一典史。
人物独殿十七朝,江山手挽三百里。
此材乃屈簿尉资,有明之亡亦已迟。
中原六军一朝溃,谁与主者曰督师。
新安长平事非偶,自甘骈死古罕有。
六七万人无一降,万骨茔高积如阜。
灵祠恰傍东平王,人称公是张睢阳。
我谓公节更有进,夷齐庶几同辉光。
圣朝宽大迈前古,优诏褒嘉锡祠宇。
成周穆考亦神圣,不封首阳一抔土。
太傅出南方,眉宇天人表。
曩在英庙朝,谠论多了了。
三边正统末,兵戈日俶扰。
先皇巡朔方,敌骑伏潢沼。
黄云阨塞垣,仙仗迷周道。
法驾一蒙尘,作意索金宝。
京城既摇动,和议杂纷纠。
公时赞戎机,决策截澜倒。
告庙定储君,誓众守隍堡。
耀兵向阴山,直欲举征讨。
居庸扼咽喉,铁马岂得捣。
坐令敌计穷,食尽师遂老。
翠华果全归,黄屋免再造。
虽重获罪戾,社稷功非小。
功高反杀身,于古亦常有。
固由天威赫,实为青蝇挠。
天日终辉辉,即见是非瞭。
神衷启后圣,殊锡达幽眇。
忆昔靖康乱,谋国何草草。
堂堂宋诸良,唯唯遵和好。
甘心拜仇敌,所以至绝岛。
直书在史氏,公节须皦皦。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